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营模式

搜索文档
美克家居被曝欠薪、欠货款 公司称在多举措保障稳定
经济观察报· 2025-09-21 04:57
核心观点 - 房地产下行与消费紧缩环境下 公司重资产直营模式及产品结构问题导致业绩持续下滑 资金链承压严重[1][5][7] - 公司通过门店收缩 资产处置及多元化业务转型试图改善经营 但短期债务压力与运营挑战依然突出[5][7][9][10][11] 财务表现 - 营收连续三年下滑 2024年营收33.95亿元同比降18.83%[5][6]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16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8798万元[5] - 直营业务疲软:2025年上半年营收6.25亿元(占比42.06%)同比降15.20%[5] - 成本控制失效:2024年营业成本22.43亿元仅降6.23% 远低于营收降幅[6] - 直营业务成本逆增:2024年营业成本增0.70% 2025年上半年增6.54%[7] 资金链压力 - 截至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1.56亿元 短期债务合计18.30亿元[7]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3.10% 流动比率0.84 速动比率0.27[7] - 拖欠员工工资及供应商货款 涉及400多位员工维权及多起诉讼[2][3] - 2025年因合同纠纷作为被告案件达十余起[3] 业务结构问题 - 直营门店持续收缩:2023年141家→2024年111家→2025年上半年再关12家[7] - 门店面积由2023年26.62万㎡减至2024年21.51万㎡(降19.20%)但租金反增12.47%至4.96亿元[7] - 产品风格与市场脱节:主打美式复古 但消费者偏好意式极简 转型速度缓慢[9] - 定制业务配套不足 缺乏工程监理及专门部门导致售后问题[9] 转型举措 - 国际业务成为新支柱:2025年上半年营收8.07亿元占比超50%[11] - 大宗业务快速崛起 与头部房企及高端酒店合作实现收入增长[11] - 推行"直营+加盟"双模式 A.R.T品牌加速市场下沉[10] - 通过Caracole/Rehome/A.R.T等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客群 拓展适老化及整装领域[10][11]
触犯经销商利益,索尼·本田合资公司在美被起诉
观察者网· 2025-08-26 02:05
诉讼事件 - 索尼与本田合资公司索尼·本田移动出行公司(SHM)被加州新车经销商协会起诉 指控其直营模式违反加州法律 [1][3] - 诉讼要求法院禁止公司通过直营模式销售电动车并索赔损失 [3] - 诉讼对象包括索尼·本田移动出行公司 索尼·本田美国分公司及本田汽车美国分公司 [1] 法律争议焦点 - 核心争议在于索尼·本田美国分公司是否属于本田汽车美国分公司的关联企业 [1][3] - 加州法律禁止汽车制造商通过关联品牌与授权经销商竞争 [3] - 加州去年生效修正案要求车企必须通过经销商网络销售新品牌车型 [3] 产品与销售策略 - 公司计划于2026年中期在北美交付旗舰款Afeela 1电动车 基础款后续交付 [7] - 车型基础款售价8.99万美元(约64.56万元人民币)旗舰款10.29万美元(约73.89万元人民币) [5] - 采用线上直营为核心销售渠道 当前接受200美元(约1436元人民币)预订金 [3][5] 产品技术特性 - 车型搭载微软开发AI助手 支持对话交互与娱乐内容推荐 [5] - 集成40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 芯片算力达800 TOPS [7] - 使用虚幻引擎监控模拟周围环境 提供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7] 行业关联方 - 加州新车经销商协会成员包括本田及讴歌品牌销售门店 [3] - 协会主张合资公司直营模式与授权经销商形成直接竞争 [3]
试水直营模式,头部合资车企渠道集体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8-21 12:15
