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束
icon
搜索文档
先惠技术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行政处罚
齐鲁晚报· 2025-09-29 00:27
海关违规事件 - 上海先惠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因进口货物申报不符被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处以人民币31000元罚款 [1][3] - 公司委托代理以其他进出口免费方式申报进口1套电池管理系统 申报价值CIF 124644.55美元 实际到货为保险丝150个/线束31套等零配件 [1][3] - 申报商品编号9030899090 经海关核查实际货物包括接触器450个/电流传感器150台/母线150米等多项未申报物品 [3][4] 违规事实认定 - 海关核定漏缴税款人民币67492.29元 涉案货物价值人民币893763.75元 [4] - 当事人配合调查并改正错误 海关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作出处罚决定 [4][6] - 违规行为通过进口报关单/税款核定证明书/查问笔录等证据材料确认 [6] 公司背景信息 - 上海先惠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 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155) [10] - 公司2021年入选工信部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10]
重仓奇瑞,汕头兄妹赚进160亿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8 04:11
以下文章来源于21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杨松 21世纪商业评论 .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 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 汕头王来春家族,一笔投资大赚一笔。 9月25日,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当日上涨3.8%,收于31.92港元/股。 三年前,王来春和哥哥王来胜,通过立讯有限,花费100.54亿元,接盘奇瑞汽车等三家公司股权,后又斥资数亿增持。 | 股东名称 | 股份性质 | 直接持股数量 | 占已发行普通股比例(%) | | --- | --- | --- | --- | | 芜湖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内资股 | 938,978,159.00 | 16.28 | | 立讯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 内资股 | 920,426,548.00 | 15.96 | | 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内资股 | 419,780,138.00 | 7.28 | | 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 内资股 | 272,756,800.00 | 4.73 | | 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 ...
华菱线缆计划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
证券时报· 2025-09-23 19:22
收购方案 - 公司拟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 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 最终收购比例和交易对价以正式协议为准[2] - 交易对手初步承诺三竹智能2026至2028年净利润合计7100万元至7500万元[3] - 各方已签署意向性合作协议 具体条款待履行审批程序后确定[2] 标的公司业务 - 三竹智能主要产品为连接器和线束 应用于伺服驱动系统 机器人 工业机械手领域[2] - 连接器是工业自动化 机器人 新能源等高端应用场景的关键接口[2] - 客户涵盖松下集团 汇川技术 先导智能 美的工业 埃斯顿 格力智能装备等头部企业[2] - 产品销往德国 法国 意大利 美国 韩国 日本 印度 土耳其等多个国家[2] 财务表现 - 三竹智能2024年度营业收入2.09亿元 净利润0.25亿元 扣非净利润0.22亿元[3]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85亿元 净资产0.94亿元[3] - 标的公司目前已实现盈利[3] 战略意义 - 公司期望通过收购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 - 标的公司成立于2017年 位于安徽马鞍山市[2] - 连接器产品被定位为高端应用场景的"最后一环"[2]
华菱线缆计划收购 三竹智能控制权
证券时报· 2025-09-23 18:18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交易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 最终收购比例和交易对价以正式协议为准[1] - 交易对手初步承诺三竹智能2026至2028年净利润合计7100万元至7500万元[2] 标的公司业务定位 - 三竹智能主要产品为连接器和线束 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和新能源领域的高端场景 是产业链关键接口环节[1] - 客户涵盖松下集团、汇川技术、先导智能、埃斯顿、美的工业等头部企业 产品已销往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际市场[1]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09亿元 净利润0.25亿元 扣非净利润0.22亿元[2]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85亿元 净资产0.94亿元[2] 战略协同效应 - 通过收购切入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及新能源领域的高端连接器市场 强化产业链布局[1] - 标的公司已实现盈利且具备国际客户基础 有望为公司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1][2]
华菱线缆拟收购三竹智能100%股权
证券日报· 2025-09-23 12:36
