Workflow
中泰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金蝶国际(00268):云订阅收入高增,AI业务加速落地
中泰证券· 2025-08-13 12: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云订阅及AI战略落地、竞争优势增强等因素 [4][6]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中报收入31.92亿元(同比+11.2%),净亏损收窄至0.9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18亿元)[5] - 云服务收入26.73亿元(同比+11.9%),占总收入83.7%,综合毛利率提升2.38个百分点至65.63%[6] - 2025E/2026E/2027E收入预测分别为70.78/80.04/90.01亿元,对应PS 7.3/6.4/5.7倍 [4][6] 云业务表现 - 云订阅收入16.84亿元(同比+22.1%),其中苍穹&星瀚云增速达41.1%,星空云增速19.0%[6] - 云订阅ARR达37.3亿元(同比+18.5%),合同负债余额33.78亿元(同比+24.7%)[6] - 核心产品续费率:苍穹&星瀚108%、星空94%、星辰93%、精斗云88% [6] AI战略进展 - 推出苍穹AI Agent平台2.0及金钥财报等AI原生智能体产品,形成生态体系[6] - AI合同金额超1.5亿元,已落地海信集团、通威股份等大型客户[6] - "AI优先"战略重构企业管理,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6] 盈利预测 - 2025E归母净利润1.18亿元(扭亏为盈),2026E/2027E分别达3.36/6.35亿元[4] - 每股收益2025E/2026E/2027E分别为0.03/0.09/0.18元,ROE提升至7.2% [4][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2027E达16.08亿元,每股经营现金流0.45元 [8][9]
空芯光纤助力AI网络提速,DCI/MPO拉动特种光纤增量需求
中泰证券· 2025-08-12 11:34
行业投资评级 - 空芯光纤行业未来6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6.52%,市场前景广阔[6] - 康宁预计到2030年末DCI业务将带来10亿美元商机[6] - 全球光纤光缆行业CR10大于90%,竞争格局稳定[6] 核心观点 - 空芯光纤具备超低时延(较传统光纤降低30%)和超低损耗(0.1dB/km以下)特性,适用于金融高频交易和AI算力集群跨地域互联[6][11] - 微软计划未来24个月内部署15000公里空芯光纤,用于数据中心及AI大模型连接[6][33] - 中国移动首条空芯光纤商用标志着国内商用化进程加速,长飞光纤中标价约3.6万元/芯公里[6][47] - DCI市场产值预计2025年增长14.3%,突破400亿美元,带动上下游器件、模块、设备需求[6][45] 技术特性 - 空芯光纤以空气为传输介质,95%以上光能量在空气芯中传输,非线性效应和延迟较小[6][11] - 空芯光纤热稳定性好,损伤阈值高,适合超高速(1.6T/3.2T)信号传输[14] - 多模光纤支持GPU集群间短距高速互连(如100米内1.6Tbps传输),兼容OM4/OM5标准[14] 市场动态 - 2025年中国光缆总需求同比减少2.2%至2.33亿芯公里,国内企业加大海外布局应对需求收缩[18] - 2024年中国光纤出口量达2.73万吨,同比增长24.8%,主要流向阿根廷、墨西哥等新兴市场[24] - 原材料成本下降,有机硅月均价从13504-16533元/吨降至11065-14214元/吨,氦气进口价格从131.4-147.1元/立方米降至108.8-137.7元/立方米[26] 国内厂商进展 - 长飞光纤实现单根光纤长度超过20公里,最低衰减系数低至0.05dB/km[48] - 亨通光电AI先进光电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扩产项目计划2026年2月竣工,包括空芯多模光纤[48] - 烽火通信计划2026年实现400万芯公里多模光纤年产能目标,将空芯光纤与硅光子技术融合[6][73]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烽火通信、中天科技等空芯光纤技术领先企业[6] - DCI带动下的空芯光纤连接器、模块、设备供应商德科立、光迅科技等值得关注[6]
洁美科技(002859):25Q2业绩超预期,新品放量未来增长可期
中泰证券· 2025-08-12 11:24
