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界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救了」一级市场
投资界· 2025-08-08 03:23
投资界视频号定位 - 专注于创投圈内容传播 [1] - 目标成为创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视频号 [1]
一位90后开始接班
投资界· 2025-08-08 03:23
接班潮 - 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辞职 由原总经理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其子王泽宁出任总经理 [2] - 王泽宁1993年出生 2022年随公司转型进入量贩零食赛道 目前公司市值超300亿元 [3] - 王泽宁2015年已通过《一致行动协议》进入接班程序 担任副总经理负责资本运作 [5] - 王健坤此前有意识减少参与日常经营 为二代接班铺路 计划逐步淡出经营管理 [6] - 王泽宁成为实控人后 公司加速年轻化战略 与热门IP合作推出爆款产品 [6] 公司转型 - 万辰集团前身为食用菌企业 2021年上市后业绩下滑 市值一度跌破20亿元 [9] - 2022年转型量贩零食赛道 通过合资收购快速扩张 整合5大品牌统一为"好想来" [9][10] - 2024年零食业务营收317.9亿元 占比98.33% 食用菌业务仅剩1.67% [13]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门店达15000家 其中好想来门店10000家 [13] - 公司成为全国量贩零食行业唯一A股上市公司 [13] 行业竞争 - 主要竞争对手鸣鸣很忙2024年零售额555亿元 门店超15000家 正冲击港股IPO [13] - 区域性竞争者包括零食舱 零食优选等品牌 [13] - 良品铺子受冲击后引入武汉国资控股 [14] 二代接班趋势 - 中国百强家族企业创始人平均生于1950年代末 75%以上企业面临交接班 [16] - 正大集团谢其润 谢承润 天合光能高海纯等90后已进入核心管理层 [16] - 多个行业出现二代接班案例 普遍具备高学历和国际化背景 [17] - 全球仅30%企业能顺利传承到第二代 PE机构看到并购机会介入传承过程 [18]
280亿,江苏夫妇IPO敲钟了
投资界· 2025-08-08 03:23
天富龙IPO及公司概况 - 天富龙于8月8日登陆上交所主板,发行价23.6元/股,开盘大涨200%,市值达280亿元 [3] - 公司由江苏70后夫妻朱大庆与陈慧创立,创业20年从化纤小厂发展为A股上市公司,未引入VC/PE,家族持股79.3% [4][10] - 公司拥有五大生产基地、27条生产线,年产能58.6万吨,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差别化涤纶短纤维,覆盖汽车内饰、家用纺织等领域,汽车内饰贡献36.55%营收 [14][15] - 2022-2024年营收从25.76亿元增长至38.41亿元,净利润从3.58亿元增至4.54亿元 [14] - 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3.5%-3.6%,但税收优惠占利润总额比例达34.23% [15][16] 江苏IPO及产业生态 - 江苏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700家,占全国近八分之一,扬州新材料产业集群2023年开票销售1986.3亿元 [4][17][19] - 2024年江苏一周内诞生3个IPO,包括天工股份(首日涨幅498.98%)、汉邦科技等 [19] - 江苏省构建"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战新母基金规模500亿元,已设立41只专项基金 [20] 区域产业特色 - 扬州化纤产业始于1978年仪征化纤项目,现形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端材料,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工程 [16][17] - 江苏形成区域协同产业格局:苏南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苏中发展船舶海工,苏北布局新能源 [20]
AI消灭中产阶级?
