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银行X南京博物院:联名实体借记卡重磅来袭,限时限量共鉴文藏!
华夏时报· 2025-09-19 02:09
核心观点 - 江苏银行与南京博物院推出联名实体借记卡 融合文化元素与金融服务 提供限量收藏和费用减免优惠[1][2][3] 产品发行信息 - 联名实体卡限时发行期为2025年9月至10月 用户可至江苏银行任一网点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申办 数量有限办完即止[2] - 卡面设计灵感源自南京博物院四大"镇馆之宝":金蝉玉叶、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大吉葫芦式壁瓶和花鸟纹高足盘[2] - 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将文博馆藏呈现于数字借记卡卡面 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金融功能[2] 产品特色 - 以"一次申办 终身珍藏"为主题 突出收藏价值与文化意义[1] - 每张卡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被称为微缩艺术品和收藏与日常使用的精品之作[2] - 延续"文化+金融"跨界合作理念 推动文化艺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1][3] 客户权益 - 提供六大费用减免优惠 包括免收换卡补卡工本费[3] - 每月前5次ATM跨行取款手续费全免[3] - 长期减免个人存款证明 储蓄国债开立财产证明手续费 账户管理费 挂失解挂 转账汇款手续费 网上银行 电子证书 密码令牌等电子渠道费[3] 战略意义 - 公司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降低客户用卡成本[3] - 提供更丰富更具价值的消费与财富管理体验 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3]
金价破高,紫金矿业“拆金”上市:市值暴涨与千亿负债背后的“双面账”
华夏时报· 2025-09-19 01:04
核心观点 - 紫金矿业分拆黄金业务紫金黄金国际在港上市 募资目标上调至30亿美元 估值预期超300亿美元 旨在把握黄金价格历史高位窗口 提升整体市值管理效率并缓解母公司流动性压力 [2][4][12] 分拆上市背景 - 伦敦金现价格突破37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黄金板块占紫金矿业营收四成 分拆消息披露后A股股价涨超43.5% 港股年内最大涨幅达121.66% [2][4] - 分拆强调资产重塑 通过单独估值剥离多元金属折价 提升市值管理效率 前两次IPO为集团融资起点 本次聚焦黄金业务估值优化 [4] 业务与财务表现 - 紫金黄金国际黄金储量856吨(27.5百万盎司) 2024年产量40.4吨(1.3百万盎司) 跻身全球前十 矿山分布南美、大洋洲、中亚和非洲 [5]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28.2% 从18.18亿美元增至29.90亿美元 归母净利润从1.83亿美元增至4.81亿美元 毛利率波动在26.2%-37.9% [7] - 2024年上半年平均售价3085美元/盎司 同比增905美元 收入19.96亿美元(+42.36%) 毛利率升至46.5% 黄金销售收入占比97.9% [7] 成本与运营风险 - 2024年开采成本1581美元/盎司 占平均售价2310美元/盎司的近七成 2024年上半年运营成本降至1165.72美元/盎司 占比收入降至37.78% [7][8] - 海外矿山存在非法采矿、土地纠纷及政治经济不稳定风险 如哥伦比亚盗采事件 招股书已披露相关运营不确定性 [8] 估值与资本逻辑 - 国际矿企黄金业务EBITDA估值可达12-15倍 紫金矿业整体市盈率仅7-10倍 贵金属行业动态市盈率均值52.67倍 远高于母公司12.82倍 [4][9] - 分拆后可吸引主权基金及大宗商品基金 独立举债与分红 为铜锂板块资本运作留空间 但高估值伴随风险暴露可能性 [9][12] 母公司财务状况 - 紫金矿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1677亿元(+11.5%) 归母净利润232.9亿元(+54.4%) 主要受益金铜量价齐升 毛利率提升3.38个百分点至23.75% [10][11] - 流动性承压 货币资金316.91亿元 短期负债487.4亿元 长期借款614.52亿元 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53.91%升至2025年上半年56.36% 杠杆率超一倍 [11]
股改更名完成,港股上市在即,搅动高端MPV市场,岚图意欲何为?
