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搜索文档
商业航天独角兽要IPO!“国家队”支持!
IPO日报· 2025-08-02 02:03
优邦科技 - 公司主营电子装联材料及自动化设备,产品包括电子胶粘剂、电子焊接材料、湿化学品、自动化设备四大板块,应用于智能终端、通信、新能源及半导体等领域 [4] - 2020-2023H1营收分别为4.19亿元、5.89亿元、8.54亿元、3.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763.57万元、4959.06万元、7739.16万元、3554.39万元 [7] - 鸿海及富士康连续多年为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0年12.99%升至2023上半年27.67% [8] - 控股股东郑建中直接持股21.1%,通过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控制表决权38.15% [8] - 曾于2023年9月申报深交所IPO但撤回,现更换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再次冲刺 [5][7] 蓝箭航天 - 国内商业航天独角兽,估值200亿元(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418位),拟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10][14] - 核心业务为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发及运营,全球第三家掌握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的商业企业,2023年成功发射全球首枚入轨液氧甲烷火箭 [11] - 创始人张昌武(清华硕士)持股14.68%,累计融资超70亿元,最新一轮获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9亿元投资 [12][13] 艺妙神州 - 基因细胞药物研发企业,聚焦恶性肿瘤治疗,拥有8项CAR-T新药临床试验批准及北京首张基因细胞药物生产许可证 [16] - 研发管线覆盖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与北京协和医院等顶尖机构合作临床研究,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 [17] - 创始人何霆(清华背景)控股21.92%,投资方包括水木基金、中关村龙门基金、君联资本等 [17] 川机器人 - 新三板挂牌企业(835015),专注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研发,总专利数超150项,重点布局谐波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 [20][21] - 实际控制人胡天链(机器人大赛冠军)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8.53% [19] - 行业背景:优必选已港股上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多家机器人公司正筹备IPO [21][22] 行业动态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围至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领域,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 [10] - 机器人行业上市热潮持续,极智嘉、云迹科技等多家产业链公司筹备港股或A股上市 [22]
下周一上会!无经验项目“硬”募资上千万,夫妻档“掏空”分红又来“补血”
IPO日报· 2025-08-01 04:00
公司IPO募资调整 - 中诚咨询拟在北交所上市 计划募资金额从3.3亿元缩减至2亿元 主要投向工程咨询服务网络建设和研发信息化项目[1][2] - 原募投项目中EPC业务拓展(70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6000万元)被剔除 调整后募资规模减少39%[6][7][10][12] EPC业务争议 - 公司计划通过EPC项目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 但缺乏成功项目经验 被北交所三轮问询合理性[8][9] - 公司回应称已签订4.21亿元EPC合同 具备人员技术储备 但最终仍删除该项目[9][10] 财务运作情况 - 2021-2023年累计分红8543万元 实控人许学雷直接持股57.4% 个人获得约4904万元[14][15][17] - 持有1.72亿元理财产品 占总资产28.55% 同时曾计划募资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2][13][17] 股权结构特征 - 实控人许学雷通过直接持股和合伙企业控制86.98%表决权 配偶陆俊虽任董事长但未持股[15][17] - 2023年追加认定陆俊为共同实控人 该变更被北交所重点关注[17] 主营业务构成 - 提供工程造价 招标代理 工程监理 BIM服务等专业技术服务及全过程咨询服务[5] - 工程咨询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保留 拟投入1.23亿元 占总募资额61.5%[7][10]
停牌!金橙子筹划加码国产替代!
IPO日报· 2025-08-01 04:00
收购交易框架 - 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萨米特光电55%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 - 股票自7月3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 交易采用"股权+现金"组合支付方式,配套融资同步进行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控股萨米特光电但不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4] 公司财务表现 - 一季度实现收入6437万元,净利润1197万元,同比增长73% [5] - 应收账款规模较高: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4368.21万元,占利润比例达143.24%;2024年全年占比112.74%(净利润3049.5万元),2024年中报占比134.06% [6] 标的公司概况 - 萨米特光电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556万元,专注精密光电仪器研发生产 [8] - 掌握高精度快速反射镜系统技术,打破国际封锁,解决"卡脖子"难题 [10][11] - 该技术是光学成像像移补偿关键单元,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和成像精度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精密光学仪器市场由国外巨头主导,高端快速反射镜领域被美国诺格、德国SmarAct垄断 [9]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助力公司切入军工、航天、高端制造领域 [12] - 标的公司所处领域技术壁垒高,产品毛利率普遍高于传统制造业,有望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12]
过会成功!有大股东套现12亿离场,有大客户削七成采购量,这家公司难题仍在……
IPO日报· 2025-08-01 00:33
行业政策影响 - 风电行业新政策出台,新能源发电将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对行业市场规模和电价产生显著调控作用[1] - 2025年新政策可能导致风力发电价格下跌,影响发电企业投资规模并向上游传导价格压力[13] - 政策变化可能引发风电行业增速放缓或市场电价大幅波动,影响公司业绩稳定性[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077994万元、44418159万元和37153398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835354万元、5736500万元和5347603万元,2024年出现下滑[8][9] - 2024年营收下降原因包括产品价格受下游降本及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以及远景能源自产齿轮箱导致销售规模大幅减少[11] - 全球市场占有率10.36%(全球第三),中国市场占有率16.22%(中国第二)[7] 客户依赖风险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报告期内分别为98.86%、95.92%和94.73%,客户集中度极高[14] - 关联销售占比报告期内分别为37.39%、45.43%和43.56%,主要关联方为三一重能和远景能源[15] - 远景能源2024年自产齿轮箱后采购规模同比减少超70%,显著影响公司销售[17] 产能与募资问题 - 上市委重点关注18.8亿元募资扩产计划的合理性及产能过剩风险[18] - 需结合现有产能和订单需求说明募资规模及项目论证是否匹配市场需求[4] 股权变动 - 实控人刘建国与孔金凤合计持股38.98%,控制41.98%股份[20] - 加盛投资在IPO前夕转让全部22.9%股份(对应出资额3000万元),套现12.05亿元[20][22]
拟收购一家新三板公司,利德曼一字板涨停!