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维持)[4] 核心观点 - 25H1实现营收9.62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降18.78%,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19.57%[5] - 25Q2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15.19%,环比增长32.41%,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降4.69%,环比增长92.03%[5] - 25Q2毛利率34.29%,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06个百分点,净利率11.3%,同比下降2.9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56个百分点[5] - 受益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需求回暖及AI终端应用推动的换机需求,25Q2营收创历史新高[6] - 公司优化产业基地布局,完善产业链一体化,推动智能制造及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Q2利润率环比回升[6] 业务表现 - 电子级封装材料25H1营收8.08亿元,同比增长9.97%,菲律宾生产基地持续向主要客户送样测试及批量供货,马来西亚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新厂房建设完成,预计三季度试生产[8] - 薄膜材料25H1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61.29%,MLCC用途离型膜产品在国巨、华新科、风华高科等客户端稳定批量供货,并完成韩日系大客户(三星、村田)的认证和批量供货[8] - 复合集流体领域,计划2025年增加7条复合铝箔生产线(4条已到位安装)和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3条已预定)[8] - 高端服务器市场增长,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出可用于PCB的载体铜箔,已送样至终端评估[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3.61/4.99亿元,对应PE为45/32/23倍[9]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11/27.41/34.34亿元,同比增长27%/19%/25%[4]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9/0.84/1.16元[4]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5.4%/38.3%/38.7%,净利率分别为11.0%/13.2%/14.5%[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ROE分别为8.1%/10.6%/13.1%[1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45/32/23倍,P/B分别为3.7/3.4/3.0倍[4][1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EV/EBITDA分别为64/49/39倍[13]
特斯拉(TSLA):深度研究系列(1):山雨欲来风满楼:站在Robotaxi商业模式跑通前夜理解特斯拉车企转型AI公司的变革
中泰证券· 2025-08-12 09:4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 7/84 9/154 5亿美元 对应PE分别为191 0/125 3/68 8 [8]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正从汽车制造商向AI企业转型 近30%新增CapEX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 [8] - 智能驾驶业务(FSD/Robotaxi)是当前最重要的环节 估值逻辑转变为"技术突破→新商业模式→新现金流→提升PE" [8] - 整车销售和储能业务作为现金牛支撑转型 通过平台共享和产线优化深挖潜力 [8] - 机器人业务着眼远期成长 但当前市值计价不充分 [8] 业务转型分析 智能化转型 - 2Q24起股价与汽车交付量出现背离 显示市场认知从整车制造向AI公司转变 [8] - AI基础设施固定资产达61 7亿美元 占季度CapEX的29% [8][44] - 形成Cortex数据中心和Dojo超算等AI成果 训练算力达等效12万张H100 GPU [45][48] 智能驾驶业务 - FSD累计行驶里程达45亿英里 事故间隔里程669万英里显著优于人类 [62][64] - 软件架构完成v12端到端转型 正向无监督版升级 已在北美全量推送 [78][89][93] - 商业模式包括FSD订阅(北美8000美元买断/99美元月费)、Robotaxi和软件授权 [104][107] 传统业务调整 - 全球汽车产能连续8个季度维持在235万辆 无新增工厂投资 [49][52] - 车型平台收敛 取消Cybercab共平台廉价车转为与Model Y共享平台 [8] - 储能业务毛利率超30% 成为重要利润来源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90 2/1294 9/1614 8亿美元 增速+1 4%/+30 8%/+24 7% [8] - 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21 5%/+52 5%/+82 0% [8] - 当前PE-ttm达167 5 显著高于传统车企15倍上限 [32][34] 行业影响 - 特斯拉突破传统车企估值范式 带动新势力采用PS估值方式 [33][37] - 技术路线引领行业 国产车企跟进端到端架构和硬件降本趋势 [75][96] - 开创"软件定义汽车"新模式 智驾系统渗透率持续提升 [100][104]
