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科技日报· 2025-09-28 01:10
构建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是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王晓萍介绍,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充分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以实施技能强企行动为抓手,打造"产教评"培训模式,联合产业链 上下游企业、院校、培训评价机构,实现培训内容与企业产业需求紧密融合。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全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积极推进"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大力支持"智 改数转"企业以订单培训等方式,加强数字人才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输送技能人才。 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推行"新八级工"制度为抓手,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王晓萍介绍,针对 技能人才上升空间受限的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原有"五级"基础上,往 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延伸拓展为"新八级工"制度,打破了技能人才成长 的"天花板"。"'十四五'以来,累计有4400多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000多人次获评特级技师、 首席技师,他们中有不少人,拿到的工资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差不多。"王晓萍透露。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谋划'十五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努力造就 一支规模宏大、素 ...
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实现催化剂中贵金属利用率逼近100%
科技日报· 2025-09-28 00:49
催化剂被誉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心脏",在众多化学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加速作用。贵金属是催化剂的关键组分,其用量关乎化工过程的节能增效。 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创新提出"原子抽提"策略,将在催化中起关键作用的贵金属铂原子全部抽提到表面参与催化反应,利用率逼近100%。相关研究成 果9月2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 在传统催化反应中,贵金属原子易聚集成较大颗粒,导致大量原子埋藏在颗粒内部,无法参与表面反应,催化效率在低位徘徊。这一问题在丙烯生产的 关键工艺,丙烷脱氢中尤为突出。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工品之一,是塑料、橡胶、纤维、医药等领域重要的基础原料,2024年中国丙烯产量占全球总 产量三分之一,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丙烷脱氢生产中约有高达三分之二的工艺采用贵金属催化剂,但传统催化剂依赖稀缺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低, 严重制约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一挑战,天津大学教授巩金龙带领研究团队经过近十年研究,开创性研发出"原子抽提"技术:通过在颗粒表面构造可选择性吸引贵金属原子的结 构单元,将包埋在颗粒内部的贵金属原子逐一吸引到表面。 新能源化工团队负责人巩金龙教授(右一)与团队成员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
噬菌体产品“Entelli-02”可对抗难治性感染
科技日报· 2025-09-27 23:34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Entelli-02是一款由5种噬菌体组成的"鸡尾酒"。团队利用过去10年收集的细菌分离株,经过噬菌体筛 选、遗传改造和临床前测试,不断优化配方。最终产品可杀死广泛的阴沟肠杆菌分离株,并在感染小鼠 体内将细菌负荷降低逾99%。 最初,团队只使用了3种噬菌体,但通过迭代设计,逐步引入遗传改造后的噬菌体,并补充两种疗效更 优的噬菌体,才形成最终配方。该产品符合治疗级标准,满足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特殊使用计划对静脉 输注产品的无菌和安全要求。这意味着已具备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在抗击耐药细菌的探索中,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与阿尔弗雷德医院研究团队迈出了关键一步。他们开发 出一种全新的噬菌体治疗产品"Entelli-02",即利用细菌病毒(噬菌体)来对抗致命的阴沟肠杆菌复合群 (ECC)。研究人员表示,Entelli-02的问世不仅是医疗突破,更是一款面向临床一线的工具,可用于对 抗难治性感染。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微生物学》杂志。 ECC属于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以顽强的耐药性而著称。2019年,它们在全球导致超过20万人死亡, 并能对作为最后防线的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 ...
