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

搜索文档
3000亿,女首富要IPO了
创业家· 2025-08-27 10:11
A+H模式与港股IPO热潮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共有42家公司IPO A+H模式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和海天味业合计募资超1000亿港元占港股半年度总募资72% [4] - 港股成为A股龙头再募资主战场 A+H模式吸金力度领先首次IPO [4] - 立讯精密作为A股市值超3000亿元企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若成功将成为下半年港股IPO最大赢家之一 [4] 立讯精密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10年登陆A股首日市值69亿元 十多年时间股价暴涨超40倍 2024年营收达2687.95亿元 2025年市值重新站上3000亿元 [5][6]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3.66亿元同比增长22.03% [22] - 通过技术升级和供应链优化降低生产成本 非苹果收入占比提升至25% 2025年一季度苹果收入占比下降至64.7% [22] 业务多元化与客户结构优化 - 汽车电子业务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速达98.9% 切入特斯拉Cybertruck中控模组 [22] - 通信业务量产224G高速线缆和800G硅光模块 获英伟达瞩目 [22] - 与三星小米供应链合作减少对苹果依赖 市场供需关系逆转 [22] 创始人背景与战略布局 - 创始人王来春从富士康打工妹起步 通过收购香港立讯公司切入国际订单 2004年成立立讯精密专注精密制造 [11][12] - 2011年收购联滔电子切入苹果供应链 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将产品良率提升至接近100% 获苹果CEO库克认可 [16][17] - 2021年受美国337调查影响市值暴跌 2024年胜诉终结调查 成为中国科技公司全球知识产权层面重大胜利 [18][19] 行业竞争与市场地位 - 苹果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降至13.9% 排名第五 落后于华为vivoOPPO小米 [21] - 立讯精密在果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2020年市值触及4000亿元高点一度超越富士康子公司工业富联 [18] - 公司通过并购巩固果链一哥地位 切入苹果智能手机业务 [18] 财富效应与资本市场影响 - 王来春与王来胜以1315.2亿元资产位列2025年新财富500创富榜第13位 有望超越宗馥莉成为中国女首富 [6][23] - 港股IPO成功可能带来新一轮造富运动 提升全球客户多样性 [23]
我租一个500块工位,撬动了一个亿级市场
创业家· 2025-08-27 10:11
核心观点 - 洛可可创始人贾伟通过"获奖、与世界500强合作、打造爆款产品"的三板斧策略,用20年时间将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设计公司 [3][18][20] - 消费行业在存量时代需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出海实现增长,日本企业经验显示海外市场扩张可维持盈利韧性 [37][38][39] - 黑马消费崛起精选课集结中日消费领域专家,从产品创新、供应链管理到品牌出海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32][40][41] 贾伟创业历程与战略 - 2004年以500元月租办公位起步创业,累计获得79项红点奖,成为中国唯一包揽红点/iF/IDEA/G-Mark/Good Design/红星国际金奖的设计师 [3][7][10] - 38岁时推出首款产品55度杯实现年销售额50多亿元,目前合作超过280家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每1.5个月新增一家 [5][17] - 坚持16年终获红点至尊金奖,期间拒绝领取70余个非金奖奖项,体现长期价值追求 [24][25][2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商业三大趋势:用户个体崛起、回归"真善美"、数字生活转型,未来将进入比拼想象力的时代 [29][30] - 需对每个行业和品类进行重塑,通过情绪价值与功能价值结合创造新产品价值属性 [31] - 日本品牌经验表明:优衣库近5年股价增长10倍,索尼80年代股价涨幅超600%,无印良品30年坚持用户共创模式 [39][40][51] 消费企业增长策略 - 存量时代企业需建立两个基本盘:国内通过产品创新抓细分需求,海外通过品牌输出提升价值链位置 [38][39] - 产品创新需构建"品类-产品-品牌"全流程体系,用设计思维解决品类老化问题 [46] - 品牌出海需解决文化沟通问题,通过本地化叙事建立信任而非单纯卖产品 [49] 黑马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价格原价12800元/人,早鸟价9800元/人(9月21日前),涵盖消费电子/美妆生活/服装家居/食品快消四大板块 [40][56] - 日本导师分享:无印良品构造性低价商品开发体系、优衣库数据驱动商品力、索尼技术差异化与品牌溢价策略 [40][51][52] - 中国实践案例:锅圈/十月稻田反周期战略、周黑鸭/奈雪精准定位突围、华为北美信任体系构建 [44][45][49]
融资时,一定要现金为王
创业家· 2025-08-27 10:11
融资策略 - 融资时现金为王 估值并非最重要因素[1] - 融资规模较小时更利于专注商业本质思考[1] - 情怀属于奢侈品 仅适用于资金充裕阶段[1] 投资动态 - 吴世春下半年计划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4] - 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投资企业达600余家[11] - 已投项目中13家企业实现上市[11] 产业聚焦领域 - 卫星通信领域聚焦通信卫星载荷系统设计与星地融合网络研发[14] - 低空经济涵盖无人机应用与城市物流服务[20][21] - 智能制造涉及工业4.0与自动化生产技术[20] - 人工智能结合硬件与消费产品创新场景[22][23] 企业案例 - 星移联信完成五轮融资 投资方含东证创新与元航资本[14] - 企业试验星成功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14] - 融资资金重点投向卫星通信载荷研发与低轨卫星组网业务[14] 活动架构 - 三日行程包含产业研讨与自然探索环节[16][17] - 涵盖卫星制造模式变革与商业化路径专题研讨[17] - 组织百位创业者进行资源链接与项目路演[9][17]
吴世春:创业缺人缺钱的真相,其实是战略不清晰
创业家· 2025-08-26 10:04
战略重要性 - 战略不清晰是公司缺钱或缺人的根本原因而非表象 [4] - 清晰的战略能够吸引资本和人才支持公司发展 [5][7]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资本链条和最丰富的人才资源 [6][7] 投资机构实力 - 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 [8] - 已投资企业达600多家并陪伴13家企业完成上市 [9] - 下半年计划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 [10][11] 产业游学活动 - 活动时间为9月21日至23日在四川泸州举行 [13] - 将带领100家企业家参与线下游学 [13] - 聚焦下沉创新和增长新引擎探索 [13] 活动核心内容 - 包含产业重做深度链接之旅与独角兽企业交流 [18] - 提供技术创新到商业化实现的多维认知提升 [19] - 安排100位创业精英进行思维碰撞和问题解决 [19] 重点投资领域 - 泛机器人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技术 [27] - 智能制造涵盖工业4.0、数字化和自动化生产 [29] - 低空经济涉及无人机应用、城市物流和空中交通服务 [30] - 卫星通信包含数据传输、通信技术和商业航天服务 [31] - 硬科技+消费覆盖AI+硬件、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和消费产品创新 [32] 特邀嘉宾背景 - 星移联信创始人拥有10余年商业航天从业经验 [23][24] - 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东证创新、元航资本和梅花创投 [24] - 业务聚焦卫星互联网领域 提供通信卫星载荷系统设计和解决方案 [24] 活动行程安排 - 首日包含学员报到、欢迎晚宴和资源链接环节 [25] - 次日安排徒步观光、泸州老窖文化探秘和巅峰对话 [26] - 第三日进行导师授课、案例课堂和项目路演PK赛 [28] 活动参与费用 - 原价为15800元/人 早鸟特惠价12800元/人 [33] - 费用包含2晚酒店住宿和4顿餐食 不含往返机票 [33]
中小企业,如何把生意做大?
