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诚信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时评:决不让歪风侵蚀科研生态!
新华社· 2025-09-22 03:46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坚守诚信底线,科技界再敲警钟:决不让歪风侵蚀科研生态! 中国科协19日发布公告,因周新源等5人存在违纪违法行为或科研失信行为,奖项主办单位决定撤销其 所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并收回奖章、证书、奖金。 奖项作为激励科技人才的重要荣誉,承载着对学术能力与学术道德的双重认可。而此次被撤销奖励的人 中,有的在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时实施请托、打招呼;有的为申请人请托提供协助并妨碍调查核 实工作;有的泄露自己专家身份、为申请人提供帮助并泄露评审信息;有的甚至触犯法律。这些行为既 背离了奖项设立初衷,更给青年科研群体带来不良影响,容易让歪风侵蚀科研环境。 整治学术不端更要扎紧制度笼子,建立常态化、长效性的科研诚信监管机制。强化相关单位的担责精神 和治理水平,通过主动开展学术不端情况专项检查、搭建不良现象投诉举报平台等方式,加强不良学风 发现和惩处力度。根据中国科协最新制定的处理办法,存在严重科研失信行为的人员将永久不得参评中 国科协表彰奖励项目或人才计划。 风清气正的创新生态需要各方共同维护。科研诚信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家单位的事,而是整个科技界 的共同责任。攥指成拳,才能对学术不端形成痛击。 ...
他们因何被撤销了科技奖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05:28
从公开资料看,这五位获奖人迄今获得的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也不止这一个,其他科技奖项的颁奖单位是否也会采取同样的撤销动作? 获奖者当选院士概率10% 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含金量"颇高。 中国青年科技奖,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中央于1987年共同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人不超过 100名,旨在表彰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男性候选人不超过40周岁,女性候选人不超过45周岁)。截至 2024年,该奖项共有1804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其中约有190位获奖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占比约10%。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则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自2004年起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表 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和团队(不超过 45周岁)。截至2024年,该奖项累计授予204名女科技工作者和19个科技工作者团队,其中有9人当选为两院院士。 中国青年科技奖并没有特别的说明,而中国青年 ...
新华时评|决不让歪风侵蚀科研生态!
新华社· 2025-09-19 10:55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决不让歪风侵蚀科研生态! 整治学术不端必须动真格,通过严肃处理、通报曝光,形成高压态势和强大震慑。此次中国科协对科研 失信的获奖者撤销奖项并公开通报,就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动真格的力度,向科技界释放出"学术作 风底线绝不可突破"的强烈信号。 整治学术不端更要扎紧制度笼子,建立常态化、长效性的科研诚信监管机制。强化相关单位的担责精神 和治理水平,通过主动开展学术不端情况专项检查、搭建不良现象投诉举报平台等方式,加强不良学风 发现和惩处力度。根据中国科协最新制定的处理办法,存在严重科研失信行为的人员将永久不得参评中 国科协表彰奖励项目或人才计划。 风清气正的创新生态需要各方共同维护。科研诚信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家单位的事,而是整个科技界 的共同责任。攥指成拳,才能对学术不端形成痛击。此次被撤奖的相关人员,其违规行为此前分别被科 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核查处理,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此次被中国科协撤销所获奖励, 正是多部门联合行动的结果。 只有对学术不端者绝不姑息,才是对那些甘坐板凳十年冷、勇闯科学"无人区"的科研工作者最有力的撑 腰、最真诚的尊重。期待更多部门和单位将动真格的治 ...
