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搜索文档
【科技日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科技日报· 2025-09-23 02:01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开幕。本届大会以"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 来"为主题,在展示我国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成就的同时,也将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 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比如,在濒危物种保护方面,通过推进国家公园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等,大熊猫、东北虎豹、藏羚羊、长江江豚、福建天麻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稳步恢复,栖息环境 持续改善。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被UNESCO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总数位居亚洲第一。这 些保护区,已成为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维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地与社区协同 发展方面进行前沿探索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MAB理念强调,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核心是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协调好与周边社区的关 系,推动保护区与社区协同发展。它所倡导的保护,并非简单封闭保护区、禁止人类活动,而是追求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王丁认为,"这一理念既先进,也契合我国国情。"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通过聘请周边社区居民担任生态护林员、引导开发特色生态产品、发展林下经 济以及鼓励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等方式,我国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实现 ...
NASA确认的系外行星突破6000颗
科技日报· 2025-09-23 01:40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一些完全不同类型的行星:有的像木星大小却更靠近恒星;有的围绕双星或已 死亡恒星运转;有的表面覆盖熔岩;有的密度如泡沫塑料;还有的云层由宝石组成。不同类型行星都为 研究行星形成条件提供了信息,并有助判断类地行星的普遍性及潜在分布区域,对探索宇宙生命至关重 要。 目前,直接拍摄到的系外行星不到100颗,多数行星光线微弱,被母星的光芒所掩盖。探测其他行 星一般采用的是间接法,如凌日法等。大多数候选行星需要后续观测确认,这也是档案中存在大量候选 行星的原因。 科学家已在整个银河系中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太阳系外的行星)。大多数行星只能通过间接方式进 行研究,但科学家们知道,它们种类繁多,正如这幅艺术概念图所描绘的那样,既有小型岩石行星和气 态巨行星,也有富含水的行星,甚至还有温度如恒星的行星。图片来源:NASA官网戈达德太空飞行中 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日前称,其监测并确认的太阳系外行星数量突破6000颗。 NASA在声明中表示,他们会持续将确认的行星加入统计,因此没有哪一颗单独被视为是第6000颗。目 前,还有超过8000颗候选行星等待确认。 银河系中可能存在数十亿颗行星,但要确认 ...
CRISPR有了新型“快递车”
科技日报· 2025-09-23 01:36
CRISPR是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分子剪刀"一样精准地修改导致疾病的基因,为治疗遗传病、癌症、罕见病等许多目前难以治愈的疾病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自这项技术诞生以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在实验室中修复了许多致病基因。然而,一个关键问题始终限制着它的实际应用:如何安 全、高效地把这套"剪刀"送到身体里真正需要它的细胞中去?如果送不到,或者送到了但效率太低,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真正治病。 图片由AI生成 现在,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团队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他们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基因快递车",不仅能更高效地把CRISPR工具送进细胞,还能减少伤 害,提高基因修复准确率,为未来更多基因疗法的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 研究发现,这种新型"快递车"进入细胞的效率是普通脂肪颗粒的3倍以上,对细胞的毒性却明显更低。更重要的是,它完成基因编辑的几率也提升了3 倍,并且在修复基因时更加精准,出错的概率大幅下降——精确修复的成功率提高了60%以上。这对于基因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一次错误的编辑就可能 带来新的健康风险。 适合多种疾病的通用平台 这项技术还有一个巨大优势:它是一个"模块化"的平台,就像一个通用运输系统,可以灵活调 ...
AI助力合成具奇异磁性行为的化合物
科技日报· 2025-09-23 01:36
基于这些计算结果,密歇根州立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团队成功合成了两种此前未被发现的化合物: TiPdBi和TiPbSb。后续实验确认,这些材料的实际性能与AI的预测高度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 准确性。 团队表示,这一方法为实验科学家提供了成百上千的新"候选者",显著加快了研究进程,也打开了 通往大量前沿材料的大门。 总编辑圈点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项AI新技术来加速量子材料发现。这项技术生成 了超过一千万个具有阿基米德晶格特征的"候选者",密歇根州立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团队从中合成了两 种具有奇异磁性行为的化合物。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 近年来,谷歌、微软和Meta等科技巨头开发的生成式AI已帮助人们设计出数千万种新材料。然 而,当面对奇异量子特性的材料时,这些模型往往力不从心。此外,人们在探索如量子自旋液体这类有 望推动量子计算革命的材料时,进展十分缓慢——十年研究仅识别出十余种候选材料。这一瓶颈严重制 约了技术突破所需的新材料发现。 为此,团队开发了名为SCIGEN的计算框架。SCIGEN是一种可集成到生成式AI模型中的代码系 统,能确保模型在每一步生成过程中都遵 ...