创业家· 2025-08-26 10:04
中小企业与行业巨头合作策略 - 中小企业与行业巨头合作时应保持上市选择独立性 这是融资最重要的条件 [1] - 可以约定财务回报 但不能约定控制权和未来路径选择方向 [1] 梅花创投投资活动与规模 -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将带队100家企业家于2025年9月21-23日赴四川泸州开展线下游学活动 [3][9] - 活动聚焦空天科技产业升级 国民消费科技 产业生态协同和万亿赛道蓝海探索 [9] - 覆盖领域包括机器人 智能制造 低空经济 卫星通信 科技消费和AI+产业 [9][21][22][23][24][25] - 吴世春预计下半年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 [6] - 梅花创投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投资企业达600多家 其中13家企业已上市 [13] 星移联信公司发展情况 - 星移联信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早期开拓者 聚焦卫星互联网领域 [16] - 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东证创新 元航资本和梅花创投 [16] - 融资资金重点投向卫星通信载荷研发制造和低轨卫星组网等核心业务 [16] - 2024年成功发射首颗试验星"中国移动01星" 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 [16] 泸州游学活动具体安排 - 活动包含产业深度链接 沉浸式学习 创业方法论和百位创业者同行等环节 [11] - 具体行程包括破冰晚宴 泸州老窖洞藏文化探索 赤水河晚宴和太平古镇夜游 [18] - 导师授课内容涵盖科技创新与产业破局 卫星制造模式变革与商业化之路 [19] - 活动原价15800元/人 早鸟价12800元/人 含2晚住宿和4餐 [25]
一年关店3.9万家!老板套现、股东跑路…又一个暴利行业开始崩塌
创业家· 2025-08-26 10:04
连锁药店行业拐点分析 - 行业出现明显拐点 7家上市连锁药店净利润增长在2023年首次集体掉头向下 部分企业出现亏损[5][41][43] - 关店速度持续加快 2023年全行业关店3.9万家 其中一季度关6000多家 二季度关8000多家 三季度关9500多家 四季度关店1.4万家[5][38] - 药店数量大幅减少 累计已有35.4万家药店处于注销/吊销或停业状态 存续药店仅剩21万家[39] 漱玉平民具体经营状况 - 股东连续减持 一年内出现四轮股东减持潮 包括阿里健康减持3%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减持2% 董事秦光霞减持3%套现超1.4亿元[9][12][13][15] - 门店数量减少 2025年一季度门店数减少119家 超过2024年全年关店118家的数量[17][18][19][20] - 业务覆盖范围 截至2025年3月底拥有门店8916家 覆盖山东 辽宁 黑龙江 福建 河南 甘肃等地区[17] 大参林公司治理问题 - 实控人涉嫌违法 实际控制人柯金龙因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并处罚金50万元[27][28] - 信息披露违规 未及时披露实控人被刑拘事项 遭交易所监管警示及公开谴责[32][33] - 股东减持 实际控制人柯金龙计划减持2277.7万股(占总股本2%)私募股东高毅资本在2023年三季度从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34][35] 行业转型探索 - 开展"药店+"模式 尝试整合中医诊疗 健康管理 便利店 超市等业态 包括销售护肤品 化妆品 乳制品 休闲零食等商品[44] - 具体案例 一心堂打造便利店模式 漱玉平民试点引入高频生活便利品 与大树 旺旺合资成立"大树漱玉"药房[44] - 创新方向 探索药店加足疗 美容美发 药膳餐馆 蛋糕店等混合业态[46]
98岁的李嘉诚,加速撤离
创业家· 2025-08-25 10:11
