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搜索文档
【机构调研记录】金鹰基金调研稳健医疗、特宝生物等6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09
稳健医疗业务表现与战略 - 全棉时代第二季度实现13%同比增长 7-8月销售增速回升[1] - 医疗板块围绕三大战略展开 重点提升产品结构和生产效率 推进海外供应链建设[1] - 棉柔巾业务增长持续好于大盘 下半年将推出多款新品并加强渠道建设[1] - GRI上半年受中美关税战影响但供应链已全面恢复 预计下半年趋势向好[1] - 高端敷料、手术室耗材、健康个护业务增速较高 传统敷料业务保持稳定[1] - 全棉时代上半年毛利率提升 下半年将继续优化商品组合和渠道结构提升利润率[1] - 线下门店聚焦高质量开店 提升同店同比并优化会员服务[1] - 所得税率上升主要因业务结构变化和全棉时代子公司迁址导致[1] 特宝生物研发进展与战略布局 - 乙肝功能性治愈未来将趋于不同机制药物与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的联合优化[1] - 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旨在广覆盖乙肝诊疗网络并提供全病程科学管理[1] - 与ligos合作探索清除感染细胞后的再感染控制 收购九天生物以利用其基因治疗平台[1] - 新技术如siRN已进入临床联合应用阶段 未来关键在于联合用药策略优化[1] - 干扰素渗透率提升依赖于疾病认知深化与不良反应管理优化[1] 锐捷网络业务表现与市场趋势 - 上半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互联网客户 占比超过90% 400G产品占比超60%[2] - 下半年云端算力基础设施需求依旧旺盛 互联网行业基于智算的资本开支预计继续加大[2] - 2T规格产品主要为200G+400G组合 支持大规模GPU集群互联[2] - Scaleup网络在国内发展迅速 公司参与高通量以太网联盟并推出面向智算场景的产品方案[2] - 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11.45亿元 同比增长48% 主要面向SMB市场 合作伙伴数量增长到2620家[2] - Q2交付未受影响 Q3订单多为年初框采合同 预计新签订单增速可能下降[2] - 国内互联网大厂对国产化无明确时间表 国产12.8T芯片可满足大部分数据中心场景需求[2] - 与国产GPU厂商有产品适配和技术交流 但商业化部署需时间[2] - 上半年费用总额同比减少 预计全年费用同比持续下降[2] - 园区网络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明显 2024年行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Q2略有复苏[2] - 数据中心产品毛利率较低为15%-20% 企业网和SMB市场毛利率有所提升[2] - CPO技术能满足高速高密度互联需求 规模化商用预计还需1-2年[2] - 数据中心预计增速超过50% 园区持平 SMB稳健增长20-30% 运营商可能下滑[2] - 运营商国产化要求高但进度慢 园区市场对国产化要求迫切且更易实现[2] 百利天恒研发进展与战略目标 - 与BMS合作开发iza-bren 新开展3项II/III期海外关键注册临床试验[3] - 三项临床试验分别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3] - RC核药平台取得新突破 首款核药候选药物BL-RC001提交国内IND申请[3] - 新一代毒素药物BL-B16D1和BL-M17D1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3] - 已有9款DC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款DC药物处于IND受理阶段[3] - 截至6月底研发费用为10.38亿元 预计未来临床研究费用会相应增长[3] - iza-bren治疗末线鼻咽癌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计划提交药品上市申请[3] - 目标在5年内成为肿瘤治疗领域领先的入门级MNC[3] 联赢激光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33亿元 同比增长5.3% 归母净利润5792万元 同比增长13.16%[4] - 上半年新签订单25亿元 其中锂电业务17亿 非锂电业务8亿 全年订单目标45亿[4] - 涉及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设备 已交付7台装配段设备给头部客户[4] - 锂电设备更新周期2-3年 去年改造订单4.2亿 今年上半年2.7亿 全年预计5-6亿[4] - 3C小钢壳电池上半年订单4-5亿 下半年预计6-8亿 四季度确认收入[5] - 新工艺极片加工设备明年放量 目前针对消费电子产品电池 动力锂电正在试验应用[5] - 在半导体、光伏、氢燃料、继电器、医疗器械等领域有新进展[5] - 小钢壳电池应用于手机、手表、可穿戴设备、眼镜 未来可能用于平板和电脑[5] - 信用及资产减值今年上半年2787万元 预计全年比去年少 公司聚焦头部客户控制风险[5] - 取得深圳知名半导体公司合格供应商资格 订单几百万 涉及激光焊接设备和代工业务[5] - 有深圳总部和惠州、溧阳、日本三个基地 计划在德国、美国、匈牙利、香港、泰国设立公司[5] 乐普医疗业务亮点 - 子公司乐普瑞康主要从事老人养老服务和护理服务 公司持有70.18%股权[6] - 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6] - 人工智能产品主要是搭载AI-ECG的各种生命指征监测类硬件产品[6] - 硬件产品外形包括各种可穿戴设备、pad类、台式机等[6]
