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世界
icon
搜索文档
沈阳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最新文章登上Cell头条
生物世界· 2025-09-23 10:00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近日, 沈阳化工大学 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的 一篇观点文章登上了 登上了 Cell Press 官网头条。 该文章题为 : Shaping the future of green methanol ( 塑造绿色甲醇的未来 ) ,文章于 2025 年 9 月 18 日在线发表于 Cell 子刊 Chem Catalysis 上, 通 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邓德会 研究员、 胡景庭 副研究员,第一作者为沈阳化工大学 Cui Xinyue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Hou Deshan 。 沈阳化工大学为文章第一署名单位。 甲醇 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学品和替代燃料,最近,甲醇因作为有前景的 储氢载体 而备受关注。 全球向碳中和经济的转型,加上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正在推动基于 可再生氢 (通过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水电解制得) 和 捕获的二氧化碳原料 的 绿色甲醇合成 技术 的发展。这种电能到液体的技术,代表了化学制造领域的一场范式转变,它能有效地将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 电力 转化为 可储存的液体燃料或化学品 ,同时 实现碳循环的闭环。 然而,通过二氧化碳加氢来 ...
Nano Today:李文扬/常凌乾/牟玮系统总结纳米技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诊疗中的前沿进展与未来展望
生物世界· 2025-09-23 08:3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疾病背景 -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呼吸困难及肺功能持续恶化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为肺组织异常修复与过度纤维化导致肺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 [2] - 当前IPF诊疗面临显著挑战,诊断方法存在准确性不足、侵入性高和耗时较长等局限,易造成诊断延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治疗药物疗效有限且常伴随生物利用度低、脱靶效应明显等不良反应 [2] 纳米技术在IPF诊疗中的最新进展 - 纳米技术应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系统总结了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3][4] - IPF病理机制涉及遗传、吸烟、病毒感染等多种风险因素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反复损伤,释放大量促纤维化因子(例如TGF-β),引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通过上皮-间质转化和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等关键过程,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形成不可逆肺部疤痕 [8][10] 纳米技术在精准诊断中的应用 - 纳米颗粒生物传感器平台能够以高灵敏度和高效率检测血清中的miRNA等生物标志物,为IPF无创早期筛查提供可能 [11] - 功能化纳米造影剂可特异性积聚于纤维化区域,显著增强磁共振成像对比度,清晰显示早期病灶,靶向特定分子的纳米探针实现对疾病进程中关键生物标志物(例如升高的亚硝酸盐)的可视化,提升诊断精准度 [11] 纳米技术在高效治疗中的应用 - 为吸入式给药设计的纳米载体可实现药物直达肺部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并减少全身性副作用,有效克服气道粘液、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和致密细胞外基质等多重生理屏障,显著提升药物递送效率和生物利用度 [13] - 创新纳米载体包括脂质纳米粒、介孔纳米颗粒、纳米金属有机框架以及纳米血浆蛋白等多种类型 [13] - 吸入给药相较于口服给药能在肺部实现更高药物峰浓度和更长滞留时间,同时大幅降低肝脏药物暴露量,从而在更低剂量下实现更优疗效 [13] 纳米技术在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 集成治疗递送和实时监测功能的统一纳米平台可实现IPF个性化医疗,利用纳米技术对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长期在体CT成像追踪,实现实时监测细胞存活与分布,评估治疗效果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调整 [13]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 前沿技术在走向临床应用过程中面临挑战与转化壁垒,为未来研究提供富有洞见的前瞻性方向 [14]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杨建华/李斌/屈良鹄团队介绍全长非帽RNA测序技术NAP-seq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生物世界· 2025-09-23 08:30
ENCODE 计划揭示了人类基因组超过 80% 的基因组区域能够转录产生"暗物质"之称的 RNA。根据 RNA 的 5' 端是否具有帽子修饰结构,这些可以被分为两大 类:1)帽子结构的 (capped RNA,capRNA) ;2)非帽 RNA (noncapped RNA,napRNA) 。除 mRNA 和部分长非编码外,其余几乎所有均属于 napRNA。 这些 napRNA 不仅通过作为非编码 RNA (ncRNA) 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还作为加工产物解析特定的 RNA 生物生成过程。然而,由于其长度异质性、末端修 饰多样性以及复杂的二级结构等,鉴定这些 napRNA 面临巨大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杨建华 / 李斌 / 屈良鹄 教授团队开发了 NAP-seq 技术,并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在 Nature Protocols 期刊发表了题 为: NAP-seq for full-length noncapped RNA sequencing 的论文,系统介绍了该方法的设计原理与实验步骤。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图1. NAP-seq的设计原理和实验步骤 NAP-s ...
