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嘉吉恒瑞前高级顾问高杰:期货和衍生品成为企业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
期货日报· 2025-08-19 08:00
行业风险管理趋势 - 跨国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面临市场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物流风险等多元风险[3] - 企业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敞口以应对价格波动和锁定利润[3] - 场内与场外衍生品市场互补发展 分别满足标准化与定制化风险管理需求[3] 衍生品工具应用价值 - 衍生品成为企业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 可降低各类风险对企业利润及经营的直接影响[3] - 结构化衍生品创新推动含权贸易发展 实现风险精准管理与成本优化[3] - 衍生品工具提升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与竞争力[3]
证监会期货司张博:我国期市已形成“直接开放为主、多元路径为辅”的开放格局
期货日报· 2025-08-19 07:41
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现状 - 当前期货市场已形成"直接开放为主、多元路径为辅"的开放格局,特定品种成为开放的主渠道 [1] - 已构建起直接开放、合格境外投资者(QFI)参与、结算价授权三种对外开放模式 [1] - 境内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达24个,覆盖原油、铁矿石、PTA等重点品类 [1] - 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境外交易者参与 [1] - 共有91个期货和期权品种纳入QFI交易范围 [1] - 结算价授权模式取得突破,上期所、大商所已与境外交易所开展多项合作 [1] 对外开放成效 - 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规模稳居全球前三,成为亚太地区原油贸易的重要定价参考 [1] - 挂钩20号胶期货价格的跨境贸易约占天然橡胶进口量的40% [1] - 约30%的南美农民参考大商所黄大豆2号期货报价 [1] - "中国价格"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1] 未来开放方向 - 期货市场开放需统筹平衡开放与安全、当前与长远、在岸与离岸等多元目标 [2] - 将持续推动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2] - 未来开放品种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2] - 交易便利性将持续增强 [2] - 跨境交流合作将不断深化 [2]
芝商所蒂姆 史密斯: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加剧时期 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期货日报· 2025-08-19 07:33
论坛背景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 [1] - 对外开放论坛作为分论坛之一于8月19日下午举行 [1] 芝商所市场定位 - 公司定位为提供标准化、透明且流动性强的风险管理工具 [3] - 核心职能包括价格发现与风险转移的中央市场角色 [3] - 清算所通过履约担保保障交易财务完整性 [3] 衍生品市场功能 - 衍生品交易所在市场波动加剧时发挥稳定市场作用 [3] - 提供透明、流动性强且可靠的风险管理工具是关键价值 [3] - 满足生产者、消费者及金融业日益复杂的风险管理需求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期货市场与全球衍生品市场持续发展创新 [3] - 行业致力于提升透明度并开发新型风险管理产品 [3] - 经济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推动风险管理需求增长 [3] 公司战略方向 - 持续为全球及中国客户提供高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3] - 重点发展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组合 [3]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杨光: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国家战略
期货日报· 2025-08-19 07:08
