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金融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华夏银行入选2025中国企业500强:规模质效双提升战略深耕显担当
搜狐财经· 2025-09-18 03:17
公司排名与财务表现 - 华夏银行位列2025中国企业500强第146位 [1]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4.5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96% [1] - 拟派发现金股利15.91亿元 保持分红政策连续性 [1] 资产规模与存款增长 - 总资产突破4.5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731.34亿元 [2] - 存款总额达23231.59亿元 较年初增加1717.89亿元 [2] 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3329.05亿元 增速高于全行贷款总额增速14.48个百分点 [2] - 成功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2] - 构建绿色信贷 绿色投资 绿色租赁综合服务体系 [2] 数字金融业务进展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总额增速12.13个百分点 [3] - 数字经济贷款占比同比上升0.39个百分点 [3] - 在线场景总数达2045个 累计节约工时35.21万小时 [4] 收入结构优化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55% 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4] - 企业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魔方"入选央国企数字化转型十大标杆案例 [4] 普惠金融业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03.2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21% [5]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利率比上年下降52个BP [5] - 实现小微贷款全流程线上操作 [5] 风险管控指标 - 公司贷款不良率1.36% 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 [6] - 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1.60%稳定水平 [6] - 资本充足率13.07% 显著高于监管要求 [6]
华夏银行入选2025中国企业500强:规模质效双提升 战略深耕显担当
新华财经· 2025-09-16 13:21
公司排名与业绩表现 - 公司位列2025中国企业500强第146位 彰显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稳健发展的综合实力[1] - 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达4.5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96%[1] - 拟派发现金股利15.91亿元 保持现金分红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1] 资产规模与结构优化 - 总资产突破4.5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731.34亿元[2] - 存款总额达23231.59亿元 较年初增加1717.89亿元 提供坚实资金基础[2] - 信贷投放精准对接国家战略 重点布局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领域[2] 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3329.05亿元 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总额增速14.48个百分点[2] - 成功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完善绿色信贷、投资、租赁等综合服务体系[2] - 为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提供强力资金支持[2] 数字金融业务表现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总额增速12.13个百分点[3] - 数字经济贷款占比同比上升0.39个百分点[3] - 通过产业数字金融模式满足汽车、物流等重点产业数智化转型需求 形成"金融+科技+产业"互动格局[3] 营收结构优化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55% 营收占比持续提升[4] - 财富管理、信用卡等业务领域通过场景化创新与数字化赋能实现增长[4] - 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运营效率重要引擎[4] 数字化运营成效 - 企业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魔方"入选2025年央国企数字化转型十大标杆案例[4] - 在线场景总数达2045个 累计节约工时35.21万小时[4] - 深化智慧运营体系建设 强化网点数据聚合分析能力[4] 普惠金融服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03.22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4.21%[5]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利率比上年下降52个BP[5] - 实现小微贷款申请、签约、提款全流程线上操作 满足企业"短小频急"资金需求[5] 风险管控与资本状况 - 公司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至1.36%[6] - 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1.60%的稳定水平[6] - 资本充足率13.07% 显著高于监管要求[6]
服务下沉夯实发展根基 江西银行总资产突破58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04亿元 净利润5.83亿元[2] - 资产总额达5802.97亿元 较年初增长1.16%[2] - 总负债规模5318.80亿元 较年初增长1.30%[3] 负债结构优化 - 吸收存款3967.70亿元 较年初增长1.49% 占负债总额74.60%[3] - 利息支出同比减少4.43亿元 其中存款利息支出减少2.33亿元[3] - 个人存款余额2309.43亿元 较年初增长202.95亿元 增幅9.63%[3] 贷款业务发展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649.03亿元 较年初增长119.63亿元 增幅3.39%[4] - 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2857.11亿元 较年初增长5.48% 占全部贷款78.30%[5]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6.69亿元 较年初增长5.83% 累计服务3.96万户小微企业[4][5]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保持稳定增长 创新推出数转贷等产品方案[4] - 绿色贷款余额463.87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5] - 成功发行4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落地江西首笔铜产业转型智能制造贷款[5] 普惠金融服务 - 个人全量客户总数达665.63万户 较上年末新增8.41万户[3] - 涉农贷款余额322.71亿元 较年初增长5.75%[6]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25% 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14.49个百分点[6] 服务网络建设 - 新建普惠金融服务站90家 普惠金融服务站总数达139家[6] - 实现全省地级市县域全覆盖 金融服务触达能力显著提升[6] - 在全省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6]
绿色金融创新提速
经济日报· 2025-09-14 21:46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信贷投向结构发生深刻演 变,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过60%,转变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 贷款占比约70%。其中,绿色金融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绿色贷款余额由2019年末的9.9万 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6.6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绿色信贷持续稳定增长 8月29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6家国有大行2025年半 年报披露完毕。从信贷增速可见其对绿色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 截至6月末,6家国有大行绿色贷款余额共计23.8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6万亿元,增 速达到16.4%;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均为5.72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4.6%、14.88%; 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5%;交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8700亿元;邮储银 行绿色贷款余额超9500亿元,增长近12%。 股份制银行也在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业务更上一个台阶。作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上半年,兴业 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为1.08万亿 ...