用于检测非标准短语 施普林格·自然推出科研诚信新工具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08:15
科研诚信工具发布 - 施普林格·自然推出非标准短语检测工具,用于识别投稿中结构别扭或过于复杂晦涩的异常短语,例如将"人工智能"写为"仿造意识",以打击使用释义工具逃避抄袭检测的行为[1] - 该工具基于"问题论文筛查器"(PPS)的扭曲短语公开目录开发,经过多轮测试验证,可跨学科评估投稿质量,若检测到大量非标准短语将退回稿件[1] - 工具开发历时较长,科研诚信团队联合多个技术部门合作完成,并借鉴学术界诚信侦探的工作成果[1] 技术实现与行业合作 - 新工具补充了公司现有科研诚信解决方案矩阵,包括无意义文本检测器、图像重复/篡改识别工具和不相关参考文献检查工具,均为内部自主研发[2] - 公司作为国际STM Integrity Hub贡献机构,向行业捐赠无意义文本检测工具,推动出版界协同维护科研诚信[2] - "问题论文筛选器"免费开放,最初应用于计算机科学论文筛查,后扩展至全学科文献,其核心指标为检测扭曲短语(即异常术语表述)[2]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虚假研究被公司科研诚信负责人视为出版行业共同挑战,需多方合作应对[1] - 工具可在投稿阶段拦截问题论文,避免后续发表流程的资源浪费,提升编辑评审效率[1] - 公司通过工具开发践行"守护学术记录"承诺,强化出版内容可信度[1][2]
川北医学院本科生“逆天学术履历”引争议,校方通报
券商中国· 2025-07-17 11:22
川北医学院学生科研情况通报 核心观点 - 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针对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展开调查核实,确认其已发表7篇论文并参与3篇论文审稿 [1] - 罗某某在奖学金评选材料中存在成果表述不严谨问题,已受到严肃批评教育 [2] - 学校强调将加强科研指导与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2] 论文发表详情 - **第一作者论文**:3篇,包括Frontiers in Nutrition的1篇研究论文、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的1篇荟萃分析、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的1篇评论文章 [1] - **通讯作者论文**:4篇学术评论,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e、Annals of Oncology、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1] - **审稿经历**:受邀为npj Digital Medicine、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期刊审稿,已完成3篇 [1] 争议事件处理 - 网友质疑的PPT图片来自2024年"昌华奖学金"评选材料,罗某某因表述不严谨和自夸倾向被批评 [2] - 学校重申立德树人原则,承诺优化科研管理机制 [2] (注:文档3为无关的新闻链接与联系方式,未纳入分析)
特朗普“科学黄金标准”行政令:借科研诚信之名强化政治控制
第一财经· 2025-07-06 11:08
美国科研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颁布《恢复科学黄金标准》行政令,表面提升科研透明度,实则将科学评价权转交政治官员操控 [1][2] - 行政令要求联邦机构30天内发布新科研诚信政策指南,60天内制定反馈政策,并允许政治任命官员负责调查 [3] - 该政策废除拜登时期保护政府科学家的措施,可能以"未清晰披露研究不确定性"等模糊理由惩罚科学家 [3] 科学界反应与影响 - 科学界强烈反对,联名公开信谴责行政令推行"愚人的科学黄金标准",认为其强化政治控制 [2][4] - 76%公众仍信任科学家,但行政令可能通过质疑既定科学(如疫苗研发)阻碍科研进展 [4] - 环保署曾提出"秘密科学"规定,新行政令类似要求公开所有数据,可能排除关键研究 [4] 中美科研治理对比 - 中国建立长效机制,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2023年科研失信线索同比下降31.2% [5][7] - 中国建议将科研诚信纳入《科学技术进步法》,保持政策稳定性,避免美国式波动 [5] - 中国在重点领域试点"数据—代码双公开",平衡透明度与权益保护 [6] 国际标准与话语权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推广《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行为准则》,提升全球科技治理话语权 [6] - 建议设立"科研活动独立条款"和诚信督察岗位,防范政治干扰 [6] - 中国特色治理模式结合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为全球提供新范式 [7]
买卖代写代投项目申报材料,海南通报处理情况
新浪财经· 2025-07-01 09:24
违规行为通报 - 东方雨虹及其法人代表王建与星荧公司签署《代理合同》,委托代写代投项目申报材料,并存在材料弄虚作假、管理失职等问题 [1][2] - 星荧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杨建新履行代写代投义务,并收取资金 [3] - 原东方雨虹职员姜殿正作为委托代理人签署合同并经办,但配合调查具有从轻情节 [4][5] 处罚措施 - 东方雨虹被撤销项目立项,禁止3年内参与财政性科技活动,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数据库 [2] - 王建被公开通报批评,取消3年内科技活动管理资格,禁止3年内参与财政性科技活动 [2] - 星荧公司被公开通报批评,禁止2年内参与财政性科技活动,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数据库 [3] - 杨建新被公开通报批评,禁止2年内参与财政性科技活动,相关材料移送海南大学 [3] - 姜殿正被公开通报批评 [5] 项目背景 - 违规项目为《绿色环保的低表面能船舶涂装防污涂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财政支持额度246万元,执行期为2025年2月19日至2028年2月18日 [1] 行业监管要求 - 海南省科技厅强调需加强法人主体责任,强化科研诚信教育和监督管理 [5] - 呼吁科研单位主动查处违规行为,科研人员恪守规范以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5]
仪器信息网公众号粉丝福利汇总:各类仪器/实验室优质学习资料、政策文件、配置清单免费下载
仪器信息网· 2025-06-26 01:53