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现状与成果 -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总量超60%,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1] - 2018年首个对外开放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以来,截至2025年7月底境内已有24个特定品种,覆盖能源、金属、农产品、航运等领域 [3] - 境内期货公司共设立境外一级子公司22家、二级子公司39家、三级子公司6家,业务覆盖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并获得主流大宗商品交易所会员资质 [3] 期货市场开放政策与制度进展 - 中国证监会全面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后,摩根大通期货、瑞银期货、摩根士丹利期货等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3] - 开放举措包括结算价授权合作、跨境商品ETF、交易所境外注册等,构成制度型开放"组合拳" [4] - 期货公司香港子公司设立始于2006年首批6家,目前形成三级境外子公司网络体系 [3] 未来开放方向与行业规划 - 建议持续扩容特定品种,稳步扩大开放"品种池"以吸引全球交易者 [5] - 将参与跨境交易与监管协作制度研究,完善跨境业务监管框架 [5] - 严格履行期货和衍生品法职责,加强交易者保护与国际业务合规引导 [5] 行业战略定位与发展意义 - 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外市场联动的关键环节 [3] - 开放有助于完善参与者结构、优化规则体系,实现"量质齐升"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1] - 论坛聚焦开放成果与大宗商品价格国际影响力,对深化行业服务具有现实意义 [5]
郑商所:对外开放是服务产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抓手
期货日报· 2025-08-19 06:55
对外开放战略意义 - 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对外开放是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通过提供更多期货期权产品供给和优化规则体系吸引境外客户参与 [1] - 对外开放是服务产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抓手 满足境内外企业对风险管理和定价服务的强烈需求 [1] 市场机制优化 - 完善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1] - 为跨境贸易提供更加公平的价格基准 有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1] - 为境内外企业提供更多有效避险工具 支持全球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 [1]
“期货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保险+期货”专项培训会(襄阳站)暨襄州花生项目启动会成功举办
期货日报· 2025-08-19 01:34
核心观点 - 湖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联合正信期货及中华财险湖北分公司举办2025年"保险+期货"专项培训会暨襄州花生项目启动会 聚焦花生产业风险管理 通过金融工具创新为农业稳定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活动以"期货服务三农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 吸引近40家涉农企业及合作社代表参与 通过培训普及金融知识并启动具体风险保障项目 [1][2] - 项目采用"政府引导+期货补贴+农户自缴"保费分担机制 农户仅承担10%保费(75万元) 同时引入订单企业以期货价格基准收购花生形成产销闭环 [2] 项目运作机制 - 襄州花生项目由三家期货公司与中华财险联合设计 提供综合风险保障方案 采用保费分担机制降低农户负担 [2] - 中华财险提出"保险+期货+订单"整合服务模式 帮助农户实现从保成本向保收入升级 [2] - 项目引入订单企业以期货价格基准收购花生 形成产销闭环保障 [2] 公司业务拓展 - 正信期货持续深化"保险+期货"实践 2024年在襄阳开展生猪项目覆盖7.6万头 有效对冲价格风险 [3] - 花生项目标志服务范围从生猪饲料拓展至花生产业链 形成种植+养殖双轮驱动的农业风险管理新格局 [3] - 公司表示将推动"保险+期货"在更广范围应用 探索整合银行及订单企业的"保险+期货+N"生态模式 [3] 行业影响 - 培训会系统讲解花生期货交易规则及风险对冲策略 分享全国性项目运作经验 [2] - 活动提升涉农主体利用现代金融工具管理风险的能力 为金融支持特色农业积累经验 [3] - 项目通过期货市场风险对冲功能与农业保险保障机制结合 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稳定器 [1][3]
技术解盘20250819
期货日报· 2025-08-19 01:19
