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破

搜索文档
当创新药成为共识,下一个10倍股在哪?
券商中国· 2025-09-24 23:38
行业技术突破与创新趋势 - 中国医药行业正经历技术革命 CRISRP基因编辑技术和AI大模型大幅提升药物研发效率并缩短周期 [2] - 平台型技术如ADC 双抗 细胞治疗崛起 为新药研发打开全新维度 [7] - 国产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持续攀升 在研创新药占全球比重约30% 创新药研发管线占全球比重约1/4 [8] 创新药产业发展与出海突破 - 创新药成为港股市场涨势引擎 多只跟踪港股创新药的指数年内涨幅翻番 [4] - 国产创新药密集上市 过去五年共有210个创新药获批 今年上半年43个创新药获批同比增59% [8] - License-out交易爆发式增长 中国药企年内BD出海交易金额达845.31亿美元同比增185% 交易数量83项同比增57% [11] 政策与资金环境支持 - 医保谈判规则稳定 药品审批流程加速 商业保险政策完善 为创新药支付拓宽空间 [8] - 美联储降息周期与南向资金流入形成双重流动性利好 支撑Biotech企业管线推进 [8]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完成成份股优化 创新药与CXO权重占比飙升至89% 更精准反映行业面貌 [14] 代表性企业案例与指数表现 - 药明生物 百济神州等创新药龙头牵引板块上涨 药明生物近一年涨幅近200% [4][13] - 恒瑞医药与默沙东合作开发HRS-5346抑制剂 亿帆医药实现自主出海 康方生物头对头试验胜出 [7] - 恒生医药ETF(159892)近一年回报117.22% 规模增长18.33亿元至59.97亿元 [15] - 港股通医疗ETF(520510)聚焦CXO+AI医疗 成立以来获10.43%回报 [15] 估值水平与投资机会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PE约33倍 处于近五年32%分位数 估值仍具吸引力 [11] - 港股创新药赛道创新纯度突出 直接享受创新药出海价值兑现红利 [14] - ET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一篮子布局工具 规避单一公司风险 [15]
转型中国:日本1990还是美国1970?
财通证券· 2025-09-24 02:27
经济转型阶段与中美历史对比 - 中国经济转型步入后半程,周期性压力缓解,新动能引领增长[1] - 中国当前转型思路接近美国1970年代,包括企业出海、共同富裕、供给侧改革和科技创新[1] - 一线城市房价较高点回落34.3%[3][7] - 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为1993年以来首次[3][8] 房地产与土地财政 - 房地产总成交面积企稳在15亿平方米[4][78] -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从2021年87,051亿元下降至2024年41,679亿元[3][35] - 广义房地产业占经济比重从18%压缩至11%[4][84] - 房地产竣工面积增速预计2025年四季度出现拐点[4][83] 政策应对与结构性改革 - 逆周期政策侧重兜底,包括化债方案"6+4+2"万亿元和土地收储专项债[4][86] - 制造业投资因"对等关税"摩擦快速下滑[4][90] - 财政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国有银行[4][87] 技术突破与市场影响 - 技术突破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机器人、AI算力、创新药等[4][92] - 2024年"924"以来A股牛市由政策兜底与技术突破共振驱动[4][96] 风险提示 - 结构性改革速度可能不及预期[1][96] - 技术突破时间和概率存在不确定性[1][96] - 海外经济政治对转型可能存在扰动[1][96]
雷军:小米每次进步都是被挑战逼的 关键改变在2020年
搜狐财经· 2025-09-23 02:15
公司发展历程与挑战 -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回应外界对公司发展"一帆风顺"的误解 强调近年每一步发展都是被巨大挑战"逼出来"的 [1] - 2020年是公司最关键的改变之年 当时面临内忧外患包括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瓶颈 这些压力迫使公司加速变革 [3] - 雷军启动战略调整为后续造车和芯片研发铺路 [3]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2021年3月公司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雷军将其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并亲自带队 [7] - 2024年3月推出首款车型SU7 随后发布SU7 Ultra等车型 标志着造车项目从零到量产的关键突破 [7] 芯片研发投入与成果 - 玄戒芯片成为技术制高点 采用第二代3nm工艺 是"小米造芯10年阶段性的成果" [7] - 过去5年研发投入超1050亿元 其中玄戒芯片项目研发团队超2500人 累计投入135亿元 [7] - 芯片研发目标是"进入旗舰体验第一梯队" [7] 年度演讲与沟通 - 雷军将于9月25日晚7点举办第6次年度演讲 主题为《改变》 [1] - 演讲将深入分享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背后的突破故事 [1][7] - 雷军表示每次演讲都"非常紧张" 但坚持举办是为了深入和朋友沟通 介绍公司正在做的事情 [7]
原始创新与技术突破不断涌现
证券日报· 2025-09-19 16:11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 技创新发展成就。科技部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科技创新能力稳 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韩举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持续高强度投入的推动下, 原始创新与技术突破不断涌现,并在各行各业实现加速商用,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国产供应链体系,也加 快了我国在关键元器件等领域的自主可控进程,显著增强了我国产品与技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 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在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的同时,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2024年我国规上高 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 在这一背景下,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 回,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 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更带 ...
