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搜索文档
巴西人的穷
虎嗅· 2025-09-29 07:56
我在巴西的办公室离中方员工食堂有一段距离,每天中午从办公室去食堂吃饭是走过去的,大约十五分 钟,中午的时候路上人多,治安还是能保证的,一般不会这个时候被打劫。到了巴西除了第一周我的前 任HRD带我走过两次之后,就得由我自己走路过去吃那不地道的中餐。 于是在每天中午从办公室走向食堂的那条路上,我就是边走边想各类问题,还得保持清醒防止被本地小 伙子打劫。 走了一周之后我就发现我办公室楼下居然有一个简易足球场,我们那栋办公楼里,有些男员工居然中午 不吃饭跑到那个足球场里光着膀子踢足球,那种满场跑的肌肉感还真是让人恍惚,这些人真是精力充 沛。后来我还发现,我们公司有本地男员工中午也不吃饭参加那个踢球,而我们中方员工中午就是准时 去吃饭,吃完饭还得趴在桌子上睡觉,跟他们那种精力旺盛完全不是一回事。 除了楼下足球场那些本地男员工踢球之外,我还在我们楼下几次碰到我公司的本地前台姑娘,中午就提 着一块布一瓶水,兴高采烈地跟我打招呼。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中午干什么去,要不要请她吃午饭,她 说她中午不吃饭,要去附近的海滩晒太阳,我问晒太阳干什么,她说要把皮肤晒成健康的颜色,那样会 更Sexy,她已经晒了一星期了,而且体重也控制下来 ...
我的理想国不必很理想
虎嗅· 2025-09-29 07:37
重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些不一样的思考,分享给同道。 通过这个罗盘选择,我们的管理思维便能从"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笼统论述,提升到"所有决策都是在这些核心价值 张力中进行动态定位的过程"。"理想国"或"理想企业"的构建者,其任务不再是寻找并固守某一个"正确"的终局,而是始 终手持罗盘,在不同的情境中,清醒地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并勇敢地选择那个"当下最优"的平衡点。 古代先贤写过很多完美社会的科幻构想,柏拉图的《理想国》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它描绘了一个由智慧的"哲 学王"统治,社会各阶层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最终实现绝对正义的完美城邦。 然而,当我今天再读这本书,则有了不同的理解。我高度怀疑这种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完美设计"是否可 行!?我认为追求至高无上的、抽象的"善",而设计出压抑个体自由、扼杀动态变化的严格机械体系,最终会导向其初 衷的反面! 两个基础的认知,首先,对秩序的极致追求必然扼杀社会的活力。其次,对绝对正义的追求往往导致非人性化的治理。 具体不细解释。 既然完美的理想不可得,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一个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中做出更优的决策?詹姆斯·奥图尔(James O'Toole)提 ...
失败三年的“携号转网”,谁来管管手机运营三巨头
虎嗅· 2025-09-29 07:11
运营商套餐定价策略 - 中国移动用户长期使用高月费套餐 包括300多元套餐和100多元固定话费支出[2] 与其他运营商几十元套餐形成对比[3] - 用户尝试降低套餐时 中国移动要求保留至少1G流量 最低套餐仍达98元[5] - 对比中国电信同类500分钟通话套餐报价88元 但存在38元低价选项 显示运营商间定价差异显著[5] 携号转网政策实施 - 携号转网需在号码所在地营业厅办理 且非所有网点支持该业务[4] - 办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保底消费"合约 需等待合约到期后方可转网[4] - 中国移动设置每日操作限额 下午三点后无法办理转网业务[5] 运营商客户保留手段 - 中国移动通过电话推销优惠套餐 但均附带保底消费要求[5] - 当用户提出携号转网时 中国移动提供套餐折扣 从7折逐步降至6折 最终实现98元套餐折后60元[5] - 折扣优惠设一年有效期 店员暗示到期后可继续申请更低折扣[7] 业务办理限制 - 异地无法办理多项业务 导致用户产生额外话费支出[8] - 中国移动规定多项业务禁止电话办理 必须到门店操作[7] - 存在"统一支付"和"亲情网户主"等绑定业务 转网前需先解绑[5] 消费者权益现状 - 用户需通过携号转网威胁才能获得最优资费方案[8] - 同省同运营商用户存在套餐价格差异 浙江用户与上海用户资费标准不统一[9] - 三大运营商相似套餐价格差异显著 消费者缺乏透明比价渠道[9]
这家国产GPU公司,凭什么拳打AMD,脚踢英伟达?