华夏时报· 2025-09-19 01:04
行业分析认为,此次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正是岚图向港股上市迈出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其 港股上市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同时有助于其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影响力。 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通常会被市场视为公司治理更加规范、透明,有利于提升岚图的品牌形象和市场 认可度,增强投资者、合作伙伴以及消费者对公司的信心,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今年8月22日,东风集团股份(0489.HK)发布公告称,岚图将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一位接近 岚图的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岚图港股上市已经比较近了。"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温冲 于建平 上海报道 9月15日,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的岚图,正式完成股改更名,公司类型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 册资本也增至36.8亿元。同一天,岚图正式推出调整后的最新车型——2026款岚图梦想家,共发布鲲鹏 和乾崑两大智能化系列,五大配置版型,以及PHEV和EV两种动力模式,并实现上市即交付。 岚图股改更名,注册资本增至36.8亿元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9月15日,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正式更名为"岚图汽车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
元创科技IPO上会在即:如何化解低研发投入、大客户依赖与价格战三大挑战
华夏时报· 2025-09-19 00:58
公司IPO审议与核心挑战 - 元创科技深交所主板IPO上会审议日期为9月19日 [2] - 公司面临研发投入占比偏低、大客户集中度高、毛利率波动等多重市场质疑 [2] 研发投入与技术竞争力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0.57%(2022年)、0.80%(2023年)和0.72%(2024年),持续低于高新技术企业3%的门槛 [3]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13.81万元(2022年)、908.09万元(2023年)和977.27万元(2024年) [3] - 公司拥有36项专利,目前有12个正在进行中的自主研发项目,包括高减震型橡胶履带研发等 [3][4] - 公司未来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专业人才及先进工艺设备,以增强创新能力 [4][5] 客户集中度与依赖风险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0.10%(2022年)、46.56%(2023年)和49.94%(2024年) [6] - 第一大客户沃得农机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2.54%(2022年)、18.83%(2023年)和24.26%(2024年) [6] - 根据2024年模拟测算,沃得农机采购金额每下降1%,公司营业收入将下降0.24% [6] - 沃得农机在履带式收割机行业市场占有率为67.40% [7] - 为降低风险,公司采取深化与现有核心客户合作及积极拓展卡特彼勒、沃尔沃等新客户的双轨策略 [7] 毛利率波动与市场竞争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58%(2022年)、28.28%(2023年)和22.75%(2024年) [6][8] - 公司超六成收入来源于价格敏感度突出的售后市场 [8] - 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2024年主机市场收入占比提升6.1%,并强化与头部客户的定制化合作 [8] - 公司定价采用“原材料成本+工艺复杂度+订单规模”协商模式,声称具备成本传导能力 [8] - 2025年上半年关键原材料(原料胶、铁齿、炭黑)采购价格明显回落,若趋势持续,预计全年原材料均价将低于上年,现有毛利率水平可维持 [9]
现场调查!揭秘水贝黄金赌局:对赌“预定价”爆仓,杠杠高达80倍,“崩盘”后多家公司人去楼空
华夏时报· 2025-09-19 00:38
