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

搜索文档
“等50多天才买到”,头部互联网银行上线大额存单“排队”功能,部分利率可达3%
华夏时报· 2025-09-17 03:5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北京报道 存款利率一再调降,让民营银行2%以上利率的大额存单显得格外抢手。 近期,记者发现,一些民营银行推出了大额存单的"排队"预约服务。有意向的储户只需在银行APP上进 行"预约排队",一旦有额度释放,即可自动购买到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部分存单利率达到了3%及以 上。不过记者注意到,尽管年利率较高,但这些存单并非银行新发行的产品,而是之前储户转让的"二 手单"。为了确保购买成功,储户需要提前将预存款项转入活期账户进行锁定。 "额度非常紧俏,基本要排队等一个月以上,人太多了,我有一个朋友等了50多天(才买到)。"一位关 注相关存款产品的储户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近年来,银行业净息差整体收窄,为缓解负债端压力,银行纷纷降息,民营银行年内也多次下调存款利 率。这样的背景下,之前发行的利率相对较高的大额存单变得更为抢手。 额度紧缺 大额存单,亦称作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其起存金额高于普通存款,通常为20万元,且其利率通常略高 于同等期限的定期存款。 受限于业务单一、实体网点缺失等因素,长期以来,民营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较同业保持较大利差优势, 被称为"存款利率高地 ...
非银存款环比少增加近万亿元,居民入市脚步在放缓?
华夏时报· 2025-09-17 01:38
文/冉学东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这 表明居民和企业存款加速向金融产品转移,部分资金通过理财产品进入股市等资本市场。 但是到了8月份,尽管A股市场仍然火热,但是存款搬家现象似乎开始减速,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公布 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0.55万亿元,但环比少增近万亿元。 也就是说,居民存款搬家进入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现象仍然在继续,但是步伐在放缓,这是否意味 着居民存款搬家的现象会继续放缓呢。 而非银存款6月份环比增加了1.77万亿元,7月增加了2.92万亿元,8月份增加了1.18万亿元。 所以从以上看,如果7月份非银行存款大增是因为行情火热,一些居民存款搬家到了非银存款进行股票 或者基金投资,那么在8月最后四五天,存款搬家脚步放缓,似乎可能性并不大。 因为8月大多数时间里,行情可谓火热,从8月1日3562点上涨到了8月26日的3871,上涨了超过300点, 许多人认为,这其实坐实了A股已经进入牛市的判断,而此前六七两月的上涨也仅仅只能看作是牛市的 起步。在这个情况下,投资者怎么会减 ...
黄仁勋的“中国结”:错失“独一无二”AI市场?英伟达发展陷僵局
华夏时报· 2025-09-17 01:17
反垄断调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调查 因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此前收购案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公告 [4] - 调查源于2019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Mellanox 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该交易 要求不得强制搭售产品并保证公平供应 [4][5] - 若认定违规 可能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0%以下罚款 情节特别严重时罚款额可达二至五倍 [7] 中国市场挑战 - 美国芯片禁令导致高端GPU对华断供 英伟达仅能销售"阉割版"产品 在华收入占比大幅下滑 [6][9] - H20芯片供货受限 8月获美政府许可向特定中国客户出售 但截至财报发布未实际出货 [10] - 国产替代加速 寒武纪上半年盈利超10亿元 营收同比暴涨4347.82% 削弱英伟达产品竞争力 [11] 业务影响 - 数据中心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游戏业务收入仅为数据中心约1/10 专业视觉和汽车业务规模更小 [11] - 调查消息导致股价波动 9月15日盘前跌幅达2.4% 收盘微跌0.04% 市值保持4.32万亿美元 [11] - 品牌声誉受损 下游客户可能观望或寻找替代品 进而影响采购规模 [8] 战略调整 - 英伟达高度重视中国市场 预计AI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 称其为"独一无二的市场" [9] - 若认定严重违规 可能重新审视全球市场策略并调整在华经营方式以符合监管要求 [8] - 公司表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配合政府机构评估出口管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3]
重磅利好!19项措施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发文
华夏时报· 2025-09-17 00:30
政策核心目标 - 扩大服务消费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4]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培育服务消费品牌 [5]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 [5]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互联网文化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领域开放试点 [5] - 统筹利用资金支持文艺影视动漫精品创作 打造辐射带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 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 [5]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鼓励免预约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5]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打造高知名度精品赛事和职业联赛 [5] - 培育多元化教育培训市场 规范发展非学科教育培训 有序发展社区学院市民夜校老年培训 [5]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制度覆盖面 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养 [5] - 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发展 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 鼓励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5]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 吸引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 [5] 吸引境外消费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入境免签政策 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6]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 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优势 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 [6] - 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吸引外国优秀学生来华 培育面向国际的医疗会展市场 [6]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数字消费场景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 [6]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6] 优化假期安排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在总天数不变前提下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缩短寒暑假时间 [6] 财政金融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 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6]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服务消费企业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资 [6] - 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信贷投放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6]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开展消费贷款贴息 [6]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 [6] 统计监测制度 - 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 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 利用大数据开展监测分析 [6]