高炉煤气源头精脱硫技术助钢铁行业绿色转型
科技日报· 2025-09-23 01:28
目前,该技术已在应用中稳定实现高炉煤气燃烧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超过每立方米30毫克,低于国家 超低排放规定的标准每立方米50毫克,为清洁利用高炉煤气提供新路径,助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属可利用的二次能源,但因含有高浓度羰基硫等有机硫化 物,若不经脱硫直接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污染大气。传统末端脱硫工艺采用先燃烧后湿法处理的方 式,存在处理设施占地大且维护难度大、能耗高以及产生废水、固废较多等弊端。 记者9月19日获悉,中铝环保节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环保")与旗下子公司北京铝能清新环 境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攻关,成功破解高炉煤气源头精脱硫技术难题,开发出高性能水解剂、脱酸剂及配 套设备工艺。 记者9月19日获悉,中铝环保节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环保")与旗下子公司北京铝能清新环 境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攻关,成功破解高炉煤气源头精脱硫技术难题,开发出高性能水解剂、脱酸剂及配 套设备工艺。 为高效清洁利用高炉煤气,中铝环保创新性地选择了源头脱硫路径。该公司充分利用其在氧化铝领域的 资源优势,以氧化铝及其冶炼固废赤泥为基材,开发出一套适配于高炉煤气组分特征的核心药剂体系 ...
我国自研首台(套)抽蓄电站空压机投用
科技日报· 2025-09-23 01:28
记者9月19日获悉,安装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的国产抽水蓄能电站空压机"VM160"近日在 广州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9月19日获悉,安装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的国产抽水蓄能电站空压机"VM160"近日在 广州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套)抽蓄电站空 压机成功投用,打破了国外在该装备领域的长期技术垄断,有力促进国产关键能源技术装备加速向高端 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空压机是为机组启动制动、调速系统控制、调相运行等关键运行环节提供空气压力的关键装备。然而, 以往我国抽蓄电站空压机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存在采购及运维成本高、备件 采购周期长、技术无法自主可控等问题。 2021年6月,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储能公司")广州启安众智公司联合湖南启轩 机电设备公司、常州丰易达流体设备公司正式启动国产抽水蓄能电站空压机的研制攻关。 研制过程中,团队先后完成了技术路线选定、结构性能设计、设备研发制造、产品工程应用等攻关任 务。"我们不仅要突破技术瓶颈,更要立足抽蓄产业规模化发展需要,优化提高设备 ...
膨胀土变身电池“智能闸门”
科技日报· 2025-09-22 23:48
膨胀土是一种在我国26个省区市都有分布的特殊土质。它失水时会迅速收缩开裂,吸水时又会急剧膨胀 变形,时常导致道路路基和边坡发生垮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造成高额经济损失。 日前,来自长沙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膨胀土及膨润土(与膨胀土性质相 同的黏土,蒙脱石含量更高)等遇水膨胀原料,成功研制出了高性能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具有离子精 准筛分功能的共膨胀复合离子交换膜。 通过创新性提出的"纳米闸门"离子筛分机制,研究团队在交换膜中构建了仅头发丝万分之一粗细的"智 能闸门",从而精准调控液流电池的离子传输通道尺寸和电荷环境,实现离子高效选择性传导,为解决 液流电池长期存在的隔膜溶胀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实验结果显示,这类改性膜性能大幅高于现有 商用膜。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能源材料》。 丁美解释,液流电池中的隔膜在工作时浸润在溶液中,吸水会发生膨胀,导致原有的离子传输通道因膨 胀而变大,离子选择性降低,从而使得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活性物质容易穿过离子传输通道,造成正负极 活性物质交叉污染,自放电现象加剧,降低液流电池的效率、容量和循环寿命等性能。 膨胀土及膨润土等遇水膨胀原料的特性 ...