事件概述 - 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出现高杠杆对赌交易崩盘事件 主要涉及粤宝鑫和世创鑫辰等公司 在金价单边上涨背景下出现跑路和查封情况 [4][6][13] 涉事公司状况 - 粤宝鑫门店已被查封 公司内部一片狼藉 招牌被拆除 仅剩空置办公场所和未收拾的私人物品 [6] - 世创鑫辰办公场所已空置较长时间 拖欠物业租金 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原因为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 [8][12] - 涉事公司普遍成立时间短且规模小 注册资本在10万至50万元之间 部分公司已解散或涉及多起司法案件 如粤百福珠宝成立不到一年即清算 粤鼎金贵金属被执行金额达120.79万元 [12] - 世创鑫辰使用私人微信账户(名称显示"羊先生")进行收款 而非对公账户 公司法人羊林波在7月19日签署文件承认无法兑付 [12][13] 业务模式分析 - 水贝市场存在多种投机手段 包括做空金价、低买高卖和借料赚息 实际运作模式为高杠杆对赌 [5][15] - 典型操作模式为"订料锁价合作政策":投资者支付1万元定金即可锁定1公斤黄金 杠杆比例高达80倍 并设有类似期货的保证金提醒机制 [14] - 交易时间长达15小时(上午10点至凌晨1点) 允许延后提料/给料 并可选择结价(无需工费)或结料 实质上支持无实物黄金的虚空交易 [14][15] - 存料业务要求客户预付90%货款 手续费为10元/天 进一步放大资金杠杆 [14] - 与正规黄金期货对比:上海黄金交易所保证金比例为12% 另加2%-5%手续费 交易门槛较高(1手1公斤保证金约10万元以上) 而水贝模式定金仅1%-3% [15][22] 价格波动背景 - 水贝金价从3月17日的700元/克上涨至9月17日的839元/克 半年内每克上涨139元 涨幅达19.9% [17] - 金价单边上涨导致高杠杆对赌模式全面溃败 料商无法兑付交付承诺 [4][17] 法律风险定性 - 模式涉嫌非法经营罪: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期货业务 具备标准化合约、高杠杆和爆仓机制等期货特征 [17] - 可能构成诈骗罪:部分料商虚构交付能力 通过手续费等形式非法占有资金 [18] - 或涉开设赌场罪:客户通过"买涨/买跌"确定盈亏 盈利依赖市场随机波动 料商作为对手盘进行零和博弈 [19] 行业监管问题 - 水贝黄金回收与场外流通环节处于监管模糊地带 预定金资金缺乏监管 客户定金直接进入私人账户 [21][22] - 现行法规缺乏对黄金预定金比例的特殊限制 正规期货保证金为10%-15% 而水贝模式仅1%-3% [22] - 类似跑路事件频发 如2023年千百万珠宝被传携400公斤黄金跑路 后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0][21]
实探新能源场站无人化场景:5座5万千瓦风电场可节省20人|风电零距离
华夏时报· 2025-09-18 12:26
风电行业智能化转型 - 风电行业在能源转型中重要性持续提升 智能化成为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 - 宁夏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2024年新能源利用率达96.3% 连续6年居西北第一 [2] - 宁夏2025年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覆盖率超50% [3] 无人化运营实践与成效 - 三峡能源与金风科技合作的同利第三风电场实现全场无人化运营 解决人员效率与成本及作业安全两大痛点 [2] - 无人化改造后 5座5万千瓦风电场可节省20人 人机效能提升至1.67万千瓦/人 [2] - 7万千瓦场站通过智能设备完全替代人工 原需标配至少10人 [4] - 升压站配备近300台智能设备覆盖5000多个巡检点 通过算法优化和机器学习改造为专业设备 [4] - 机器狗负责主变区域数据识别和故障报警 轨道机器人精准捕捉设备状态 无人机实时监测风速雨量及风机状态 [4] - 场站整体巡检工时大幅降低3000多小时 安全性提高3-5倍 综合人效提升超过27% [5] 智能化发展挑战与成本优化 - 当前智能化设备存在功能冗余与成本浪费问题 因从通用场景演变而来未针对风电场定制开发 [6] - 未来通过定制化设备研发解决冗余问题 硬件成本有望显著降低 [6]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截至7月底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83亿千瓦 总装机达21.7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近六成 [6]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2% 接近全国总发电量四成 [6] - 2025年9月国家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目标2027年初步构建融合创新体系 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7] - 三峡能源2025年7月发布行业首部《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 系统阐述智能场站建设体系 [7] 技术实施路径与区域试点 - 行业优先覆盖标准化程度高的场景(如升压站) 因其运行标准明确且巡检任务规律 [8] - 风机场景复杂度高 因设备分布分散需攀爬作业 且不同机型核心部件差异大 [8] - 全行业采取分步推进策略 先聚焦标准化场景再拓展至复杂设备场景 [8] - 三峡能源在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同步开展智能场站试点 甘肃试点为光伏领域 [7]
毛利率七年“俯冲”60个百分点!常山药业中报亏损2909万元,二季度单季毛利率仅5%逼近红线|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9-18 12:24