【机构调研记录】长安基金调研英杰电气、兆易创新等6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09
英杰电气调研要点 - 2025年半年度营收7.22亿元同比下降9.4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32.71% [1] - 光伏行业销售收入2.98亿元同比下降25.18%,发出商品约14亿元预计2026年确认收入 [1] - 半导体业务订单和收入同比下降,但剔除射频电源客户结算方式变更影响后应同比增长 [1] - 其他业务订单增长60%,钢铁冶金行业增长显著 [1] - 充电桩大订单预计未来四个月落地,核聚变电源订单与去年持平 [1] 兆易创新业务表现 - 2024年二季度NOR Flash高个位数增长,利基型DRAM增长超50%,MCU接近20%增长 [2] - 模拟芯片基数低环比成长较高,传感器芯片增长约10% [2] - 下半年利基型DRAM供应偏紧缺,合约价格上涨,第三季度继续上涨 [2] - NOR Flash需求端代码量上升,供应端晶圆制造产能紧张,供给短缺将持续较长时间 [2] - MCU增长点在工业控制、光储充、白电等高门槛国产化替代方向 [2] - DDR48Gb收入贡献全年有望达DRAM收入三分之一,LPDDR4小容量产品收入占比可能提升到两位数 [2] - 45nm NOR Flash产能爬坡,预计年底收入贡献15%,2026年补齐产品线 [2] 锐捷网络业务动态 - 上半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互联网客户,占比超过90%,400G产品占比超60% [3] - 下半年云端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旺盛,互联网行业智算资本开支预计继续加大 [3] - 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48%,主要面向SMB市场,合作伙伴数量增长到2620家 [3] - 国内互联网大厂对国产化无明确时间表,国产12.8T芯片可满足大部分数据中心场景需求 [3] - 数据中心产品毛利率较低(15%-20%),企业网和SMB市场毛利率有所提升 [3] - 数据中心预计增速超过50%,园区持平,SMB稳健增长20-30% [3] 良信股份业务布局 - 数据中心业务分为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单体项目三大板块,市场占有率集中在HVDC、UPS [4] - 下半年新能源业务增速可能放缓,将在数字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持续发力 [4] - 海外大客户对产品有技术升级需求,原有供应商存在产能瓶颈 [4] - 新能源BU中光伏、储能、风能占据较大份额,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箱式变电站等增速较快 [4] 科德数控产能建设 - 银川和沈阳工厂已完成主体建设进入内部装修,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 [5] - 与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中航沈飞民用飞机公司共建大飞机结构件工艺验证中试基地 [5] - 多款高端五轴数控机床具备成熟镁合金材料加工能力,拥有国内最大功率电主轴 [5] 乐普医疗业务亮点 - 子公司乐普瑞康主要从事老人养老服务和护理服务,公司持有70.18%股权 [6] - 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已获得NMPA注册批准 [6] - 人工智能产品主要是搭载AI-ECG的各种生命指征监测类硬件产品 [6] 长安基金概况 - 资产管理规模144.49亿元排名132/210,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91.5亿元排名123/210 [6] - 管理公募基金数50只排名102/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9人排名112/210 [6] - 旗下最佳基金产品为长安行业成长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1.19,近一年增长90.41% [6] 消费电子ETF数据 - 产品代码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9.18% [8] - 市盈率44.73倍,最新份额25.1亿份增加68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5亿元 [8] - 估值分位67.84% [9]
【机构调研记录】朱雀基金调研兆易创新、赛分科技等3只个股(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8-26 00:06
兆易创新业务表现与展望 - 2024年二季度NOR Flash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利基型DRAM增长超50% MCU增长接近20% 传感器芯片增长约10% [1] - 第三季度预计环比增长 全年需求上涨 利基型DRAM供应偏紧缺至全年 下半年该业务营收显著增长且合约价格继续上涨 [1] - 公司毛利率整体平稳 Flash未来温和涨价 DRAM毛利率提升 整体保持稳定 NOR Flash因需求端电子产品代码量上升和供应端晶圆制造产能紧张 供给短缺将持续较长时间 [1] - MCU增长点集中在工业控制、光储充、白电等高门槛国产化替代方向 新产品收入贡献提升 [1] - DDR4 8Gb收入贡献全年有望达DRAM收入三分之一 LPDDR4小容量产品全年收入占比可能提升到两位数 [1] - 45nm NOR Flash产能爬坡 