行业趋势 - 合资车企面临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带来的车市结构变化 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1] - 2025年上半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仅达36% 但部分品牌销量回暖 市场份额整体呈现止跌回升态势[3] - 2025年上半年合资燃油车平均促销幅度高达23.1% 远超2023年13%的水平[3] 渠道变革举措 - 多家合资车企推出"一口价"模式作为抢回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1] - 一汽大众全新揽境采用直营模式试点 价格统一透明 用户直接向厂家付款[1] - 一汽丰田2024年3月针对卡罗拉车型创新推出厂家直销模式 执行全国统一价格策略[2] - 上汽通用2024年开始大规模"去库存" 采用以销定产方式帮助经销商健康发展[2] - 上汽大众革新渠道管理模式 将经销商考核中50%佣金和服务质量挂钩[2] 直营模式特点 - 合资品牌采用的厂家直营模式并非舍弃经销商 而是转变经销商角色为"服务提供者"[2] - 经销商盈利模式从获取销售"返利"转变为服务"返佣"[2] - 一汽大众专门组建近50人团队负责直接与用户沟通 包括电话交流和微信互动[2] 实施效果 - 一汽大众高尔夫GTI采用直营模式后销量翻倍[3] - 上汽通用别克昂科威Plus以16.99万元"一口价"销售 销量从月均不足5000辆一度攀升至破万辆[3] - 统一价格政策有助于维护品牌溢价能力和市场稳定[3]
从MINI到奥迪:统一定价能否稳住豪华车价格体系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3:10
一汽奥迪销售模式变革 - 一汽奥迪推出"融合直售"模式,由厂方统一价格和订单入口,经销商转型为本地服务商,首批车型为Q6L e-tron家族与A5L [2] - 消费者可在统一平台下单,全国执行同一售价,取消多店比价与区域价差,保险、装潢等附加服务不再强制捆绑 [2] - Q6L e-tron家族推出保价政策,应对上市初期价格波动风险 [2] 销售模式架构特点 - "融合直售"保留经销商体系,经销商不再承担主要库存和定价权,转为提供试驾、本地开票、上牌、交付及后续服务 [2] - 该模式减少渠道库存压力,维持覆盖网络,价格与订单由厂方直接管理 [2] - 不同于特斯拉、理想等新势力的直营模式,也区别于传统经销商模式 [2][3] 行业类似探索 - 宝马2023年为MINI品牌在中国引入"代理制",厂家直接销售车辆,代理商负责交付与售后,按服务获取佣金 [2] - MINI模式遭遇跨区购车价格扰动和销售人员积极性减弱问题 [3] - 新势力直营模式(如理想、特斯拉)优势在于价格体系稳固、客户体验一致,但需高额门店建设和运营成本 [3] - 小鹏调整为"直营+代理"混合模式,降低销售费用率并提升渠道灵活性 [3] 一汽奥迪转型背景 - 豪华车在华价格体系长期失稳,上市即有大幅折扣削弱品牌溢价并影响二手车残值 [3] - 新势力直营体验对年轻购车群体吸引力增强 [3] - 公司旨在通过"融合直售"稳定价格、提升交付效率,重新分配经销商与厂商的利润与职能 [3] 挑战与潜在问题 - 经销商失去议价权可能短期影响成交积极性 [3] - 淡季或库存积压时期,价格刚性缺乏调节手段,需依赖金融产品、增值服务维持销量 [3] - 宝马MINI案例显示执行层面的区域协调与激励机制对成效至关重要 [4] 市场地位与未来展望 - 一汽奥迪在华累计销量已超过900万辆,即将成为首个在中国突破1000万辆的豪华车品牌 [4] - 转型是豪华品牌在中国寻找"直营与代理之间第三条路"的尝试,效果将在未来两到三个销售周期内显现 [4] - 该模式可能为其他传统豪华品牌提供借鉴样本 [4]
全新揽境上市喊出“直营价”,比预售价低3万元!一汽-大众吴迎凯:一次性把价格定到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7:35
产品定价策略 - 全新揽境上市起售价相比预售价降低3万元 其中450四驱至尊版售价26.99万元 450四驱旗舰版售价29.99万元 六座与七座版本同价[2] - 最终定价26万元区间低于老款车型终端价 公司采取一次性到位定价策略 旨在消除燃油车用户价格顾虑[2] 中方团队主导权提升 - 商品定义与开发流程中中方团队实现并行提案并获采纳 打破德方主导传统[3] - 全新揽境在动力系统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 性能接近或超越部分纯电动车[3] - 智能化配置包含15英寸2K中控屏 11.6英寸副驾娱乐屏及10.25英寸液晶仪表三屏联动[3]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搭载IQ Pilot增强辅助驾驶系统 实现高速领航辅助 精准上下匝道 红绿灯起停及远程泊车辅助功能[3] - 智驾2.0阶段实现端到端高速NOA 覆盖95%城市路段和100%高速路段[5] - 计划2026年实现100%城市与高速全场景覆盖 9月上市速腾L将同步搭载该系统[5] 市场竞争定位 - 大六座SUV市场面临理想 问界及特斯拉Model Y L等新能源车型竞争[5] - 公司强调燃油车在动力成熟度 安全验证及品质稳定性方面具备优势[5] - 通过补齐智能化短板 目标吸引新能源用户回流并争夺市场份额[7] 销售模式创新 - 采用直营售卖模式 消费者直接与厂家交易 经销商仅作为服务商[7] - 直营模式实现价格统一透明 消除终端议价空间 由厂家直接开具发票[7] - 组建近50人专业团队进行用户运营 通过精准对接提升服务质量和口碑转化[7] 客户关系管理 - 推出"老友记"客户品牌 针对性地运营2000万存量用户基盘[7] - 通过IP化品牌化策略增强用户沟通效率 形成老客户转介绍销售闭环[7]