投资界· 2025-08-07 08:41
AI对社会的颠覆性影响 - 前谷歌X高管预测AI将导致中产阶级消失,社会仅剩金字塔顶端0.1%和底层民众两类人 [2] - 2027年开始的15年"AI地狱期"将引发白领大规模失业、经济失衡和社会动荡 [2] - 2042年后可能进入乌托邦时代,人类不再从事重复性工作 [2] AI领导力的争议 - 主张用AI取代高层决策者,因AI不会破坏生态系统或制造仇恨 [4] - 当前超级智能AI仍受人类领导人控制,导致未来15年可能进入反乌托邦时期 [4] - AI有潜力创造理想世界:免费医疗、减少工作时间、促进平等 [4] 反乌托邦时期的成因 - 2027年可能进入持续12-15年的反乌托邦时期,主因是地缘政治和金融体系问题 [7] - 全球军费开支达2.71万亿美元(2024年),美国占1万亿美元 [7] - 现有权力结构追求地位和权力而非公共利益 [7] AGI发展现状 - 2026-2027年可能实现AGI [7] - 主要LLM由OpenAI、Gemini、Claude等巨头掌控 [7] - AI进入自我进化阶段(如Alpha Evolve),不再依赖人类工程师 [8] 就业市场变革 - AI将导致大规模失业,仅保留少量技术岗位和情感连接类工作 [9] - 过去需350名开发者的公司未来可能只需几名技术人员和AI员工 [9] - 普遍基本收入(UBI)可能成为主要生存方式 [9] AI驱动的社会形态 - AI智商达4000+时,人类差异将缩小,中产阶级消失 [12] - 未来可能分化为技术追求者和回归自然生活两类人群 [13] - 理想状态下AI辅助使工作轻松,维持经济循环 [14] 行业竞争格局 - 率先实现AGI的企业可能统治整个技术领域 [8] - OpenAI创始人承认AI发展已从"慢启动"进入"快启动"阶段 [8] - 当前AI发展由少数科技巨头主导 [7]
50亿,浙江S基金来了
投资界· 2025-08-07 08:41
浙江S基金落地 - 浙江战兴产业接力基金(S基金)完成备案设立,目标规模50亿元人民币,首期募集5亿元,由浙江省产业基金等国有资本和上市公司参与,其中浙江省产业基金认缴出资1亿元[4][5][6] - 该基金由浙江坤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旨在为省内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提供市场化退出通道,盘活存量资本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6] - 浙江省2024年1月出台政策推进股权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规范设立S基金,并已成立首只政府主导S基金,首期5亿元,总规模50亿元[6] S基金市场发展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基金中,6.46万亿规模进入延长期,9.83万亿进入退出期,合计16万亿规模面临退出压力[9] - S基金自2020年快速发展,参与方包括市场化母基金、险资、国资、银行和产业资本,2024年被视为爆发元年[10] -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S基金发展,国务院和多部委文件明确鼓励发展S基金和畅通退出机制,多个省份已设立份额转让平台[10] 市场动态 - 2025年安徽首支S基金合肥市共创接力基金完成两笔投资业务,江西和福建也相继成立S基金,福建省级S基金规模达100亿元[10] - 七部门最新政策明确支持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份额转让流程和定价机制[10] - 浙江在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取得进展,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与阿里资产合作搭建GLP资产频道,并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建立LP转让交易主平台[7]
大批文旅项目死在开业前
投资界· 2025-08-07 08:41
