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世界
icon
搜索文档
不到10天,清华大学张强团队连发两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9-19 04:04
研究背景与方法 - 全球变暖加剧野火发生 影响碳循环、生态系统、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 但预测研究尚不完整阻碍政策干预[2] -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 预测全球过火面积和野火排放 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对火灾活动影响 量化PM2.5导致的过早死亡和辐射强迫效应[3][6] - 利用卫星观测数据、机器学习和化学传输模型 量化加拿大野火导致的全球PM2.5暴露及健康影响[8][10] 碳排放与气候影响 - 中等排放情景(SSP 2-4.5)下 2010-2014年至2095-2099年火灾碳排放预计增长23%[3][6] - 火灾相关气溶胶增加使北纬60°以北地区冷却效应降低0.06 W/m²[6] 健康影响预测 - 野火烟雾导致过早死亡人数将达年均140万(95%CI:66万-225万) 约为当前水平6倍[3][6] - 非洲成为火灾相关死亡率增幅最大地区(增长11倍) 欧洲和美国面临1-2倍增长率[6] - 2023年加拿大野火导致北美5400例急性过早死亡 北美和欧洲64300例慢性过早死亡[10] 区域暴露水平 - 2023年加拿大野火使全球年均PM2.5暴露量增加0.17微克/立方米[10] - 北美地区年均PM2.5暴露量增幅最大达1.08微克/立方米 欧洲增幅0.41微克/立方米 加拿大本地增加3.82微克/立方米[10] - 美国PM2.5浓度升高1.49微克/立方米 是本土野火影响的4倍[10] - 北美和欧洲3.54亿人每日暴露于加拿大野火造成的PM2.5污染[10] 全球影响与政策含义 - 健康负担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间呈现更均衡分布 凸显全球协同应对必要性[7] - 极端野火事件对全球空气污染和人群健康产生巨大影响[11]
20年后你会患哪些疾病?这款AI大模型登上Nature,能够预测上千种疾病风险
生物世界· 2025-09-19 04:04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 年后,你会患上哪些疾病 ?这个看似无法回答的问题如今可能有了答案—— 一款名为 Delphi-2M 的 AI 大模型能够 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医疗记录和生活方式,为超过 1000 种疾病提供风险评估,甚至能够提前数十年做出精准预测。 这项研究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 发表在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 ,论文题为: Learn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disease with generative transformers ,研究团队 来自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DKFZ) 、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 (EMBL-EBI) 、哥本哈根大学。 该研究开发了一款名为 Delphi-2M 的 AI 大模型,具有 令人惊叹的一次性模拟和预测多种疾病的能力, 利用健康记录和生活方式因素来预测一个人在未来 20 年 内患上癌症、皮肤病、免疫疾病等多达 1258 种疾病的可能性,从而 生成完整的未来健康轨迹,帮助 医生和健康规划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性化健康需求。 对于大多数疾病 (包括痴呆症、心血管疾病以及死 ...
Nature重磅:首个全脑神经活动图谱,颠覆对大脑思考和决策的认知丨百份礼品调研
生物世界· 2025-09-19 04:04
以下文章来源于赛业生物订阅号 ,作者小赛 赛业生物订阅号 . 分享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资讯、解读行业动态、讲解实用的学科知识、实验方法和技巧。 关于神经机制研究的冷知识讨论时间 ➢我们以为的:大脑像个中央集权的王国,一切由前额叶皮层来发号施令; ➢实际上的:大脑决策是一场激烈的"全民公投"。 本月初,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他们 绘制了 小鼠复杂行为过程中的全脑神经活动图谱 ,发现大脑的思考与决策并非仅由皮层主 导,而是分布于整个大脑,包括脑干、小脑在内的皮层下区域甚至可以表现出早于皮层的选择信号 [1] 。该研究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于大脑功能环路的理解,也为 探究相关神经疾病治疗靶点提供了新思路。 值此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9月21日) 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不免会产生更多联想: ➢诸如阿尔茨海默病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复杂机制是否远超出我们以往的认知? ➢如何更好地利用小鼠模型和细胞模型在神经研究中相互验证? ➢在神经药物研发中,又该怎样借助这些新发现推动治疗策略的创新? 为此,我们发起了 1 分钟调研 活动,扫码勾选你更关注的研究痛点与行业洞察,即可免费下载赛业生物「 神经系统 ...
