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搜索文档
湛江市住建领域“质量月”活动启动
科技日报· 2025-09-26 01:18
活动现场,项目围绕"质量提升"核心设置党建引领、工艺样板、安全体验、机电安装、绿色施工、智能建造等展示区,通过"实体观摩+数字互动"的形式, 全方位呈现质量管理创新举措和成果。 "我们将以此次'质量月'为契机,把观摩会上的先进工艺与技术全面应用到项目建设中。"项目经理徐又安表示,项目团队将持续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 慧"四大核心,力争将项目打造为湛江人居品质新标杆。 转载来源:科技日报 作为湛江市年度住建领域质量工作的重要活动,本次会议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汇聚行业力量共探质量提升路径。 本次活动由湛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中建四局承办,中建四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湛江市建筑业协会、湛江华侨城欢乐海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协 办,来自湛江市各区县住建部门、行业协会及重点施工企业的300余人现场参会,并深入项目一线观摩学习质量管理先进经验。 作为中建四局重点打造的"质量匠心工程",华侨城欢乐海湾项目自开工以来,始终以"匠造品质好房子"为核心目标,将质量管控贯穿于设计、施工、验收全 流程。项目创新构建"三检制+智慧监管"质量管控体系,通过BIM技术建模优化、智能监测设备实时预警、绿色建 ...
干细胞移植逆转动物中风损伤
科技日报· 2025-09-26 01:11
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中风,其中约一半会留下长期后遗症,如瘫痪或语言障碍。这是 因为中风引发的脑内出血或缺氧会不可逆地杀死大量脑细胞,而目前尚无有效疗法能够修复这种结构性 损伤。因此,探索促进大脑再生的新方法成为医学界迫切的需求。 科技日报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张梦然)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团队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在动物实 验中通过干细胞移植,逆转了中风造成的脑损伤——不仅促进神经元再生,还显著恢复了运动功能。这 标志着再生医学在脑修复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的《自然·通讯》上。 团队与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合作,确保所有干细胞均在不使用动物来源试剂的条 件下制备,为未来安全应用于人体奠定了基础。另一项关键发现是,移植并非在中风后立即进行,而是 在一周后效果更佳,这一时间窗口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准备期。 尽管成果令人鼓舞,团队仍保持谨慎。他们表示仍需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并优化技术以简化在人 类中的应用。目前,他们正合作开发"安全开关"系统,可在必要时终止干细胞的增殖,防止异常生长。 【总编辑圈点】 这项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临床前景,其意义在于首次实现了结构性脑损伤的生物学修 ...
一次抽血可评估人体11个系统衰老状况
科技日报· 2025-09-26 01:11
研究团队首先对约7500人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利用8000多份血液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显示,与传统表观遗传时钟相比,新方法不仅能更准确地预测心脏病等与衰老相关的特定疾病,还能揭 示不同个体内各系统衰老模式的显著差异。 科技日报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刘霞)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项 新型血液检测技术——"系统年龄检测法",能够通过一次抽血,全面评估人体11个不同生理系统的衰老 状况,为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更精准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 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衰老速度并不一致,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传统生物年 龄检测方法只能给出一个整体性数值,无法反映不同部位的衰老差异。 新方法基于表观遗传学中的DNA甲基化机制,通过分析血液中特定生物标志物(如胆固醇、血糖 等)与各器官衰老相关疾病之间的关联,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建立起能评估心脏、肺、脑、代谢系统、 免疫系统等11个生理系统年龄的预测模型。 团队表示,该检测技术可为临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指导。例如,若检测发现某人的免疫系统年 龄显著高于心脏或肺部,医生可建议其采取增强免疫功能的措施;若 ...
我国普氏野马种群从濒危走向壮大
科技日报· 2025-09-26 01:11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卡山保护区")是国内最大的普氏野马保护 基地。众多专家学者四十年如一日,扎根荒漠腹地,从零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 助力普氏野马种群恢复。同时,新疆加快推进普氏野马种群扩散和扩大放归试验,与甘肃、宁夏、内蒙 古等地进行跨区域合作,合力推进普氏野马保护。目前,我国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突破900匹,占全球 总量的1/3。 科技助力种群恢复 在天山脚下的昭苏湿地公园,成群的马匹在平缓的河水中奔跑。与这些常见的家马相比,普氏野马 喜欢离群索居,在外形和基因上,二者均有区别。 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工程师薛剑楠告诉记者,普氏野马头大颈粗、全身呈土黄色,耳短小而圆, 无长额毛,鬃毛短而直立,背部中央有一条黑褐色脊线。 普氏野马有66条染色体,比家马多出两条。作为地球上唯一现存的野生马种,普氏野马仍保留着 6000万年前的原始基因图谱,被称为"生物基因的活化石",对生态链修复意义重大。 普氏野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濒危大型野生动物,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 普氏野马原产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由于气候变化、人为干扰、栖息 地碎片化等原因,曾 ...
利用率逼近100%!我国科学家实现这一领域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 2025-09-26 00:48
经该策略制备的催化剂,过去需要1吨来完成的任务,如今只需要200斤就可以完成,实现了近乎极致的 原子经济性。在丙烷脱氢制丙烯等高温苛刻反应中,该催化剂在铂用量减少90%的前提下,仍表现出优 于现行商业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 带领该研究团队的天津大学教授巩金龙表示:"我们的研究跳出传统'分散单原子'的思维框架,通过原 子级合金设计与界面调控,使贵金属在催化过程中的原子利用率逼近理论极限,为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开 拓了新路径。" 催化剂被誉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心脏",在众多化学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加速作用。贵金属是催化剂 的关键组分,其用量关乎化工过程的节能增效。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创新提出"原子抽提"策略,将 在催化中起关键作用的贵金属铂原子全部抽提到表面参与催化反应,利用率逼近100%。相关研究成果9 月2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 ...
