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
icon
搜索文档
海乐行联会视角下中欧建交50年后的经济合作新阶段
搜狐网· 2025-09-28 03:27
2025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时刻,回顾半个世纪的合作历程,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等领 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欧双方的合作起始于1975年,当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欧盟则处于欧洲经 济一体化的初期阶段。自那时起,中欧双方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一个全面的战略伙伴关 系,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动,中欧关 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海乐行联会认为,中欧经济未来将走向"管理性竞争和选择 性合作共存"的新阶段,特别是在海外商业对接、稀有金属互通性、航天与智能AI机器人等领域的需求 日益增长,未来的合作将更加复杂、更加多维。 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在电动汽车和锂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话 语权逐步上升。海乐行联会看到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支持对欧洲绿色转型的助力作用,同时也 注意到,欧洲在推动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政策支持,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和充满潜 力的市场环境。正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企业在欧洲的投资所显示的,双方通过加强合作,不仅能帮助 彼此弥补市场和技术的空白,还能在全球竞争中共同迎接 ...
神舟二十号航天组完成第四次出舱,航空航天ETF(159227)红盘向上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55
截至2025年9月26日 10:15,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上涨0.41%,成分股航宇科技(688239)上涨 5.17%,中航成飞(302132)上涨3.04%,航发动力(600893)上涨2.69%,航发科技(600391)上涨2.09%,中 航沈飞(600760)上涨1.75%。航空航天ETF(159227)上涨0.18%,最新价报1.13元。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掘金"十五五",聚焦军贸&新质领域。装备采购方面,"十五五"预期积极,订单端 牵引有望于25Q4启动。同时聚焦27年建军百年重要节点,新型主战装备批产交付与新质战斗力领域需 求爆发,拉动行业高景气延续。改革方面,军工集团有望进一步提升资产证券化率和产业链协同,资产 注入预期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大幅增强。增量市场方面,军贸迎来"Deepseek"时刻,全球市占率快速提升 的同时将带动装备整体需求"量&价"齐升;民用能力外延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深海科技三大新兴 战略领域。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7.96%,是全市场军工含量最 高的指数,聚焦军工细分空天力量,成分股覆盖战斗机、运输机、 ...
让万物互联:王洋与他的太空“路网”
第一财经· 2025-09-25 12:48
2025年9月24日,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伴随着火光和轰鸣,火箭升空,12颗卫星成功入轨,吉利星座一期迎来组网收官。至此,时空道宇共有64颗卫星在轨 运行,这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已经具备全球实时物联通信覆盖的能力。对CEO王洋来说,这一刻并不只是一次成功的发射,而像是行业走到福特T型车下线 的那一刻:卫星终于不再只是国家的专属项目,而是通过星座服务正在走向普通人。 在当下,卫星,也在经历这样的转折。 纵观技术史,每一次伟大变革都遵循着类似的轨迹: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但真正让汽车进入千家万户的,是亨利·福特制造的T型车和汽车流水线;莱特 兄弟让人类第一次飞上天空,而真正让航空旅行成为人们日常的,则是波音707的规模化生产;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但让互联网从学术界走入千 家万户的,是AOL的拨号上网。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相机最初是笨重昂贵的实验设备,柯达推出便携式相机和胶卷业务后,才让大众摄影时代成为可 能……发明家点燃火种,企业家才让火种照亮所有人。 2018年成立的时空道宇,如今已成为全球少数能独立建设和运营低轨星座的科技公司,也是国内首家通过整轨部署完成星座一期组网的商业航天企业。在这 背后,是一个关 ...
科技感拉满,中国智造绘盛景
广西日报· 2025-09-22 02:10
9月21日,在第22届东博会公众开放日上,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机器人格斗表演。梁凯昌 摄 "妈妈,快去看机器人打拳!"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1展厅里,一个小男孩兴奋地拽着母亲往人工智 能体验区跑;不远处的展位上,几个年轻人正戴着AI眼镜手舞足蹈:"能看到飘浮的文字,还能把越南 语翻译成中文!"9月21日,第22届东博会公众开放日的最后一天,观众们沉醉在这场科技嘉年华中,不 愿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本届东博会首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超100家国内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初创团队参加,不 少AI前沿技术和一批新科技、硬核产品争相亮相,让观众直呼长了见识。"听说本届东博会新设了AI专 馆,高新技术展品也大幅增加,我要规划好逛展路线,抓紧时间多多参观学习。"南宁市民陈先生跟 着"AI东博"智能体导航,步履匆匆。 人工智能专馆作为东博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体主题馆,凭借科技感足、趣味性高成为新晋 的"流量担当"。在杭州宇树科技展位前,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想看机器人表演拳击、跳 舞,要挤进前排很费劲。"市民韦先生只好让孩子坐在他的肩膀上探头往里看;中国电信展位的AI戏曲 变脸体验区前,钟奶奶往机器前一站,一会儿就拿 ...
