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钒液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永泰能源(600157.SH):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已完成多功率电堆测试
格隆汇· 2025-09-29 07:47
核心技术研发进展 - 新加坡公司Vnergy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储能团队合作推进钒液流电池先进核心技术研发 [1] - 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已完成多功率电堆测试 5kW系统产品已进入生产阶段 [1] - 第二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与负极增容材料研发按计划顺利推进 [1] 商业化前景 - 核心技术商业化落地后将实现良好收益 [1] - 技术突破将促进公司估值进一步提升 [1]
欧洲又倒了一家电池企业
鑫椤锂电· 2025-09-03 09:16
公司关闭事件 - 德国铁盐电池企业Voltstorage于2025年8月27日宣布逐步停止运营以避免破产 因未能成功筹集新一轮资金[1] - 公司资金尚未耗尽 停止运营旨在偿还公司义务[1] - 首席技术专家John Alper称市场逆境 投资周期及战略决策等因素导致关闭[1] 融资与业务发展 - 融资轮由Korys 巴伐利亚资本和EIT InnoEnergy联合牵头 SOSV Energie360°等参与投资[2] - 资金用于推进钒液流电池商业化并扩大铁盐电池技术研发[2] - 原计划2027年初完成首批铁盐电池试点安装[2] - 公司曾从买家处获得价值超10亿欧元的项目意向书[2] 破产程序与行业影响 - 慕尼黑地方法院于7月初因过度负债启动自行管理破产程序[3] - Northvolt等其他电池公司失败导致投资者对行业心存疑虑[3] - 行业面临技术难题 原材料短缺 产能不足及资金耗尽等挑战[3] - 事件警示电池行业需平衡资金需求与持续发展[3]
坚守主业 细分领域乾坤大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9:37
融科储能钒液流电池技术领先优势 -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大型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钒液流电池技术[12] - 构建覆盖电解液生产、电堆制造及系统智能控制的数百项专利产业链布局[12] - 钒液流电池具备25年以上日历寿命 无起火爆炸风险 通过水溶液电解质实现安全储能[13] 融科储能产能与市场地位 - 建成全球最大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制造基地 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15] - 全球市场份额超60%的在建与投运装机规模 电解液材料占全球80%份额[15] - 新增年产1.5GWh电解液生产线投产 总年产能扩至2.5GWh成为全球最大供应基地[16] 融科储能资本运作与技术发展 - 2022年完成A轮融资 2023年获十数亿元B轮投资 2024年6月完成5.48亿元C轮融资[15] - 连续攻克电化学基础技术、功能性核心材料及电堆技术等核心技术[16] - 2022年10月启动A股上市辅导 2025年4-6月辅导达到预期效果[16] 钒液流电池应用场景与成本优势 - 2024年在新疆、吉林交付多个大型项目 包括175MW/700MWh构网型储能项目[18] - 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与锂离子电池持平 初始投资成本1.8-2.4元/Wh[17] - 电解液永续循环使用使残值率超50% 通过技术优化和供应链扩张实现降本[17] 利安隆中卫公司业务转型与市场地位 - 从工业添加剂向健康消费品转型 建设4000平方米西部技术中心研发药品化妆品抗老化产品[20] - 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贡献公司三分之一利润 去年销售超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20] - 成为全球两家全系列抗老化产品供应商之一 拥有最齐全光稳定剂生产线[21] 利安隆中卫自动化与绿色发展 - 投入5000万元建设中控室 减少200多人力投入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22] - 配套齐全环保处理设施 年运行费用三四千万元 处理能力远超实际排放[25] - 通过ERP数字化系统和立体化仓库实现入库出库一键操作[23] 大连大高阀门核电技术突破 - 核一级爆破阀实现3毫秒响应精度 60年寿命保障 单台机组较进口节省2000万元成本[27] -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 覆盖华龙一号等国和一号堆型 参与制定23项行业标准[30] - 自主研发冗余点火系统提升可靠性30% 动态密封技术保证爆破冲击下零泄漏[31] 大连大高阀门国产化与成本优势 - 国产化使单台机组阀门成本降低40% 全生命周期成本仅为进口产品60%[33] - 主蒸汽隔离阀国产化鉴定比国际标准快1.2秒 48小时即可完成密封件更换[33] - 作为首家获得美国ASME核级资质企业 主导标准成为国际项目参考基准[34] 宝马兴庆特种合金转型成果 - 从硅铁合金转型多元合金孕育剂 形成八大系列100多种产品 全国市场占有率超30%[39] - 每年利用10万吨工业固废生产多元复合料 带来超1亿元销售额占总收入三分之一[40] - 2023年产值达3亿多元同比增23% 上半年技改后生产负荷降一半但产值反增[42] 宝马兴庆技术研发与精准制造 - 投入6000多万元技术升级 建设中试基地配备7台套试验炉实现微量元素精准控制[42] - 低铝中钙低钡产品将铝成分控制在0.5%-0.9% 满足丰田汽车80%合金孕育剂需求[39][42] - 通过订单式生产减少库存压力 承接日本东洋电化等国际客户特殊订单[38][42]
极致专注通往终极蓝海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9:37
储能行业 - 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为城市电网提供稳定电力支持 [1] - 大连融科储能拥有300多项全产业链专利 构建钒液流电池技术壁垒 [1] - 钒液流技术成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难题的关键解决方案 [1] 核电装备 - 大连大高核一级爆破阀响应精度达0.001秒 保障核安全 [1] - 公司爆破阀产品最低寿命承诺达60年 体现安全至上的制造理念 [1] - 单台机组成本优势显著 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特种铸造材料 - 宁夏宝马兴庆专注特种铸造材料研发 避免行业低价恶性竞争 [1] - 公司通过改造升级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成为细分领域单打冠军 [1] 高分子材料助剂 - 利安隆为全球领先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供应商 [2] - 公司为材料提供抗老化保护技术 延伸至健康消费品领域转型 [2] - 利安隆中卫持续扩大专利图谱 覆盖从工业到日常消费的全市场 [2] 制造业发展模式 - 中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专注主业、深耕细分领域的发展策略 [2] - 企业通过专利技术构建根基 以创新突破行业天花板 [2] - 从能源革新到材料升级 体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路径 [3]