韩政府公布新减排方案
科技日报· 2025-09-27 23:34
韩国环境部日前举行了"2035NDC全国运输部门公开讨论会议"。NDC指各国每5年向联合国提交一次, 以规定未来10年将减少多少温室气体的国家减排目标。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在道路交通领域,提出的减排手段包括加快零排放汽车普及和提升燃油效率。按照48%和53%减排方 案,需将全部汽车中的30%、34%替换为电动汽车或氢能汽车等零排放汽车。按照61%和65%减排方 案,零排放汽车的比例必须扩大到35%以上。韩政府表示,或像欧盟一样考虑在2035年限制燃油车的销 售。同时,韩国还计划新设零排放汽车专用的汽车税、法人税优惠等激励措施。韩国环境部长官金星焕 此前也曾表示,必须以当前两倍的速度削减燃油车数量,大约在2035年或2040年作出停止生产燃油车的 决定。 由于交通运输部门是韩国温室气体减排中最滞后的领域之一,韩国政府此次不得不公开讨论如此强有力 的减排方案。韩运输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2018年为9880万吨,到2024年减少至9750万吨,降幅只有 1.3%。韩国电动汽车和氢能汽车普及目前遭遇需求停滞、补贴缩减等问题,韩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普 及450万辆,但截至目前仅普及了85万辆。 韩国政府在会议上公 ...
新型量子随机数生成器小巧且高速
科技日报· 2025-09-27 23:33
为攻克这些难题,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发生器采用光放大器增强弱信号,并利用第二个光电二极管抑制 串扰及各类噪声。得益于内置噪声抑制功能,该光子集成电路能直接输出更清晰的信号,减少了对后期 处理的依赖,从而在小型化平台上实现了高速真随机数生成。 测试结果显示,即使量子信号被噪声淹没,该设备仍能有效恢复信号,解决了芯片集成设备的关键难 题。其生成随机数的速率高达每秒3千兆字节,可满足大型数据中心的安全需求。此外,系统连续稳定 运行24小时,展现出优异的可靠性,这也是采用单激光器最大化干涉可见度带来的优势。 英国东芝欧洲剑桥研究实验室科学家在25日出版的《光学·量子》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一款基 于芯片的量子随机数生成器,兼具小巧与高速的特点。这一突破使量子随机数生成技术向日常设备内置 应用迈进一步,有望在保持高速的同时增强数据安全性。 真正的随机性对网上银行安全、私人通信及敏感信息防护至关重要。随着数字安全需求日益增长,高速 生成高质量随机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集成光子学技术,利用微型光学电路在芯片上操控光线,可将复杂光学系统缩小至毫米级别。但此类系 统易受电子噪声等因素干扰,影响随机数质量。传统方法需通过复杂滤 ...
坚持和平利用核能——俄罗斯隆重纪念核工业成立80周年
科技日报· 2025-09-27 23:29
"我们在'世界原子能周'国际论坛的相聚,恰好将赶上两个重要的日子:庆祝我国核工业成立80周年的 日子,以及9月28日这个在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庆祝的核工业工作者日。"9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 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原子能周"国际论坛,向俄罗斯核科学家、俄核工业领域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祝 他们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并造福全人类。 2025年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成立80周年。"世界原子能周"国际论坛,是俄罗斯核工业成立80周年系 列纪念活动的高潮。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从新的技术秩序到新的世界观"。 诞生于战争环境,成长为民生支柱 普京在讲话中回顾了苏联核工业的诞生。他说:"苏联首次决定发展核能是在1942年9月28日,当时卫国 战争正在进行中,那场可能是卫国战争中最激烈阶段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结果尚不明朗。不等战争尘 埃落定,国家国防委员会就决定要组织铀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普京表示,公众对核能的态度在不断转变,正在将其视为一种环境友好且蕴藏巨大机遇的技术。这种转 变有其根本原因,不仅是因为有支撑先进核电机组的可靠解决方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全新技术范 式的出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以及处理海量数据需要 ...
“光镊”技术构建出最大量子比特阵列
科技日报· 2025-09-27 23:26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在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高度聚焦的激光束——"光镊"技 术,控制了6100个超冷中性铯原子,构建出目前规模最大的量子比特阵列。专家指出,这一突破表明中 性原子量子计算机具备大规模扩展潜力,但距离实现成熟可用的量子计算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的基本单元,与传统计算机中的比特有本质区别。传统比特只能表示0或1中的一种 状态,而量子比特可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借助量子纠缠实现并行计算,从而在解决特定问题上实现 指数级加速。 目前,全球量子计算技术路线多样,包括超导、光量子、离子阱、半导体量子点及中性原子等。本研究 采用的正是在真空中用"光镊"捕获中性原子作为量子比特的技术。 实验显示,在规模大幅扩展的同时,量子比特质量并未下降:其叠加状态可持续约13秒,比以往类似阵 列延长近10倍,单量子比特操控精度达99.98%。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实现了在阵列中将原子移动数百微米而保持量子态稳定。这种可移动的量子比 特是中性原子平台的优势之一,有助于更灵活地实现量子纠错。由于量子比特易受噪声干扰,纠错技术 是规模化量子计算的关键挑战。 研究团队计划下一步实现数千个物理 ...
