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钯期货和期权
icon
搜索文档
大涨60%!铂金还能买吗?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08:44
谈到铂金价格上涨的原因,世界铂金投资协会(WPIC)中国市场研究负责人张文斌指出,这背后是供 应受限、全球首饰需求强劲、投资兴趣浓厚、连续三年供应短缺状态、地上存量快速消耗及市场紧张持 续等六大核心逻辑支撑。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 北京报道 连日来,铂金延续涨势。截至北京时间9月24日14:30,现货铂金XPT最高触及1489.22美元/盎司。据 《中国经营报》记者测算,截至目前,今年铂金价格上涨超60%。 展望后市,广发期货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叶倩宁认为,受美联储降息影响,四季度金融商品市场可能再 次迎来宏观冲击,贵金属整体将维持高位震荡,波动率价格中枢再次上升。铂金的市场紧缺程度最为持 久,供应压力持续存在,给后期的铂金价格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供应短缺、投资需求大增 ETF资金回流推动价格上涨 复盘2000—2025年期间,铂金经历四阶段结构性演变。 兴业研究方面指出,第一阶段,2000—2008年结构性牛市。价格从450美元/盎司涨至2273美元/盎司 (涨幅4倍),主要基于柴油车渗透率提升(欧盟占比从32.8%升至53.6%)和南非供给受限(2008年产 量骤降24吨至146吨)驱动。 ...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 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2
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中国期货市场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农产品 金属 能源 化工 建材 航运 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 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月均价期货获证监会注册 将成为境内商品期货市场首批月均价期货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 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 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六成 [3]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创新品种填补传统商品期货市场空白 拓展服务边界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2] - 指数类和服务类期货工具为产业客户提供对冲市场风险工具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产品 [2] - 战略期货品种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 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 [3] - 期货市场通过"商储无忧"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助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3] - 航运 新能源 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发展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供顶层指引和制度保障 [6] - 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不断增多 覆盖能源 金属 农产品 航运等领域 期货公司外企股比限制取消 多家公司实现100%外资持股 [6] -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显著增强 波动率向主流货币水平靠拢 企业非美元多币种避险需求凸显 [7] - 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 掉期 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7] 国际经验与发展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过20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8]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推动全球数字货币规范化 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500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效率 [8] - 海外市场建立"行为监管+算法透明+风险隔离"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应对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 [8] - 建议布局绿色电力期货 碳排放权期货 丰富稀土 新能源 新材料及数字经济领域期货品种 [9] - 期待推出氢能 储能 稀土 铂族金属 半导体材料等相关衍生品工具 [9] 外汇期货与机制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建议适当缩小合约规模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灵活设定风控措施 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 [10] - 需强化功能监管 借助科技手段为风控措施赋能 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监管 [10]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0
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12日,中国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中国证监会于7月25日同意注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成为境内首批月均价期货品种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60% [3]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实现"走出去" [3] - 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多家公司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6]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保险+期货"等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户稳收增收 [3] - 期货标准品级设定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 - 航运、新能源、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提出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核心定位 [4] - 期货市场具备政策引导、需求驱动、基础支撑三重创新优势 [6] - 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掉期、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6] 国际经验与创新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2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7]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和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 500),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市场效率 [7] - 海外市场在数字资产衍生品、半导体期货及AI、区块链衍生品创新方面领先 [7] - 建议重点布局绿色电力期货、碳排放权期货及稀土、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品种 [8] - 期待推出氢能、储能、铂族金属、半导体材料等衍生品工具 [8] 合约设计与监管优化 - 建议缩小合约规模以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8] - 需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和灵活风控措施保障合约平稳上市 [8] - 需加强程序化交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通过科技手段强化风控 [9]
