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天华院装备支撑大型PTA装置高效运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55
核心观点 - 天华院核心装备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年产300万吨PTA装置上实现连续18个月稳定运行 支撑全球单体产能最大装置高效释放产能 [1] - 天华院装备推动PTA生产工艺实现"短流程、绿色化、智能化"突破 大幅降低能耗与排放 [1] - 天华院技术已推广至独山能源300万吨PTA装置 设备规格达全球最大 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提升 [2] 技术突破 - CTA/PTA旋转压力过滤机使工艺流程大幅缩短 占地节省20% 投资降低约15% [1] - CTA产品回收单元能耗下降约75% 装置综合能耗从100千克标油/吨降至20千克标油/吨 降幅80% [1] - 压力过滤与压力精馏技术协同使脱盐水单耗下降95% 废水量减少70% [1] 行业影响 - 全球单体产能最大PTA装置连续稳定运行18个月 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1] - 旋转压力过滤机技术升级后设备规格达全球最大 推动我国PTA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水平提升 [2]
山东能源齐翔腾达:让工作室成为创新“强引擎”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49
公司创新战略与人才培养 - 公司将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作为技术攻关和创新主线 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1] - 工作室涵盖工艺 检修 电气 仪表 质检五个专业 建立月度例会 半年推进会 年度总结会制度[1] - 通过整合资源凝聚智慧 将工作室打造成为驱动公司发展的创新强引擎[1] 技术创新与生产优化 - 工作室聚焦公用工程优化 调整仪表风 氮气指标 整合工业水 消防水 循环水管网系统实现经济运行[2] - 对丙烯酸装置屏蔽泵进行预防性检修 推进PDH装置除尘风机密封改造 坚持修旧利废自主安装维护设备[2] - 开展电力系统抗晃电能力技术攻关 推进丁烯分离MTBE装置仪表系统由霍尼系统升级为中控系统[2] 企业文化与发展规划 - 公司积极探索形式多样 机动灵活 贴近生产实际的人才培养新途径[1] - 创新被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破解一切问题的金钥匙[2] - 公司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形成创新—转化—增效的良性循环[2]
克鲁勃润滑剂收购TriboServ公司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34
中化新网讯 日前,克鲁勃润滑剂宣布收购TriboServ公司,以战略拓展自动润滑系统产品组合。 TriboServ公司长期深耕自动润滑系统与定制化摩擦学方案。 克鲁勃润滑剂首席执行官Wolfgang Sammer博士补充道:"TriboServ公司在定制化润滑解决方案方面的专 业能力,尤其是在将特种润滑剂与润滑系统相结合方面,与我们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我们期待与 TriboServ团队合作,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据介绍,此次合作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更高效的润滑方案。现有服务团队保持不变。 TriboServ公司创始人Michael Weigand博士表示:"克鲁勃润滑剂不仅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更是志同 道合的同行者。我们将围绕共同愿景,聚焦技术优势,聚力开拓新市场,持续赋能创新发展。" ...
石油新势力正在南美崛起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34
近期,圭亚那作为全球最新石油生产国的迅速崛起,以及华盛顿与加拉加斯之间紧张局势的升级,使南 美石油工业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将巴西、圭亚那和阿根廷这3 个正在经历石油繁荣的南美国家列入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中推动全球产量增长的产油国。预 计到2030年,巴西、阿根廷和圭亚那将成为推动全球能源产量增长的重要力量。石油新势力正在南美崛 起。 经济动荡频发的阿根廷意外崛起成为南美主要产油国,这得益于占地860万英亩的瓦卡穆尔塔页岩层的 成功开发。2025年7月,阿根廷原油产量达80.5万桶/日,天然气产量57亿立方英尺/日,同比分别增长 19%和6%,超过哥伦比亚成为南美第三大产油国。页岩油气产量占其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二,其中页岩 油日产量同比飙升31%至51.3万桶的历史新高。 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YPF)计划在2025-2030年间投资357亿美元,其中265亿美元用于上游业务,目标是 到2030年实现净产量100万桶油当量/日,其中原油产量82万桶/日,天然气产量109.5万桶当量/日,以及 天然气液17万桶/日。瓦卡穆尔塔的低盈亏成本和优质轻质低硫原油正吸引国际 ...