金融支持蛇口地标蝶变
金融时报· 2025-09-08 02:13
项目背景与历史意义 - 大成面粉厂是深圳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见证 始建于1980年 作为蛇口工业区首批建设项目 2023年被纳入蛇口改革开放史迹游径[1] - 建筑原为面粉生产设施 现需在保留历史风貌基础上进行绿色改造 面临资金与改造方案的双重挑战[1][2] 改造方案与技术要求 - 改造遵循"新旧缝合"理念 既保留筒仓历史原貌 又按国家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及海绵城市要求建设[2] - 项目由中集集团通过股权并购获得地块所有权 需完成从股权整合到开发建设的全过程资金配置[2] 金融解决方案 - 珠海华润银行提供"并购+开发+监管"全流程方案 包括3.13亿元并购贷款用于收购招商蛇口持有的49%股权 实现项目公司100%控股[2] - 配套6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 专项用于土建、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 资金使用受南山区住建局三方监管[3] - 采用绿色金融债券专项资金 降低融资成本 符合国家双碳目标要求[3] 项目效益与行业价值 - 改造后年节约标煤48.95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82吨 同步降低氮氧化物(21.65千克)、二氧化硫(13.52千克)及烟尘(2.77千克)排放[4] - 形成可复制的城市更新金融模式 通过内部协同与专业机构合作 满足股权并购、项目融资、资金监管等复杂需求[4][5] - 项目预售资金流入增强资金流动性 金融支持方案为历史遗迹改造提供标准化范本[3][5]
老面粉厂的“重生记”:金融支持蛇口地标蝶变
金融时报· 2025-09-08 01:30
项目背景与历史意义 - 大成面粉厂是深圳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建筑 始建于1980年 作为蛇口工业区首批项目之一 承载城市历史记忆[1] - 2023年该厂被纳入蛇口改革开放史迹游径 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面临旧建筑改造与功能焕新的挑战[1] 改造规划与核心要求 - 中集集团主导改造 坚持"新旧缝合"理念 既保留史迹风貌又符合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及海绵城市要求[2] - 项目需平衡历史保护与现代化开发 目标是将工业遗址转化为融合文化、绿色技术的新地标[2] 金融解决方案设计 - 珠海华润银行提供"并购+开发+监管"全流程方案 包括3.13亿元并购贷款用于收购项目公司49%股权 实现中集集团100%控股[2] - 配套6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 专项用于土建、绿化及绿色建筑设施建设 资金使用受三方监管协议约束[3] - 创新运用绿色金融债券专项资金 降低融资成本 响应国家双碳目标[3] 资金监管与风险控制 - 银行联合南山区住建局建立专项监管系统 要求资金划转需经评估公司用途审核及住建局进度审批[3] - 预售资金纳入监管体系 确保资金精准用于项目建设 避免挪用或浪费[3][4] 项目效益与行业价值 - 改造后年节能48.95吨标煤 减排二氧化碳85.82吨 同步减少氮氧化物21.65千克、二氧化硫13.52千克等污染物[4] - 金融模式为城市更新提供可复制方案 通过全流程资金支持、绿色金融工具与跨部门协作 解决历史项目融资痛点[5] - 项目推动工业遗址功能转型 形成文化-商业-环保多元融合的新地标 提升区域价值[4][5]
营收净利润双降,资本充足水平“告急”,厦门银行拟发90亿元资本补充工具
华夏时报· 2025-09-05 09:46
资本补充计划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公司发行不超过90亿元人民币资本补充工具 额度内可自主决定品种及发行安排 并于24个月内完成发行 [2] - 公司2020年上市后已多次通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 2025年内已发行30亿元绿色金融债及30亿元固定利率债券 [2][5] - 公司应付债券余额截至2025年6月30日达948.8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34.49亿元(增幅3.77%) 主要因新增一般金融债发行 [5] 资本充足水平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充足率降至14.11% 较年初下降1.19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10% 下降0.81个百分点 一级资本充足率11.28% 下降1.03个百分点 [3] - 三项指标仍符合监管要求(核心一级≥7.5% 一级≥8.5% 总资本≥10.5%)但资产规模达4340.01亿元(同比增长8.92%) 资本消耗加剧 [3] - 2022年资本充足率曾降至13.76% 资本补充需求持续迫切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89亿元 同比减少7.02% 归母净利润11.58亿元 同比减少4.59% [3] - 利息净收入19.92亿元(同比下降0.47%) 但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56% 非利息净收入6.97亿元 同比减少1.93亿元(降幅21.72%) [7]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4亿元(同比减少3.00亿元) 主因债券利率上行致资产公允价值下降 其他收益0.01亿元(同比减少0.43亿元)因小微贷款激励政策未延续 [7] 资产质量变化 - 不良贷款率从2024年末0.74%升至2025年上半年0.83% 拨备覆盖率从391.95%降至321.67%(下降70.28个百分点) [8] - 2024年拨备覆盖率同比亦下降20.95个百分点 计提拨备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8] 资本管理战略 - 公司制定2024-2026年资本管理规划 坚持以内源性积累为主、外源性融资为辅的补充机制 [4] - 内源性补充包括提升盈利、控制不良资产及稳定分红政策 外源性补充涵盖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永续债及二级资本债等工具 [4] - 部分银行因净息差收窄导致利润放缓 内源性资本补充承压 需增加外部融资工具需求 [4] 公司背景与定位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系大陆首家台资背景城商行 2020年10月A股上市 为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 [6] - 依托福建省区位优势 定位"两岸金融合作标杆银行" [6]