核心观点 - 公司深陷财务恶化、集采失利与债务高企的多重危机 试图押注创新药翻盘的梦想面临严峻挑战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92亿元 同比下降13.42% 归母净利润-2908.9万元 [2] -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下降近10%至2.33亿元 单季净利润亏损3287万元 同比暴跌322.67% [4]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3327.09万元 同比下降498.82% 环比下滑1024.61% [5] - 上半年毛利率14.54% 同比下降8.28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单季毛利率跌至5.03%创近年新低 [6] - 上半年净利率-7.37%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率-16.25% 同比下降近20个百分点 [8] - 非经常性损益贡献117万元 包括政府补助94.9万元 若剔除则扣非净利率约为-6% [8] 业务结构 - 肝素产业链业务合计贡献营收60.57% 其中低分子肝素制剂收入2.04亿元(占比41.46%)毛利率35.29% 肝素原料药收入0.94亿元(占比19.11%)毛利率13.25% [11][14] - 低分子肝素制剂销量1536万支 同比下降19.17% 主要因集采失标导致主力品种未进入全国带量采购 [11][12] - 国外市场收入1.04亿元 同比下滑44.32% 占比21.20% 毛利率10.54%显著低于国内 [15][16] 成本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5.43% 管理费用减少14.43% 研发费用减少17.83% 合计节约费用约3200万元 [9][10] - 费用节约未能抵消毛利润亏损3400万元 [10] 行业竞争 - 肝素原料药及制剂市场竞争激烈 集采政策导致价格降幅超50% 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13][14] - 肝素原料药2024年出口均价同比下降23.54% 2024年低分子肝素原料药毛利率-14.26% [14] - 国内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头部企业占据原料药出口主导地位 公司在中低端制剂市场面临价格战压力 [14] 研发进展 - 研发费用1585万元 同比下降30.13%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3.22% 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17] - 艾本那肽研发周期超十年 2025年7月收到第二次发补通知 审批进度显著滞后于同类药物 [18] - 创新药CSCJC3456片Ⅰ期临床进展缓慢 入组周期达7个月(行业平均4-6个月) [19] - GLP-1赛道竞争白热化 公司产品差异化不足且未开展海外注册 [18]
集采失标又陷质量危机,康恩贝年销3.5亿元核心化药被暂停采购,转型路再遇挫折
华夏时报· 2025-09-18 12:24
核心事件 -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因性状不符合规定被国家药监局通告并暂停采购资格 [2][3] -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于2025年9月9日发布通知正式暂停该产品采购资格 [4] 产品影响 -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是公司重点产品 2022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 2023年同比增长超16%至约3.5亿元 占总营收超5% [2] - 该产品是医保乙类品种 临床需求刚性 为金华康恩贝呼吸系统用药板块支柱产品 [2] - 金华康恩贝2024年前三季度原料药及制剂业务收入5.3亿元 呼吸系统用药占比超三成约2.1亿元 [4] - 销售中断将形成营收真空 且可能被竞品抢占上海等重点市场份额 [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3.58亿元 归母净利润3.54亿元 呈现双降 [5] - 2023年营收67.33亿元同比增长12.20% 2024年微降至65.15亿元同比下滑3.23%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22亿元同比增长5.21% 但扣非净利润下降6.77% [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降幅扩大至7.48%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弱化 [5] - 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63.79%降至2025年上半年53.73% 净利率从15.29%降至10.77% [7] - 2025年上半年特色化学药业务收入11.98亿元同比下降11.22% 其中化学药制剂收入8.37亿元同比下降14.65% [6] 战略转型 - 公司正处于中药大健康转型关键期 传统中药板块2024年全品类收入下降 [2] - 肠炎宁系列从销售巅峰回落 2023年肠炎宁系列近13亿元 [9] - 2023年依靠17个过亿品种实现增长 合计营收46.19亿元占比68.6% [9] - 一体两翼战略(中药材饮片+特色健康消费品)2025年上半年合计收入9.04亿元 对总营收贡献不足三成 [10] - 2021年以40亿元估值转让珍视明42%股权获得16.8亿元投入中药研发 [10]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26亿元同比增长4.35% 实现五年连增 [10] - 研发强度从2023年近5%降至2025年上半年3.75% 低于行业头部水平 [10]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6日公司市值113.84亿元 在中药板块排名第23位 较2023年行业地位明显下滑 [8] - 2024年资产负债率约29.07% 较2023年34.6%有所优化 [10] - 2024年分红比例达60.76% 通过高比例分红与股份回购维持市场信心 [10] 行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反映转型策略落地短板 [11] - 品牌信誉受损将影响医疗机构与消费者信任 医生处方习惯一旦改变将需要较长时间重建信任 [11] - 药品召回、整改等额外支出可能影响现金流 并进一步波及研发投入 [10]
