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见闻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9月PMI较8月高点回落,服务业增速放缓至6个月新低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10:07
印度9月PMI指数较8月的高点回落。受美国对印度征收50%的关税的影响,9月新出⼝订单总量增速为 六个⽉以来最慢,国内新订单有所增加。服务业国际销售的增速放缓⾄2025年3⽉以来的最低水平。 9月PMI较上月高点虽有下滑,但仍表现强劲。印度制造业PMI预览值(新订单、产出、就业、供应商 交货时间和采购库存指数的加权平均值)从8⽉份的59.3下滑⾄9⽉份的58.5。然⽽,PMI反映的经营状 况改善以历史标准来看依然强劲,该指数远⾼于50.0的中性⽔平和54.2的长期平均值。 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体的国际销售趋势呈现分化。服务业的增速放缓⾄2025年3⽉以来的最低水平,⽽ 商品⽣产商的增速则有所加快。。 9月23日,印度采购经理人指数报告显示: 印度9月综合PMI产出指数初值61.9,8月终值63.2; 印度9月服务业PMI商业活动指数初值61.6,8月终值62.9; 印度9月制造业PMI初值产出指数62.7,8⽉终值63.7; 印度9月制造业PMI初值58.5,8⽉终值59.3。 服务业与制造业分化,服务业增速放缓至6个月以来最低水平 "制造业PMI指数有所放缓,但扩张速度依然稳健。美国对印度征收50%的关税,可 ...
币圈“血流成河”,周一的大跌是“今年最大规模的爆仓”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9:52
市场抛售概况 -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急剧抛售,导致今年以来最大规模杠杆多头头寸清算,超过37万名交易员头寸被清算,总金额高达18亿美元 [1] - 抛售潮导致加密货币总市值蒸发超过1500亿美元,跌至3.95万亿美元的两周低点 [1] - 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112000美元,以太币跌破4150美元,为自8月中旬以来最显著的市场回调 [1] - 押注以太币和比特币上涨的多头头寸是爆仓重灾区,截至发稿比特币已回升至113155美元 [1] 抛售原因分析 - 分析师普遍将市场闪崩归咎于交易员的过度杠杆行为,市场在预期重大突破前交易员会大量加杠杆做多,但第一次尝试往往失败导致清算 [4] - 这是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多头清算事件,类似爆仓行情曾在今年2月下旬、4月初和8月初多次上演 [4] - 爆仓严重程度与山寨币杠杆失衡密切相关,以太币多头清算金额超过5亿美元,是比特币的两倍多 [4] - 当山寨币杠杆率达到极端水平时,一次剧烈下跌就会触发连锁清算,这是市场清洗弱手、重置牌局的方式 [4] 未来市场展望 - 多数分析师倾向将此次抛售定性为技术性调整而非牛市终结,因未来宽松政策路径仍对比特币等风险资产有利 [5] - 比特币近期与科技股或黄金脱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因素,市场需要时间修正过去12个月的巨大涨幅并消化超买读数 [5] - 从技术上看,回调至10.5万至10万美元支撑区是合理的,该区域包括103700美元的200日移动平均线,这将清洗意志不坚定投机者并为年底上涨行情提供买入机会 [5] - 尽管本周暴跌,比特币目前从历史高点的回调幅度仅为9.5%,与以往牛市年份深度回调相比仍然较浅 [6] - 从历史数据看,9月通常是加密市场疲软月份,过去13年比特币有8年9月份下跌,但本月迄今比特币仍上涨约4% [6] - 交易员寄望于历史规律,10月在加密社区被称为"Uptober",通常是市场表现强劲的月份 [6]
新氧打响价格战第一枪:“童颜针”跌破3千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9:16