核心观点 - 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正在加速撤离中国内地和香港房地产市场 通过大规模抛售房产项目实现资本重新配置 [6][7][12] - 长实集团内地业务收入占比已萎缩至5% 香港业务占比降至7% 欧洲市场贡献50%收入 [6] - 公司采取"低价囤地+长周期开发"模式 通过延长开发周期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18] 大湾区房产抛售 - 近期抛售广东省大湾区400余套房源 涵盖惠州 中山 广州和东莞四个项目 [6][12][13] - 东莞海逸豪庭项目单价从2023年4.4万元/平方米回落至1.8万元/平方米 本次推介最低单价1.55万元/平方米 较2023年5月下降64.8% [13][14] - 惠州泷珀花园300套房源中 51.44平方米户型总价仅40余万元 较此前单价1.04-1.4万元/平方米折价约18% [13][15] - 北京御翠园项目进行7折抛售 均价跌至7万元/平方米 较备案价9.07-9.97万元/平方米大幅折扣 [16] 资本运作模式 - 采用"核心城市+黄金地段"拿地策略 在一线城市核心区域低价囤积土地 [18] - 北京御翠园2001年拿地时楼面价仅1750元/平方米 2025年以7万元/平方米抛售 [18] - 成都南城都汇项目2004年拿地价1030元/平方米 2020年住宅均价达2.4万元/平方米 [20] - 通过分多期开发 土地抵押融资等方式延长开发周期 实现土地增值最大化 [18][20] 资产撤离历程 - 2013年开始大规模资产抛售 四个月内出售广州 上海 南京三项核心资产套现126亿元 [23] - 2014年以72.01亿港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 标志从内地一线城市战略撤退 [23] - 2016年以200亿元出售上海世纪汇广场 创内地房地产单项交易纪录 该项目2006年以45亿元拿地 [23][24] - 2013-2017年间累计抛售内地及香港资产超过2500亿港元 [26] 当前资产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 长实集团拥有可开发土地储备约6700万平方呎(622万平方米) 其中86%位于中国内地 [27] - 较2024年末7000万平方呎土地储备有所减少 [28] - 内地资产估值约3000亿港元 占全球总资产1.2万亿港元的25% [2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3.02亿港元 同比下跌27% 主要因投资物业估值缩减 [28]
2026年前,最后的暴富机会
创业家· 2025-08-25 10:11
食品饮料行业成功趋势 - 行业成功主要基于四大趋势框架:"五加"(加蛋白质、加钙、加芝士、加膳食纤维、加益生菌)[4][5]、"五减"(减糖、减脂、减卡、减油、减盐)[6]、"五个零"(零蔗糖、零色素、零香精、零防腐剂、零添加剂)[7]、"五追求"(求新鲜、求天然、求绿色、求有机、求轻量)[8] - 成功品牌案例均遵循趋势性机会,例如元气森林、东方树叶、简醇等无糖品类在2020年时间点爆发[2][9] 消费行业战略方向 - 日本品牌经验显示存量时代需聚焦两个基本盘:国内通过产品创新抓细分需求,海外通过品牌输出提升价值链位置[15] - 优衣库通过数据驱动商品力实现近5年股价10倍增长,无印良品通过用户共创和供应链优化维持30年产品体系稳定性[16][26] - 中国消费企业需从"抓机会快速扩张"转向"效率为王",强调经营能力、产品创新和强运营[21] 产品创新与品牌出海 - 品类创新需结合"三品合一"理论(品类-产品-品牌全流程),案例如55度杯、海底捞自热火锅等现象级产品[23] - 出海战略需解决文化本地化问题,通过品牌故事与本地消费者联结,而非单纯产品输出[23][24] - 技术差异化与品牌溢价是关键,例如索尼通过高端零部件研发占据产业链优势位置[25] 行业活动核心内容 - 活动聚焦产品创新、供应链管理及品牌出海,涵盖消费电子、美妆、服装、食品快消四大领域[17] - 导师阵容包括锅圈/钱大妈/零食很忙背后投资人常斌、优衣库前MD部长浅田拓郎、无印良品初创成员萩原富三郎等[10][17] - 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存量市场细分冠军实践、全球化品牌破局、产品创新体系拆解[17][18][19]
50%的企业融资后,变得更不好了
创业家· 2025-08-25 10:11