业绩三连降,25亿元商誉高悬:东诚药业分拆“烧钱核药”赴港续命|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9-18 12: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同比下滑 降幅分别为8.41%、8.58%和12.42% [4] - 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1.75%和12.35%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4亿元 同比下降2.60% 归母净利润8865.25万元 同比减少20.70% [4] 业务板块分析 - 原料药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7.02% 其中肝素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 同比下降8.90% [4] - 核药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5.03亿元 同比增长0.78% 但毛利率从72.95%降至67.27% [5] - 18F-FDG单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12亿元 占核药业务总收入的42.15% [5] 分拆上市计划 - 拟分拆子公司蓝纳成赴港交所主板上市 [3] - 蓝纳成为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创新研发公司 所有产品管线均处于研发阶段 [1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始终为零 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99亿元和-1.8亿元 [11] 对赌协议情况 - 投资方签署业绩对赌协议 约定完成临床进度及取得IND批件等承诺业绩 [12] - 若累计未完成两项以上承诺业绩 投资方有权要求回购 [13] - 2025年6月底长期应付款-回购投资成本由期初8.85亿元增至11.12亿元 [13] 商誉风险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商誉余额24.99亿元 占净资产比例55.7% [15] - 收购烟台大洋形成1.25亿元商誉已全额计提减值 [16] - 收购中泰生物形成2.83亿元商誉 2021年计提减值1.93亿元 [16] - 云克药业5.84亿元商誉2022年计提减值8010.46万元 [16]
创始人部分股权“0元”让渡,晶晨股份超500%溢价并购亏损芯迈微
华夏时报· 2025-09-18 12:05
收购交易概述 - 晶晨股份拟以3.16亿元现金收购芯迈微半导体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迈微将成为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收购对价较芯迈微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5096.76万元溢价超500% 且未设置业绩对赌条款 [2][5] 标的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芯迈微成立于2021年8月 注册资本825.56万元 已完成五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华山资本等机构 [3] - 2024年营收0元 2024年上半年营收67.93万元 净利润2024年亏损9031.50万元 2024年上半年亏损4005.95万元 [3] - 核心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已有6个型号芯片完成流片 其中一款在物联网模组、智能学生卡等场景产生收入 [3] 收购战略意义与行业背景 - 收购旨在构建"蜂窝+光+Wi-Fi"完整技术栈 拓展SoC产品矩阵 强化泛AIoT与连接领域技术协同 [3] - 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并购可补齐技术短板或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轻资产型公司价值体现在人才团队及专利等无形资产 [4][5] - 行业整合趋势强化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扩大优势 细分领域专业化企业仍存发展空间 [8][9] 交易定价与股东对价 - 收购价基于芯迈微上一轮融资估值4.3亿元协商折价26.5%确定 采用市场法定价因无形资产未体现在账面净资产 [5] - 创始人孙滇21.8%直接持股及6.05%间接持股对价0元 仅通过珠海鑫腾翡所持32.71%股权获112万元对价 机构股东如君联深运9.13%股权对应8000万元 [6] - 对价差异或因融资清算优先权条款 优先满足投资人清算要求 [6] 收购方经营与资本动作 - 晶晨股份主营SoC芯片及周边芯片研发设计 产品覆盖多媒体终端、无线连接及汽车电子芯片等领域 [6] - 2024年上半年营收33.3亿元同比增长10.42% 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37.12% 第二季度单季出货量近5000万颗创历史新高 [7] - 公司同步筹划港股IPO 以提升资本实力及推进国际化战略 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