预计年底收入贡献15% 2026年补齐产品线 成本显著优势且芯片面积缩减20% [1] - 公司具备定制化存储技术先发优势 与战略供应商关系良好确保产能和制程优势 利基市场稳定且头部厂商减产带来增长机会 [1] - 规划LPDDR5产品线预计两年内推出 看好汽车MCU市场并推出多核产品 AI MCU应用于AI场景及算法搭载且内部集成NPU [1] 赛分科技业务动态与市场环境 - 填料主要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领域 下游客户需求恢复良好 国产替代推动下增长动力充足 [2] - 2025年全年整体业绩预计稳健增长 抗体和多肽领域同比增幅较大 [2] - Q2营收增加但利润率下降 主因胰岛素和GLP-1领域毛利率较低及市场竞争加剧 [2] - 国内创新药BD趋势带来市场需求增长 国产替代加速 技术创新升级 定制化服务发展和行业竞争加剧 [2] - 海外业务分为分析色谱和工业填料 主要竞争对手为Cytiva和Thermo Fisher 公司优势在于技术平台和定制化服务 [2] - 国产替代趋势不可逆转 出海需通过本地化公司服务海外市场 [2] - 扬州一期产能利用率高 二期建成后可承接大客户需求 [2] -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爆发 公司开发多种MMC复合模式填料适用于多种亚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纯化 [2] - GLP-1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相关填料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 [2] 乐普医疗业务亮点 - 子公司乐普瑞康主要从事老人养老服务和护理服务 公司持有其70.18%股权 [3] - 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已获得NMPA注册批准 [3] - 人工智能产品主要为搭载AI-ECG的各种生命指征监测硬件 包括可穿戴设备(戒指、手环、心贴)、pad类和台式机等 [3] 消费电子ETF数据 - 产品代码159732 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跌9.18% [5] - 市盈率44.73倍 最新份额25.1亿份 增加68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5亿元 [5] - 估值分位67.84% [6]
【机构调研记录】国泰基金调研兆易创新、特宝生物等10只个股(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8-26 00:06
兆易创新业务增长与产品规划 - 2024年二季度NOR Flash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利基型DRAM增长超50%,MCU增长接近20%,模拟芯片环比成长较高,传感器芯片增长约10% [1] - 预计第三季度环比增长,全年需求上涨,利基型DRAM供应偏紧缺至全年,下半年利基型DRAM营收显著增长,合约价格第三季度继续上涨 [1] - 公司毛利率整体平稳,未来Flash温和涨价,DRAM毛利率提升,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 [1] - NOR Flash需求端电子产品代码量上升,供应端晶圆制造产能紧张,供给短缺将持续较长时间 [1] - MCU增长点在工业控制、光储充、白电等高门槛国产化替代方向,新产品收入贡献提升 [1] - DDR4 8Gb收入贡献全年有望达DRAM收入三分之一,LPDDR4小容量产品全年收入占比可能提升到两位数 [1] - 研发投入大,市场空间弹性大,目标实现与标准接口利基存储可比的营收规模 [1] - 具备先发优势和与战略供应商的良好关系,确保产能和制程优势 [1] - 利基市场稳定,头部厂商减产带来增长机会,规划LPDDR5产品线,预计两年内推出 [1] - 看好汽车MCU市场,推出多核产品,AI MCU应用于AI场景、AI算法搭载、内部集成NPU [1] - 45nm NOR Flash产能爬坡,预计年底收入贡献15%,2026年补齐产品线,成本显著优势,芯片面积缩减20% [1] 特宝生物乙肝治疗与研发进展 - 乙肝功能性治愈未来将趋于不同机制药物与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的联合优化 [2] - 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旨在广覆盖乙肝诊疗网络,提供全病程科学管理 [2] - 与ligos合作探索清除感染细胞后的再感染控制,收购九天生物以利用其基因治疗平台提供更精准解决方案 [2] - 新技术如siRN已进入临床联合应用阶段,未来关键在于联合用药策略优化 [2] - 干扰素渗透率提升依赖于疾病认知深化与不良反应管理优化 [2] 锐捷网络数据中心与海外业务 - 上半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互联网客户,占比超过90%,400G产品占比超60% [3] - 下半年云端算力基础设施需求依旧旺盛,互联网行业基于智算的资本开支预计继续加大 [3] - 2T规格产品主要为200G+400G组合,支持大规模GPU集群互联 [3] - Scaleup网络在国内发展迅速,公司参与高通量以太网联盟,推出面向智算场景的产品方案 [3] - 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48%,主要面向SMB市场,合作伙伴数量增长到2620家 [3] - Q2交付未受影响,Q3订单多为年初框采合同,预计新签订单增速可能下降 [3] - 国内互联网大厂对国产化无明确时间表,国产12.8T芯片可以满足大部分数据中心场景需求 [3] - 与国产GPU厂商有产品适配和技术交流,但商业化部署需时间 [3] - 上半年费用总额同比减少,预计全年费用同比持续下降 [3] - 园区网络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明显,2024年行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公司层面在Q2略有复苏 [3] - 数据中心产品毛利率较低(15%-20%),企业网和SMB市场毛利率有所提升 [3] - 公司直接销售给互联网客户的国内总部,不计入海外业务统计 [3] - CPO技术能满足高速、高密度互联需求,规模化商用预计还需1-2年 [3] - 数据中心预计增速超过50%,园区持平,SMB稳健增长20-30%,运营商可能下滑 [3] - 运营商国产化要求高但进度慢,园区市场对国产化要求迫切且更易实现 [3] 天合光能光伏与储能业务 - 光伏产业座谈会要求规范竞争秩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光伏行业协会倡议加强自律,维护公平竞争 [4] - 未来光伏电池技术路线中,TOPCon为主流,BC和HJT共存,叠层电池技术是重要发展方向 [4] - 储能板块全年目标8GWh以上,海外订单占比提高,成本摊薄提升毛利率 [4] - 美国市场需求加速释放,组件价格提升,天合加快销售并优化供应链 [4] - 上半年组件出货超32GW,国内占比超50%,欧洲超25%,亚太11%-12%,中东8% [4] - 储能订单超10GWh,海外占比高,支撑未来盈利性提升 [4] - 分布式光伏短期观望,长期需求有望复苏,公司会调整策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4] 良信股份业务板块与海外合作 - 数据中心业务分为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单体项目三大板块,市场占有率集中在HVDC、UPS [5] - 下半年新能源业务增速可能放缓,将在数字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持续发力 [5] - 海外大客户对产品有技术升级需求,原有供应商存在产能瓶颈,良信与海外大客户合作配合度较好 [5] - 海外业务上半年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小幅下降 [5] - 新能源BU中光伏、储能、风能占据较大份额,还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箱式变电站等增速较快的业务模块,以及核电、氢能领域的布局 [5] 百利天恒研发进展与临床试验 - 与BMS合作开发iza-bren,新开展3项II/III期海外关键注册临床试验,分别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 [6] - RC核药平台取得新突破,首款核药候选药物BL-RC001提交国内IND申请 [6] - 新一代毒素药物BL-B16D1和BL-M17D1推进到了临床试验阶段 [6] - 已有9款DC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1款DC药物处于IND受理阶段 [6] - 截至6月底,公司研发费用为10.38亿元,预计未来临床研究费用会相应增长 [6] - iza-bren治疗末线鼻咽癌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计划提交药品上市申请 [6] - 目标是在5年内成为一家在肿瘤治疗领域领先的入门级MNC [6] 晶丰明源产品与技术升级 - 通过工艺迭代、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持续降本增效,使得整体毛利率较上年有所增长 [7] - LED照明业务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量与单价下滑,但智能LED照明产品市场布局扩大 [7] -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全系列产品已量产并进入规模销售阶段,客户包括多家海外和国内客户 [7] - 对高压BCD-700V工艺平台进行了技术升级,第六代高压工艺平台已量产,第二代40V BCD工艺平台DrMos产品也进入量产 [7] - 完成了对南京凌鸥创芯剩余股权的收购,电机控制驱动芯片销售收入增长24.30% [7] 芯原股份AI与芯片定制服务 - 在AI领域提供多种软硬件定制平台解决方案,已为多家国际巨头提供服务 [8] - 研发人员占比89.31%,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88.76%,重视应届毕业生招聘 [8] - 通过提升一站式芯片定制能力,增加高附加值项目收入,有望提升毛利率 [8] - 订单增长受AI云侧、端侧需求带动,具备先进工艺节点芯片流片经验和丰富IP积累 [8] - 在手订单连续七个季度高位,预计一年内转化比例约为81%,保障未来营收 [8] - 推进Chiplet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已在汽车厂商高性能车规芯片设计方面取得成功 [8] 夏厦精密财务与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30.77%,但净利润下降41.87%,主要因价格竞争、成本增加及利息变化 [9] - 产品如精密齿轮、减速机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订单规模较小 [9] - 减速机业务增长超100%,得益于客户验证后的放量 [9] - 未来计划拓展关节模组产品链,并加大研发投入 [9] - 丝杠核心加工设备研发进展顺利,精度和效率提升 [9] - 已在越南建厂试生产,未来将扩展海外市场 [9] - 智能传动系统核心零部件项目正在推进,资金来源多样 [9] 乐普医疗业务亮点 - 子公司乐普瑞康(北京)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老人养老服务,护理服务,公司持有其70.18%股权 [10] - 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俗称"童颜针")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注册批准 [10] - 人工智能产品主要是搭载AI-ECG的各种生命指征监测类的硬件产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外形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可穿戴设备(戒指、手环、心贴)、pad类、台式机等 [10]