创业融资与企业发展 - 50%的企业在融资后表现恶化,部分企业因融资后战略方向偏离而失败[1] - 融资规模管理能力是创始人的关键修炼要素,直接影响企业稳定发展[1] 投资活动与导师背景 - 吴世春带队组织泸州出行活动,聚焦下沉市场创新与增长机会探索[2][8] - 活动面向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卫星通信、科技消费及AI+领域创业者[8] - 吴世春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元,投资企业超600家,其中13家已上市[12] - 2021年下半年计划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5] 卫星通信行业案例 - 星移联信聚焦卫星互联网领域,提供通信卫星载荷系统设计与解决方案[15] - 公司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东证创新、元航资本、梅花创投等机构[15] - 融资资金重点投向卫星通信载荷研发制造及低轨卫星组网业务[15] - 2024年成功发射首颗试验星"中国移动01星",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15] 活动内容与行业覆盖 - 活动包含产业链接、沉浸式学习、创业方法论及百位创业者同行等模块[10] - 课程涵盖科技创新、产业破局及卫星制造商业化案例[18] - 覆盖行业包括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卫星通信及硬科技消费领域[20][21][22][23][24] 投资案例与产业方向 - 梅花创投投资案例覆盖消费科技(如moody)及空天科技(如星移联信)等领域[13][27] - 活动重点探索空天科技产业升级、万亿赛道蓝海及产业生态协同机会[8]
整个社会都在喊没钱了,但市场上依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消费冠军
创业家· 2025-08-24 10:29
日本消费市场启示 - 日本在"失落的三十年"期间涌现出优衣库、宜得利、711、唐吉诃德、萨莉亚、明治食品等消费冠军企业 [9] - 日本消费市场呈现两大趋势:刚需持续升级(产品丰富度高、性价比高,便利店餐食仅需10-20元人民币)和商业业态变革(便利店、折扣店替代超市百货成为主流) [9] - 平替需求崛起,消费者从购买意义和炫耀转向关注实质,例如优衣库替代奢侈品,宜得利在日本市场超过宜家 [10][11] 中国消费投资策略 - 中国消费企业需学习日本三大核心能力:商品极致性价比、线下零售运营能力、通过执行效率实现成本控制 [12][13] - 下沉市场将成为中国未来二三十年最主流、最大众、最核心的市场 [14][15] - 京东案例验证零售核心要素: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其上市后收入增长16倍,利润从2亿增至350亿,成为中国首个万亿零售企业 [16][18] 结构性投资机会 - 中国消费市场存在两大结构性机会:新一代国民品牌和新一代全国连锁 [28] - 启承资本专注消费投资,已投20余家企业,其中10亿营收以上15家、50亿营收以上5家、100亿营收以上3家,社区门店超25000家,购物中心门店超4000家 [24] - 2023年被投企业德尔玛、十月稻田、锅圈相继上市,均于2020年疫情期间完成投资 [25] 基础设施与创新动能 - 2016-2017年中国基础设施巨变(物流、仓储升级),催生新一代创业者以更快速度实现电商规模化 [21] - 疫情为食品公司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被投企业在2-3年内快速抓住市场契机 [26] - 存量时代企业需具备双基本盘:国内通过产品创新抓细分需求,海外通过品牌输出提升价值链位置 [36] 产品创新与出海战略 - 日本品牌出海经验:优衣库近5年股价增长10倍,索尼80年代股价涨幅超600%,花王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6] - 产品创新核心方法论包括花王"矩阵式研发"(提升SKU研发效率数倍)、优衣库"数据驱动商品力"、索尼技术差异化与品牌溢价 [37][48][49] - 品牌出海需解决文化沟通问题,让本地消费者感受到品牌在解决其问题而非单纯卖产品 [45] 行业实践案例 - 锅圈、十月稻田采用反周期战略和融资策略实现逆势上市 [41] - 天图投资通过定位理论助力周黑鸭、百果园、奈雪的茶等企业实现品类突围 [42] - 洛可可设计通过"三品合一"(品类-产品-品牌)体系打造55度杯、海底捞自热火锅等爆品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