规模将超百亿!机器人领域这一材料持续火热,多家A股公司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9-18 05:22
行业概述与市场表现 - 聚醚醚酮(PEEK)材料因综合性能优异,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与工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广泛应用 [1] - PEEK材料行业指数年内涨幅约76.5%,与人形机器人板块涨幅相当,9月17日上涨1.74%再创历史新高 [1] 材料特性与产业格局 - PEEK材料具有耐磨、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比强度是铝合金的8倍,密度不及铝合金的一半 [2] - 全球PEEK生产呈现"一超多强"格局:英国威格斯产能7150吨/年占全球60%,比利时索尔维产能2500吨/年,德国赢创产能1800吨/年 [2] 中国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 - 中研股份成为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也是目前PEEK年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 [3] - 沃特股份具备"聚合-改性-成品制造"全链条布局,年产1000吨聚芳醚酮树脂项目一期进入生产期,控股子公司浙江科赛具备百吨级PEEK型材生产能力 [3] - 中研股份产品已进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领域 [3]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全球PEEK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接近70亿元,2031年将超过131亿元 [4]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21.8亿元,2031年达到50亿元,2025-2031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4.4% [4] - 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有望贡献增量,2025年国内PEEK产能预计突破万吨 [4] 机器人领域应用进展 - PEEK材料具有轻量化与高强度平衡的特性,以及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优点,能显著降低维护频率 [5] - 禾川科技将PEEK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肌肉"关节核心组件传动,实现30%的产品轻量化和背隙5弧分以下的高精度定位 [5] - 沃特股份PEEK材料已在多家机器人客户开展测试工作 [5] 成本挑战与降价路径 - PEEK材料成本远高于其他特种材料,价格可能有10倍甚至更高的差异,短期内限制了大体积部件应用 [2][6] - 当PEEK原料成本突破400元/公斤临界点且国产设备良率提升至99%以上,有望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 [7] - 通过工艺路线优化、提升生产效率、与关键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利用规模效应等措施实现降本 [8] 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 - 目前国内市场80%多的份额由欧美厂商占据,国内厂商虽有一定成本优势但面临品牌竞争压力 [8] - 下游客户对每款PEEK产品用量一般不大,对价格不敏感,倾向于选择国外品牌 [8] - 国内厂商正积极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服务能力,应对供应链自主可控和本土化服务需求 [8]
规模将超百亿!这一材料持续火热,多家A股公司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9-18 04:51
文章核心观点 - 聚醚醚酮(PEEK)材料凭借耐磨、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及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在高端制造领域应用广泛,并受益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长,行业正从"进口依赖"向"国产替代+技术突破"转型 [3][5][7] - PEEK材料成本较高,短期内限制其在大体积部件上的应用,但长期通过降本增效和产能扩张,有望扩大应用范围并实现产业链共赢 [5][12][14] - 中国企业在PEEK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显著,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市场份额提升,预计2031年中国市场规模达50亿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14.4% [6][7] 行业发展趋势 - PEEK材料是全球公认的综合性能最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之一,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与工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3] - 行业正从"进口依赖"向"国产替代+技术突破"转型,高端产品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5] - 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接近70亿元,2031年将超过131亿元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21.8亿元,2031年达到50亿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14.4% [7] - 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有望贡献不俗增量 预计2025年国内PEEK产能将突破万吨 [7] 