亚洲石化生产商原料采购趋于谨慎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34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地缘政治动荡与贸易紧张局势叠加原油价格波动导致亚洲石化生产商在原料供应保障方面面临严重不确定性 [2] - 油价从2024年近100美元/桶跌至过去几周内70美元/桶以下 剧烈波动对石化生产商造成显著影响 [2] - 预计2026年油价维持在65美元/桶左右 生产商需更加谨慎选择原料 [2] 原料采购策略转变 - 亚洲石化生产商原料采购趋于谨慎 乙烷等低成本原料成为行业新焦点 [2] - 经济性成为生产商选择原料的核心驱动因素 乙烷作为低成本原料代表但供应有限仍是主要问题 [3] - 印度 中国 拉美 欧洲等地区乙烷买家高度依赖从美国采购 [3] 生产设施投资趋势 - 传统上大部分资本支出投入生产设施建设 如今更多资金流向乙烷等原料供应保障领域 [3] - 乙烷供应投资伴随严峻风险 最主要风险点是买家过度依赖美国供应 [3] - 风险包括关税等贸易壁垒及供应链中断问题 如苏伊士运河受阻或海运基础设施遭遇恐怖袭击 [3] 原油制化学品工艺发展 - 原油制化学品工艺作为裂解装置原料来源具备竞争力 多数装置依托一体化模式运营 [2] - 一体化工厂实现物流流程简化与成本降低 近50%-60%装置专门用于化学品生产 [2] - 生产商可根据市场需求在燃料与化学品间灵活切换 具备极强运营灵活性 [2] 具体项目案例 - 沙特阿美与韩国S-Oil合资建设沙欣热裂解原油制化学品工厂 计划2026年在蔚山投产 [3] - 此类项目推动原油转化为多种石化原料 但成本回收周期可能较长 [3] 产品市场分析 - 丁二烯需求更容易预测 因下游应用与汽车等行业紧密相关 [4] - 异丁烯主要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 但该产品需求持续疲软 [4] - 异丁烯其他下游产品需求增速预计较为温和 低于丁二烯 [4] 原料供应结构影响 - 乙烷裂解规模持续扩大可能导致亚洲部分老旧裂解装置产能优化 影响C5产业链原料供应 [4] - 石脑油裂解装置生产异戊烯 双环戊二烯等C5类产品量有限 但市场需求始终旺盛 [4] - 老旧装置关停将导致市场失去部分C5原料供应 行业需从现有生产体系提取更多C5产品 [4]
亚洲苯市场贸易格局演变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34
历史数据显示,苯与石脑油价差峰值曾突破500美元/吨,Lee认为美国汽油需求激增是主因:"2022至 2023年间,乙苯、异丙苯等苯下游产品作为汽油调合组分被大量消耗,同期美国汽油裂解价差创历史新 高。"2025年一季度该价差维持在400美元,但二季度因对美出口锐减,这一价差骤降至150美元。展望 后市,预计2026年底前苯与石脑油价差将维持在160至250美元区间。"这属于合理波动范围,但市场震 荡仍将持续。"Lee预测,年内韩国至美国套利窗口基本保持关闭状态。 东北亚虽仍是最大苯出口地,但韩国、日本等地裂解装置关停加速产能整合。当前来自欧洲和韩国的苯 进口关税不低于15%,这将严重制约韩国苯进入美国市场,从而支撑价差。Lee总结称,苯市场正经历 深刻变革,虽然短期价差收窄,但长期谨慎乐观。 中化新网讯 近日,标普全球商品洞察芳烃产品副总监Kate Lee在2025年APPEC会议上表示,尽管短期波 动存在,但长期来看,苯与石脑油价差将回归合理区间。"只要美国苯库存维持低位,跨区套利窗口就 将重新开启。"Lee表示。她补充道,东南亚因新增产能投产可能成为苯主要出口来源地,这将对东北亚 传统出口地位形成挑战。 ...
