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见闻
icon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正在驶入“新周期”
华尔街见闻· 2025-09-27 03:56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通过零售与对公业务协同发展实现均衡增长 营收净利双增 业务结构优化 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深化推进 [1][2][3][25][26]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794.46亿元 同比增长1.50% 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 同比增长0.85% [1] - 净利增速高出同业整体水平0.98个百分点 二季度净利增速达4.78% 居国有行首位 [5][7][8] - 利息净收入通过以量补价策略支撑增长114亿元 中收增长11.59% 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5.16% [10] - 净息差1.7% 居国有行第一 较行业平均水平高0.28个百分点 二季度息差降幅缩窄至1个基点 [12] - 客户存款付息率实现四年连降 从2021年1.63%降至1.23% 负债成本持续优化 [15] 业务结构优化 - 零售AUM规模达17.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 富嘉客户数增长11% 鼎福客户数增长21% [20] - 对公贷款规模较年初增近15% 占比提升至44% 公司客户三年增长65% [20] - 对公存贷款增幅分别高出国有大行平均水平10.21和6.51个百分点 [20] - 银团贷款/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等公司业务增速达42% 中收五年均增11.3% [16] 战略实施与竞争优势 - 通过"主办行综合开发+链式拓客"策略巩固低成本负债优势 对公付息率降14基点 零售降22基点 [14] - 构建"一体化/高效率/差异化/金融+"对公战略体系 打破条线壁垒 聚焦前沿智创/传统基石/风控布防三大领域 [22] - 数字化成果显著:资金业务系统实现100%国产化 负载峰值提升10倍 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 [27] - 涉农贷款余额2.4万亿元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 占比分别达25%和18% 居大行前列 [26]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展 - 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0万户 贷款余额突破9300亿元 本年净增超900亿元 [26] - 绿色金融:绿色贷款余额超9500亿元 增长近12% 设立45家绿色金融机构 [27] - 养老金融:个人养老金账户超千万户 缴存规模增长29% 金融社保卡发卡量近1.3亿张 [27] - 数字金融: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推动科技能力与业务经营深度整合 [27]
去年最火的基金,现在怎样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7 03:56
以下文章来源于资本深潜号 ,作者资本深潜号 资本深潜号 . 专注资本背后的硬核故事 作者徐行 编辑袁畅 一年前的国庆之前,中证 A500ETF 恰是当时最火的基金。 怎么说呢? 建仓期就是在股市暴涨中度过的 。 对于基民而言,这是传说中的 " 中国版标普 500" ,走过路过不可错过的指数品种。 对于机构而言, A500 可能是最后一个"宽基指数",前期错过了沪深 300 ,上证 50 ,创业板指数盛宴的大型中型基金公司全部扎堆在这个指数里。 所以, A500ETF 在当时所有的"待遇"都是顶级的,首批 10 只基金更是个个都成为了当时基金管理公司的"重点发行标的"。几乎所有的宣传都"剑指"沪 深 300 ,而后者是 A 股市场上挂钩 ETF 规模最大的指数。 一年后,目标实现了多少? 收益,跑赢沪深 300ETF 了么? 收益跑赢,回撤也跑赢,初舞台很完美了。 原因,中小盘股和新兴板块表现不错 据基金公司总结,从编制方案看,相比沪深 300 ,中证 A500 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行业相对均衡,新兴行业的权重更高,不会存在极端的行业超配; 二是选取各行业龙头,龙头荟萃; 三是市值分布更广,既有大盘风格底色, ...
高端新能源棋至中局,启境成为“最值得期待的变量”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10:05
在中国高端新能源的激烈战场上,当所有玩家都在寻求最优能力组合以争夺话语权时,一位融合了传 统制造巨头与顶尖科技巨头基因的 "新玩家"——由广汽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启境"品牌,正以深度绑 定的姿态闯入战局。 这个答案的内涵,从近日的一场人事任命便可窥见一斑。 然而,他更具有标志性的身份是在 丰田体系 与广汽集团期间深度参与了凯美瑞和汉兰达等 "神 车"的企划与推广。这两款明星产品都是享誉世界的全球车型,一款被誉为00年代的"现象级"SUV, 另一款则是一代中高端家轿王者,都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与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的共同见证下,资深汽车人刘嘉铭在近日被正式任 命为启境 CEO。 这一由双方最高层共同 "授权"的仪式,是一个清晰的战略信号:华为在启境的角色已超越技术赋 能,深度介入了品牌的顶层治理与核心决策。 此前双方最高领导层的频繁互动,早已暗示了启境的非凡战略地位,而此次任命则首次将其内部的融 合模式公开化。 因此,外界对启境的期待,已从简单的 "广汽制造+华为技术"的物理叠加,转向对其"合署办公"模 式将催生何种化学反应的深层探究。与此同时,华为IPD/IPMS流程体系的全面 ...