产业格局与竞争 - 全球PEEK生产厂商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英国威格斯是全球最大生产商,产能7150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60% 比利时索尔维产能2500吨/年 德国赢创产能1800吨/年 [5] - 中国企业如中研股份、沃特股份、山东君昊等通过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中研股份是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也是目前PEEK年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 [6] - 沃特股份具备"聚合-改性-成品制造"全链条布局 年产1000吨聚芳醚酮(PAEK)树脂材料项目一期进入正式生产期,一期以PEEK为主 控股子公司浙江科赛具备百吨级PEEK型材生产及加工能力 [6] - 目前国内市场80%多的份额由欧美占据 国内厂商有一定成本优势,但需加强品牌效应和技术服务能力 [16][17] 机器人领域应用 - PEEK材料在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因其轻量化与高强度完美平衡的特性,以及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优点,能显著降低维护频率,成为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理想材料 [9][10] - 沃特股份的PEEK材料已在多家客户开展测试工作 人形机器人方案尚未完全定型,且出货有限,该领域需求短期内对产能释放影响较小,但长期应用潜力巨大 [9] - 禾川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将PEEK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肌肉"关节核心组件传动 该材料实现30%的产品轻量化,提高啮合率分散负载,刚性极高,可实现背隙5弧分以下的高精度定位 [10] - 禾川科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全数字伺服驱动器,配套了PEEK绝缘轴承座,实现零间隙传动,提升人形机器人传动系统性能 [11] - 因高价格等因素,PEEK材料短期在某些领域应用受限 相比其他特种材料,PEEK价格可能有10倍甚至更高的差异 在齿轮、轴承等对耐磨要求更高的精密部件上可以使用 [12] 成本与降本措施 - PEEK材料成本远高于其他特种材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下游应用规模的拓展 [5][14] - 当PEEK原料成本突破400元/公斤临界点,且国产设备良率提升至99%以上,PEEK有望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 [14] - 降本增效举措包括工艺路线优化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与关键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或通过工艺改进降低原料消耗 加快应用拓展和产能建设利用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 [15] - PEEK的优异性能决定其成本下限,若通过降低性能实现降本,可能失去高端市场竞争力 [16] - 不同领域的应用产品价格差异很大,医疗级产品比工业级等领域贵很多,前者仍主要由英美头部厂商把持 [14]
PEEK材料产业热度不减 商业化成本难题待解
证券时报· 2025-09-17 18:54
行业概况与市场前景 - PEEK材料凭借耐磨、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成为高端制造领域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与工业、医疗健康等领域 [1][2] - 全球PEEK生产厂商呈现"一超多强"格局:英国威格斯产能7150吨/年占全球60%,比利时索尔维产能2500吨/年,德国赢创产能1800吨/年 [3] - 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接近70亿元,2031年将超过131亿元;中国市场规模2025年达21.8亿元,2031年达50亿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14.4% [4] - 行业正从"进口依赖"向"国产替代+技术突破"转型,预计2025年国内PEEK产能突破万吨 [3][4] 产业链公司发展动态 - 沃特股份具备"聚合-改性-成品制造"全链条布局,年产1000吨聚芳醚酮项目一期以PEEK为主进入生产期,控股子公司浙江科赛具备百吨级PEEK型材生产能力 [4] - 中研股份成为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产品进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领域 [3][4] - 禾川科技自主研发将PEEK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组件传动,实现30%产品轻量化和背隙5弧分以下高精度定位 [6] - 国内企业通过工艺优化、原料供应链合作和产能建设实现降本增效,但医疗级产品仍由英美头部厂商主导 [8] 机器人领域应用前景 - PEEK材料在机器人精密部件(齿轮、轴承等)应用潜力显著,具有轻量化与高强度平衡、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优势 [5][6] - 沃特股份PEEK材料已在多家机器人客户开展测试,禾川科技配套PEEK绝缘轴承座实现零间隙传动 [5][6] - 人形机器人领域需求短期对产能释放影响较小,但长期随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扩大,应用潜力将逐步显现 [5] - PEEK材料价格较其他特种材料高10倍以上,目前主要应用于特殊场景机器人,成本敏感领域应用受限 [7] 成本与品牌挑战 - PEEK原料成本需突破400元/公斤临界点且设备良率提升至99%以上,才能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 [8] - 国内市场份额80%以上由欧美厂商占据,客户因用量较小更倾向于选择国外品牌 [9] - 行业通过工艺路线优化、原料消耗降低和规模效应实现降本,但需保持性能以避免失去高端市场竞争力 [8] - 国内厂商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服务能力,响应供应链自主可控和本土化服务需求 [9]