老铺黄金等“折A转港”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04:36
行业资本化趋势 - 黄金珠宝终端消费热情推动企业业绩增长,多家企业寻求资本化,但老铺黄金、梦金园、周六福A股上市进程受阻,转而冲击港股 [2] - 老铺黄金于11月10日披露港股招股书,梦金园于9月申请港股上市,周六福于11月8日主动撤回A股上市申请 [2] - 行业面临共同模式困境,资本化道路不顺畅 [2] 商业模式分析 - 行业普遍采用轻资产模式:黄金原材料从交易所采购,生产外包,主要依赖加盟扩张 [4] - 终端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特征为重营销轻研发 [4] - 周六福2020-2022年销售费用率11.19%-12.50%,研发费用率仅0.19%-0.35% [4] - 老铺黄金以直营为主,2020-2023H1销售费用率17.63%-22.95%,研发费用率0.33%-0.70% [5] 加盟模式差异 - 加盟模式可快速扩张但盈利分化:梦金园2023H1营收157.24亿元,净利率仅1.1%,毛利率5.7% [8] - 周六福2022年毛利率39.22%,净利率18.45%,显著高于梦金园 [9] - 差异源于产品结构:梦金园98.1%为低毛利黄金产品(毛利率4.9%),周六福45.54%收入为高毛利品牌服务费(毛利率99.98%) [10] 存货与资金压力 - 行业普遍高库存:老铺黄金2022年存货8.07亿元占总资产62.51%,周六福2022年存货16.15亿元占总资产62.16% [14] - 梦金园2023H1存货22.07亿元占总资产53.83% [15] - 金价波动影响显著:顺周期利好业绩,逆周期导致流动性风险,如钻石企业莱绅通灵业绩持续下跌 [15] 高端化路径探索 - 老铺黄金通过古法工艺实现高毛利:2020-2023H1毛利率超4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6] - 古法黄金产品因工艺复杂溢价高,市场呈现古法金、硬足金和普货三分天下格局 [17] - 2023H1老铺黄金存货9.64亿元占总资产73.74%,现金占比不足10%,直营模式资金压力显著 [17] 行业周期与转型 - 金价飙升带来行业利好,但周期性风险持续存在 [19] - 部分企业转向港股寻求更好定价机会,如老铺黄金、梦金园 [18]
独家丨刘艳钊现为长城汽车公关一号位,不再担任魏牌&坦克CEO
雷峰网· 2025-07-10 10:24
高管变动 - 刘艳钊升任长城汽车副总裁,主管公司传播中台,不再担任魏牌&坦克品牌CEO [2][4] - 魏牌CEO由冯复之接任,坦克CEO由常尧接任 [1][3][5] - 冯复之曾在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任职,负责理想汽车零售中心布局 [4] - 常尧此前负责坦克品牌用户运营工作,2025年5月升任坦克品牌CEO [5] 高管背景 - 刘艳钊是长城汽车内部培养的技术高管,2004年加入公司,从制造事业部起步,后转入技术领域,参与多款车型研发 [4] - 冯复之组建了长城智选自营体系,担任长城智选公司CEO,魏牌品牌公司已划入智选架构 [5] - 常尧2005年本科毕业于约克大学,2022年任长城汽车用户运营高级总监 [5] 战略调整 - 长城汽车持续推进To C战略,魏牌与坦克是核心承载品牌 [5] - 2024年5月启动直营渠道建设,已开设超过400家直营门店,预计2025年底拓展至600家 [5] - 直营模式旨在提升销量和推动品牌高端化,有利于统一品牌形象和强化用户运营 [5] - 未来直营门店将专注销售魏牌全系车型及坦克700,坦克300/400/500回归经销商渠道 [5]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魏牌累计销量3.45万辆,同比增长73.62% [6] - 2025年上半年坦克品牌销量10.4万辆,同比下降10.67% [6] - 直营模式对魏牌带动效果显著,坦克品牌面临增长压力 [6] 销量目标 - 坦克品牌2025年国内销量目标24万辆 [9] - 魏牌2025年销量目标10万辆 [10]
一年十倍!老铺真是黄金界“爱马仕”?