上市第一年便开拓新增长曲线,佑驾创新发布无人车激战物流红海
华夏时报· 2025-09-16 13:21
公司业务动态 - 佑驾创新正式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首发两款车型T5及T8 [2] - T5货仓容积5.5m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航180km 服务于快递城配、商超零售、生鲜配送等场景 [2] - T8货仓容积8.5m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航240km 应用于城配与工业物流等专业场景 [2] - 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 包括3颗激光雷达及11颗摄像头 实现360度无盲区视角 [3] - 使用地平线芯片、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四维图新定位P-box等供应链资源 提高零部件通用率实现降本 [3] - 首批无人车成功下线并实现"发布即交付" 采用"根据地打法"优先在合作城市推动规模化运营 [3] - L4无人小巴业务2025年预计贡献5000万元营收 2024年该数字为零 [4] 财务表现与战略规划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长46.07%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52亿元 [4] - 预计2026年前不会产生净利润 L4无人车业务成为继智驾、座舱、V2X后的新增长点 [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物流市场 传统物流难以通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效率 [2][4] - 2025年无人物流销量预计超3万辆 渗透率突破1.2% 2026年有望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207% 渗透率达3.4%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103座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路权 覆盖80%以上主要物流节点城市 [5] - 政策层面提出推广无人车技术 包括《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和《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5] 市场竞争与融资环境 - 资本竞相涌入无人物流赛道 多家企业斩获巨额融资 商业化落地全面提速 [2][4] - 新石器2025年2月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创年内单笔最高纪录 [5] - 九识智能2025年4月完成近3亿美元B轮系列融资 获美团、深创投等投资 [5] - 卡尔动力2025年5月获近3亿元A+轮融资 白犀牛8月完成超亿元融资 主线科技9月初获数亿元战略投资 [5] 技术演进与商业化路径 - 基于10余年行业数据积累及数据闭环能力 针对无人物流场景进行针对性优化 [3] - 具备公开道路应对、复杂路况通过、室内外园区自主巡航、作业区自动泊车等核心能力 [3] - L4方案已在园区、通勤、机场等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 [2] - 行业短期呈现"场景分层"格局 封闭园区和半开放道路将率先盈利 [6]
已故创始人配偶杨芳接任实控人,居然智家上半年净利润近腰斩,新董事长宣布回归“居然之家”
华夏时报· 2025-09-16 13:2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已故创始人汪林朋配偶杨芳继承股份遗产成为新实际控制人 公司实控人由汪林朋变更为杨芳[2] - 杨芳已进入公司董事会 有权参与公司经营决策[3] - 变更不影响公司经营稳定性、管理层变动及独立性和持续经营能力[2] 管理层调整 - 选举董事兼执行总裁王宁担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及CEO 王宁自1999年加入居然系 历任多家门店副总经理及总裁等职[4] - 公司开启由高度职业化团队共同决策和管理的全新阶段[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4.45亿元 同比增长1.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8亿元 同比下降45.52%[5] - 净利润下滑主因家居建材市场竞争加剧 公司为支持商户经营给予部分租金及管理费减免[5] - 公司通过创新招商模式加强费控管理 三项费用率同比明显改善[6] 行业环境 - 受房地产深度调整影响 建材家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行业加速出清[5] - 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上半年累计销售额6945.13亿元 但6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跌8.88% 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且跌幅扩大[5] 战略转型 - 证券简称由"居然之家"改为"居然智家" 以突出智能家居专业性与创新性[7] - 数智化转型三大抓手为居然设计家、居然智慧家和洞窝 其中居然智慧家上半年新开业门店14家 销售额34.9亿元 同比增长55.3%[7] - 居然智慧家引入苹果、小米、华为等核心品牌 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00%[7] - 实体店"中商世界里"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上半年主动提升品牌级次并开展调改优化[8] 经营策略 - 推出固定租金与销售提成"一店两制"招商模式 与经销商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关系[6] - 重新强调"居然之家"品牌价值 认为其代表消费者信任且对重塑信任至关重要[7]
九部门发文扩大服务消费,稳增长的财政政策仍可加码
华夏时报· 2025-09-16 12:4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8月,我国经济增长仍保持强劲动力,但内需略低于预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增速与1—7月份基本相当,经济增长"稳"没 有改变。 从8月单月来看,8月宏观经济延续了7月的边际下行走势,生产端的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需 求端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出口金额,从当月同比增速来看都出现了边际走弱。 "当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仍未能稳固形成,新旧动能仍在持续转换过程中,特别是居民部门去杠杆对 于经济循环的终端形成了一定压制,宏观经济增长依然较为依赖政策的托举和外需的拉动。随着去 年'924'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的释放,今年三季度再次出现了经济边际放缓的压力。"远东资信研究 院副院长张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张林看来,需求的边际放缓可能进一步制约生产的扩张,三季度GDP增速较二季度将有所下调,从而 放大了三季度增量政策稳增长的必要性。 对此,商务部等九部门9月16日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消 ...