深圳空天产业有新动态!10亿产业基金落地宝安将投资这些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9-19 1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9月19日,2025鼎晖百孚深圳空天产业投资大会在宝安举办。大会汇聚政府机构、科研专家、产业领袖及投资人士,围绕商业航天发展趋势、产业链投资机 会与大湾区空天产业生态建设展开深入探讨。 在产业研讨环节,北京星辰未来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善从分享了商业航天产业概况与趋势分析。在火箭及卫星制造专题讨论中,星际荣耀、拓璞数控、航 聚科技等企业代表围绕可回收火箭技术、卫星平台低成本制造、关键部件国产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广侠深入剖析了卫星互联网 的现状与趋势。 会上,鼎晖百孚投资团队发布了《空天行业投资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16亿元和830亿元。该报告指出,鼎 晖百孚聚焦运力端、空间基础设施端和应用端三大核心环节,目前已在宝安设立空天产业基金,系统布局产业链核心环节。 星通大厦 据介绍,宝安区作为深圳空天产业布局的核心承载区,正系统构建从技术研发、零部件制造到卫星运营与数据服务的全链条生态。目前区内已集聚亚太星 通、星际荣耀等一批链主企业,并加快建设星通大厦、宝星智荟城等专业园区,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上下游配套协同的空天产 ...
顺灏股份(002565) - 顺灏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9日
2025-09-19 09:32
业务运营与财务表现 - 真空镀铝纸产品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 [3] 战略项目进展 - H股上市仍在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细节 尚未最终确定 [2] - 首颗试验卫星预计2025年底发射 具体日期可能因审批及发射场排期调整 [2][3]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将综合运用市值管理工具平衡市场动态与资金安排 [3] - 新型烟草业务进展需参考已披露定期报告 [2]
多型飞机首次展出,航空航天ETF(159227)开盘拉升,国睿科技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18
行业表现 - 军工板块开盘强势拉升领涨两市 航空航天ETF涨幅2.06%成交额5567万元[1] - 持仓股国睿科技涨停 中航沈飞涨超6% 多只航空产业链个股跟涨[1] - 航空航天ETF规模达3.17亿元 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空天国防类ETF[1] 事件驱动 - 长春航空展正式开幕 16型飞机参加空中展示[1] - 空警-500、轰-6和空降兵伞降投送首次在长春展示[1] - 歼-20、攻击-1、运-8原型机、歼-6无人机首次参加静态展示[1] 行业地位 - 航空装备是军工产业链价值量占比较高的核心方向[1] - 行业技术门槛极高 涉及高端技术和复杂工艺[1] - 航空航天ETF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军工行业占比达97.96%[1] 投资标的 - 成分股覆盖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全产业链[1] - 包含导弹、卫星、雷达等空天一体战略方向龙头企业[1] - 指数完美契合现代战争空中力量建设重点[1]
微纳星空启动IPO辅导,商业航天赛道迎密集“上市潮”
搜狐财经· 2025-09-17 10:09
融资近20亿,已发射27颗卫星 公开资料显示,微纳星空成立于2017年8月,创始人、法定代表人为高恩宇。公司主要从事卫星整星的研发与制造,提供从方案论证设计到在轨交付的"一站 式"服务。 成立七年以来,公司已成功将27颗不同类型的卫星送入太空。其产品覆盖了从10公斤到1000公斤级的多种卫星平台,涉及通信、遥感及科学试验等多个应用 领域。其中,包括了国内首颗由民营企业研制的0.5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星,以及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泰景四号03星 等。 累计融资近20亿元后,商业卫星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纳星空")也开启了A股上市进程。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微纳星空已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IPO工作,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就在该公司启动辅导备案的次日,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公开论坛上重申,将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围至商业航天等领域。政策信号与头部企业的行动 同频,预示着资本市场的大门正向这一赛道加速敞开。 除了技术研发,微纳星空也在加速规模化生产的布局。今年3月,其位于江苏无锡的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 ...