乐普医疗(300003):2Q业绩增长提速 长期业务看点丰富
新浪财经· 2025-08-25 06:3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1H25实现收入33.69亿元(同比-0.4%)、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0.9%)、扣非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2.3%)[1] - 2Q25收入16.33亿元(同比+11.7%)、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45.0%)、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70.3%)[1] - 1H2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36亿元(同比+300.5%)[1]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9%,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1] 业务板块表现 - 器械板块1H25收入17.76亿元(同比+1.3%),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1%[2] - 药品板块1H25收入11.17亿元(同比-1.5%),环比增长79.3%[2] -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1H25收入4.75亿元(同比-4.1%)[2] 研发进展 - GLP-1/GCG/GIP受体三重激动剂MWN101完成肥胖和2型糖尿病二期临床[3] - MWN109片、MWX203注射液分别处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适应症一期临床[3] - MWN105注射液、MWN109注射液进入肥胖适应症临床二期[3] - 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结束三期临床并准备提交Pre-NDA[3] -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完成一期临床,已开展2型糖尿病三期临床[3] 消费医疗布局 - 皮肤科领域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已获批上市[4] - 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已申报注册[4] - 含聚左旋乳酸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4] - 眼科领域高度数角膜塑性镜已申报注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处于临床试验阶段[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64/13.34/16.25亿元(较前值上调6%/15%/22%)[5] - 给予25年40倍PE估值(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均值38倍),目标价22.63元[5]
乐普医疗(300003):业绩明显企稳 期待新增长动能
新浪财经· 2025-08-25 06:39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33.69亿元,同比下滑0.4%,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下滑0.9%,扣非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3% [1] - 2Q25收入16.33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45.0%,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70.3% [1] - 上半年及第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1] 业务板块分析 - 医疗器械收入17.7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冠脉业务增长3.6%,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增长32.1%,外科麻醉业务下滑10.29%,体外诊断业务下滑17.35% [2] - 药品收入11.17亿元,同比下滑1.5%,但环比增长79.3%,零售渠道库存清理基本完成,非阿托伐他汀钙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占比提升 [2] - 