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老虎财经

搜索文档
一季度营利双增,张坤加仓顺丰控股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9 04:06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8.50亿元,同比增长6.90% [1] - 归母净利润22.34亿元,同比增长16.87%,创上市以来单季新高 [1] - 归母净利润率达3.2% [1] 业务分项 - 速运物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2%,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9% [1] - 总件量达35.6亿票,同比增长19.7% [1] 成本与费用 - 一季度毛利92.9亿元,同比增长8.0%,毛利率提升至13.3% [1] - 管理费用率下降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下降0.1个百分点 [1] 股份回购计划 - 计划以5-1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A股,价格上限60元/股 [1] -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 [1] 股东动态 - 易方达蓝筹精选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3500万股(占比0.7%) [2] - 顺丰控股首次进入易方达优质精选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96% [2] - 易方达优质精选持仓达1630万股,市值7.03亿元 [2]
获蚂蚁财富溢价收购,耀才证券复牌暴涨82%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8 12:28
股价表现与收购要约 - 港股耀才证券4月28日开盘高开60%,最高涨超90%,触及6港元创历史新高,收盘涨82%,市值达94.2亿港元[1] - 上海云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起要约收购,每股3.28港元较23日收盘价2.79港元溢价17.6%,交易8.58亿股占已发行股份50.55%,总金额28.14亿港元[1] - 上海云进由蚂蚁集团全资控股,其子公司蚂蚁财富为本次收购主体,业务涵盖金融信息服务及产品研发[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耀才证券为香港老牌券商,持有香港证监会全业务牌照,业务包括证券交易、期货合约咨询、资产管理等[1] - 2024年全年成交总额3186亿港元占港股大市总成交额0.99%,截至2025年3月底客户总数约58万户[1] - 2023财年至2025财年上半财年收入分别为8.82亿港元、8.46亿港元、4.49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6.21亿港元、5.59亿港元、3.12亿港元[2] - 2025财年未经审核综合税后纯利约6.13亿港元较上年5.59亿港元上升10%[2] 股权结构与交易影响 - 耀才证券实控人叶茂林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持有8.58亿股占比50.04%,其中7.25亿股通过新长明控股持有[2] - 交易完成后耀才证券实控人将发生变化[2] - 蚂蚁财富入股可与耀才证券业务形成互补,助力国际化扩张并完善全球金融服务网络[2] - 合作将推动耀才证券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升级,强化科技+财富管理战略[2]
斥资6.4亿元,纵腾网络入主绿康生化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8 05:42
文章核心观点 绿康生化四位股东筹划向纵腾网络转让股份,转让完成后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将变更,公司近年业绩不佳连续亏损且面临退市风险,而纵腾网络盈利能力较强 [1][2][3] 股权交易情况 - 4月25日晚绿康生化发布复牌公告,四位股东筹划向纵腾网络转让4660.8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9.99%,转让价款约6.4亿元 [1] - 权益变动完成后,控股股东康怡投资持股比例将由30.43%降至12.85%,控股股东将变更为纵腾网络,实控人将由赖潭平变更为王钻 [1] 二级市场表现 - 28日复牌绿康生化“一字”涨停,每股报16.78元,最新市值为26.08亿元 [2] 收购方情况 - 纵腾网络成立于2009年,定位为全球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服务商,旗下有谷仓海外仓、云途物流等品牌,业务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纵腾网络曾获钟鼎资本、普洛斯、景林投资、字节跳动等知名机构投资,2024年营收271亿元,净利润11.22亿元,盈利能力较强 [2] 绿康生化业务情况 - 绿康生化最初从事兽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因国内畜牧市场低迷且依赖单一市场,业绩下滑 [2] - 2022年绿康生化溢价6倍收购江西纬科,跨界进军光伏胶膜行业,并投资浙江海宁启动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2] - 绿康生化在光伏行业高点进入,遭遇行业下行周期冲击,子公司光伏胶膜原材料存货减值,收购形成的商誉一次性全部减值 [2] 绿康生化业绩情况 - 绿康生化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超7亿元 [3] - 2021年净利润由盈转亏,2022年、2023年亏损幅度加剧,净利润分别为 -1.22亿元、 -2.22亿元,同比下降 -983.88%、 -87.31% [3] -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当期归母净利润为 -4.30亿至 -3.50亿,同比下降93.85%至57.78%,营业收入为6.40亿至6.50亿元 [3] 绿康生化退市风险情况 - 因净资产规模较小,计提光伏胶膜资产减值准备将导致2024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值,预计为 -2300万元 [3]