营收净利润双降 资本充足水平“告急” 厦门银行拟发90亿元资本补充工具
华夏时报· 2025-09-05 09:29
资本补充计划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公司发行不超过90亿元人民币资本补充工具 可在24个月内自主决定发行品种和时间[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发行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和30亿元固定利率债券 截至6月末应付债券余额948.8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34.49亿元[2][6] - 公司自2020年上市后多次通过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金 此次融资属于正常融资计划用于支持业务稳健发展[2][6] 资本充足水平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充足率14.11% 较年初下降1.19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10% 下降0.81个百分点 一级资本充足率11.28% 下降1.03个百分点[3] - 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仍符合监管要求(核心一级不低于7.5% 一级不低于8.5% 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5%)但处于持续下滑趋势[3] - 2022年资本充足率曾降至13.76% 公司制定2024-2026年资本管理规划 坚持内源性积累为主、外源性融资为辅的补充机制[3][4][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89亿元 同比减少7.02% 归母净利润11.58亿元 同比减少4.59%[3] - 利息净收入19.92亿元 同比下降0.47% 但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56% 非利息净收入6.97亿元 同比下降21.72%[7][8] - 公司2021年营收同比下降4.32% 2023年下降4.96% 2024年首次出现增收不增利 净利润下降2.61%[7] 资产质量与风险指标 - 202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0.83% 较去年末0.74%上升0.09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321.67% 较去年末391.95%下降70.28个百分点[8] - 2024年拨备覆盖率同比下降20.95个百分点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4亿元 同比减少3.00亿元[8] - 上半年资产规模达4340.01亿元 同比增长8.92% 资产扩张加剧资本消耗[3] 行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净息差收窄导致银行利润增速放缓 对内源性资本补充构成压力 部分银行增加资本工具融资需求[3] - 公司是大陆首家台资背景城商行 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 致力于打造"两岸金融合作标杆银行"[7] - 资本管理规划包括提升盈利能力、控制不良资产、制定稳定分红政策 并探索资本工具创新[5]
资讯|申万宏源证券8月精选动态
科技金融 - TCL科技完成重组交割和配套融资发行 交易总对价115.62亿元 为2021年以来电子行业规模最大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项目 配套融资规模43.59亿元 发行价每股4.21元 [5] -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最终定价每股42.8港元 基础发行规模约20.44亿港元 [8] - 石大胜华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实际发行数量30,021,014股 发行价每股33.31元 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 [9] - 中铁投资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规模10亿元 期限5年 为发行人首单科创债 [11] - 中铝资本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规模5亿元 期限3年 [11] - 国家管网集团发行科技创新短期公司债券 规模60亿元 期限1年 [11] 绿色金融 - 河北银行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规模50亿元 期限3年 票面利率1.83% 为河北省纳入余额管理后首单非资本类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3] 区域金融 - 在陕西省举办债券融资交流会 聚焦债券市场前沿动态和科创金融政策 近150人参会 [14] - 中国葛洲坝集团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 规模30亿元 品种一期限3+N年规模10亿 品种二期限5+N年规模20亿 为全市场首单支持西部大开发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 [16]
广西北部湾银行将发行45亿元AAA级绿色金融债
经济观察网· 2025-09-05 02:46
债券发行计划 - 广西北部湾银行将于9月10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发行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 [1]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45亿元 [1] - 债券期限为3年期 [1] 信用评级 - 本期债券信用级别经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评定为AAA [1] - 发行人广西北部湾银行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同样为AA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