南微医学(688029):业绩超预期,出海+创新产品驱动快速增长
中泰证券· 2025-08-12 07:02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南微医学"买入"评级,基于其海外业务加速开拓及第二增长曲线确立的成长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5亿元(+17.36% YoY),归母净利润3.63亿元(+17.04% YoY),扣非净利润3.64亿元(+18.90% YoY) [6] - 单二季度营收8.66亿元(+21.36% YoY),归母净利润2.02亿元(+21.22% YoY),增速显著提升 [6]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营业收入33.13/39.39/47.62亿元(CAGR+20%),归母净利润6.41/7.80/9.68亿元(CAGR+21%) [4][6] 业务分项表现 海外业务 - 海外收入8.98亿元(+45% YoY),占比提升至58%,欧洲/中东/非洲区域收入4.16亿元(+89% YoY) [6] - 完成西班牙公司CreoMedica 51%股权收购,欧洲市场整合顺利,泰国制造中心预计年底投产 [6] 国内业务 - 国内收入6.56亿元(-7% YoY),受止血夹等产品集采影响,但销售模式转型稳住基本盘 [6] 产品线 - 内镜耗材/肿瘤介入/可视化业务收入12.18/1.14/0.16亿元(+8.02%/+2.53%/+13.42% YoY) [6] - 三臂夹等创新产品获批,胆道镜、支气管镜等医工转化项目进入注册阶段 [6] 盈利能力与费用 - 毛利率64.89%(-3.04pp YoY),净利率24.26%(+0.27pp YoY) [6] - 销售费用率21.56%(-1.17pp YoY),研发费用率5.64%(+0.42pp YoY),财务费用率-4.98%(受益汇兑收益) [6]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 27/22/18倍,PB 3.9/3.4/2.8倍 [4][6] - 总市值173.55亿元,流通市值占比100%,每股收益2025E为3.41元 [4][6]
如何看待近期市场结构切换?
中泰证券· 2025-08-11 15: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调整非大周期见顶,而是阶段性结构性切换,后续或延续结构性行情 [5] - 市场风格正从传统周期性板块逐步转向科技板块,建议维持对科技板块、恒生科技指数、港股红利板块及券商板块的配置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上周市场主要指数大多上涨,中证1000涨幅较大,周度涨跌幅为2.51% [9][11][19] - 大类行业中材料指数和工业指数表现相对较好,周度涨跌幅分别为3.53%和3.23%;医疗保健指数和日常消费指数表现较弱,周度涨跌幅分别为 - 0.72%和1.09% [9][11][19] - 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6个行业上涨,涨幅较大的行业有国防军工、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分别上涨5.93%、5.78%和5.37%;跌幅较大的行业有医药生物、计算机和商贸零售,分别下跌0.84%、0.41%和0.38% [20][22] - 上周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为16964.10亿元(前值为18096.34亿元),处于历史偏高位置(三年历史分位数90.10%水平) [10][24] - 截至2025/8/8,万得全A估值(PE_TTM)为20.69,较上周值上升0.36,处于历史分位数(近5年)的83.80%;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6个行业估值(PE_TTM)出现修复 [10][30] 市场观察 当前市场调整是大周期见顶还是结构性切换 - 7月底政治局会议后市场调整与去年10月8日后风格相似,当前市场调整非大周期见顶,而是阶段性结构性切换 [5] - 从基本面看,今年市场风险偏好和企业盈利分化,三季度或达年度高点,市场是否见顶关键在于政策引导力度 [5] - 政策对市场支持力度未减,8月1日相关公告释放引导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配置的信号 [5] - 资金未系统性撤离股市,仅流向板块调整,“反内卷”政策或引导后续结构性行情 [5] 7月政治局会议对市场影响几何 - 国外方面,美股虽面临短期数据考验但不构成系统性风险,其反弹动能源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缓和、AI领域“胜者通吃”效应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 [7] - 市场风格正从传统周期性板块转向科技板块,受内外部环境、政策与事件推动 [7] 投资建议 - 市场调整主要是风格切换,指数调整幅度和持续时间较可控,板块配置逻辑不变 [7] - 