IPO日报· 2025-08-01 00:33
公司收购动态 - 利德曼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先声祥瑞不超过70%股份,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结合银行并购贷款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取得先声祥瑞控制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发行股份或控制权变更 [1] - 按先声祥瑞当前市值41.89亿元计算,70%股权价值约29.323亿元,而利德曼一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仅5.1亿元 [10] 标的公司概况 - 先声祥瑞为新三板挂牌企业(2022年9月上市),主营业务为结核诊断试剂及人用疫苗 [3][4] - 2020-2024年收入保持3.9-6.53亿元区间,净利润稳定在0.95-1.5亿元 [5] - 2023年起在北交所辅导备案,截至2024年7月仍在披露辅导进展 [5] 收购战略意义 - 交易将帮助利德曼新增结核诊断筛查业务,拓展结核治疗一体化及创新疫苗领域 [6] - 标的公司净利润表现显著优于利德曼(2024年先声祥瑞净利1.49亿元 vs 利德曼净亏7510万元) [8][9] 利德曼经营现状 - 2012年上市以来主营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业务,但业绩波动剧烈 [8] - 2020-2024年营收从4.72亿元降至3.7亿元,期间多次出现年度亏损(2020/2022/2024年)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6.61%至7890万元,持续亏损125万元 [8]
这家公司悄悄“干大事”!三日股价大涨近70%!
IPO日报· 2025-07-31 12:41
公司股价异动与收购计划 - 公司股价在7月28日、29日分别上涨17.01%、20%,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30% [1] - 7月31日公司股价再次20%涨停,收盘价17.14元,7月29日-31日累计涨幅近70% [2] - 公司正在筹划购买国内药品技术等资产组事项,尚未签署任何意向协议,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要从事抗病毒、传染病防治药品及重大疾病治疗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0年3月科创板上市 [4] - 2021年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减少37.08%;营业利润-2.21亿元,同比减少259.58%;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减少225.50% [5] - 2024年亏损扩大至3.97亿元,主要因销售价格下调、流感病例减少导致收入下降,以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6] 历史收购失败案例 - 2020年10月公司拟以26.43亿元收购兴盟生物100%股权,其中现金9.23亿元,股份17.20亿元 [8] - 兴盟生物2020年9月末账面净资产558.49万元,营收1264.52万元,净利润-4097.59万元,收购增值率47216.56% [8] - 2022年7月调整为收购51%股权,但最终于2022年12月终止,因市场变化及交易条件未能达成一致 [9][10] 当前收购计划 - 公司再次发起收购,但能否成功尚不确定 [11]
年内第二并购落子,光库科技强化光通信全链布局
IPO日报· 2025-07-31 12:41
行业趋势与并购动态 - 光通讯行业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 行业或加速洗牌 [2] - 光库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 可转换债券及现金支付方式收购安捷讯控制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 [2] - 这是光库科技继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后 年内第二起重大并购 凸显行业整合战略野心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前景 - 公司核心业务覆盖光纤激光器件 光通讯器件及激光雷达模块 [4] - 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AR/VR等新型应用场景涌现 推动数据中心及网络带宽需求大幅提升 [4] - 公司业绩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达4856万元至5463万元 同比增长60%至80% [5][6] 标的公司概况与协同效应 - 安捷讯为光无源核心器件供应商 成立于2009年 注册资本3000万元 [7] - 安捷讯曾在新三板挂牌并进入创新层 后主动终止挂牌以专注市场拓展 [8] - 若整合顺利 安捷讯精密制造能力与光库科技高端器件研发将形成技术协同 助力公司升级为全链服务商 [8] 市场表现与交易细节 - 公司停牌前收盘价报55 07元/股 总市值达137 2亿元 [3] - 股票自7月29日起停牌 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最晚8月12日前披露交易细节 [3]
“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来港股了!还在亏损中!