虎嗅· 2025-09-29 07:05
为什么一家成立仅5年的GPU公司,能以88天的火箭速度完成科创板IPO审核,成为今年最快过会的企 业?为什么它三年亏掉超50亿,但仍让移动、红杉、字节等86家公司机构挤破头抢着投钱? ...
赚钱越来越难?
虎嗅· 2025-09-29 06:58
不争的事实是,钱越来越难赚了。 过去二十年,你不需要很优秀,只需要胆子大,敢折腾,站在风口上就能飞起来。房地产、互联网、外贸,三大造富机器轮番启动。现在机器都慢下来 了,进入了存量博弈时代。 你赚的每一分钱,都可能是别人亏的钱。这意味着对个人能力、信息渠道、资源整合的要求呈指数级上升,绝大多数人的体感就是,钱越来越难赚了。 这种感受并非无病呻吟,它已被无数个体的真实经历所印证:它是豆瓣"上班这件事"小组里,那位35岁大厂员工被裁后,面对房贷车贷的深夜叹息;它是 小红书上,那位月薪八千的"沪漂",靠着极致的精打细算,才为自己挣得一丝安全感 ;它也是知乎上,那位中小企业主在后疫情时代订单断崖式下跌后 的无奈倒闭。 这种焦虑如此普遍,以至于"消费降级""副业刚需""向下兼容",甚至是"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 都从段子变成了无数人的生活现实。 面对这个时代课题,许多深刻的分析将矛头指向了宏观结构:我们正从"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过去依赖上述三大造富机器的模式已经落幕,产业升 级的阵痛带来了结构性失业。许多人发现,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自己努力的那个领域,"地板正在消失" 。 这些洞察无疑是精准的,但是,这些解 ...
《阿凡达3》,将冲击全球30亿美元
虎嗅· 2025-09-29 06:58
第二部则是后疫情时期的救世主,影片甚至遭到一些争议,在开画相对一般的情况下,硬是走出了神级 走势,最终拿到了全球23.2亿美元的惊人成绩,位列历史第三,仅次于《阿凡达》跟《复仇者联盟 4》。卡神占据着TOP4中的三席,这意味着就票房统治力来讲,卡神完全是独一档的存在。 如今这第三部即将来袭,将会有着较前作更为庞大的场面、更为宏大的世界观,以及更具普世的情感输 出,被很多观看影片的人誉为系列最佳。从目前的信息可以看出,影片注定将成为2025年最闪耀的那颗 星。如果上半年内地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亮点是《哪吒2》,那么年度压轴的必然是《阿凡达3》。 从对前作的超越、全球通胀等多方面考虑,拥有更高品质的《阿凡达3》或将挑战卡神自己的票房纪 录,全球市场有望冲击30亿美元大关。尤其是从《哪吒2》带来的山呼海啸的效应,更是证明了市场需 要的是真正意义的大片,而《阿凡达3》将是不二人选。 在冲击年度500亿的道路上,真的是一波三折。 之前的现象级爆款《731》虽然爆发力强大,但并未达到市场至少20亿的预期,而备受期待的国庆档亦 是缺乏亮点,目前预售低迷,或将同样难以完成市场的重任。然而就在此刻,年度另一个堪称压舱石的 超级巨 ...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马斯克第六次起诉OpenAI
虎嗅· 2025-09-29 06:39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马斯克这样在X平台上怒斥自己亲手创办的友商,第N次提起诉讼。 上周,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xAI在加州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行业巨头OpenAI系统性 有预谋地挖角其员工,非法窃取商业机密。 这已经是过去一年半时间,马斯克对OpenAI发起的第六次诉讼大战,诉讼从加州法庭升级到联邦法 庭,指控也一次比一次严重,从最初的合同违约到不公平竞争到涉嫌垄断再到窃取商业机密。 这究竟是愤愤不平要说法,还是打击竞对的场外招?又或者这两者皆有之,还有待法院给出裁决。但可 以肯定的是,两家公司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也不限于产品与商战领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诉讼交 锋。 