制剂(仿制药)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07.6%,原料药收入1.42亿元,同比下滑27.4%,环比下滑7.3% [2] - 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收入4.75亿元,同比下滑4.1%,合肥心血管医院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3.51%,乐普云智科技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8.6% [2] - 存量业务压力已阶段性释放,后续集采压力可控 [2] 新产品与研发进展 - GLP-1/GCG/GIP受体三重激动剂MWN101已完成肥胖和2型糖尿病二期临床试验,进度国内第一 [3] - MWN109片和MWX203注射液分别处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适应症临床一期,MWN105注射液和MWN109注射液已进入肥胖适应症临床二期 [3] -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童颜针)已获批上市并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 [3] - 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进入申报注册阶段,含聚左旋乳酸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3] -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预计4Q25获批上市,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领域或有进一步布局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6年盈利预测不变,现价对应2025/26年市盈率27/24倍 [4] - 目标价上调60%至24元,较现价有32%上行空间,对应2025/26年市盈率35/32倍 [4] - 评级维持跑赢行业,基于医药行业整体回暖及公司新品前景 [4]
乐普医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69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3 03:3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3.69亿元同比下降0.43% [1] - 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下降0.91% [1] - 扣非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33%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0.52% [1] 创新产品商业化 - 心血管植介入创新产品矩阵逐步商业化驱动业绩增长 [1] - 新获批冠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Vessridge®等5款产品丰富产品组合 [1] -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获NMPA批准上市并进入商业化推广 [2] 研发进展 - GLP1/GCG/GIP受体三重激动剂MWN101完成肥胖及2型糖尿病二期临床 系国内首家进入该阶段的三重激动剂 [2] - 持续推进眼科及皮肤科产品研发工作 [2] 国际化布局 - 产品营销渠道覆盖美国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超160个国家和地区 [2] - 完成341个产品海外注册证覆盖心血管植介入人工智能监测等细分领域 [2] - 产品注册范围遍及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2]
医药大佬蒲忠杰财富缩水,乐普医疗押注“医美”是出路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8-10 12:43
核心观点 - 乐普医疗近期通过子公司乐普健糖获得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公司在皮肤科领域研发实力增强,并加速向医美赛道转型 [3] - 公司作为心血管领域龙头企业,近年业绩持续下滑,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24.7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91%,2024年一季度延续下滑趋势 [18][20][21] - 实际控制人蒲忠杰财富从2020年139.3亿元缩水至2024年67.8亿元,2025年未登上新财富500创富榜 [14][17] - 公司通过人事调整(董事长女儿蒲绯接任总经理)和战略转型(重点布局医美产品线)应对业绩压力 [26][28] 业务发展 - 医美领域布局:已形成"童颜针-玻尿酸-肉毒素"三大产品线,其中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于2024年6月获批,为国产第五款同类产品 [28][29] - 历史并购策略:2008-2021年完成54次并购,通过收购卫金帆医学、北京思达等企业拓展心血管全产业链 [13] - 分拆上市动作:2022年分拆乐普生物(创新药)和心泰医疗(结构性心脏病)在港交所上市,2023年拟分拆秉琨医疗至创业板 [13] 财务表现 - 营收变化:2022年营收106.09亿元(同比-0.47%),2023年降至79.8亿元(同比-24.78%),2024年一季度同比再降9.67% [18][20][21] - 