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原油期货

搜索文档
银河期货与银河海外、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于新加坡成功联合举办原油市场研讨会
期货日报网· 2025-09-23 08:20
银河海外首席执行官Carol Fong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新加坡首席代表洪珺致开幕辞。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高级经理洪 加其分享了上海原油期货的稳健运行和天然气期货上市进展。银河期货高级分析师赵梓彤就"关税博弈下的中美经济展望与 投资前瞻"作宏观解读。Rystad Energy大宗商品市场副总监叶霖分享全球石油市场基本面,Kpler商品研究总监Jonathan Leitch 探讨原油贸易流向与新机遇。银河期货机构业务总部副总经理李耀华详细介绍了银河油气业务服务及四季度策略展望。 作为银河证券全资子公司,银河期货自2010年开展国际业务,2018年原油期货上市后,代理多家境内外大型石油公司参与交 易与交割,业务规模持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伴随国际化品种不断丰富和境外客户参与度提升,公司同步升级技术、交易、 交割、风控等方面持续优化,全面满足海外客户多样化需求。 未来,银河期货将协同银河海外等体系内平台,提供多元跨境服务,涵盖中国市场解决方案(如国际化特定品种、QFII、北 向收益互换等)及全球市场解决方案(如全球经纪、南向收益互换、QD服务等),并通过各类讲座、论坛向境外投资者传 递中国期货市场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机 ...
期货市场量质齐升加快国际化
经济日报· 2025-09-12 22:05
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展 - 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规模稳居全球前三 成为亚太地区原油贸易重要定价参考[1] - 挂钩20号胶期货价格的跨境贸易占天然橡胶进口量40%[1] - 30%南美农民参考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2号期货价格报价[1] - PTA出口主要参考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价格定价[1] 市场规模与全球地位 - 商品期货成交量占全球总量超60% 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2] - 全球交易量最大的20个农产品期货品种中中国占据16席[2] - 上半年新增客户41万个 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者活跃在中国市场[2] 对外开放举措 - 91个期货期权品种纳入QFII交易范围 包括全部已上市股指期货和大部分成熟商品品种[2] - 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全面取消 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已实现100%持股[2] - 中国期货公司在境外设立67家子公司 获得多家国际交易所会员资格[2] - 开放措施包括结算价授权合作、跨境商品ETF、交易所境外注册等多方面[3] 企业实践案例 - 逸盛石化通过PTA保税交割实现货物从工厂直达保税仓库 境外买方凭仓单提货[4] - 万凯新材料参考郑州期货价格对南美客户报价 同步锁定原料成本[4] - 期货市场提供基准价格增强议价能力 助力锁定原料成本 优化国际贸易体验[4] - 厦门国贸聚酯业务规模7年间增长7倍 通过期货锁定原料价格保障利润窗口[5] 价格影响力提升 - 期货价格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参考[6]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6] - 嘉利高集团使用郑商所瓶片期货对东非实物贸易进行套期保值[7] - 引导PTA实物买家从一口价转向期货定价 为境外实体提供风险管理方案[7] 国际参与者体验 - 翱兰等国际粮商借助中国期货市场对冲风险 经营利润稳定性显著提升[7] - 境外交易者审批流程简化 套保额度申请周期缩短[7] - 人民币计价和保税交割机制使境内外市场联动更加顺畅[7] 未来发展路径 - 以"成熟一个、开放一个"节奏扩容特定品种池[8] - 降低境外投资者制度性成本 优化保税交割和跨境结算[8] - 依托科技赋能提升跨境交易效率与风险管理水平[8]
证监会期货司张博:我国期市已形成“直接开放为主、多元路径为辅”的开放格局
期货日报· 2025-08-19 07:41
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现状 - 当前期货市场已形成"直接开放为主、多元路径为辅"的开放格局,特定品种成为开放的主渠道 [1] - 已构建起直接开放、合格境外投资者(QFI)参与、结算价授权三种对外开放模式 [1] - 境内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达24个,覆盖原油、铁矿石、PTA等重点品类 [1] - 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境外交易者参与 [1] - 共有91个期货和期权品种纳入QFI交易范围 [1] - 结算价授权模式取得突破,上期所、大商所已与境外交易所开展多项合作 [1] 对外开放成效 - 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规模稳居全球前三,成为亚太地区原油贸易的重要定价参考 [1] - 挂钩20号胶期货价格的跨境贸易约占天然橡胶进口量的40% [1] - 约30%的南美农民参考大商所黄大豆2号期货报价 [1] - "中国价格"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1] 未来开放方向 - 期货市场开放需统筹平衡开放与安全、当前与长远、在岸与离岸等多元目标 [2] - 将持续推动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2] - 未来开放品种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2] - 交易便利性将持续增强 [2] - 跨境交流合作将不断深化 [2]