科莱恩为SYPOX供应定制型催化剂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34
公司动态 - 科莱恩与SYPOX达成供应协议 为全球最大电加热蒸汽甲烷重整装置(e-SMR)生产并交付催化剂[1] - 科莱恩定制催化剂技术将碳排放量降低高达40%[1] - 该项目计划于2026年投入运营 将利用10兆瓦可再生电力 日产约150吨合成气[1] 技术突破 - SYPOX转化炉在反应器内部直接实现化学转化过程电气化 使系统体积减小近百倍[1] - 该技术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极大简化装置运行[1] - 技术设计灵活 可同时满足小型模块化应用和大型工业装置需求[1] 行业影响 - 传统蒸汽甲烷重整(SMR)工艺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供热 能耗较高且排放量大[1] - 电加热蒸汽甲烷重整装置为全球首个10兆瓦级同类装置 将成为规模最大并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装置[1] - 该项目融合SYPOX先进电加热转化炉技术与科莱恩催化剂专业知识 实现大幅降低碳排放生产合成气[1]
2024年石化行业责任关怀报告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深化责任关怀实践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27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报告》(下称《报告》) 并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深化责任关怀实践,坚定不移地朝着绿色、安全、低碳的方向迈进,在自 律引导、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准则落地 园区、企业协同推进 202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新增责任关怀承诺单位98家(其中园区11家),累计承诺单位达1082家,包括 96家化工园区、986家企业事业单位,基本实现"十四五"期间"百园千企"目标,形成"政府支持、联合会 牵头、专业协会配合、园区助推、企业践行"的协同推进格局。 2024年度,行业深入贯彻责任关怀理念,一批表现优异的单位脱颖而出。 《报告》评选出20家"责任关怀之星",覆盖化工园区、央企、外企、院校等,为行业树立了实践典 范。"责任关怀之星"以安全运营为基石、以环境保护为使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以高标准的实践诠释责任关怀内涵,为推动责任关怀理念在化工全产业链的深化落地注入强劲动力。 这些"责任关怀之星"的成功经验,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向他们看齐。从关键绩效指标看,责任关怀成员单 位HSE绩效稳步提升:2024年工艺安全事件率降至0.19 ...
加拿大推进LNG Canada扩建项目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27
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蒂马特的LNG Canada项目由壳牌、马来西亚国油公司、中国石油、三菱和韩 国天然气公司历经多年开发,两个半月前实现首次出口。作为加拿大首个大型LNG出口设施,该项目 通过太平洋沿岸向全球市场出口天然气,有助于改变当前加拿大LNG过度依赖美国出口市场的局面。 中化新网讯 近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将LNG Canada项目二期扩建工程列为该国五大重点能源项目 之一,旨在实现加拿大能源出口多元化,打造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强国。总理办公室表示,首批五大重 点能源项目将提交给新成立的重点项目办公室审议,该机构将通过制定统一审批标准来加速战略项目开 发。新规将使国家重点项目的审批时限压缩至最长两年。 LNG Canada二期将使该项目LNG年产量翻番至2800万吨,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设施。联邦政府表示, 该项目不仅能吸引巨额私人资本、促进经济增长,还将进一步拓展加拿大贸易伙伴网络,增加对亚欧合 作伙伴的天然气供应。 首批提交MPO审议的五大项目除LNG Canada二期外,还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项目、集装箱码 头项目以及两个旨在提升加拿大铜产量的矿业项目。 ...
日本可再生氨2030年进口或不足200万吨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27
根据日本《氢能社会促进法案》规划,日本已通过差价合约机制类支持框架划拨3万亿日元,用于弥补 可再生氢及其衍生物与传统燃料之间的价格差。然而,村木指出:"由于建设成本上升、日元贬值及施 工周期延长,2030年清洁氨需求量预计将低于200万吨/年。"尽管对需求前景进行了修正,村木强调清 洁燃料应用势头仍在加速,预计电力、工业与海运部门将成为需求增长主力。他表示:"我们预计2030 年后发电、工业与航运领域的清洁氨需求将稳步增长。" 中化新网讯 近日,日本清洁燃料氨协会顾问村木茂表示,受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放缓影响,到2030年日 本低碳或"清洁"氨的年进口量预计低于20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