老药新用!黄波团队发现碳酸锂可逆转肺纤维化,清除“瘢痕制造者”肌成纤维细胞
生物世界· 2025-09-23 08:30
肺纤维化 ( Pulmonary Fibrosis,PF ) 是一种以肺泡结构破坏和胶原沉积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患者一旦确诊,往往面临不可逆的肺功能下降和极高的死亡风 险。目前临床获批的两款药物 (吡非尼酮与尼达尼布) 只能延缓病情,却无法真正逆转已形成的纤维化病灶。 长期以来,如何清除驱动纤维化的 " 罪魁祸首 "—— 肌成纤维细胞 ,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最大挑战。这类细胞不仅是胶原蛋白的主要来源,还具备 " 自我激 活、无限增殖和抗凋亡 " 的顽固特性,甚至能通过分泌 TGF-β 持续放大自身活化信号,形成恶性循环。正是这些长期盘踞在病灶的 " 瘢痕制造者 " ,构成了肺 纤维化难以治愈、难以逆转的核心障碍。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黄波 教授团队在 Immunity & Inflammation 期刊 发表了题为 : Lithium carbonate induces myofibroblast necroptosis to reverse pulmonary fibro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临床常用的 情绪稳定剂 —— 碳酸 ...
Cell系列综述:舒易来团队等系统总结耳聋治疗的范式转变——临床基因治疗恢复听力
生物世界· 2025-09-23 08:30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近日,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耳鼻喉科研究院 舒易来 、 李华伟 , 哈佛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陈正一 和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听力研究中心 曾凡钢 合作 (共同一作为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耳鼻喉科研究院 的 韩双 、 陈紫婷 和 王大奇 ) 在 Cell Press 旗下综述期刊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 Clinical gene therapy restores hearing: a paradigm shift 的综述论文 。 亮点 以腺相关病毒 (AAV) 为载体的基因治疗策略,在动物模型中已被证实对20多种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耳聋有效。 2022 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率先完成临床试验注册,并在中国上海成功实施了 全球首例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 ,成为先天性耳聋领域首次基因治疗临 床实践。2023-2025 年期间,全球另有 7 项针对 OTOF 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耳聋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在 8 个国家注册。截止目前,5 项临床试验已报道通过双 AAV 递送策略成功恢复受试者听力,为遗传性耳聋 ...
大咖有约丨心血管代谢研究的下一站?与林灼锋研究员共话疾病机制与应用挑战
生物世界· 2025-09-23 04:11
赛业生物订阅号 . 分享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资讯、解读行业动态、讲解实用的学科知识、实验方法和技巧。 也许在大众的认知里, 心衰 无外乎是心脏这个"泵"坏了,只是其自身年久失修、无力跳动的结果。但现代 医学却揭示了一个反常识的真相: 心脏的崩溃与身体其他器官发给它的错误"指令"也紧密相关 。尤其是 射 以下文章来源于赛业生物订阅号 ,作者西米 01 知知知知知识识识识识要要要要要点点点点点提提提提提前前前前前掉掉掉掉掉落落落落落 1 FGF21的跨器官交流功效 2 FGFs生物学功能及药物开发 3 蛋白质药物研发的启示 4 在线答疑 02 讲师简介 血分数保留型心衰 (HFpEF) ——患者的脂肪和肝脏,可能正在不知不觉中将他的心脏推向衰竭。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的一项成果揭示了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 通过 多器官协同 调控改善 HFpEF 的作用机制 [1] 。该研究证实了 FGF21 通过脂肪-心脏轴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并发 现其心脏保护作用依赖于脂联素 (APN) 信号通路;研究过程中使用到了 Fgf21-CKO、Adipoq-Cre 小鼠(由赛业生物提供) ...