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盒马想做怎样的新零售?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7 09:02
行业格局演变 - 零售行业呈现传统商场退潮与新兴业态崛起并存态势 传统商超如大润发 银泰 永辉超市相继易主 而山姆 胖东来 东方甄选等新兴模式受追捧[1] - 行业面临战略选择:坚守传统或拥抱新兴业态 聚焦线上或发展线下 关注品质或提升服务等多重发展路径[1] - 零售业是我国最古老 最多变且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 各种业态此消彼长但保持微妙平衡[3] 盒马战略转型 - 盒马2024年3月任命原CFO严筱磊为新CEO 并在其领导下一年内实现扭亏为盈[2] - 公司聚焦两大核心业态:盒马鲜生负责快速复制成熟模式 盒马NB深耕社区化服务 形成互补优势[4] - 改革成效显著: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基础上实现双位数增长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首次实现全年盈利[4] 门店扩张计划 - 盒马鲜生以平均五天一家新店的速度在全国开出72家新店 截至蛇年春节全国门店突破430家 覆盖50多个城市[4] - 2025财年提出"百店计划":计划新开近100家门店 进驻几十个新城市[4] - 首家镇级门店(江苏盛泽镇)在除夕单日卖出500多只帝王蟹 证明低线市场潜力[7] 核心竞争力构建 - 行业成功案例表明核心竞争力在于难以复制的"长板":山姆的供应链能力 胖东来的自营商品及服务 东方甄选的知识型直播间风格[5][6] - 盒马核心优势体现在商品力:帝王蟹波龙等大海鲜 盒马村特色农产品 地域美食零售化[7] - 供应链创新采用"农业直采"模式 将四川樱桃 贵州抹茶等特色农产品送全国餐桌[9] 市场拓展策略 - 盒马鲜生主力拓展低线城市及县域市场 已成功进驻东营 泰州 桐乡 株洲 中山 东莞等地[7] - 下沉市场消费规模2024年超17万亿元 占全国消费总规模近60% 其中实体零售占比达74%[7] - 盒马NB作为社区超市主打高性价比自有品牌商品 专攻价格敏感客群 当前处于模式打磨阶段[7] 新零售本质回归 - 新零售本质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零售形态 商品 价格和服务是消费者核心关注点[8][9] - 公司通过商品研发 供应链创新和价格优化回归用户价值 推出创新自营产品如养生水系列[9] - 线上服务升级:盒马云超升级为"云享会" 保留全国配送次日达优势 叠加X会员福利[9] 未来发展目标 - 公司立下三年内GMV突破千亿大关的新目标[9] - 在已验证的战略方向指引下 盈利之路预计越走越顺畅[9]
天齐锂业一季度扭亏为盈,锂矿股迎来反转?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5 05:15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200万元至1 23亿元 扣非净利润为3200万元至4800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1] - 对比2024年第一季度净亏损38 97亿元 2024年全年累计亏损达79 05亿元 是2021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1] 业绩增长原因 - 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 锂矿定价周期缩短 全资子公司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时间周期错配影响大幅减弱[1] - 化学级锂精矿成本基本贴近最新采购价格 自产工厂产能爬坡及技术改良推动锂化合物及衍生品产销量同比增长[1] - SQM投资收益恢复 2024年税务争议裁决确认净利润损失约11亿美元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计同比增长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回升[2] 市场反应与行业分析 - 业绩预告发布次日股价最高涨幅达7 6% 收盘报28 76元/股 涨幅超4% 市值472亿元[3] - 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增速放缓 碳酸锂市场持续下行 锂精矿石价格走低 机构预计全球碳酸锂整体过剩将持续至2027年[3] - 当前锂价跌至2021年初水平 锂精矿生产成本线抬升支撑下 下行空间有限 外购矿冶炼厂因亏损减停产 市场逐步出清[3]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在产锂矿格林布什 原料自给自足 锂价低位趋稳后 矿冶两端齐量增将成为中长期业绩转好主要动力[3]
一季度净利润大增38%,乖宝宠物股价涨超15%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4 08:34
股价表现 - 4月24日股价盘中最高触及121.34元/股刷新历史记录 收盘报119.98元/股 单日涨幅超15% 总市值达480亿元 年内累计涨幅达53% [1]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52.45亿元 同比增长21.22% 归母净利润6.25亿元 同比增长45.68%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8亿元 同比增长34.82%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增长37.68% [1]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收入35.45亿元 同比增长29.14% 占总营收比重近70% [1] - 2024年境内营收约35.51亿元 [2] 品牌运营 - 自有品牌麦富迪在2024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同比增长150% [1] - 另一自有品牌弗列加特在2024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同比增长190% [1] - 2015-2023年国内市占率从2.4%升至5.5% 实现翻倍增长 位列国产品牌市占率第一 [2]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800万元、7327.67万元、8547.62万元 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2] -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2] 销售模式与费用 - 销售模式分为直销和经销 直销模式直接面对终端客户 [2] - 2024年销售费用达10.55亿元 较2023年7.21亿元同比增长46.31% 增速远超同期营收21.2%的增长率 [2] 境外业务 - 美国是主要出口国 对美出口产品主要在中国及泰国工厂生产 [2] - 境外销售收入主要以美元结算 [2]