继续维持对科技板块(AI、机器人)、恒生科技指数、港股红利板块(公用事业、社会服务)及券商板块的配置 [7] 本周全球经济日历 - 国内经济数据方面,8月13日将公布中国M2货币供应同比、社会融资规模等,8月14日将公布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同比、失业率等 [32] - 国内重要事件方面,8月13日有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8月14日有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32] - 海外经济数据方面,8月11日有美国未季调CPI同比,8月13日有欧元区就业人数季环比、美国PPI同比,8月14日有美国零售销售同比 [32] - 海外重要事件方面,8月15日有亚特兰大联储GDPNow经济增长预测 [32]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传媒互联网康雅雯:海外IP龙头发布财报,行业beta再次验证——IP行业跟踪-20250811
中泰证券· 2025-08-11 14:35
核心观点 - 海外 IP 龙头公司财报显示行业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体验业务、授权业务和游戏业务表现突出 [2][3][4][5][6][7] - 不同地区和业务板块表现分化,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增长显著,而部分传统业务如玩具和有线电视收入下滑 [3][5][6] - IP 相关收入韧性较强,部分头部 IP(如机动战士高达、万智牌)实现高增长,验证行业 beta 属性 [3][5][7] 公司表现 迪士尼 - 3QFY25 总收入同比增长 2%至 237 亿美元,经营利润增长 8%至 46 亿美元 [2] - 体验部门收入 90.86 亿美元(yoy+8%),经营利润 25.16 亿美元(yoy+13%)[2] - 娱乐部门收入 107.04 亿美元(yoy+1%),其中流媒体业务收入 61.76 亿美元(yoy+6%),内容销售/授权收入 22.57 亿美元(yoy+7%)[2] 三丽鸥 - 1QFY26 收入 430.97 亿日元(yoy+49%),归母净利润 141.9 亿日元(yoy+38%)[3]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 3.76 亿元(yoy+120%),授权收入 2.51 亿元(yoy+158%),商品收入 1.25 亿元(yoy+70%)[3] 万代南梦宫 - 1QFY26 收入 3004.3 亿日元(yoy+7.1%),归母净利润 383.29 亿日元(yoy+12.6%)[3] - 机动战士高达收入 654 亿日元(yoy+81%),龙珠收入 265 亿日元(yoy-15%)[3] CyberAgent - 3QFY25 收入 2107.78 亿日元(yoy+10.9%),归母净利润 82.39 亿日元(yoy+46.6%)[4] - 媒体及 IP 业务收入 561 亿日元(yoy+17.7%),游戏业务收入 506 亿日元(yoy+30.4%)[4] 孩之宝 - 2QFY25 收入 9.81 亿美元(yoy-1%),净利润-8.56 亿美元 [5] - Wizards 业务收入 5.22 亿美元(yoy+16%),经营利润 2.42 亿美元(yoy+46.3%)[5] 美泰 - 2QFY25 收入 10.19 亿美元(yoy-6%),净利润 0.53 亿美元(yoy-6%)[6] - 亚太地区收入 1.02 亿美元(yoy+16%),风火轮收入 3.57 亿美元(yoy+9%)[6] DeNa - 1QFY25 收入 417 亿日元(yoy+23%),Non-GAAP 经营利润 125 亿日元(yoy+498%)[7] - 游戏业务收入 181 亿日元(yoy+62%),《宝可梦 TCG 口袋版》MAU 达 3900 万 [7] 行业趋势 - IP 授权业务增长显著,尤其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 [3][4][7] - 游戏和媒体业务成为增长引擎,部分公司相关收入增速超过 30% [4][7] - 传统玩具和有线电视业务面临挑战,收入普遍下滑 [2][5][6]
丽江股份(002033):25年半年报点评:经营稳健,期待暑期旺季表现
中泰证券· 2025-08-11 14:3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丽江股份维持"增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25H1整体经营平稳符合预期 25Q2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2 15亿元(yoy+5 04%) 归母净利润0 60亿元(yoy+6 26%) [5] - 索道演出业务受天气影响下滑 三条索道接待游客308 8万人次(yoy-4 6%) 印象丽江接待70 7万人次(yoy-18 0%) [5] - 酒店业务表现超预期 丽江和府酒店收入6164万元(yoy+5 5%) 迪庆香巴拉收入1456万元(yoy+25 1%) 泸沽湖英迪格收入466万元 [5] - 索道票务优化措施实施 包括提前7天购票 身份证限购 自主改签等功能 预计将提升远期客流 [5] 财务预测 - 