IF加权指数表现 - 指数沿5日均线震荡走强并创年内新高 价格上行中成交量小幅放大且持仓量增长 [3] - 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 MACD指标调整后再度金叉 日线架构维持温和上涨趋势 [3] - 上方关键压力位位于去年10月初高点4544.4点一线 [3] IC加权指数走势 - 本周指数突破去年高点压力 价格创新高过程中成交量与持仓量同步稳步放大 [6] - 均线系统保持多头排列 MACD指标于零轴上方延续偏强运行 [6] - 日线技术形态持续走强并创阶段性新高 [6] 十债加权指数动态 - 指数震荡走弱并跌破4月以来运行区间 周一低开低走时成交量显著放大且持仓量小幅增长 [8] - 均线系统逐步转弱 MACD指标于零轴下方维持偏弱运行 [8] - 近期承压跌破前期重要支撑位 下方关键支撑位于107.050点一线 [8]
风险偏好提升 债市大幅回调
期货日报· 2025-08-19 00:55
8月以来,债券市场经历大幅调整,收益率曲线呈现熊陡特征。与今年一季度债市曲线结构整体上移有 所不同,目前债市调整多是由预期而非资金面变动引发。短端债券走势较为平稳,而长债尤其是超长债 调整幅度较大,30年期期债屡创新低。 债市大幅下跌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反内卷"政策成为市场主线,对债市存在供给收敛、物价回升、风险偏好提升三大利空效应。政 策托底预期升温,市场表现出"强预期"的特征。同时,7月以来股市及商品市场持续上行,股市屡次突 破关键整数点位,市场呈现明显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债市资金分流压力加大。从最新公布的存款数据 可以看出,7月居民端存款减少1.13万亿元,非银存款激增2.16万亿元,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明显。 首先,7月的PMI、通胀、金融及经济数据已出炉,表现弱于预期。其中,对债市影响较大的信贷数据7 月呈现负增长,除季节性因素之外,6—7月新增信贷仍同比少增2000亿元。从月内票据利率一度接近零 这一表现看,银行冲量特征明显。 其次,从政策端看,央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显示,上半年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
央行加大逆回购力度
期货日报· 2025-08-19 00:55
资金利率走势 -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隔夜品种报收1.436% 较前周上升12.1个基点 [1] - 1周期及2周期利率分别升至1.483%和1.537% 周度涨幅达5.1和8.2个基点 [1] - 中长期品种表现分化 9月期与1年期利率分别上升0.5个基点至1.633%和1.643% [1] 流动性供需变化 - 国债发行推升短期资金需求 逆回购到期规模达7118亿元 [2] - 央行通过2665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流动性 7天期品种投放量增加 [2] - 短期利率因国债发行结束存在回落压力 中长期利率受风险偏好支撑 [2] 社会融资状况 - 7月社会融资规模11600亿元 同比增长9% 创近18个月增速新高 [1] - 除5月外今年各月社融同比增速持续上升 反映融资需求稳步回暖 [1] - 资产价格回升推动市场风险偏好 中长期投资需求持续扩张 [1]
宝城期货:焦炭高位整理
期货日报· 2025-08-19 00:40
焦炭期价走势 - 焦炭期价维持高位震荡格局 受"反内卷"政策影响 煤矿市场产能结构优化 双焦中长期基本面预期改善 [1] - 中美关税豁免延期90天缓解出口压力 叠加国内宏观政策托底 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升 [1] - 粗钢限产预期对原料需求构成潜在压力 多空分歧加剧 需关注实际供需数据验证政策效果 [1] - 供应收缩预期短期内难被证伪 价格易涨难跌 预计延续高位震荡运行 [1] 现货市场表现 - 焦炭第六轮涨价全面落地 日照港准一级湿熄焦平仓价1520元/吨 出库价1460元/吨 [2] - 焦企经营压力缓解 多数地区利润好转 30家样本独立焦化厂吨焦盈利20元/吨 周环比提升36元/吨 [2] - 炼焦煤线上流拍率增至23.3% 显示市场观望情绪 钢厂盈利率65.8% 周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 [2] - 铁水日产量维持在240万吨上方 焦炭需求有支撑 钢厂焦炭可用天数持续下降 部分区域出现催货情况 [2] 库存与供需情况 - 焦炭供应边际增长但增速温和 环保政策约束产量 样本焦化厂和钢厂焦炭日均产量合计112.1万吨 环比微增0.2万吨 [3] - 247家钢厂铁水日均产量240.66万吨 环比增加0.34万吨 焦炭总库存降至887.42万吨 周环比减少19.74万吨 [3] - 焦企、港口、钢厂库存均呈去化趋势 供需两端基本持稳 产业链库存持续去化 [3] 政策与行业预期 - "反内卷"政策抑制无序竞争 提升供给质量 中长期为焦炭价格提供支撑 [4] - 煤矿超产检查实际影响有限 但政策导向显著改善市场预期 [4] - 行业政策和宏观氛围偏乐观 驱动焦炭期货高位运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