利润下滑:2023年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42.91%),2024年一季度3.79亿元(同比-21.44%),商誉减值影响显著(2024年计提2.51亿元) [20][21] - 集采冲击:冠脉支架价格从8400元降至645元(降幅92.32%),氯吡格雷等核心药品在集采中弃标 [19][20] 公司治理 - 实控人背景:蒲忠杰与妻子张月娥为医药圈知名夫妻档,通过技术出资获得乐普医疗30%股权(初始作价378万元) [5][8] - 管理层变动:2024年9月总经理张志斌、副总郑国锐辞职,由蒲忠杰女儿蒲绯接任总经理,其主导营销体系改革并裁员1409人 [25][26][27] - 监管问题:2024年因募集资金使用违规等问题收到深交所监管函和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决定 [23][24] 行业竞争 - 医美赛道挑战:当前无成熟品种形成稳定现金流,需建立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以应对华熙生物等现有竞争者 [29] - 子公司表现:乐普生物连续亏损,心泰医疗2024年净利润2.46亿元但营收仅4.66亿元,对集团贡献有限 [22]
3.5亿!医用高分子材料企业完成C轮融资 | 资本雷达Money Flow
思宇MedTech· 2025-07-31 09:39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近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C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后续多个注射医美产品的研发投入、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和扩产扩建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总部位于南京市,专注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组织工程领域 [3] - 主营业务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及生物组织工程产品的技术研发与生产,重点推进Ⅰ类医疗器械制造,并布局Ⅱ类医疗器械与医疗美容产品领域 [4] - 已推出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重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其中"普丽妍·T"童颜针是国产首款全流程无菌灌装工艺制备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4] 技术平台与生产能力 - 公司建立高分子聚左旋乳酸微球工程化制备和动物源性脱细胞基质微粒化两大关键技术平台,解决医用医疗器械底层材料及工艺难题 [5] - 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产品品质获得市场认可 [5] - 拥有4000余平米生产车间和1000余平米洁净厂房,配备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配套检验设备,符合生产质量体系要求 [5] - 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打造"无菌之境",采用制药级无菌生产线、严苛洁净环境和全流程可追溯体系 [5] 行业活动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4-5日召开 [6]
中新健康丨江苏吴中突失“印钞机”?童颜针市场或将大洗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08:09
童颜针代理权纠纷 - 江苏吴中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收到韩国Regen公司的《解约函》,解除艾塑菲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销权,理由是达透医疗将业务转让给控股股东吴中美学违反协议,且江苏吴中因证券违规受处罚影响产品声誉 [1] - 江苏吴中反驳称达透医疗未转让代理权,协议未约定关联方受处罚可解约,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并指责Regen延迟供货导致市场缺货 [4] - 艾塑菲2024年销售收入3.26亿元占江苏吴中营收20.42%,2025年Q1销售收入1.13亿元占营收35.55%,医美收入同比暴增8781.59% [3] 童颜针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获批童颜针增至九款,包括艾维岚、濡白天使、艾塑菲等,另有3款少女针及多款再生类产品涌入市场,竞争白热化 [4] - 圣博玛旗下艾维岚累计销量21.33万只,按1.8万元单价估算销售额超40亿元,爱美客童颜针产品2024年营收12.16亿元 [6] - 终端价格战加剧:新氧以5999元销售艾维岚(官方指导价18800元),濡白天使终端价6500元(指导价1.68万元),艾塑菲终端价1.7万-1.8万元(指导价2万元以上)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童颜针毛利率或从90%降至80%以下,行业进入价格战前夜 [8] - 医生反馈部分机构大剂量注射导致患者出现结节或肉芽肿并发症,监管趋严下产品安全性与差异化竞争重要性提升 [8] - 行业“躺着赚钱”时代终结,未来需拼产品差异化、医生教育和合规运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