资料福利汇总 - 关注公众号并回复"324"可免费领取《AI资料包升级版新增厦大湖南大学等》[3] - 回复"509"可免费领取《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6] - 回复"贵州24"可免费领取贵州省2024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6] - 回复"PFAS"可免费领取348MB的99个PFAS资料包[8] - 回复"25 2"可免费领取DeepSeek资料包[8] - 回复"外资22"可免费领取商务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及《便利境外机构享受有关税收的协定优惠操作指引》[9] - 回复"计量2024"可免费领取《2024年全国计量工作要点》文件[9] - 回复"诚信"可免费领取《科研诚信规范手册》[9] - 回复"卫生院"可免费领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版)》及《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版)》[9] - 回复"第九批"可免费领取《第九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目录评审结果公示》[9] - 回复"京津冀23"可免费领取《京津冀科技创新券服务提供机构(开放实验室)目录(2023)》[9] - 回复"攻坚10"可免费领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9] - 回复"退税"可免费领取《外资研发中心采购国产设备退税资格审核认定办法》及《科技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设备清单》[9] - 回复"答案23"可免费领取《2023年高校仪器分析试题库答案》及试题库大全[9] - 回复"水质"可免费领取《哈希水质监测方案合集》[9] - 回复"修仙"可免费领取《仪器宝典》[9] - 回复"外商"可免费领取《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9] 实验室配置清单 - 回复"疾控实验室"可免费领取《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11] - 回复"大专学科"可免费领取《11大专业学科仪器设备装备规范》[11] - 回复"中职学科"可免费领取《中职10大专业学科仪器设备装备要求规范》[11] - 回复"卫生"可免费领取《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11] - 回复"二级医院"可免费领取《基层二级医院检验科仪器配置清单》[12] - 回复"P3实验室"可免费领取《P3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清单》[12] - 回复"材料实验室"可免费领取《材料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配置清单》[12] - 回复"粮食实验室"可免费领取《粮食质检机构仪器配置清单》[12] - 回复"化学实验室"可免费领取《化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配置清单》[12] - 回复"高分子实验室"可免费领取《高分子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配置清单》[12] - 回复"环境实验室"可免费领取《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配置清单》[12] - 回复"土壤实验室"可免费领取《省级/区域级土壤中心实验室设备设施装备清单》[12] - 回复"半导体实验室"可免费领取《半导体企业硅材料测试实验室》[12]
“学术买卖”新交易背后 学术评估痛点依旧
中国青年报· 2025-06-23 03:05
学术买卖现象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声明指出有不法单位或个人冒用标识售卖、有偿修改项目申请书 [1] - 2025年第二批次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中近三成涉及买卖实验研究数据、买卖论文等问题 [1] - 社交媒体、电商平台存在大量论文代写、代发及基金标书修改服务,价格从2.5万元到8万元不等 [2] - 研究显示50.3%存在学术不端的医学论文涉及论文买卖、代写代投问题 [2] 学术灰色产业链成因 - 个人科研诚信意识不足是直接原因,高质量论文和重点项目是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 [3] - 论文、项目与科研人员切身利益深度捆绑,评价激励导向诱发学术买卖需求 [3] - 副教授、教授与特聘教授在配套政策上差距悬殊,学术不端代价相对收益较低 [3] - 论文、项目等级和数量对个人收入、发展影响大,导致学术买卖"利润率"高 [4] 评价评估痛点 - 高校科研人员上升通道窄,高层次项目有限且年龄限制导致急于求成 [6] - 单位考核评价过紧过急,论文和项目积分作为职称评审重要依据 [6] - 人才分类评价落实不够细,非科研职业如护士、职校教师也被要求考核论文 [6] - 主管部门考核机构时依赖可量化指标如论文、项目,导致压力传导至个人 [7] 改革与建议 - 2018年以来出台多项科技评价改革举措,提出克服"四唯"倾向 [7] - 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构评估导向,推进分类评价 [10] - 原创引领型科研需要宽松评价体系,为潜力人才提供良好土壤 [11] - 多部门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建议细化规章制度并加强惩戒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严正声明!
央视网· 2025-06-14 02: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严正声明 核心观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现有不法单位或个人冒用其标识,公开售卖、有偿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损害科学基金声誉并败坏科研生态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严正声明,强调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其名称、标识及英文缩写用于商业目的,并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 - 买卖、有偿修改项目申请书属于违法行为,已向有关部门报案 [1] - 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属于依申请公开事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公开或用于商业目的 [1] 违法行为及后果 - 代写机构曾对购买申请书人员以举报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要挟实施敲诈勒索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醒科研人员坚守诚信底线,不参与申请书买卖行为,遇敲诈勒索应依法报警 [2] - 正告从事买卖、有偿修改项目申请书的单位或个人立即停止非法活动,查实后将严肃处理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