行业价格竞争态势 - 童颜针产品价格战激烈,新氧推出的奇迹童颜3.0定价为2999元,创下历史最低价,而市面上同类产品如艾维岚、塑妍萃的单价在1.3万元到2.4万元之间 [1] - 互联网平台加剧价格战,在美团百亿补贴下,薇旖美价格从一度高达6000元降至900元左右,京东发放优惠券导致嗨体2.5价格低至99元 [5] - 随着获批针剂数量增多,上游医美材料商逐渐丧失对下游的控价权 [5] 新氧公司产品策略 - 新氧奇迹童颜3.0的操作方式为童颜针"塑缇妍"复配玻尿酸,塑缇妍是与西宏生物定制的产品,与西宏生物另一款已上市产品丽真然为同款但型号略有不同 [2] - 新氧在5个月内两度更换童颜针剂,此前推出的1.0和2.0版本因定价远低于上游厂商要求而引发争端,1.0版本采用普丽妍产品,厂商要求终端售价16800元/支,新氧定价4999元,2.0版本采用圣博玛的艾维岚,厂商要求18800元/支,新氧定价5999元 [3] - 由于定价过低,普丽妍和圣博玛均曾向新氧发函要求下架产品 [4] - 新氧最终选择与"不控价"的西宏生物合作推出奇迹童颜3.0 [5] 产业链权力格局变化 - 下游向上游要定价权成为大趋势,上游医美材料商正面临更多压力 [6] - 西宏生物作为产品出品方,不干涉下游的定价 [2]
芯片涨价潮来了!台积电被曝2nm价格至少上调50%,三星、SK海力士已先行涨价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8:41
台积电先进制程定价策略 - 台积电2nm制程价格相比3nm至少上涨50% [1] - 末代3nm CPU价格较前代上涨约20% [1] - 采用2nm制程的旗舰芯片单价可能上看280美元 [1] - 台积电先进制程资本支出庞大且维持强硬定价策略 [2] - 苹果占据台积电2nm产能预订份额超过50% [2] - 苹果2024年贡献台积电营收194亿美元占比22% [2] 存储芯片市场供需变化 - 三星DRAM产品涨幅高达30% [1] - NAND闪存价格上涨5-10% [4] - 美光宣布涨价20-30%并暂停接受新订单 [4] - 存储芯片交期从单月延长至半年以上 [1][4] - AI数据中心推升存储器强劲需求 [1][4] 手机芯片技术演进格局 - 联发科天玑9500和高通Snapdragon 8 Elite Gen 5采用台积电N3P制程 [2] - 末代3nm旗舰芯片报价已有16至24%的涨幅 [2] - 高通和联发科计划2026年底推出首批2nm芯片 [3] - 苹果A19芯片采用3nmN3P制程 A20将进入2nm时代 [2] - 苹果产能垄断策略可能使竞争对手面临供应紧张 [3]
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初值 49.5,预期 50.7,前值 50.7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8:04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欧元区9月服务业PMI初值 51.4,预期 50.5,前值 50.5。 欧元区9月综合PMI初值 51.2,预期 51.1,前值 51。 ...
英伟达砸千亿投OpenAI,一场真豪赌还是资本表演?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7:44
英伟达与OpenAI宣布的一项价值千亿美元的重磅合作,与其说是一笔常规的商业交易,不如说是一场 精心策划的资本表演。 根据当地时间周一公布的协议,英伟达将为OpenAI提供其构建、训练和托管AI模型(如新近发布的 GPT-5)所需的大规模数据中心急需的先进芯片。 如果这笔交易看起来像一场"表演",那或许正是其意义所在。双方都能从"AI竞赛正在进入更高层 级"的印象中获益。 对OpenAI而言,获得千亿级别的资金承诺,强力支撑了其迈向超越人类智慧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宏大叙 事。宣布建设更多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计划,将使其高达5000亿美元的估值对投资者更具说服力,并让 这个"愿景飞轮"持续转动。 而对于英伟达,人工智能领域将上演一场OpenAI及其同行之间的"生死对决",这种观念对其商业利益 是极大的利好。谷歌、Meta以及私人控股的Anthropic等公司正全力冲向"超级智能",它们深信,投资不 足者将被历史淘汰。如今,这些竞争者有更充分的理由寻求与英伟达达成类似的巨额交易。 这项协议乍看之下类似于2000年代初电信热潮期间常见的供应商融资模式。当时Nortel、朗讯和摩托罗 拉等公司向客户提供资金以维持收入快速增 ...