收购背景与战略目标 - 公司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以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政策并深化工业连接器及线束组件业务发展 [1] - 收购推动公司战略布局向智能连接方向纵深发展并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以提升盈利能力 [1] - 本次交易三竹智能100%股权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 [2]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三竹智能成立于2017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公司专注于连接器和线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伺服驱动系统机器人及工业机械手等领域 [1] - 三竹智能为行业提供定制化连接方案产品远销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国 [1] 行业定位与协同效应 - 连接器是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等高端应用场景中的关键接口 [1] - 收购有利于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并提升公司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1] - 交易将满足客户对系统化集成化产品的需求 [1] 财务贡献预期 - 三竹智能预计在2026年至2028年为公司贡献净利润合计7100万元至7500万元 [1]
硕贝德(300322)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1:50
业务发展现状 - 天线产能充足,不会成为业务发展瓶颈 [2] - 线束业务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3] - 公司整体处于积极向好的增长态势 [3][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重点发展天线、散热、线束、传感模组(传统指纹模组已关闭) [3][4] - 相控阵天线(毫米波通信、车载雷达、低轨卫通等领域)或成为新增长点 [2] - 液冷板等产品处于送样测试阶段 [4] - 游戏机散热模组已实现量产供货 [3] - 4D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在巩固国内客户同时拓展国际市场 [2] AI与新兴领域应用 - AI基础设施领域布局散热产品 [3] - 端侧AI(智能汽车、智能穿戴、具身智能等)布局天线、散热、线束产品 [3] - 与北美客户在AI眼镜新品领域存在持续合作 [3] 资本运作与股东信息 - 计划回购2-3千万元,单日可完成不超过100万股的回购 [4] - 控股股东6亿元向亿纬锂能购买锂矿与上市公司发展方向无关 [4] - 股东人数查询需提供身份证件及持股凭证 [3] - 对外延式发展持开放态度,优先考虑战略业务协同 [4] 客户与合作关系 - 是英伟达和英特尔供应商,但其合作暂未产生直接影响 [4] - 液冷行业前景被积极看好,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可提高毛利率 [4] 信息披露规划 - 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提供具体业绩数据预测 [3][4] - 三季度业绩预告时间未明确 [3]
创业板IPO被否两年半,这家公司重启北交所上市辅导!实控人父子持股逾九成
搜狐财经· 2025-09-16 12:36
上市计划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报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辅导备案申请材料,辅导机构为东方证券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专业从事电气连接与保护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软管及软管接头、电缆接头、拖链等电缆保护产品及三合一充配电高压盒、高压配电盒、线束、连接器等电气连接产品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沃尔核材(002130 SZ)、永贵电器(300351 SZ)、中超控股(002471 SZ)、必得科技(605298 SH)、瑞可达(688800 SH) [2]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241.70万元、27,028.65万元和29,387.39万元 [2]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166.40万元、3,928.50万元和3,948.54万元 [2]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739.80万元、3,701.06万元和3,535.48万元 [2]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17,385.48万元,同比增长27.46% [2] - 2025年1-6月,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6.86万元,同比增长55.40% [2] - 2025年1-6月,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670.43万元,同比增长43.03% [2] - 2025年1-6月,毛利率为41.16%,上年同期为43.67% [3] - 2025年1-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8.01%,上年同期为5.70% [3] - 2025年1-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为7.18%,上年同期为5.56% [3] - 2025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上年同期为0.34元,同比增长55.40% [3] 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兵、陈嘉正父子,陈兵、陈嘉正合计直接持有公司90.4996%的股份,陈兵通过浔晟投资间接控制公司2.5%的股份,父子二人合计控制公司92.9996%的股份 [3] - 公司原董事、董事会秘书陶洁婷与董事长陈兵为夫妻关系,二人年龄相差19岁,在今年董事、监事换届之后,陶洁婷已不在公司担任相关职务 [4] 历史上市申请 - 