9.16犀牛财经晚报:估值超70亿元的卫星制造独角兽启动IPO 开发商偷面积使得房率达130%
犀牛财经· 2025-09-16 10:34
政策与消费促进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 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优化文博场馆及景区预约方式 鼓励免预约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等[1] 半导体设备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商Top10营收合计超640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24% 前五名分别为阿斯麦(ASML)营收约170亿美元 应用材料(AMAT)营收约137亿美元 泛林(LAM) Tokyo Electron(TEL) 科磊(KLA) 前五大设备商营收合计近540亿美元 占Top10总营收的85%[1] 商业航天与卫星制造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IPO辅导备案 估值超70亿元 累计融资超20亿元 是国内高端卫星制造头部企业 2025年5月中标金额达8亿元的"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OpenAI加速布局机器人领域 通过组建人形机器人新团队 聘请专长研究人员 招聘具备遥操作和模拟经验的专家 全球科技界掀起新一轮"人形机器人竞赛"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2] - 露笑科技控股子公司宁波君屋智能与上海开普勒机器人及某国内头部跨境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采购开普勒具身AI模型及硬件模块 合作涉及AI具身智能技术研发 欧美市场拓展及联合品牌建设[7] 汽车电子与零部件 - 豪恩汽电收到某全球汽车品牌ADAS摄像感知系统(11颗/台车)和AK2雷达系统(12颗/台车)产品定点信 项目生命周期5年 预估总营业额约24.77亿元 预计2026年4月开始量产[9] 能源与绿色燃料 - 中船科技签订绿色甲醇销售合同 金额约4000万美元/年 最高可增至1.2亿美元/年 预计2028年项目投产后开始供货 供货期最高不超过12年 助力公司构建"风电+绿色燃料"一体化产业链[8] - 中国神华2025年1-8月煤炭销售量2.8亿吨 同比下降9.2% 8月单月销售量3750万吨 同比下降3.1%[12] 医疗器械与生物技术 - 九强生物胃泌素17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注册类别为Ⅱ类 有效期至2030年9月11日 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胃泌素17含量[6] 金融市场与证券 - 苏军良接任兴业证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公司注册资本约86.4亿人民币 由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等共同持股[5] - 药石科技药石转债将于2025年9月17日收市后停止转股 未转股可转债将按100.62元/张强制赎回[10] 房地产与土地交易 - 部分开发商通过阳台违规改造 设备平台"偷梁换柱"等方式变相"偷面积" 使得得房率达130% 近期部分城市出台文件规范建筑计容标准[2] - 合肥城建全资子公司以7.08亿元和5.16亿元取得合肥市包河区两宗居住用途地块土地使用权[11] 企业理财与资金管理 - 中亚股份使用5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招商银行45天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 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批准不超4亿元委托理财授权额度[4] 资本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涨0.68% 沪深两市成交额2.34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640亿元 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 机器人板块超20只个股涨停[13]
山东布局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齐鲁晚报· 2025-09-15 21:48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 山东省自2019年启动商业航天产业 通过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拉开发展序幕 被定位为极具潜力的新领域和新赛道[1] 海上发射能力 - 累计完成18次海上发射任务 成功将11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1] - 拥有国内唯一海上火箭发射专用船舶 已组建系统完备的专业发射保障队伍[3] 区域集群格局 - 烟台聚焦海上发射组织与火箭配套制造 济南主攻卫星研发与地面设备制造 青岛侧重测控服务与海洋遥感应用 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格局[1] 火箭制造产能 - 已落地3型固体火箭和2型液体火箭总装项目 包括2个发动机制造项目和3个关键结构件制造项目[2] - 山东长征火箭 东方空间 星河动力等龙头企业具备年产50发固体火箭的产能规模[2] 卫星制造实力 - 省内14家单位累计发射卫星73颗[2] - 济钢集团紫薇卫星生产线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2] 配套产业体系 - 重点推动航天电子 特种材料 推进剂 高精度紧固件等关键领域提质升级[2] - 培育航天科技513所 威海拓展纤维 青岛智腾科技 烟台东方蓝天钛金等行业领先配套企业[2] 试验验证设施 - 商业火箭发动机试验设施规模与能力居全国首位[3] - 在济南 烟台 德州 泰安等地建成9个试车台和12个试验工位 可满足省内及周边地区试验需求[3] 未来发展目标 - 锚定打造国际领先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目标 强化创新驱动和完善产业链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