调整后盈利预测: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 32/2 60/2 80亿元(原预测2 50/2 83/3 03亿元) [5] - 25年预测:营业收入8 17亿元(yoy+1%) 归母净利润2 32亿元(yoy+10%) EPS 0 42元 [3] - 26年预测:营业收入8 81亿元(yoy+8%) 归母净利润2 60亿元(yoy+12%) EPS 0 47元 [3] - 27年预测:营业收入9 32亿元(yoy+6%) 归母净利润2 80亿元(yoy+8%) EPS 0 51元 [3] 估值指标 - 当前PE 21 1x(25E) 18 8x(26E) 17 5x(27E) [3] - PB 1 8x(25E) 1 7x(26E) 1 6x(27E) [3] - ROE 8 2%(25E) 8 7%(26E) 8 8%(27E) [7] - 毛利率稳定在57%左右 净利率从31 9%(25E)提升至33 0%(27E) [7]
华利集团(300979):25H1快报点评:H1盈利能力受新工厂爬坡拖累,拟进行高额中期分红
中泰证券· 2025-08-11 14:30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华利集团"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25H1业绩短期承压:营业收入126.6亿元(同比+10.36%),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11.42%),主要受新工厂爬坡拖累 [5] - Q2盈利能力下滑:归母净利润率12.3%(同比-3.92pcts,环比-1.89pcts),因新工厂产能爬坡及产能调配影响 [5] - 新客户Adidas贡献显著:25H1销量1.15亿双(同比+6.1%),人民币单价110.09元(同比+3.6%),Adidas订单成为重要增量 [5] - 高额中期分红:拟每10股派现10元,合计11.67亿元,派息比例达70% [5] 财务预测 - 收入预测:2025-2027年收入26,671/30,469/34,497百万元,同比+11%/+14%/+13% [3][5] - 利润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498/4,346/4,962百万元,同比-9%/+24%/+14% [3][5] - 盈利能力:2025年毛利率24.0%(2024A为26.8%),净利率13.1%(2024A为16.0%),ROE 16.5%(2024A为22.0%) [6] - 估值指标:2025年PE 17X,PB 2.9X,EV/EBITDA 30X [3][6] 运营与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表:2025E货币资金13,424百万元(同比+140%),短期借款4,923百万元(同比+1,609%) [6] - 现金流: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4,054百万元(同比-12%),资本支出712百万元 [6] - 周转效率:2025E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1天,存货周转天数63天,与2024年基本持平 [6]
创新药械长牛,把握业绩、技术、需求要素,WCLC划重点
中泰证券· 2025-08-11 11:14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械行业进入加速成长阶段,建议把握业绩、技术、需求三大选股要素[1][4] - 当前市场投资偏好包括:高增速业绩兑现、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创新药大单品[4] - 建议关注三类标的:1)业绩稳健/反转/季度扭亏的创新药及CXO企业;2)创新医疗器械;3)创新药潜在大单品临床研究推进/出海预期[4][8] 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8月医药板块收益率21.28%,跑赢沪深300指数16.96个百分点[5][13] - 本周医药生物下跌0.84%,细分板块分化明显:医疗器械上涨2.7%,医疗服务下跌2.22%[4][13] - 医药板块当前估值26.2倍PE(2025年预测),相对全部A股溢价32.5%[5][16] 重点公司 - 8月重点推荐公司包括药明生物(PE 30.16x)、三生制药(PE 30.97x)、长春高新(PE 16.32x)等10家,均获买入评级[2][26] - 重点推荐组合本月平均下滑4.45%,跑输行业3.61个百分点[5][26] 政策与产业动态 - 脑机接口获政策强力支持:工信部提出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2030年培育全球领军企业目标[4][9] - AI制药领域重大交易落地:晶泰科技签订总金额59.9亿美元合作协议[11] 研发进展 - WCLC 2025亮点:康方生物AK104(CTLA4/PD1)联用抗VEGF疗法数据亮眼;百利天恒BL-B01D1(EGFR/HER3 ADC)III期临床推进中[10] - 君实生物抗BTLA单抗tifcemalimab进入III期临床,覆盖多瘤种[10] - 复宏汉霖PD-L1 ADC HLX43获FDA批准开展胸腺癌I期临床[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