农业农村部: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
华夏时报· 2025-09-16 11:01
在生态方面,"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统筹推进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性耕作、土壤侵蚀防 治、肥沃耕层培育等措施,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累计保护黑土地超过4亿亩次,治理侵蚀沟3.3万 条,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同时,支持重点县实施酸化耕地治理720多万 亩次,治理后土壤的pH值提高了0.5、产能提升了10%左右。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以种适 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 表示,在耕地数量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了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任务落地上图,对耕地数量严格考核问责。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了 2800万亩。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跃上了1.4万亿斤的新台阶。耕地和种子是粮食生产的两个"要害",取得这 一成绩,离不开耕地的保护和质量的提升。 在耕地质量方面,农业农村部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耕地质量的有力抓手,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 农田超过10亿亩。"十四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超过 ...
宁德时代市值重回1.6万亿元,储能需求超预期,专家:后面几个月行业排产基本是满的
华夏时报· 2025-09-16 10:58
北向资金及成交数据 - 北向资金成交总额2873.06亿元 可用额度充足 [1] - 宁德时代单日成交额255.87亿元 位列A股成交额首位 [1][2] - 阳光电源单日成交额213.62亿元 建武纪-U成交额165.64亿元 海光信息成交额154.22亿元 [1] 宁德时代股价表现 - 股价单日上涨9.14%至354.7元/股 盘中最高触及371.52元/股创历史新高 [2] - 总市值达1.63万亿元 单日市值增长显著 [2] - 港股同步上涨7.44%至465港元/股(约424.69元人民币) 创港股上市新高 [3] -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7.16% 60日涨幅达48.57% 近一个月涨幅26.79% [3] 储能行业政策与需求 - 国家发改委提出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超1.8亿千瓦 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246.4GWh 同比增长115.2% 中国出货232.03GWh 同比增长118.4% [7] - 2024年1-8月国内储能招标218.54GWh 同比增长125.37% [7] - 政策取消强制配储 提升储能经济性 推动商业性配置转型 [9] 产业链动态 - 锂电头部企业9月开工率预计达94% 订单排期至10月 [8] - 六氟磷酸锂价格由5.31万元/吨(8月1日)涨至5.68万元/吨(9月15日) 近期偏弱运行 [8] - 储能电池出现涨价苗头 涨幅达1-4分/Wh [7] 行业估值与资金流向 - 宁德时代TTM市盈率27.71倍 高于电气设备板块中位数25.33倍 [3] - 9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宁德时代24.54亿元 比亚迪7.28亿元 阳光电源6.11亿元 [5] - 摩根士丹利认为宁德时代估值具备吸引力 欧洲市场取得突破 [4] 板块联动效应 - 万得新能源汽车指数及宁组合成为热门板块 [5] - 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短期炒作 未对宁德时代股价产生显著影响 [2][4] - 新能源板块轮动加快 储能、锂电池等子板块强势上攻 [5]
“以旧换新”补贴节奏放缓,8月社零总额增速下降,促消费力度将持续扩大
华夏时报· 2025-09-16 10:29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扩大内需效果继续显现。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906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市场销售呈现 持续扩大态势。 "从8月的数据来看,各项政策对于扩内需、优供给、促循环、增动能积极作用继续显现。"国家统计局 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 "2024年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段内,家具、家电、通讯器材、电动 汽车等相关产品的零售额取得了显著增长,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政策效果,并且当前政策效应仍在延 续。"张林表示。 当前,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下达,接力发挥政策效能,商品消费持续增长。8月份汽车用锂 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电动自行车产量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不过,受部分地区国补资金退坡影响, 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建筑装潢类商品零售额分别 增长18.6%、14.3%、14.2%、7.3%、-0.7%,除文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