一、指控窃取商业机密 这一次,xAI指控OpenAI有预谋地挖角自己的核心员工,包括多位掌握Grok大模型源代码以及数据中心 战略计划的员工,这些技术可能让OpenAI获得巨大的产品竞争优势,同时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数据中心 运营成本。 xAI在诉讼文件中声称,OpenAI存在"令人深感不安的模式"和"战略性行动",故意诱导这些员工违反保 密协议,试图获取xAI的源代码、数据中心启动的运营优势、技术进步和战略业务计划。以在激烈的先 ...
为什么印度会犯战略上的愚蠢之举,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
虎嗅· 2025-09-29 06:26
9月1日,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的正式会晤前,印俄领导人同乘一辆车,一对一交谈了近一小时。社交媒 体截图 当然,新德里在改善恢复同中俄的关系的同时,还是小心翼翼地把握了一定的尺度。例如,为了减弱他 来华访问的敏感性,莫迪特意在访问中国前安排访问日本,以作为某种形式的外交对冲。莫迪也是为数 不多不参加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国领导 人。 新德里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扮演的角色也不算积极。除了不参加9月1日下午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 +"会议外,印度还在上合会议上不断将双边分歧带到上合多边平台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底线思维 (ID:dixiansiwei),作者: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 员、副院长),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年五月以来,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在不断恶化。最初的分歧只是外交上的。特朗普认为自己在促成印巴 避免核战争上是有功劳的,而新德里却拒绝承认。随后,两国关系逐步发展到美国领导人对印度恶言相 向后,又对印度施加了关税惩罚,并且手段还在不断加码。 虽然新德里有所不满,但还是在努力避免形势朝着对抗的方向发展。印度迄今为止无法理解:特朗普政 府为什么 ...
中国外交正在变得柔和
虎嗅· 2025-09-29 06:26
经济学人期刊制作了"战L指数",通过AI判断中国外交发布会上1.6万条回应里辞令的攻击性,并制成指数追踪,发现2022年之后显著下降,愈加柔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嬉笑创客,作者:CB,题图来自:AI生成 中国的外交姿态在肉眼可见变得柔和。 当国家面临选择时,跟随哪个体系更能致富,让民众体感更好,让领导层更有安全感,有时候成为了胜负手。 毕竟,从统计来说大部分国家都是弱国,越是弱肉强食的价值观,越容易会引起恐惧、不安。 当然驻军、离岸制衡等传统现实主义的手段也有效,但柔和硬,两者都不能少。 另一方面,近期商务部在海外呼吁出海企业之间不要再内卷、徒然自相残杀,也是一个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呼吁的其中一个出发点是,这是我们和美方 达成协议的一部分,要"稳定中美关系"。 其实无论于中于外,这都是一个良好的姿态。并非美方支持的我们都要反对。举个例子,反内卷这点或许每一个跨境电商领域的人都深有体会:整个亚马 逊最大的威胁往往来自于抄款和降价竞争的中国友商,而非海外竞对。互相砍价,最后海外消费者和平台成最大赢家。甚至有时候平台都看不下去而介 入,因为知道无底线的竞价最终会扰乱商业秩序,反而排挤了高质量的商家。 从拒绝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