公司曾在2022年6月申报创业板IPO并获深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分别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评估机构为中京民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5] - 前次创业板IPO募投项目包括"电气连接与保护系统扩产项目"投资总额16,641.81万元,募集资金投资额13,000.00万元、"连接器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9,707.90万元,募集资金投资额9,000.00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5,144.69万元,募集资金投资额5,0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投资总额8,000.00万元,募集资金投资额8,000.00万元,拟募集资金总额35,000.00万元 [5][6] - 2023年3月2日,公司首发上会未通过,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在审核问询中重点关注的事项包括发行人业务所处行业的市场空间,发行人的市场竞争力与主营业务的成长性,未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发行人产品的创新特征、创新优势及技术壁垒,报告期内的研发投入及研发成果情况,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发行人收入变动的合理性,中介机构对经销收入核查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6] - 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认为公司未能充分说明电缆保护产品业务的成长性、电气连接产品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未能充分说明其"三创四新"的特征,以及是否符合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板定位要求 [7]
调研速递|四川汇源光通信接受投资者调研 聚焦车载电子布局与业绩提升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5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合肥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合肥源丰光电有限公司 旨在车载电子领域寻求新业务增长点 拓展车载照明 线束 连接器等业务及市场规模 并非拓展半导体领域[1] - 合肥源丰光电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厂房装修 设备购买等建设期[1] - 公司以光纤 光缆为核心业务 同时深化车载电子领域探索与布局 尝试新业务改善盈利能力[1] 订单与业绩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具体金额缺失][1] - 关于第三 四季度新订单 公司未明确回复[1] - 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产业 光缆业务走差异化技术路线 加强新产品开发与工艺改进 稳固光纤光缆及相关产品市场份额并拓展配网领域[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第二大股东广州蕙富骐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股份被冻结 占公司总股本13.75%(26,600,000股) 存在公司控制权变动风险[1] - 前大股东现第二股东资产置换承诺仍超期未履行 公司已依法依规披露相关信息[1] - 公司虽无实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但建立了完善治理结构 不影响公司发展[1]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1] - 公司持续关注股份冻结 拍卖进展 督促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 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保障投资者知情权[1]
汇源通信(000586) - 000586汇源通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09:00
业务发展 - 合肥设立全资子公司源丰光电拓展车载电子业务 包括车载照明 线束 连接器等新业务领域 [2][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8270.55万元人民币 [2] - 源丰光电目前处于厂房装修和设备购买等建设期 [3] - 公司坚持光缆业务差异化技术路线 以定制OPGW ADSS等优势产品为主线 拓展电力光缆市场 [4] 公司治理 - 第二大股东蕙富骐骥持有26600000股 占总股本13.75% 全部被司法冻结 [6] - 第二大股东资产重组承诺处于超期未履行状态 [5] - 公司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但表示不会影响公司发展 [8][9] - 蕙富骐骥所持股份将被司法拍卖 存在控制权变动风险 [6] 战略规划 - 公司聚焦光纤光缆核心业务 同时探索车载电子领域新业务 [4][9] - 通过合肥子公司寻求车载电子领域新的业务增长点 [2][3][7] - 公司明确表示不会收购四川美丰 坚持现有业务发展方向 [9]
*ST和科2025年9月2日涨停分析:营收增长+业务转型+亏损收窄
新浪财经· 2025-09-02 01:57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2日触及涨停 涨停价17.29元 涨幅4.97% 总市值18.15亿元 流通市值18.15亿元 总成交额4875.84万元 [1]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541.63% 线束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1] - 半导体设备和新能源业务取得突破 多元化布局逐步形成 [1] - 公司处于业务转型关键期 业务转型初见成效 [1] 财务状况 - 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亏损261.67万元 但亏损同比收窄88.43% [1] - 已收回1600万元债务重组款项 降低部分坏账风险 [1] 市场环境 - 半导体和新能源板块近期有一定热度 相关概念股票表现活跃 [1] - 公司涉及半导体设备和新能源业务 可能受到板块联动影响 [1] - 技术形态上出现MACD金叉等积极信号 吸引资金关注 [1] - 当日有主力资金流入推动股价涨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