电力期货大消息!广州,重磅出手!商品期货交割中心也明确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23:39
电力期货研发上市进展 - 广州市政府提出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究电力期货并探索适时推出 以补齐国内能源衍生品品种短板 [1] - 电力期货在国内期货市场尚属空白品种 可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并稳定长期购销合同价格预期 [1] - 广期所已先后推出工业硅 碳酸锂 多晶硅等新能源产业链相关期货品种 此次布局将进一步拓展能源品种覆盖范围 [1] 国际经验与行业共识 - 国际电力期货市场已发展多年 主要集中在美国 日本和欧洲等成熟电力现货市场 [2] -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洲际交易所均有基于不同电力交易区域的期货合约 用于对冲电价波动风险 [2] - 业界共识认为电力期货引入将成为中国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补充 [2] 新能源期货品种拓展 - 方案提出探索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 包括风能 光伏 储能及关键原材料衍生品工具 [2] - 广期所就铂 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 这两种新能源金属期货上市仅一步之遥 [2] - 新品种推出将获得南沙政策支持 进一步丰富新能源领域风险管理工具 [2] 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建设 - 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 推动期货公司 风险子公司及现货企业交割仓储设施集聚 [3] -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 港口物流条件优越 有助于提高交割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3] - 交割中心建设将带动仓储 检测 供应链金融等配套服务发展 健全期现货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 [3] 跨境合作与对外开放 - 支持广期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 推动QFII和RQFII全面参与品种交易 [3] - 做好已上市品种纳入特定品种准备工作 稳妥有序将期货期权产品纳入对外开放范围 [3] - 境外投资者将获得更多参与中国绿色 低碳相关期货品种的选择机会 [3] 跨境金融便利化措施 - 研究探索香港及澳门证券 基金 期货从业人员在南沙跨境执业便利化试点 [4] - 措施包括豁免境外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科目考试 简化执业登记手续 [4] - 将增加面向境外人士的考试安排 破解跨境金融人才流动制度障碍 [4]
电力期货大消息!广州,重磅出手!商品期货交割中心也明确
券商中国· 2025-08-12 23:31
电力期货研发与上市进展 - 广州市政府提出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究电力期货,探索适时推出电力期货及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 [1] - 电力期货在国内尚属空白,广期所已推出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等新能源相关期货品种 [3] - 电力期货将补齐国内能源衍生品短板,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 [3] - 国际市场如CME和ICE已有成熟电力期货合约,用于对冲电价波动风险 [3] - 广期所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动电力期货研发上市,打造电力产业与期货市场的桥梁 [3] 新能源期货品种拓展 - 方案提出探索风能、光伏、储能及关键原材料衍生品工具 [4] - 广期所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新能源金属期货上市临近 [4] 南沙期货交割中心建设 - 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推动期货公司、现货企业等市场主体集聚 [5] - 南沙区位优势明显,交割中心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带动配套服务发展 [5] 跨境金融合作与开放 - 推动广期所与港交所跨境合作品种,允许QFII和RQFII参与交易 [5] - 研究探索港澳证券、基金、期货从业人员在南沙跨境执业的便利化试点 [6] - 方案由多部门联合印发,旨在破解跨境金融人才和资金流动障碍 [6] 国际化与对外开放 - 广期所将稳妥有序将已上市期货、期权产品纳入特定品种对外开放 [5] - 措施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低碳期货品种提供更多选择 [5]
期货衍生品“上新”不断 补齐短板服务实体经济显成效
证券日报· 2025-08-04 16:44
期货市场品种创新加速 - 中国证监会提出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业内预计将有铂、钯期货和期权等新品种面市 [1] - 2023年内已有7个期货和期权新品种上市 包括白糖系列期权、铝合金期货和期权、纯苯期货和期权、丙烯期货和期权等 [2] - 新品种紧扣"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转型"战略 集中在农产品、化工品、新能源和有色金属等领域 [2] 新品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纯苯和丙烯期货上市丰富了石化产业品种 为下游苯乙烯和聚丙烯企业提供原料价格风险管理工具 [2] - 自2022年8月以来期货和期权新品种累计达50个 期货市场品种总量达152个 在新能源、农产品、金属等领域创新品种功能发挥显著 [3] - 企业参与度快速提升 积极运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并探索含权贸易等创新模式 [3] 期货价格影响力提升 - 丙烯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日益完善 成为亚太地区相关贸易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4] - 我国在部分重要工业品领域正从"规模优势"向"定价优势"迈进 增强了相关产业链国际话语权 [4] 未来创新方向 - 业内期待推出国债期权等利率类衍生品 与国债期货形成场内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双支柱" [4] - 绿色金融方向期货品种创新受关注 如电力期货和碳排放权期货 对能源转型和碳市场发展有深远意义 [5] - 碳排放权期货有助于完善国内碳市场衍生品体系 为控排企业提供更灵活对冲工具 探索"期货+碳金融"联动机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