推进衍生品市场国际化的路径与前瞻布局
第一财经· 2025-07-22 13:1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衍生品市场共生发展 - 衍生品交易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驱动力 上海期货交易所2024年衍生品成交量达60亿手 占全球商品衍生品交易量的18% 上海原油期货日均成交量突破50万手 上海金基准价参与度达25% 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定价基准 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交易量达45万亿元 [2] - 国际金融中心为衍生品市场提供发展沃土 自贸试验区政策推动区内衍生品交易量2024年同比增长40% 上海清算所实现人民币衍生品T+0跨境清算效率提升50% 人才计划促使衍生品专业人才净流入超1万人 [3] - 人民币国际化与衍生品创新联动 2024年跨境人民币衍生品交易量达12万亿元 推动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五大衍生品交易货币 绿色衍生品规模目标2025年突破1万亿元 [4] 离岸金融与衍生品交易互动机理 - 离岸金融为衍生品提供发展空间 香港离岸人民币衍生品交易量占全球72% 新加坡创新亚洲美元及货币互换等产品 上海自贸试验区FT账户支持企业操作境外汇率衍生品 [8] - 衍生品交易提升离岸金融吸引力 香港凭借离岸人民币衍生品稳居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 新加坡通过非本币衍生品实现特色化发展 [9][10] 衍生品市场国际化推进方向 - 深化跨境监管合作 探索混业监管过渡 建立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 [12] - 强化产品创新与风险隔离 2026年底前复杂产品占比控制在15%以内 设立创新实验室完善测试流程和标准 [13] - 加速基础设施国际化 上海清算所2027年实现与Euroclear实时对接 2025年底跨境清算周期缩短至T+0.5 [14][15] - 对标国际市场需求 开发覆盖大宗商品汇率利率等领域的衍生品工具 优化保证金和交割服务 缩小境内外价差 [16][17] 上海金融衍生品市场开放与创新 - 优先布局利率衍生品如国债期货和SHIBOR期货 外汇衍生品如CNH/USD期货 新能源金属衍生品如锂钴期货 以及股指与个股衍生品如中证1000期权 [18] - 试点加密货币与稳定币衍生品交易 开发稳定币利率互换合约 建立数字资产衍生品沙盒 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清算中的应用 [19] - 配套政策支持 允许衍生品交易资金在FT账户内自由兑换 对数字货币衍生品采用监管沙盒 加强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交易所互联互通 [19] 专业能力与市场发展 - 培育专业交易团队 研发创新型标准化衍生品 提升市场活跃度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高质量发展 [20]
谈判结束,美3路人马离京,特朗普或将被迫继续向中国认怂?
搜狐财经· 2025-05-27 10:56
中美金融博弈 - 中国抛售美债正让白宫陷入财政压力,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被人民币国际化反噬 [1] - 中国持有的7654亿美债每天缩水1%,美国国债利息支出以每天30亿美元的速度吞噬税收 [2] - 10年期美债做空仓位飙升至2008年水平,3.8万亿美元热钱逃离美元资产 [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被要求纳入中美协议附件,动摇美元结算体系 [4] - 人民币在全球原油贸易结算份额达2.3%,较三年前增长15倍 [5] - 上海原油期货夜盘交易量首次超过伦敦布伦特原油 [9] 中国资本流动与战略布局 - 中国抛售美债的资金中,三分之一转为黄金储备,三分之二流入“一带一路”基建项目 [5] - 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项目采用人民币或本币结算 [5] - 中国海关允许企业用铁矿砂、铜精矿质押换取人民币贷款,绕开美元交易 [9] 美元霸权面临的挑战 - 欧元兑美元上涨13%,动摇石油美元体系 [4] - 美国财政部利息支出达1.1万亿美元,占税收的35%,超过美军全年军费8160亿美元 [5] - 若中国继续减持5%美债,美国可能被迫削减军费预算 [7] 金融市场反应与趋势 - 道琼斯指数连15分钟涨幅都难以维持,反映市场对失去中国作为美债接盘侠的担忧 [7] - 各国央行可能效仿中国推动本币结算,进一步削弱美元地位 [10] - 人民币国际化若加速,美元颓势或难以阻挡 [11][12] 长期影响与战略意义 - 贸易战已转化为金融体系攻防战,本币国际化成为决胜关键 [14] - 中国将美债持仓降至7000亿警戒线可能迫使美联储调整加息策略 [13]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面临改朝换代,美元霸权进入黄昏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