工业化生产硅基量子芯片保真度超99%
科技日报· 2025-09-27 23:19
此前,Diraq与imec已展示,利用常规半导体工艺制造的量子比特在执行单比特操作时,保真度可达 99.9%。然而,要支撑真正的量子计算能力,还必须在双比特操作中实现高保真度。此次突破正是填补 了这一关键空白。 祖拉克表示,最新成果为开发完全容错、功能完善且具备成本效益的量子计算机扫清了道路。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由Diraq设计、imec制造的器件,在执行涉及两个量子比特的逻辑操作时,保 真度超过99%。双比特逻辑门是量子计算的基本构件,其可靠性被视为量子计算机走向大规模容错的关 键指标。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推进"量子基准计划",要求包括Diraq在内的18家公司证明能否达到"实用 规模"目标。所谓"实用规模",是指量子计算机在商业价值上超过其运行成本。专家认为,实现这一水 平至少需要在芯片上稳定操控数百万量子比特,以抵消量子态极易出错的弱点。 祖拉克介绍说,此次成果表明,硅基量子芯片可依托现有CMOS工艺进行大规模制造,从而在降低成本 的同时实现高保真度,为研制数百万比特级量子计算机开辟了可行路径。 据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量子技术初创公司Dir ...
编织结构为软体机器人设计提供新思路
科技日报· 2025-09-27 23:16
技术突破 -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提出基于纺织结构超表面编织的多功能变形与拟态伪装软体机器人设计策略 [1] - 利用纺织学中"线圈针脚编程"方法 通过调整纱线线圈几何排列实现针织结构精准工程化设计 [1] - 该方法仅依靠结构设计无需更换材料 即可赋予织物不同弹性和形变模式 显著提升软体机器人力学控制精度 设计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 [1] 应用成果 - 研制出具备可调刚度与弹性的柔性针织机器人 能够完成复杂曲面变形 [1] - 展示多模式变形机器人 流体驱动的红外隐身柔性爬行机器人及仿生拟态伪装系统等多种应用原型 [1] - 为多形态与伪装软体机器人研发开辟低成本 可扩展与定制化新路径 [1] 未来前景 - 技术有望应用于个性化可穿戴设备 自适应伪装迷彩 人机交互及智能温控服装等领域 [1]
5600万年前北极海洋加剧全球变暖谜底揭开
科技日报· 2025-09-27 08:06
"因为硫酸盐严重不足,犹如燃料短缺,'发电厂'无法正常工作,甲烷只能进入海水中。"项目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一歌解释,"这时候,另一类喜欢氧气的细菌开始快速'燃 烧'甲烷,就像高温燃烧释放大量废气一样。" 研究团队通过检测一种特殊的分子痕迹,成功复原了5600万年前的甲烷氧化过程。这些分子痕迹就像古 代细菌留下的"身份证",显示在PETM事件后期,进行"快速燃烧"的甲烷分解细菌活动显著增强并达到 高峰。 5600万年前的极热事件时,北极海洋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刊发论文揭示了此谜底: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微 妙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就像一个"化学开关",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而大量的甲烷以水合物"可燃冰"的形式储藏在海底。近年研 究发现,绝大部分海底释放的甲烷都会快速溶解在海水中,然后被各种微生物"消化"掉,很少能直接进 入大气。甲烷被"消化"的方式不同,对海洋和气候的影响也截然不同。 现代海洋中,约90%的甲烷会被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即以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