Cell Stem Cell:李中伟团队成功构建出功能性人类肾脏类器官
生物世界· 2025-09-19 04:04
研究突破 - 首次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构建出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人类肾脏类器官 显示出大多数肾脏生理功能并在移植后产生类似尿液的体液[2][3] - 构建空间组织良好的小鼠和人类肾脏祖细胞复合类器官模型 由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诱导肾单位祖细胞和诱导输尿管芽祖细胞发育而成[4] - 类器官在细胞复杂性和成熟度方面显著提高 在体外和体内表现出主要肾脏功能的多个方面[4] 技术应用 - 成功构建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模型 重现囊性表型及疾病分子和细胞特征[5] - 突出囊上皮细胞 基质和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高保真疾病建模开辟新途径[5][7] - 在疾病模拟和药物研发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为肾脏再生医学奠定坚实基础[3][7]
东北农业大学最新研究登上Cell头条
生物世界· 2025-09-19 00:3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近日, 东北农业大学 的一项最新研究登上了 Cell Press 官网头条。 该论文题为 : 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 facilitate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by altering rhizosphere microbiome assembly (公共 菌根网络通过改变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来促进植物抗病性 ) ,该论文于 2025 年 9 月 16 日在线发表于 Cell 子刊 Cell Host & Microbe 上, 论文通讯作者为东北农 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周新刚 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资环与环境科学学院 韦中 教授。 丛枝菌根真菌 (AMF) 可以通过形成 公共菌根网络 (CMN) ,将不同植物的根系相互连接起来。这些 共生结构可以作为植物之间进行通信的通道 (例如传递防御信号或营养信号) 。 尽管这些网络至关重要,但信号通过 CMN 传递的具体机制,以及这种通信如何影响整个植物群落的表现 (例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产力) ,目前仍然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前沿科学问题。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 ...
运动为何能减肥?华人学者揭示运动代谢物Lac-Phe抑制食欲的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9-18 10:05
众所周知, 运动锻炼 是减肥以及预防肥胖相关疾病 (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的有效方式,运动锻炼除了通过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来帮助减肥外,很可能 还通过其他机制发挥作用。 徐勇 教授和 Jonathan Z. Long 教授团队之前发现,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增加一种代谢物—— Lac-Phe (由 乳酸 和 苯丙氨酸 合成而来) ,其发挥着抑制食 欲、帮助减肥的作用,且没有不良副作用 【1】 。 然而,目前还不清楚 Lac-Phe 发挥这些代谢益处的分子机制。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9 月 16 日, 徐勇 教授 (现单位为南佛罗里达大学)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Jonathan Z. Long 教授、贝勒医学院 何洋 助理教授等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 Lac-Phe induces hypophagia by inhibiting AgRP neurons in mice 的论文 【2】 。 该研究首次系 统揭示了 运动 产生的代谢物 Lac-Phe 通 过作用于 AgRP → PVH 神经环路,进而发挥食欲抑制作用的机制。 ...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11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9-18 10:0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9 月 17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线了 24 篇论文 , 其中 10 篇来自华人学者 (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 。 9 月 17 日,香港城市大学 任广禹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张杰 、 香港岭南大学 Wu Shengfan 、 吉林大学 蒋青 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 Wenlin Jiang 、 Geping Qu 为 共同第一作者) , 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Toughened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for dur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 用于持久钙 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强化自组装单分子层 ) 的研究论文 【1】 。 9 月 17 日,普林斯顿大学 Zhihao Luo (现单位为犹他大学) 作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Transitions in dynamical regime and neural mode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s ( 感知决策过程中动态模式和神经模式的 ...