IPO日报· 2025-07-31 08:43
公司上市动态 - 云天励飞于2025年7月30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中信证券、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此前于2023年4月4日在科创板上市,距离此次港股申请仅两年多时间 [5] - 科创板上市时发行价43.92元,发行8878.343万股,募资总额39亿元,超募9亿元 [6] 公司市值表现 - 科创板上市首日总市值一度达430亿元,收盘总市值369.73亿元 [7]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总市值202亿元,较高峰下跌超过53% [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46亿元、5.06亿元、9.17亿元 [9] - 2022-2024年经调整亏损分别为3.13亿元、3亿元、3.83亿元,累计亏损9.96亿元 [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6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5951万元 [10]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负,显示日常经营需要外部融资支持 [10] 业务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结构:企业级场景47.3%、消费级场景42.5%、行业级场景10.2% [10] - 2024年新增消费级场景业务贡献收入4.04亿元,占总营收44% [10][11] - 2024年以1.8亿元收购智能穿戴企业岍丞技术,已支付6000万元 [10] 行业背景 - 中国AI推理芯片市场规模从2020年113亿元增长至2024年16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94.9% [4] - 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53.4%,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3830亿元 [4] - 公司以2024年收入计,位列全场景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前三 [4] 公司股权结构 - 创始人陈宁控制约25.01%投票权,为单一最大股东群体 [11]
业绩一年狂飙214%,正品控股还有后劲吗?
IPO日报· 2025-07-31 08:43
公司概况 - 正品控股主要在中国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产品生产外包给供应商 主要通过万宁零售门市以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品牌分销 [3] - 公司产品组合覆盖各年龄层 专注于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关节及痛症以及外用止痛产品利基市场 [3] - 经营6个自有品牌和6个第三方品牌 自有品牌包括"正品""炎痛消"等 第三方品牌包括"iPro+""Boiron"等 [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值计算 公司在香港本地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供应商中排名第七 市场份额约1.6% [3] - 在鹿相关保健补充品领域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达29.4% [4] - 自有品牌"炎痛消"是万宁零售门市最畅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补充品之一 [4] 财务表现 - 2023-2025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亿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3.6% [5] - 同期纯利分别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9% [5] - 2024财年营收和纯利同比猛增155%和214% 但2025财年增长明显放缓 [6] - 毛利率从2023财年81.6%逐年下滑至2025财年75% 主要因促销折扣增加和第三方品牌产品占比提升 [8] 业务模式 - 收益98%以上来自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销售 [6] - 批发业务占比近90% 主要客户为牛奶公司 通过其万宁零售门市及线上渠道销售 [8] - 零售业务通过自营电商平台、天猫国际、小红书等渠道直接面向消费者 [9] 客户集中度 - 2023-2025财年对牛奶公司销售额占总营收89.1%、76.7%、74.5% [9] - 公司承认存在依赖单一客户风险 若与牛奶公司关系恶化将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9] 行业前景 - 香港保健补充品市场2024年规模78亿港元 预计2029年将突破97亿港元 [5] - 外用止痛产品市场2024年16亿港元 预计2029年增至24亿港元 [5] - 疫情后健康意识提升、人口老龄化及跨境电商发展推动行业增长 [5] 募资用途 - 计划拓展中国台湾市场 在香港进行市场推广及开设自营门店 [9] - 资金将用于开发新产品线及补充营运资金 [9]
继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之后,第三家来了!
IPO日报· 2025-07-31 08:43
公司概况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9日,总部位于深圳,由王明旺、王威两兄弟创立 [2] - 公司早期从事消费电池Pack业务,2008年布局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现主营业务涵盖消费类电池、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系统 [2] -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截至2025年7月30日市值达408亿元,2022年发行GDR登陆瑞交所 [3]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消费类电池领域:与全球领先科技公司合作,客户包括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公司、小米、联想、OPPO、vivo、荣耀及传音等,2024年全球手机电池市占率达34.3%,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市占率21.6% [3] - 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系统:2024年跻身全球前十,为相关领域增速最快的规模化厂商之一 [3] - 2024年营收结构:消费类电池占比54.27%,电动汽车类电池占比27.02%,储能系统类占比3.37%,其他业务占比15.33%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收入分别为521.62亿元、478.62亿元、560.21亿元及122.89亿元 [4] - 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10.68亿元、10.76亿元、14.74亿元及3.87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97%、21.23% [4] - 毛利率表现:储能系统类最高(20.39%),消费类电池次之(17.65%) [4] 资本运作 - 2023年3月抛出48亿元定向增发预案,拟用于SiP系统封测项目、高性能消费类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同年8月主动撤回申请 [4] - 2023年7月拟分拆子公司欣旺达动力至创业板上市,后因进展缓慢转为母公司整体赴港发行H股 [5] - 2024年7月30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高盛、中信证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