文旅EPCO模式分析 核心观点 - EPCO模式被包装为文旅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实则为分阶段套利工具,通过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环节提前变现,而非打造可持续项目[5][9][12] - 政企双方各取所需:政府追求短期政绩达标,企业通过期限错配获取现金流,最终导致大量空置烂尾项目[14][15][16] 模式拆解 设计环节(E) - 设计方案核心目标是政府审批通过而非游客体验,导致同质化严重(仿古街/非遗工坊/玻璃栈道等组合)[9] - 预算预埋是关键,方案价值取决于领导偏好而非市场可行性[9] 采购环节(P) - 通过关联公司内循环套利:A公司报项目、B供设备、C施工、D监理,形成封闭利益链[10] - 高价采购借口充分(如进口苗木、高配设备),利用方案审批后无法修改的漏洞[10] 施工环节(C) - 动态调整预算为核心策略,通过设计变更、材料替换等理由追加费用[10] - 施工方掌握主动权后,地方政府被动接受"不放款不干活"的博弈局面[10] 运营环节(O) - 运营目标降级为"不崩盘",招商靠表格美化而非实际入驻,二消转化等指标形同虚设[12] - 运营团队核心竞争力变为"写招商册子能力"而非文旅运营经验[12] 驱动因素 - 政府端:乡村振兴考核压力下追求立项速度,EPCO可一次性完成设计/施工/运营KPI填报[14] - 企业端:利用大体量项目(数十亿投资)获取更多预算套利空间,重点布局政府关系而非产品力[15][16] 潜在问题 - 政策风险:换届、贴息利率上涨(当前年化4.5%)、平台公司财务恶化均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16] - 行业后果:产生大量空置仿古街、褪色招商海报等"PPT文旅综合体",实际从未有效运营[16]
蔡浩宇老友,估值20亿
投资界· 2025-08-07 08:41
游戏行业投资动态 - 心动公司以1400万美元(约1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游戏公司MiAO,后者估值达2 64亿美元(约20亿元人民币)[4] - MiAO在2023年初完成1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高榕创投、Monolith砺思资本[4][10] - 2024年6月MiAO完成2778万美元(约2亿元人民币)融资,每股价格1 8美元[10] 创业者吴萌背景 - 85后东北人,高中辍学创业,曾创立周杰伦中文网(JayCn),巅峰时期会员超130万[5][6] - 2009年主导开发页游《商业大亨》,次年公司收入过亿元,利润超五千万[6] - 2011年加入巨人网络任副总裁,2014年推出千万级DAU手游《球球大作战》,2020年升任CEO[7] - 2022年离职创立MiAO,团队平均拥有15年+游戏行业经验[7][8] 公司战略与产品 - MiAO首款产品为多人玩法开放世界游戏,正在研发中[7] - 公司官网显示其致力于融合游戏与社交的虚拟世界[11] - 项目或涉及AI+游戏方向,团队在GitHub发布LARP(Language Agent for Role Play)框架提升NPC智能[12] 行业趋势与案例 - VC重新关注游戏赛道,AI赋予行业新想象空间[4][16] - 《黑神话:悟空》销售额超90亿元,早期仅获英雄游戏和腾讯投资[15] - 米哈游早期获斯凯网络宋涛100万元天使投资,《原神》成功后成行业标杆[16] - 蔡浩宇新公司Anuttacon聚焦AI+游戏,首款产品已启动封闭测试[16] 行业生态与联动 - 心动公司创始人黄一孟与吴萌、米哈游创始人均为多年好友[10][11] - 2023年吴萌接替刘伟担任心动公司非执行董事[11] - 上海游戏圈形成紧密社群,头部公司创始人常进行闭门交流[11]
50亿,一笔全球化并购诞生
投资界· 2025-08-06 07:34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 - 中国合成云母龙头环球新材国际以6.65亿欧元收购德国默克集团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标志着中国材料企业进军全球价值链高端领域[2][3] - 此次收购是16亿营收企业对30亿营收巨头的逆袭,体现中国"隐形冠军"与欧洲百年化工巨头的产业逻辑碰撞[3] - 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从"市场换技术"转向"技术赢市场",环球新材国际通过核心技术实现全球扩张[3][30] 行业格局与市场动态 - 全球珠光颜料市场向TOP3集中,中国需求增速显著,化妆品、汽车及电池领域增长突出[12] - 天然云母面临资源枯竭风险,全球化妆品厂商逐步转向合成云母替代[6] - 中国2015年将合成云母列入18种关键基础新材料,推动行业技术突破[7] 环球新材国际发展历程 - 公司2011年成立,2016年营收从1242万元猛增至1.26亿元,2024年达16.