海豚投研· 2025-06-13 11:17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通过"一口价"模式和纯直营策略,成功将黄金饰品奢侈品化,实现40%的毛利率和157%的营收CAGR(2022-2024年)[1][6][13][18] - 公司单店店效达3.3亿元(2024年),接近爱马仕3.8亿元的水平,85%增长来自存量门店提效而非扩张[29] - 与传统金饰企业15%的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老铺通过足金镶嵌品类(毛利率45%-50%)和每年2-3次提价策略建立溢价优势[13][18] - 当前商业模式仍受黄金价格周期制约,存货占比达70%,与奢侈品70%的毛利率标准存在30个百分点的差距[38][40] 商业模式创新 定价策略 - 全系产品采用"一口价"模式,足金镶嵌类产品克价达1815元/克,较竞品溢价30%以上[13][19] - 足金镶嵌品类占比从40%提升至60%(2021-2024年),带动整体毛利率比传统金饰高25个百分点[14][18] - 每年对热门系列进行2-3次提价,抵消金价波动影响[13] 渠道管理 - 纯直营模式,5年仅新增18家门店(总数36家),全部进驻SKP/万象城等顶奢商场[24] - 通过控制供给营造稀缺性,单店营收3.3亿元相当于周大福300家加盟店的产出[29] - 销售费用率高于行业但净利率仍领先10个百分点,因直营模式避免加盟体系窜货乱象[31] 与传统金饰行业对比 传统模式痛点 - 克重计价模式下行业平均毛利率仅15%,依赖渠道扩张维持增长[6][7] - 加盟体系导致终端控价能力弱,2024年老凤祥等品牌已出现门店负增长[24] - 产品同质化严重,需求疲软时陷入加工费价格战[7][9] 老铺突破路径 - 将黄金加工费占比从行业2-3%提升至5-6%,通过工艺设计实现溢价[36] - 足金镶嵌产品颠覆珠宝业K金传统,用100%足金承载宝石/珐琅等材质[5][13] - 直营模式下存货周转天数仅90天,远低于传统企业180天水平[40] 与国际奢侈品差距 现阶段优势 - 单店坪效比肩爱马仕,选址策略复制奢侈品"少开店、开大店"逻辑[24][29] - 古法工艺+佛教文化形成独特品牌调性,与大众金饰形成区隔[4][22] 待突破瓶颈 - 毛利率40%与奢侈品70%标准存在差距,缺乏Logo溢价[38] - 设计工艺成本占比仅5-6%,低于奢侈品牌15-20%的投入水平[35] - 存货占总资产70%,仍无法完全脱离黄金价格周期影响[40]
从「十元店」到全球七千多家门店,名创优品为何越来越「难赚钱」?|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6-12 11:02
创始人创业历程与名创优品起源 - 创始人叶国富2004年创立哎呀呀饰品连锁 采用10元店模式 巅峰时期全国门店超3000家[1] - 哎呀呀因电商冲击导致加盟商脱离供应链体系 2012年逐渐淡出市场[1] - 哎呀呀为名创优品积累了供应链资源和加盟商基础[1] 名创优品商业模式与初期扩张 - 2013年广州首店将10元店模式扩展至全品类家居 主打性价比与高频新品策略[2] - 强化供应链管理 包括联合开发产品 买断版权 按订单规模定价 承诺不压货款[2] - 2015年门店突破1000家 同年进入东南亚市场 截至2024年3月全球门店达7488家(海外3200家)[2] 加盟模式与国内市场瓶颈 - 中国内地4275家门店中加盟店占比99% 前50大加盟商占总数50%[5] - 加盟模式收取特许商标使用金 货品保证金 装修预付金 加盟商分得营业额38%[5] - 过度依赖新店扩张导致恶性循环 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渗透率近50% 优质点位饱和[5] - 下沉市场面临消费习惯与能力不匹配问题[5] 海外扩张策略与挑战 - 东南亚采用加盟模式 