摩根大通作为钻石赞助商继续支持上海劳力士大师赛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8:51
摩根大通宣布将继续作为 2025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钻石赞助商,支持这项亚洲唯一的 ATP1000 赛事。今年的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于 9 月 29 日到 10 月 12 日举行,将汇聚全球顶尖网球明星上演 两周不间断的超级赛事。 *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 平台 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摩根大通在中国运营已有 100 多年,公司不断夯实在华业务实力和平台,以满足中国和全球客户不 断变化的需求。目前摩根大通是中国唯一一家全资拥有四大本地法律实体的外资金融机构,包括本地 法人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以及资产管理公司。 摩根大通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何耀东 表示: " 多年来,这项享有盛誉的赛事为推动中国乃至亚洲地 区职业网球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激励着新一代中国网球运动员和网球爱好者们共同享受这 项运动带来的乐趣。我们很荣幸通过持续赞助大师赛为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尽了一份力。摩根大通 在华运营已超过一个世纪,对这项赛事的长期支持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客户、员工和社区的 一贯承诺。 " 摩根大通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妍妮 表示: " 摩根大通很自豪从 2018 年起就支 ...
Peter Schiff:我一直认为刺破比特币泡沫的会是黄金,没想到是白银,“数字币财库公司”面临残酷熊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8:51
随着比特币价格持续走低,将大量加密货币作为公司储备的"囤币"策略正面临严峻考验。 近日,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大规模清算,比特币价格周四跌破11万美元关键支撑,以太坊跌破3900美元关口。与此同时,现货白银大幅上涨,今日突破45美元, 创下十四年来的新高。 在此市场动荡之际,贵金属交易商、知名"比特币大反派"Peter Schiff在社交媒体平台X发文警告称, 将持有比特币作为资产的公司正在进入一个"残酷的熊 市",其商业模式的生存能力受到质疑。 他表示,不确定包括MicroStrategy(MSTR)在内的这类公司能否安然度过危机。 作为坚定的黄金多头,他还表示, "一直以为刺破比特币泡沫的会是黄金。而现在看来,可能是白银。" 这一表态放大了市场对"囤币"公司模式可持续性的忧虑。市场数据显示,MSTR股价在近期交易中大幅下挫, 自今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300美元大关,几乎已抹 去其年内涨幅。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MSTR也被称为"比特币影子股",因其持有巨量比特币,股价与比特币价格高度挂钩,近日比特币的疲软直接拖累了其股价表现。 Schiff发出熊市警告,而MSTR逆市增持 在此之前,Schiff就曾指出,尽管 ...
不要解雇库克!所有在世的前美联储主席、多位前财长和前白宫经济顾问致函最高法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8:51
这么做将使美联储暴露于政治影响之下,从而削弱公众对美联储独立性的信心,并危及美国货币政策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周四,所有在世的美联储前主席,以及多位前美国财政部长、前白宫经济顾问和经济学家敦促美国最高法院,不要允许美国总统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 克。他们认为,这样做会令美国经济健康岌岌可危,警告称美联储独立性的任何削弱都可能导致通胀上升。 上述团体在周四提交给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法庭之友"意见书中表示: 如果在库克对免职提出挑战期间就允许特朗普将她解职,将会削弱公众对美联储的信任,并破坏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以及调节长期利率的努力。 那些 " 密切关注美联储 " 的行业正在仔细观察这场争议,以判断美联储未来的可信度。如果外界看到一名理事会成员因仍在诉讼中争议的指控而被罢免,那么这 些受众将更加怀疑美联储的独立性及其对长期低通胀政策的承诺。 这些前官员们敦促美国最高法院考虑他们在美国和全球政策制定中的经验。他们的经验让他们确信,央行独立性的削弱会导致更高的通胀和借贷成本。 文件引用了前美联储主席伯恩斯(Arthur Burns)的例子。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施压伯恩斯,通过降息来降低失业率。 ...