“美国经济增长+美联储降息”=风险资产“涨涨涨”?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7:09
美国经济复苏态势 - 美国每周零售销售和综合增长指标自6月底以来出现改善 [3] - 私人部门加班工时等劳动力市场数据开始显示早期周期特征 [3] - 主要股指盈利预期在过去三个月大幅上调 上调幅度通常出现在经济周期早期阶段 [3] - 美国上市公司正在净上调业绩指引 [3] - 美国并购和首次公开募股市场正在复苏 [5] - 全球广义货币总量回升 [5] 经济结构分化特征 - 美国呈现K型复苏 高收入群体财富增长和实际工资水平保持良好 [1][6] - 低收入群体面临通胀压力 食品饮料及住房等非可支配项目通胀率远超总体CPI [6] - 低收入家庭将收入更大部分用于支出 受关税影响更大 [6] - 低收入和低技能群体工资增长减速远快于高收入群体 [6] - 信用卡和汽车贷款违约率自2021年以来显著上升 但绝对水平未达过度担忧程度 [6][9] 消费结构分析 - 收入最高10%家庭贡献约50%总体消费 [10][11] - 高收入家庭消费需求最强劲 支撑整体宏观数据 [10] - 低收入家庭自2022年以来实际经历最高比例资产增长 [11] - 低收入家庭消费信贷自2022年起下降 [11] 货币政策影响 - 美联储降息倾向为市场注入关键流动性预期 [1] - 低收入群体困境成为美联储降息的关键理由 [6] - 高增长与宽货币组合创造类似金发姑娘的有利环境 [1] 资产配置观点 - 支持增持风险资产 看好周期性板块和金融股 [14] - 维持新兴市场股票和本地货币债券增持评级 [14] - 对美国国债 英国国债和日本国债维持减持立场 [14] - 美国国债收益率需大幅上升才会触及损害风险资产估值的危险区 [14] - 美元反弹潜力受限 因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和债务可持续性存在潜在担忧 [14] 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新高 [1] - 新兴市场和高收益债券利差收窄至周期性低点 [1] - 风险资产呈现普遍上涨态势 [1]
咨询巨头警告:算力需求激增,2030年AI行业或现8000亿美元营收缺口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7:09
数据显示,包括微软、亚马逊和Meta在内的科技巨头将在下个十年初将AI年度支出提升至5000亿美元 以上。OpenAI和中国DeepSeek等公司新模型的发布进一步刺激了对AI服务的需求,推动整个行业加大 投资力度。 在AI公司竞相宣布数千亿美元数据中心投资计划的背后,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正在浮现——如何产生 足够收入来覆盖这些巨额支出。 近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贝恩咨询警告称,人工智能行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收入缺口危机。该公司 最新发布的年度全球技术报告预测,到2030年AI公司将需要2万亿美元的年收入来支撑预期的计算需 求,但实际收入可能短缺8000亿美元。 这一巨大缺口源于AI服务变现能力远未跟上数据中心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支出需求。以ChatGPT为代表的 AI服务虽然用户增长迅速,但盈利模式仍不明朗,而OpenAI等头部公司每年亏损数十亿美元。 贝恩全球技术实践主席David Crawford表示:"如果当前的扩展规律持续,AI将日益拉紧全球供应 链。"该报告预测,全球AI算力需求到2030年可能激增至200吉瓦,其中美国占据一半份额。 这一预警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AI行业估值和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质疑。尽管 ...
立法、稳定币、IPO、财库——加密货币正在颠覆美国金融市场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4:16
今年7月华尔街见闻提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首部加密货币法案,为稳定币提供了 合法性框架。随后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和支付巨头纷纷入局,探索稳定币在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效率方 面的潜力。 同时,加密公司掀起上市热潮,并在公开市场受到追捧。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将公司财 库大量配置于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使自身股价与加密货币的波动紧密相连。 从稳定币立法、新兴稳定币激增,到加密货币公司IPO热潮,再到传统股票公司大举收购加密资产,四 大趋势让加密货币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传统金融体系,为行业创造了数十亿美元利润的同时, 也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带来了新的风险。 然而,这种快速融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稳定币的扩张可能影响银行的存款基础和放贷能力,并潜藏着 系统性风险。加密公司IPO背后的高波动性,以及上市公司"币库化"策略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的实际 亏损,都预示着这场由加密货币驱动的金融变革远未尘埃落定。 立法突破为稳定币正名 今年7月,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一项关于稳定币的法案,这是加密货币领域首次获得国家层面的法律认 可。 稳定币是一种与美元等法定货币一对一锚定的区块链代币,通过持有现金和短期美债等流动 ...
美元已进入“熊市机制”!大摩:做空成本将显著下降,美联储是关键,政府关门是“潜在利空”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3:28
美元或将出现持续且广泛的抛售,这是来自大摩的最新判断,且认为政府关门是美元的"潜在利空"因 素。 9月23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称,美元已进入"熊市机制",预计这一状态将 持续更长时间,带来广泛的美元卖压。 大摩策略师David S. Adams认为,美联储在鲍威尔杰克逊霍尔讲话后明确转向优先保护就业市场,即便 以容忍高于目标的通胀为代价。这一政策立场的转变为美元熊市提供了持续动力。 大摩指出,关键的是,市场定价显示美元的利差优势将在未来12个月内下降近100个基点,这将显著降 低做空美元的成本。 美国政府关门风险正在上升,摩根士丹利认为这对美元构成潜在利空。Polymarket市场数据显示,政府 关门概率近期明显上升,这可能进一步增加美元的风险溢价。 美联储政策转向触发美元熊市机制 摩根士丹利在年中展望中曾预测美元将持续走弱,但当时预期最可能的市场机制是"防御机制",即实际 利率和盈亏平衡点同时下降。 然而,自5月以来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实际利率确实下降了,但盈亏平衡点有所扩大。这种动态正是 该行四机制框架所显示的"美元熊市机制"。 历史数据显示,在美元熊市机制下,各货币兑美元上涨的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