世界首次!登上NEJM:中国学者开发in vivo CAR-T细胞疗法,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物世界· 2025-09-18 04:3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1 年 8 月,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 Georg Schett 教授团队 研究人员在《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NEJM) 发表论文 【1】 ,首次使用 CAR-T 细胞疗法 来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帮助患者得到了快速且持久缓解。 此后,研究人员利用 CAR-T 细胞疗法成功治疗了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然而,传统的 CAR-T 细胞疗法流程复杂、成本高昂,且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进行化疗清髓预 处理,这可能带来严重副作用。 2025 年 9 月 17 日,在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NEJM) 发表了题为: In Vivo CD19 CAR T-Cell Therapy for Refractory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的论文 【2】 。 这是 全球首次基于 mRNA-LNP 的 in vivo CAR-T 细胞疗法进行的人体临床研究 ,研究团队利用 脂质纳米颗粒 (LNP) 将 CD19 CAR mRNA 直接递送至 CD8 + T 细胞,从而在体内原位生成具有功能活性的 CAR-T 细胞。 该论文展示了对 5 例难治性 系 ...
Nature:CRISPR激活,治疗儿童严重大脑疾病
生物世界· 2025-09-18 01:44
研究背景与致病机制 - 单基因诊断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通过单倍体不足机制致病 即一个基因的两个拷贝中仅有一个保持功能[3] - SCN2A基因单倍体不足是神经发育障碍最常见病因之一 常表现为自闭症、智力残疾 部分患儿伴发难治性癫痫[3] CRISPRa技术原理 - CRISPR激活技术使用切割活性丧失的dCas9与转录激活蛋白融合 实现对特定基因的激活并增加基因表达水平[5] - 该技术保留Cas9结合DNA能力但不切割DNA双链 通过gRNA靶向结合目标DNA序列[5] 动物模型研究结果 - 在相当于人类10岁的青春期小鼠模型中 CRISPRa技术成功恢复大脑中SCN2A水平并逆转神经发育障碍[3][6] - 腺相关病毒递送的CRISPRa矫正了新皮质锥体细胞的内在缺陷和突触缺陷 这是导致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细胞类型[6] - 全身系统性递送的CRISPRa使Scn2a+/−小鼠模型对抗化学诱导的癫痫发作[7] 人类细胞验证 - AAV-CRISPRa治疗挽救了SCN2A单倍体不足的人类干细胞来源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7] 治疗潜力与商业应用 - 研究证明即使在青春期阶段进行干预仍可改善神经发育表型[8] - 大脑解剖结构完好但神经元突触无法成熟 提高SCN2A水平可使突触恢复正常并预防癫痫发作[8] - Regel Therapeutics公司已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获得该技术授权 用于开发治疗SCN2A单倍体不足的疗法[8]
Springer Nature旗下宝藏期刊:《通讯》系列9刊,6本为Q1,审稿高效,声誉良好
生物世界· 2025-09-18 01:44
施普林格·自然 旗下汇聚了一系列深得信赖的品牌,包括施普林格、Nature Portfolio、BMC、Discover、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和 《科学美国人》。 开放获取 (Open Access,OA) 不仅是学术圈的"加速器"——让研究成果更快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 方案;更是创新的"催化剂"——通过打破知识壁垒,促进全球合作、激发经济增长,并让公众共享科学 发展的红利。当科研成果向所有人即时开放,科学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潜在价值! 各国政府、资助者和机构不断认识到开放研究的价值,许多机构正在提供资金支持开放获取。 施普林格·自 然 (Springer Nature) 已经与其中的许多机构合作,以支持向开放获取过渡。为了鼓励更多的作者发表 OA 研究,共同推动研究成果的使用和重复使用,加快科学进步,施普林格·自然发布了《 开放获取期刊手 册与作者指南 》 (简称《作者指南》) !基于近期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 (JCR 2024) 等数据,我 们对该指南进行了修订,以切合研究人员关切的问题。 《通讯》系列期刊——为领域带来新的研究见解 Nature Portfolio 旗下的《 通讯 》系列期刊,均为开放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