市场抢跑,新一轮上涨行情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17 10:21
9月17日,A股与港股市场同步走强,科技成长板块引领两市攀升,创业板指大涨1.95%突破3100点创阶 段新高,恒生科技指数劲升4.22%站上6330点,半导体、机器人及新能源产业链成为全天交易热点,市 场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继续放量显示资金参与度积极。 A股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创业板指强势突破3100点创阶段新高。上证指数全天围绕3860点波动,收 盘涨0.37%报3876.34点;深证成指涨1.16%报13215.46点,创业板指午后加速拉升涨1.95%报3147.35点, 科创50指数涨0.91%。全市场上涨家数2504家,涨停80家,跌停4家;成交额2.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 放量3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28.39亿元,新能源产业链与科技成长板块获资金重点配置。 港股市场科技股引领全面反弹,恒生指数放量突破26900点。恒生指数高开高走涨1.78%报26908.39点, 创阶段新高;恒生科技指数暴涨4.22%报6334.24点,成分股中29只上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2.24%报 9596.77点。大市成交3602.84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94.41亿港元,结束此前单日净卖出态势,科技龙 头与新能 ...
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构建现代化供应链生态:利欧董事长带领下的利欧泵业
搜狐财经· 2025-09-17 03:2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以构建智慧流动的美好世界为愿景 锚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引领泵行业标准的核心发展路径 [1]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行业前十的世界知名品牌 为客户提供智能安全高效的流体解决方案 [9]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公司在石化领域自主研发高温渣油加氢液力透平技术 填补国内该技术领域空白 [3] - 牵头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 实现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制备关键技术突破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实现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国产化 为膜工业及净水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3] - 碳化硅陶瓷膜过滤精度达1纳米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7项 实用新型专利25项 [3] - 建成国内首条全自动化碳化硅陶瓷膜生产线 展现中国智造硬实力 [3] 供应链与生态建设 - 产品覆盖建筑 市政水务 水利 电力 石化 家用 园林及OEM业务八大领域 [5] - 举办2025供应商大会 标志供应链现代化转型进入新阶段 [5][7] - 具备行业首屈一指的采购规模与供应商扶持发展能力 [7] - 签署供应商行为准则 将ESG治理要素嵌入供应商准入 绩效评估与发展管理环节 [7] 行业标准与影响力 - 作为国家标准委员会成员单位 深度参与22项国家标准 40项行业标准 33项团体标准制定 [7] - 将技术研发与产品实践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 掌握标准制定话语权 [7] - 为泵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实践范本 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7] 全球竞争与定位 - 全球泵业竞争从单一产品比拼升级为技术比拼的综合较量 [1] - 公司凭借技术突破与供应链优势逐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慧流体合作伙伴 [1] - 持续推动在全球泵业舞台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 [10]
白银破位上行 FOMC落地在即
新浪财经· 2025-09-16 06:13
沪银主力Ag2512合约于上周五突破此前一周的横盘前高压力,周一仅小幅高位整理,今日便再度上 行,日线级别上升趋势延续。但需注意,本轮价格冲高过程中,持仓量增长与成交量放大的力度较上周 五突破时有所减弱,需警惕续涨动力与上方空间可能受限的风险。此外,日线MACD量柱与价格走势已 出现轻微背离,尽管DIFF线仍同步创新高,但仍需关注,若冲高无力后,是否会出现回踩确认支撑的 走势。当前技术结构震荡偏多,上方压力可以每200点的整数关口作为参考预警,下方支撑则重点关注 10000整数位及9月8日开盘价9910附近。 张驰宁 投资咨询号:Z0020302 国泰君安期货市场分析师 在杰克逊霍尔会议召开、非农数据走弱及年度数据下修之后,市场对年内三次降息共计75个基点的预期 持续升温,带动贵金属板块整体反弹,白银亦受益走高。与此同时,贸易环境呈现积极进展:美日达成 协议下调双边关税至15%;中美双方在马德里会谈中也就TikTok等经贸问题进行了建设性沟通,并就合 作解决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达成初步共识,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暖。叠加白银价格技术性突破 10000点关键心理关口,资金入场情绪高涨,共同助推银价强势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