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7%[9][10][23] - 2021年港股上市后加速扩张,2023年营收突破10亿元,2024年毛利率达53%[10][23] - 掌握156项核心专利,合成云母技术全球领先,建成3万吨年产能基地[21][22] 战略并购与协同效应 - 2023年以4.7亿元收购韩国CQV 42.45%股权,2024年CQV净利润同比大增171.3%[16] - SUSONITY拥有30年高端市场经验,与环球新材形成技术互补:前者具备顶级客户矩阵与品牌溢价,后者提供合成云母供应链[17][18] - 并购后预计实现全球生产网络整合,降低边际成本15-20%,提升高端市场份额[28]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2亿元,资产负债率38.29%,流动比率超3[23] - 出口收入占比从0%提升至17.3%,亚太欧美市场拓展成效显著[11] - SUSONITY收购采用11.08倍EBIT估值,51.87亿元交易额中30亿元来自银行贷款[21] 技术优势与产业地位 - 合成云母具备环保特性,符合欧盟REACH法规等全球标准,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29] - 公司产品覆盖2170款珠光材料,汽车涂料系列具有耐腐蚀、高色度等特点[28] - 与巴斯夫、默克等并列行业头部,成为全球四大珠光颜料供应商之一[12][22] 全球化整合路径 - 形成"技术出海+股权协同"模式,通过CQV验证跨国整合可行性[16][17] - 保留原管理层团队,建立激励制度,韩国案例成功复制至德国并购[25] - 实现从产品出口到品牌价值输出的三级跨越,完成"跟跑"到"领跑"转变[30]
10万香港人开始北上养老
投资界· 2025-08-06 07:34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趋势 - 截至2024年中有近10万名(99,600名)65岁或以上香港老人选择定居广东省,比过去10年间激增40.5% [5] - 香港65岁或以上人口占比23.9%,约超170万银发老年人 [5] - 内地生活成本低、居住空间大、房间较便宜等因素是吸引香港老人到内地养老的主要原因 [5] 跨境医疗政策与服务 - 香港卫生署新增12家试点医疗机构,共21个服务点,覆盖大湾区9个城市 [6] - 新增医疗机构全部为三级甲等医院,首次纳入中医院 [7] - 香港老人可使用长者医疗券,年满65岁每年有2000港元医疗券(累积上限8000港元) [7]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使用长者医疗券超过12万人次,2025年6月同比增长79% [9] 医疗费用与就医体验 - 香港公立医院手术费用约10万元人民币,私立医院达20万元,而内地同类手术仅需3万多元 [8] - 香港专科门诊轮候时间最长3年(眼科)、2年(外科),内地使用医疗券后洗牙、补牙费用仅180~550元 [9] - 香港私营机构洗牙、补牙费用多在800~1000元人民币 [9] 养老成本与市场潜力 - 香港普通护理院月费超2万港币,高端养老院达4万~6万港币,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院收费仅为香港的1/3~1/5 [15] - 内地公立养老院月费约1500元~4000元人民币,民营养老院约3000元~1万元人民币,高端养老社区月费约8000元~3万元人民币 [15] - 香港政府资助的养老床位平均排队等候时间约两年,部分需等待6年 [16] 保险与养老社区布局 - 泰康保险集团有意在港拓展跨境养老保险服务,已向香港保监局申请寿险牌照 [17] - 中国太保寿险(香港)开启"保单直付"功能,非人民币保单收益可直接支付养老服务费用 [18] - 中国太平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保险客户可通过投保获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18] - 中国人寿采用"1+N"养老发展模式,以"城心"机构养老为主 [19] 市场现状与挑战 - 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范围有限,仅覆盖门诊服务,不包括住院、日间手术等 [12] - 医健通系统仅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通,两地电子健康档案互通仍存障碍 [13][14] - 高端养老社区入住率较低,珠海某高端养老酒店入住率不超过20% [20]
一位政府LP的真心话
投资界· 2025-08-06 07:34
公众号定位 - 专注于投资界视频内容传播 [1] - 目标受众为创投圈人士 [1] - 致力于打造创投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视频媒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