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豆瓣
icon
搜索文档
实测打标:上传未声明AI内容,微博、知乎一天了也没识别到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3:15
生成式AI应用标识合规情况 - 10款生成式AI应用包括腾讯元宝、DeepSeek、文小言、夸克等均已按照《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对生成文本、图片、视频内容添加标识[1][2] - 生成图片和视频的标识样式统一且下载后保留 其中豆包、夸克、即梦AI在下载后还会进行二次打标例如夸克在左上角添加"AI生成"字样 下载后右下角新增"夸克AI"水印[4] - 部分平台文本标识存在缺陷:DeepSeek和腾讯元宝的页面顶端提示会随对话增加消失 Kimi的底部提示字体小且为浅灰色难以察觉[4] 内容传播平台标识功能现状 - 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10款内容传播类APP均提供用户自主声明功能 允许发布时添加如"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标识[1][5] - 部分平台自主声明功能入口隐蔽 如微博需多次点击才能完成声明 在有效引导用户自主标识方面有待改进[1][5] - 平台对未声明AI内容的识别能力差异显著:豆瓣、今日头条、小红书、B站能迅速添加显著提示 而微博、知乎24小时内未能提示 去除原标识水印后能识别的平台更少[6] 行业合规实施挑战与建议 - 《标识办法》要求服务提供者规范传播活动 多家平台已出台管理细则并上线相关功能[4][6] - 专家建议平台加强技术能力建设 提升对生成合成内容的检测、识别和管理能力 并加强平台间联动与经验共享以避免监管漏洞[7] - 需推动用户标识意识养成 提升公众对信息真实性及来源可追溯性的评估能力 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普惠共享[7]
胡泳:什么是“信息蜂房型”的互联网产品?
36氪· 2025-08-27 13:26
信息蜂房概念核心观点 - 腾讯研究院提出信息蜂房概念以对抗信息茧房造成的封闭极化现象 强调用户作为能动协作的信息生态参与者[1] - 信息蜂房倡导多元信息源 动态开放的信息组织方式 人与信息的能动关系以及更具公共性的知识系统[1] - 该概念指向自主赋能的信息获取方式 要求互联网产品具备多元流动 主动探索和协作共建特征[2] 信息蜂房型产品特征 - 多元信息入口包括订阅 社交 搜索和专业渠道 避免单一算法推荐导致的信息单向流通[3] - 强用户主动性允许自主探索信息 形成个性化知识地图 而非被动刷流造成的认知局限[4][5] - 协作共建机制使用户成为信息创造者和传播者 通过共享机制和对话降低个体隔离风险[6][7][8] - 生态互联要求不同信息节点间保持通道畅通 通过开放接口和数据互通实现信息自由流动[9][10] 符合信息蜂房特征的产品案例 - 维基百科采用开放式协作编辑 多语言版本和结构化知识网络 实现全球用户共同维护的动态知识系统[13] - Quora类问答平台形成多角度知识网络 用户通过提问回答和点赞关注机制构建社会化知识市场[14] - 豆瓣通过兴趣小组和用户评分机制 形成以动态流和社区互动为主的主观体验化知识社区[14] - Reddit的subreddits社区结构允许用户跨社区流动 通过投票机制形成多元化信息生态[15] - RSS/播客产品通过订阅驱动实现去中心化信息获取 支持多感官内容呈现和个性化知识流构建[16] - 开源社区如GitHub提供版本控制和协作工具 支持开发者共同贡献代码文档实现知识迭代流动[17] - 开放获取系统如PubMed Central提供免费全文文献 通过结构化数据支持全球科研公平获取[18][19] 信息生态优化方向 - 增强用户能动性 through提供搜索订阅工具实现主动探索 打破算法过滤造成的认知局限[20] - 推动多元共生 through多样性激励机制引入跨圈层内容 形成不同观点并存的生态[21] - 促进群体协作 through社区化和开源共建机制 实现信息在共享对话中生长结网[21] - 构建健康信息生态需要兼顾多元化透明度与公共性 支持理性讨论和终身学习[21][22]
虎扑失去的,B站争议的
虎嗅· 2025-06-14 01:20
互联网垂直网站发展背景 - 虎扑创立于2004年 最初为篮球论坛hoopCHINA 当时互联网内容平台概念尚未形成 门户网站按兴趣分区是主流模式[2] - 2000年代互联网处于工具化时代 用户需求明确 网站需提供精准分区内容以适配低速网络环境[8][10] - 典型垂直网站包括豆瓣(影音) A站B站(动漫) 汽车之家(汽车) 色影无忌(摄影) 178/NGA(游戏) 均按单一兴趣领域构建[5] 垂直网站商业模式核心问题 - 内容高度依赖舶来资源 NBA(虎扑) 五大联赛(懂球帝) 日本动漫(B站) 好莱坞电影(豆瓣)构成主要内容来源[14] - 单一联赛/产业风险集中 NBA波动直接影响虎扑 好莱坞衰退冲击豆瓣 手机摄影颠覆色影无忌[16][20][26] - 本土产业发展决定天花板 汽车之家因国产新能源崛起受益 而CBA低迷加剧虎扑困境[22][24] 新时代用户需求变迁 - 当前用户以消遣娱乐为核心诉求 无目的刷内容成为主流 与工具化时代精准获取信息形成代际差异[9][11] - 垂直网站内容专一化从优势转为劣势 新一代平台(微博/小红书)依靠本土UGC实现内容无限供给[19] 转型路径对比分析 - B站完成二次元到综合视频平台转型 突破垂直领域限制 成为少数成功案例[27] - 扩圈战略存在争议 社区氛围变化与商业可持续性难以兼顾 虎扑无论是否扩圈均面临负面评价[30][31] - 汽车之家实现舶来内容与本土产业协同 创始人李想下场造车体现业务深度绑定[22]
你的手机、账号到底绑定了多少「授权登录」?这篇文章教你一次查清、解绑
36氪· 2025-05-12 02:01
第三方账号授权登录行业现状 - 互联网账号数量激增导致个人信息管理需求上升,催生了通行密钥(Passkey)等新型登录标准[1] - OAuth 2.0协议已成为行业基础技术标准,支撑Sign in with Apple、微信登录等主流授权服务[3] - 第三方授权登录使中小服务商用户转化率提升30-50%,但存在隐私条款不透明问题[3] 主要平台授权管理机制对比 Apple生态 - Sign in with Apple覆盖范围四年内扩展至包括国产软件在内的多领域服务[4] - 提供设备端和网页端(iCloud)双重管理入口,显示授权时间、虚拟邮箱等完整信息[5] - 管理界面支持一键解绑操作,系统版本差异仅影响UI样式[7] Google生态 - Sign in with Google在国内知名度较低但支持X/Pinterest/Medium等国际平台[7] - 授权范围扩展至Google Drive/相册访问权限,信息接触面较Apple更广[8] - 通过myaccount.google.com可查看权限详情并执行批量撤销[8] 国内主流平台 - 微信/QQ提供APP内直观管理路径,但微信小程序授权存在数据清除不彻底问题[15][16] - 支付宝管理入口位于「设置-用户保护中心」,支持第三方APP和小程序权限调整[18] - 抖音账号授权已接入醒图/剪映等工具,管理界面显示设备类型和精确授权时间[30][31]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信部"一证通查2.0"服务已覆盖25款主流APP的账号关联查询[32] - 运营商推出"二次号码焕新"功能,支持解绑200+应用的遗留账号绑定[35] - 监管要求推动互联网企业优化授权透明度,但微博等平台仍存在管理入口缺失问题[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