斥资5.17亿港元增持复宏汉霖,复星医药欲巩固控制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4 05:14
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股权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以5.17亿港元受让2103.43万股复宏汉霖非上市股份 [1] - 交易完成后集团持股比例从59.56%提升至63.43% [1] - 其中466.67万股交易涉及关联方无锡通善 [1] 复宏汉霖私有化历史 - 2024年6月公司曾提出54.07亿港元私有化方案 [2] - 私有化报价较当时股价18.84港元溢价30.57% [2] - 因独立股东反对票超10%导致方案在2025年1月股东大会被否决 [2] 复宏汉霖业务表现 - 专注于生物制药领域覆盖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 [3] - 4款产品在50+国家地区获批 [3] - 2024年营收57.24亿元净利润8.20亿元同比增长50.3% [3] - 净利润率达14.3%连续第二年盈利 [3] 复星系资产调整动态 - 2025年2月减持山河药辅不超过697.8万股 [3] - 3月以1.24亿美元出售和睦家医院6.6%股权 [3] - 4月以2653.45万元转让上海复建45%股权 [3] 被减持资产财务表现 - 上海复建2024年营收7141万元净亏损511万元 [4] - 山河药辅2024年营收8.83亿元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26.07% [4] - 和睦家2020年营收22.61亿元净亏损5.32亿元 [4]
奥园美谷迎来“白衣骑士”,九州通拟6.73亿元参与重整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4 04:05
文章核心观点 - 九州通拟出资6.73亿元取得重整后奥园美谷3.6亿股转增股票成控股股东,双方医美业务有协同效应,九州通近年布局医美赛道且有一定业务规模,奥园美谷自身经营承压且受母公司债务影响被申请重整 [1][2] 奥园美谷情况 - 前身为湖北金环,从事房地产、化纤新材料和医美业务,2020年奥美集团入主后切入医美赛道,当前主营生物基纤维业务和医疗、美容服务业务,旗下有5A级医美医院,会员超33万人,2020年活跃用户达8万人 [1] - 2022 - 2024年三季度末营收分别为13.56亿元、13.64亿元、7.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 15.93亿元、 - 4.18亿元、 - 0.9亿元,2024年末预计归母净资产为 - 2.4亿元至 - 1.2亿元 [1] - 2024年11月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被债权人申请重整,自身经营承压且受母公司奥园集团债务压力影响 [1] 九州通情况 - 近年一直在布局医美赛道,2016年投资爱美客,2021年与华熙生物合作,还与朗姿医疗签署协议,已形成医美专属药品和耗材“一站式”采购服务,业务覆盖5714家医美机构,线上活跃客户达1864家 [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0.82%,净利润下降6.99%,分别为1134.29亿元、16.96亿元,剔除特定因素影响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7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2.87% [2] 合作情况 - 九州通拟出资6.73亿元取得重整后奥园美谷3.6亿股转增股票,成为其重整后控股股东 [1] - 奥园美谷医美服务业务与九州通医美业务有良好协同效应,若重整成功,九州通将利用自身优势增强在美丽健康行业综合竞争力 [2]
一季度业绩“爆了”,泡泡玛特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3 09:17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文本存在大量乱码、重复字符和无意义信息,无法识别出任何关于公司、行业或投资的实质性内容,因此无法完成新闻要点总结任务。
持仓694亿,腾讯成公募基金第一重仓股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3 06:59
梳理发现,在一季度中,公募基金对港股的布局力度显著加大。除腾讯外,港股的阿里巴巴、比亚迪、 中芯国际也在一季度新晋成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均在两百亿以上。并且,公募基金还对 小米集团、泡泡玛特等港股科技公司进行了大幅增持操作。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共有近1200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腾讯,受益于股价上涨,基金持仓市值高达 693.84亿元,环比猛增48.07%。公募基金对腾讯控股的重仓持股数量为15128万股,环比增长24.67%。 腾讯的登顶并非偶然,这与其出色的业绩表现密不可分。腾讯在2024年年实现营收6602.6亿元,同比增 8%;净利润为1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Non-IFRS)净利润为2227亿元,同比增长41%,毛利率 升至53%。 同时,腾讯的AI战略也进入重投期。2024年,腾讯资本开支767.6亿元,占总营收的11.6%。仅第四季 度,腾讯资本开支同比增长386%至365.8亿元。还计划在2025年继续增加AI战略的资本支出,预期资本 支出占收入低两位数百分比。 4月23日,公募基金一季报已基本披露完毕,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也随之出炉,分别为腾讯控股、宁德时 代、贵州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