Cell子刊:同济大学成昱/吕诚/张玲团队开发新型DNA纳米通道,实现体内时空神经调控
生物世界· 2025-09-23 04:11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人体神经系统中,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协作,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以高时空分辨率执行多种神经生理活动。神经元膜上的各种离子通道介导离子 跨膜运输的动态和顺序过程,并严格调控神经递质释放和信号转导等生理功能。离子运输异常可导致瘫痪、癫痫和先天性痛觉缺失等神经疾病。 目前,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通常通过刺激生物离子通道来恢复正常的离子运输,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神经调节。然而,小分子药物由于离子通道结构 相似,往往缺乏亚型特异性,并且代谢迅速,限制了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侵入性的物理神经调节方法,例如皮质内刺激 (ICS) 和脑深部刺激 (DBS) ,具有高时空精度,但需要植入电极,存在感染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 (tDCS) 和经颅磁刺激 (TMS) 在内的非侵 入性方法缺乏通道级定位,导致作用机制不明确且治疗范围有限。 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 光遗传学 通过基因表达光敏蛋白并用可见光刺激实现通道特异性神经调控。然而,其临床应用受到不可预测的基因毒性和可 见光组织穿透力有限的安全风险的限制。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具有分子级精度的非基因神经调节策略,以动态调节神经元治疗神经疾病 ...
NEJM:临床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可将结直肠癌复发风险降低一半!
生物世界· 2025-09-23 04:11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 ,自 1898 年上市以来,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最早作为止痛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后来发现它还是一种血液 稀释剂,可以通过抗凝帮助预防心脏病发作。 近年来,阿司匹林还被发现在多种疾病中有效,甚至对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癌症 等重大疾病也有着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例如,阿司匹林可降低高危人群患结 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风险,还可能提高结直肠癌确诊后的无病生存期,尤其是对于携带体细胞 PIK3CA 基因突变的患者。然而,目前还缺乏来自随机试验的数 据证明这一点。 2025 年 9 月 17 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NEJM) 上发表了题为: Low-Dose Aspirin for PI3K- Altered Localized Colorectal Cancer 的研究论文。 这项 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显示, 低剂量阿司匹林 能够将 携带 PI3K 通路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 (占比近 40%) 的 癌症复发风险降低大约一半 ,并提高了他们的无病生存率。 在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崔隽团队揭示代谢物草酰乙酸抵御流感新通路
生物世界· 2025-09-23 04:11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代谢通路决定细胞的命运和功能;然而,代谢物在宿主抵御流感病毒中的确切作用,目前仍不明确。 202 5 年 9 月 22 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崔隽 团队 ( 金寿恒 、 何星 为共同第一作者) 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icrobiology 上 发表了题为: Oxaloacetate sensing promotes innate immune antiviral defence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 细胞质 苹果酸脱氢酶-1 ( MDH1 ) 通过感知细胞内的 草酰乙酸 (OAA) 从而促进固有免疫抗病毒防御以抵御流感病毒感染的通路。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采用药物抑制和代谢组学分析的方法,证明了 草酰乙酸 (OAA) 代谢通路与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应答是相互整合的。 开放转载 细胞质 苹果酸脱氢酶-1 ( MDH1 ) 感知细胞内的 草酰乙酸 (OAA) 从而发生二聚化,并作为支架招募转录因子 ETS2 ,使其在第 313 位丝氨酸位点被激酶 TAOK1 磷酸化。磷酸化 ...
西湖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9-22 23:5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荧光显微镜 技术已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虽然荧光强度作为稳态信号被广泛应用,但利用 荧光寿命 的 时间分辨 信号仍鲜少被探索。 2025 年 9 月 22 日,西湖大学 张鑫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 Time-resolved fluorescent proteins expand fluorescent microscopy in temporal and spectral domain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提出并发展了 时间分辨荧光蛋白 ( tr-FP ) 这一变革性工具集, 在时间和光谱域上拓展了 荧光显微镜 的应用范围, 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整合系统 复杂性和定量准确性的全新解决方案。 突变改变了时间分辨荧光蛋白 (tr-FP) 的非辐射衰变; Tr-FP 跨越可见光谱范围,并具有适用于显微镜观察的广泛荧光寿命范围; Tr-FP 能够实现对多个细胞靶点的多重成像和监测; Tr-FP 支持 STED-FLIM (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荧光寿命成像显微 ) 和蛋白质化学计量定量分析。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张鑫 团队报道了一系列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