解决“真问题”,京东要用AI重塑金融体验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8:51
AI时代里的 金融创新,正陷入内卷。行业普遍将 AI用于优化客服、营销等外围环节, 用户的体感却 未有根本性的改变 。 面对这一行业困境,京东科技在 9月25日的JDD大会上则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它推出了一整套 深入财富管理、支付和产业风控核心的智能体(Agent)矩阵。从拥有"数字分身"的京小贝,到意图 改写支付体验的JoyGlance,其目标是从根本上重塑用户交互和产业运行的逻辑。 会上,京东集团 CEO许冉为当前狂热的AI竞赛,指出了一个冷静而深刻的方向:"京东不片面追求运 动式的AI,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真正为产业创造价值的AI。" 这一论断,与京东科技提出的 "未来十年的关键词是重塑"形成呼应。其潜台词是:不再满足于用AI 修补旧的业务框架,而是要用多智能体协同的方式,原生再造一个更懂用户、更懂产业的金融服务新 范式。 京东试图借此, 率先向市场证明 AI金融的下半场,竞争已从单一模型的技术比拼,升级为全链路生 态的体系对抗。这种体系化的能力,源自其业内罕见的"原生一体化"组织架构——一种将核心技术、 金融业务与真实产业场景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确保了技术创新永远紧贴最核心的业务需求。 当技术能力趋 ...
AI三大“巨雷”,美股噩梦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8:51
尽管AI投资主题基础依然稳固,但巴克莱指出数据中心资本支出放缓可能成为美股最大的系统性风险。 追风交易台消息,9月25日巴克莱股票策略团队发表研报,指出 如果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在未来两年下降20%,标普500指数将面临3-4%的盈利下行压力,更严 重的是估值可能下跌10-13% 。 报告指出了可能引爆这场危机的三大潜在"巨雷": 技术与效率风险 :AI模型效率的飞速提升可能导致现有计算设施被"过度建设",重演科网泡沫时期的"暗光纤"悲剧。 物理限制风险 资金流动性风险 :当资本支出增长开始超越现金流创造能力时,融资压力和枯竭的VC资本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益严重的电力短缺正成为数据中心建设无法逾越的"硬墙",可能强制性地给资本支出降温。 AI热潮根基稳固,但并非无懈可击 首先,报告肯定了AI投资主题的坚实基础。 即便是在一个预计每年增长30%的数十万亿美元资本支出预测下,市场对算力的需求仍然远超供应。 高级推理模型和AI代理的普及进一步推高了需求天花板。 数据显示 , 标普1500指数中,有十分之一的公司在财报中提及AI带来的效率提升。 报告将当前超级巨头的资本支出/销售额占比(约25%)与科网 ...
“924”一周年:近1500股翻倍,A股总市值首次超100万亿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7:16
"9.24"行情一周年,中国资产怎么样了? 去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旨在稳定市场和提振经济,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响。 当时,亿万富翁对冲基金创始人David Tepper曾高呼"买入一切中国资产"。 一年后的今天,他的判断被证明是对的,中国资产在此期间经历了一轮全球瞩目的 强劲牛市。 过去一年,中国股市的表现远超全球主要市场。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增幅达45%。上证综指从2700点水平飙升至3900点,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科 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更是分别录得了115%和110%的惊人涨幅,同期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回报率则分别为16%和24%。 展望未来,此轮涨势或许才刚刚开始。 "9.24"一周年成绩单:百万亿市值与普涨格局 回顾"924"以来的一年,中国A股市场的表现堪称惊人。截至2025年9月24日,A股总市值从约7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超过100万亿元,增幅高达45%。 在此期间,超过3000只A股股票涨幅逾50%,近1500只股票价格翻倍。 从板块来看,科技股无疑是本轮上涨的领头羊。 电信、电子和计算机等行业的股票录得了最高的板块涨幅 ...
贝森特:不理解鲍威尔为何“退缩”,敦促年底前降息100-150个基点,正在面试11位主席候选人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4:09
在批评鲍威尔的同时,贝森特对新上任的美联储理事米兰大加赞赏 ,称其为理事会注入了"新鲜血液"。 由特朗普总统提名、并于上周美联储会议前获得参议 院批准的米兰,是一位激进降息的倡导者。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罕见地公开表达了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不满,批评其未能为降息建立清晰的议程,凸显出美国政府与美联储在货币政策路径上的分歧日 益加剧。 贝森特周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当前的利率"限制性过强,需要下调"。 他指出, 对于鲍威尔未能在年底前释放至少降息100至150个基点的信号,他感 到"有些惊讶"。 贝森特的此番言论,与鲍威尔前一日的审慎表态形成鲜明对比。鲍威尔周二在罗德岛州的一场活动中重申,美联储正面临劳动力市场走弱和通胀上行风险并存 的"挑战性局面"。他强调,双向风险意味着不存在"无风险的路径",暗示了其在进一步放宽政策上的谨慎态度。 这场公开的政策分歧,发生在白宫正在物色鲍威尔继任者的微妙时刻。贝森特透露, 他正在面试11名候选人以接替鲍威尔的职位,他正在寻找一位思想开放的 人来担任美联储主席。 新任理事的异议之声 鲍威尔的审慎立场 在权衡未来决策时,鲍威尔正努力在两大对立的经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据他在普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