融科储能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给城市电网装上超级“充电宝”
经济日报· 2025-06-27 22:00
公司概况 - 融科储能由大连融科储能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合资成立,专注于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发与装备销售 [1] - 公司累计项目规模超过380万千瓦时(含在建),覆盖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稳定运行和高耗能企业绿色转型三大市场 [1] - 2008年成立后,2016年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钒液流电池核心材料及储能装备产业化制造基地 [2] 技术优势 - 钒液流电池通过钒离子价态变化实现电能存储与释放,具有安全性高(无起火爆炸风险)、寿命长(日历寿命25年以上)、材料可无限循环使用等核心优势 [3] - 技术适用于"大型新能源基地+储能+特高压"、规模化集中储能等场景,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问题 [3] - 电解液原料来自钢铁冶炼钢渣中的钒,通过处理转化为初级产品后用于电池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 研发创新 - 大连融科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孵化平台构建"技术研发-工程实证-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化物所提供上游材料研发支持,公司负责下游产业化集成 [2][4] - 持续优化电解液配方(增大能量密度、提高钒利用率、拓宽温度窗口)、电堆结构设计(提升功率密度)和生产流程(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5][6] - 重点推进系统集成与控制集成创新,建设全自动化车间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从材料到系统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6][8] 应用案例 - 新疆吉木萨尔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钒液流储能项目已并网发电,具备调峰调频功能以平衡电网峰谷需求 [7] - 储能装备可为城市一级负荷提供紧急供电,在城中村改造中缓解电力扩容压力 [7] - 大型储能电站可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在系统全黑状态下快速恢复电厂运行 [8] 行业前景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储能需求,钒液流电池凭借安全性和环保特性成为关键基础装备 [3][8] - 中国钒储量和产量全球第一,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优势,技术端和产业端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8] - 在"双碳"目标下,钒液流电池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5][8]
一线调研 | 从亏损到独角兽!液流电池突破“卡脖子”技术,迎来吉瓦时时代
风电光伏与储能需求 - 风电光伏发电增长迅速但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无法做到随用随发,对新型储能需求迫切 [1] - 钒液流电池储能可将可再生能源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到电网中,起到巨型"充电宝"作用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钒化学品提纯转型至钒液流电池储能,敏锐抓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契机 [4][6] - 公司曾十几年经营亏损但仍坚守主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最终成为新型储能赛道全球"独角兽"企业 [1][11]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钒电解液生产基地,钒电池产品占全球市场60%,钒电解液销售占全球市场80% [19]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钒液流电池寿命周期达20多年,安全性高且绿色环保,但成本高导致国内外未大规模应用 [7] - 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立联合实验室,探索钒电池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7] - 攻克电化学基础技术、核心材料技术、电堆技术等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全国产化 [17] - 关键材料如膜材料最初依赖进口,1平方米近600美元,5兆瓦项目成本达300万美元 [9] - 电极材料从6.35毫米降至2.52毫米,电堆仅用原先三分之一材料即可达到同样储能效果,性价比大幅提升 [13] 政府支持与行业地位 - 当地政府指导公司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给予科研经费支持,获批中央补助资金3392万元 [15][17] - 公司牵头制定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申请及授权500多项国内外专利 [17][19] - 独立承接三峡200兆瓦/1吉瓦时储能电站并交付完成,推动行业进入吉瓦时时代 [19] 市场前景 -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扩大,储能需求市场将越来越广阔 [21] - 公司订单量急剧增加,新型储能赛道迎来发展春天 [4][21]
龙佰集团副董事长许冉:创新图强 打造千亿级绿色材料产业版图丨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访
搜狐财经· 2025-03-25 11:41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将持续聚焦钛白粉及海绵钛主业 利用核心技术巩固全球龙头地位并实现氯化法钛白粉技术再升级[3] - 依托航天航空转子级海绵钛制备技术优势 拓展高端海绵钛市场份额 以高端新材料产品引领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3] - 打造稀散金属领域发展 推动钪 钒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 投入钒液流电池 钒铝合金 含钪高性能铝合金等新产业领域形成新增长极[3] 产业布局规划 - 不断调整钛产业结构 深挖新质生产力 致力于成为中国钛产业结构变革领导者[4] - 推进钒钪材料产业园区建设 完善从上游资源获取钪 钒等元素 通过技术创新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4] - 打造千亿级绿色新材料产业版图 在钛 锆新能源等材料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