杜绝“刷分” AI算出美食榜单
科技日报· 2025-09-22 23:48
行业现状与痛点 - 传统美食榜单依赖消费者评价 评价门槛低且真实度难以区分 导致刷分刷榜成为灰色产业[1] - 商家面临不刷分就没流量 刷分后就不能停的运营困境 高分店铺可获得更多流量曝光[1] 产品创新与机制 - 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 通过用户真实行为数据实现无法刷分[1] - 榜单评分由行为数据与信用数据构成 行为数据包括导航搜索到店多次前往专程前往等真实行为[2] - 信用数据通过AI识别过滤虚假信息 并引入芝麻信用体系结合用户信用等级提升评价可信度[2] - 数据经过清洗保证用户隐私不被泄露 刷榜需完成从导航到店到好评再到反复到店等系列动作 已无现实可行性[2] 产品价值与影响 - 将真实出行和可信评价转化为商家长期可靠的信用资产 本质是线下服务信用体系创新[2] - 帮助商家远离刷分换流量送礼换好评等运营潜规则 让认真经营但不擅长流量玩法的小店被更多人看见[2] - 目前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的160万个线下服务商家 包括超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以及近5万个景区[2]
智能设计技术取得新进展:AI学会“读图”做海报
科技日报· 2025-09-22 23:45
9月17日,记者从安徽师范大学获悉,该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许晨晨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阿里与 深圳湾实验室等单位,基于无监督域适应技术,提出面向广告海报设计的图像感知布局生成方法,并构 建内容感知图文排版数据集。这一成果标志着AI辅助创意设计在内容感知布局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 智能设计技术从理论研究走向产业应用提供了新范例。相关成果近日刊发在国际期刊《IEEE模式分析 与机器智能汇刊》上。 在广告与视觉传播领域,海报排版是吸引用户关注、高效传递产品信息的关键。然而,传统自动化排版 方法由于缺乏对图像内容的深度理解,往往难以兼顾视觉美观与内容关联性,成为制约智能设计发展的 技术瓶颈。 针对此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跨域自适应方法,能够根据输入的产品图像,自 动生成符合大众审美且内容关联紧密的海报排版方案。同时,团队还构建了内容感知图文排版数据集, 涵盖60548组配对修复海报及对应标注、121000张高质量产品图像,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数据基础。 该成果不仅推动了跨域自适应技术与智能设计的深度融合,也为AI辅助创意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在广 告设计、数字媒体制作、电商视觉优化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
天然钻石中首现富镍合金
科技日报· 2025-09-22 23:39
团队表示,这是地幔化学反应的"瞬间快照"。钻石就像微小的时间胶囊,保存下了短暂的反应过程。这 些钻石的矿物成分还包含柯石英、富钾铝相以及分子固氮包裹体等。 这一发现不仅是首次在天然样品中发现富镍合金,也揭示了地幔深处局部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这些反 应可能解释为何一些超深钻石显示异常高的氧化状态,也可能为金伯利岩、煌斑岩等富挥发分岩浆提供 物质来源。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据《自然·地球科学》杂志22日报道,包括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在内的 国际科学家团队,首次在南非Voorspoed矿的钻石中,发现了天然存在的富镍合金。这些钻石形成于距 地表280—470公里的深处,为科学界长期推测的地幔氧化还原模型提供了直接验证。 几十年来,理论与实验都表明,在地幔250—300公里深度,应能稳定存在富镍合金,但能直接证实这一 预测的天然样品却极为罕见。 此次,研究团队在Voorspoed矿的钻石中发现了铁镍合金纳米颗粒和富镍碳酸盐小晶体。它们二者的共 存揭示了一种交代作用的氧化还原冻结反应:氧化性的碳酸盐—硅酸盐熔体渗入富含金属的还原性橄榄 岩。在这一过程中,铁首先被氧化,而镍则在残余金属合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