推动低空经济产业从“概念热”走向“实质兴”
科技日报· 2025-09-25 23:57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当下,低空经济作为集新基建、新质生产力、新科技、新消费于一体的战略性 新兴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低空经济产业的进阶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技术瓶颈已成为阻碍产 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进一步加剧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阻力,跨部门政策协同、安全 监管标准统一、公众空域使用认知普及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破解以上难题,推动低空经济产业从"概念热"走向"实质兴"?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中 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进行了专访。 政策赋能与场景牵引是关键 记者:您认为低空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项昌乐:低空经济核心价值为塑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驱动全要素生产率跃升、重构区域增长格局 等。具体而言,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低空经济通过构建"低空+"产业生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eVTOL、飞行 汽车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正在快速崛起,低空经济与物流、旅游、农业、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将催生 一系列创新应用场景,为产业升级提供新路径。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低空 ...
再生医学在脑修复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干细胞移植逆转动物中风损伤
科技日报· 2025-09-25 23:54
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团队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在动物实验中通过干细胞移植,逆转了中风造成的脑损 伤——不仅促进神经元再生,还显著恢复了运动功能。这标志着再生医学在脑修复领域迈出了关键一 步。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的《自然·通讯》上。 更令人振奋的是,团队还观察到广泛再生效应:受损区域形成了新生血管、脑部炎症反应显著减弱,以 及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恢复。这些变化共同揭示了移植细胞如何激活整个大脑的"再生程序"。 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中风,其中约一半会留下长期后遗症,如瘫痪或语言障碍。这是因为 中风引发的脑内出血或缺氧会不可逆地杀死大量脑细胞,而目前尚无有效疗法能够修复这种结构性损 伤。因此,探索促进大脑再生的新方法成为医学界迫切的需求。 此次,团队采用来源于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神经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可由普通体细胞重编程获得,具 备分化为多种神经系统细胞的能力。为模拟人类中风,他们在小鼠脑内诱发了与人类高度相似的永久性 脑损伤。这些小鼠经过基因改造,不会排斥移植的人类细胞。在中风发生一周后,团队将神经干细胞精 准移植到受损脑区,并利用多种成像与生化技术对后续变化进行了长达5周的追踪。 结果显示,移植的干细胞在受损脑 ...
中国风电产业:从追风者到全球领航者
科技日报· 2025-09-25 23:54
美国的言论并不属实。中国风电产业装机规模、技术成就与全球份额等一系列客观数据见证了中国风电 产业的发展轨迹;在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各地的中国风电设施昭示了中国对世界能源 转型的贡献。 百米高的白色风车在戈壁滩上巍然矗立,无人机沿着海岸线自动巡检海上风机叶片,人工智能算法正在 实时优化风电场群的电量输出……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是2025年中国风电产业的真实写照。 1500倍增长:从34万千瓦到5.21亿千瓦的跨越 中国风电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与2000年装机容量仅34万千瓦相比,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5.21亿千瓦,增长超1500倍。2020年, 风电新增装机首次超越火电;至2024年,风电新增装机已达火电的1.5倍。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达4331万千瓦,同比增长14.9%,连续第4年稳 居全球首位。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62万千瓦,连续第7年位居全球第一,持续引领全球海上风电 发展。 衡量风能的实际利用效能,发电量是最有说服力的指标。2024年,中国风力发电量已逼近一万亿千瓦时 大关 ...
再生医学在脑修复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干细胞移植逆转动物中风损伤
科技日报· 2025-09-25 23:09
更令人振奋的是,团队还观察到广泛再生效应:受损区域形成了新生血管、脑部炎症反应显著减弱,以 及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恢复。这些变化共同揭示了移植细胞如何激活整个大脑的"再生程序"。 团队与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合作,确保所有干细胞均在不使用动物来源试剂的条件下 制备,为未来安全应用于人体奠定了基础。另一项关键发现是,移植并非在中风后立即进行,而是在一 周后效果更佳,这一时间窗口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准备期。 尽管成果令人鼓舞,团队仍保持谨慎。他们表示仍需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并优化技术以简化在人类中 的应用。目前,他们正合作开发"安全开关"系统,可在必要时终止干细胞的增殖,防止异常生长。 【总编辑圈点】 这项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临床前景,其意义在于首次实现了结构性脑损伤的生物学修复,而非仅缓解 症状。通过干细胞移植,激活了大脑整体再生环境,为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或脊髓损伤提供 了可借鉴的治疗范式。研究中发现的"一周延迟移植"窗口期,更是具有临床可行性,使技术向现实应用 迈出关键一步。未来若能在人体验证疗效,或将彻底改变神经康复医学的格局。 科技日报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张梦然)瑞士苏黎世大学研 ...
阿尔茨海默病会遗传吗
科技日报· 2025-09-25 08:24
阿尔茨海默病会遗传吗 本报记者 于紫月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达5%以上,在85 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达30%。一些人的父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痛心之余也担忧自己将来同样会患病。那 么,阿尔茨海默病会遗传吗? "有5%—10%的阿尔茨海默病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子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认知障碍性疾 病科主任张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医学界发现多种致病基因和风险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明确相 关。其中,致病基因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早老素2(PS2),携带上述任何一种致 病基因的人群中,95%以上会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且发病通常呈"早发"特征,四五十岁甚至更早即可发 病,该类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极高。与致病基因不同,风险基因载脂蛋白Eε4(如APOEε4基因) 则会提升患病风险。若携带风险基因,会大幅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概率,但其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 相对较低。 "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上此病,建议先带父母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基因检测,若不携带致病基因或 风险基因,子女则无须过分担忧。"张巍强调,如果父母的阿尔茨海默病是由致病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