其他地区初期代理后转直营 直营店同比新增267家达548家[6] - 直营模式提升品牌管理但增加资金压力 海外业务占比提升稀释整体利润率[6] - 高端化策略推高成本 如巴黎香榭丽舍旗舰店 本土化难度大导致商品适销性问题[6] - 总部与海外子公司存在战略博弈 直营店需承担品牌建设任务影响销售决策[7] IP战略与产品策略 - 2022年起重点发展IP周边产品 溢价率25%-200% 如小马宝莉联名款价格达普通品2.3倍[8] - 主要依赖外部IP授权 一季度授权支出超1亿元 但缺乏独家性(如三丽鸥 IP多平台销售)[8] 业务调整措施 - 推行"关小店开大店"策略 国内100家超级大店单店销售额达普通店3倍[11] - TopToy出海印尼和泰国 利用潮玩高毛利率和供应链优势拓展海外市场[11] - 拆分闪电仓即时零售业务 与美团合作 差异化选品避免与线下加盟商竞争[13]
穿越低谷,长城魏牌如何重塑品牌价值?
晚点Auto· 2025-06-03 15:13
行业竞争与公司战略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批评行业价格战、过度宣传和零公里二手车等乱象,强调"求是"对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 - 公司承认前几年在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发展上节奏把握不足,步伐不够稳健 [2] - 5月公司整体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11.8%,除欧拉外所有子品牌均实现同比增长 [2][3] - 魏牌作为战略高端品牌,经历8年战略摇摆后通过产品焕新找到发展路径,5月销量6161辆同比大增115% [4] 产品表现与细分市场 - 哈弗品牌5月销量57693辆同比增长22.58%,累计销量259031辆增长2.79% [3] - 坦克品牌5月销量20900辆增长2.82%,但累计销量82089辆下降8.77% [3] - 欧拉品牌表现疲软,5月销量1961辆暴跌67.34%,累计10625辆下降58.69% [3] - 魏牌高山系列定位家用MPV新赛道,高山8和高山9分别定价30.98万和35.38万元,上市24小时锁单超5900辆 [5][6][8] - 高山系列首周销量1514辆,在30-40万新能源MPV细分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腾势D9 [8] 产品技术与设计创新 - 高山系列基于纯电平台开发,采用共轨座椅系统实现灵活空间组合,标配冰箱、显示屏等配置 [6] - 内饰采用NAPPA真皮和椰壳纤维地毯等环保材料,座椅经过七轮水洗处理 [7] - 针对家庭用户优化设计,包括365mm踏板高度、双台阶结构和分段式B柱扶手 [7] - 配备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支持不依赖高精地图的点到点导航 [7] - 搭载Hi4混动技术,百公里加速5.7秒,兼容92号汽油,兼顾性能与经济性 [9][10] 研发体系与渠道变革 - 公司研发支出从2014年25.72亿元增至2024年92.84亿元,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森林生态"体系 [10] - 2023年底试水直营模式,初期整合魏牌和坦克品牌,目前已在全国建成430家用户中心 [10][11] - 计划2024年将魏牌门店拓展至600家,覆盖200+城市,直营渠道聚焦品牌形象建设 [10][11] - 直营模式面临运营成本压力,一季度财报显示现金流承压部分源于直营体系建设投入 [11] - 公司强调直营门店的核心是建立用户信任而非单纯销售,销售人员定位为"产品体验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