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制动系统

搜索文档
【2025年中报点评/伯特利】Q2毛利率环比提升但仍有压力,电子/海外业务增速亮眼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01 14:1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30.0%,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14.2%,扣非归母净利润5.09亿元,同比增长20.7% [2]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19.7%,环比下降4.3%,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5.8%,环比下降8.4% [2]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为9.98%,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下滑主要由于毛利率承压 [5] 业务分析 - 核心客户奇瑞和吉利2025年第二季度产量环比分别下降0.3%和增长6.0%,公司营收增长跑赢核心客户产销 [3] - 分子公司看,2025年上半年伯特利电子(线控制动业务)收入增长52%,威海伯特利(轻量化国内产能)收入增长7%,墨西哥工厂(轻量化海外产能)收入3.3亿元(去年同期零收入),万达(转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 [3] - 国内轻量化业务及转向业务拖累公司收入,而制动和海外轻量化业务保持较好势头 [3] 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19.19%,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环比修复主要因第一季度受年降影响毛利率基数较低 [4] - 毛利率同比承压原因包括高毛利的轻量化业务收入增速较慢(同比增长7.37%),且墨西哥工厂产能爬坡期毛利率不及平均,同时下游车企年降仍有影响 [4] - 2025年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8.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22%,主要因公司不断拓展新产品 [4][5] 产能与技术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38万套/年卡钳机加产能、30万套/年电动助力转向(DP-EPS)产能及174万件/年轻量化铸造产能,提升核心产品供给能力 [6] - 技术转化方面,WCBS1.5、WCBS2.0线控制动系统在多个项目上实现批量供货,年产60万套电子机械制动(EMB)产线正有序建设,前瞻布局下一代技术产品 [6] 财务预测 - 维持公司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129.2亿元、155.0亿元、18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0%、19% [7]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4亿元、17.4亿元、20.8亿元(原为15.5亿元、18.8亿元、2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1%、20%,对应PE分别为20倍、17倍、14倍 [7] - 维持"买入"评级 [7]
伯特利(603596):Q2毛利率环比提升但仍有压力,电子、海外业务增速亮眼
东吴证券· 2025-09-01 08: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Q2毛利率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19.19% 但同比仍下降1.6个百分点 主要受轻量化业务增速放缓及墨西哥工厂产能爬坡影响 [3] - 线控制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 海外轻量化业务实现收入3.3亿元(去年同期为零) 电子与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8]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4/17.4/20.8亿元(原预测15.5/18.8/22.9亿元) 主要因下游客户竞争加剧 [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30.0%) 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14.2%) [8] - 2025Q2营收25.3亿元(同比+19.7% 环比-4.3%) 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1.8% 环比-6.8%) [8] - 2025Q2期间费用率8.9%(同比-0.2个百分点 环比+1.5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同环比增长19%/22% [3] 业务进展 - 新增产能:卡钳机加38万套/年 DP-EPS 30万套/年 轻量化铸造174万件/年 [9] - 技术突破:WCBS1.5、WCBS2.0线控制动系统实现批量供货 EMB产线(60万套/年)建设中 [9] - 客户表现:核心客户奇瑞/吉利Q2产量环比-0.3%/+6.0% 公司营收增速跑赢客户产销 [8]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129.2/155.0/183.8亿元(同比+30%/+20%/+19%) [1][9]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4.4/17.4/20.8亿元(同比+19%/+21%/+20%) [1][9] - 对应PE估值:20/17/14倍 [1][9]
伯特利: 伯特利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4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1年6月29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0,200万元 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689.30万元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89,510.70万元 [1] 募集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90,576.94万元 累计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2,840.95万元 2025年半年度投入50.92万元 累计支付银行手续费7.80万元 汇兑损失122.87万元 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余额为1,644.04万元 [2]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存储 审批 使用与管理 [2] - 公司与多家银行及保荐机构签订三方/四方监管协议 2024年因更换保荐机构从中金公司重新签署监管协议 [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存放于中国农业银行芜湖铁山支行1,411.88万元 中国工商银行乳山支行212.94万元 浦发银行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支行19.22万元 另有多个账户已注销 [4][5]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报告期内无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或现金管理情况 [5] - 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符合规定 无违规情形 [5] 募投项目具体执行情况 - 墨西哥年产40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4,512.23万元 超承诺投资950.82万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效益885.98万元 [5][9] - 年产5万吨铸铁汽车配件及1万吨铸铝汽车配件加工项目累计投入17,198.62万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效益1,326.09万元 [6] - 下一代线控制动系统(WCBS2.0)研发项目累计投入2,814.00万元 超承诺投资58.00万元 [6] - 威海伯特利底盘结构件轻量化升级改造项目累计投入9,210.61万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效益1,510.32万元 [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26,841.48万元 超承诺投资489.01万元 [6]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公司将原"年产5万吨铸铁汽车配件及1万吨铸铝汽车配件加工项目"部分变更为"威海伯特利底盘结构件轻量化升级改造项目" 变更金额9,420.81万元 因汽车轻量化趋势导致铸铁件需求下降 [6][12] - 变更事项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6][12] 募投项目效益说明 - 墨西哥项目效益未达预期主要因产能爬坡及人工成本上涨 [9] - 年产5万吨铸铁汽车配件项目效益未达预期主要因材料成本上涨 人员成本上涨和产品销售结构变动 [9] - 所有募投项目已完成 节余资金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7][8]
伯特利 | 2025Q2:收入符合预期 智能电动齐驱【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29 15:39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51.6亿元,同比增长30.4%,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4.2%,扣非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20.7% [2] - 2025Q2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19.7%但环比下降4.2%,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8%但环比下降6.8%,扣非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5.7%但环比下降8.6% [3] - 2025Q2毛利率达19.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4/+0.1/-0.0/+0.1个百分点至0.6%/2.7%/6.2%/-0.7% [3] 业务分析 - 客户结构中2024年前两大客户奇瑞和吉利收入占比分别为44.4%和10.3%,2025Q2奇瑞和吉利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4%和0.2% [3] - 子公司万达方向机2025H1实现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8.5%,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降66.8%,影响公司收入及盈利 [3] - 子公司墨西哥伯特利2025H1实现收入3.3亿元,净利润1.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战略布局 - 智能化方面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规模化量产和交付线控制动系统的供应商,2024年公告拟建设年产100万套线控制动系统 [4] - 电动化方面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EPB量产的供应商,2024年公告拟扩产100万套EPB [4] - 全球化方面公司2020年起开展全球化布局,墨西哥年产400万套轻量化零部件项目2023年已投产,2024年起筹划摩洛哥基地 [4] 并购整合 - 2022年5月公司收购万达4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万达主要生产转向器、转向管柱系列产品,客户包括德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吉利等 [5] - 收购后公司积极推进整合并推进电动助力转向等技术研发,实现净利率大幅提升 [5] - 2024年公司设立伯特利汽车悬架科技公司并拟新增悬架产能20万套/年,目标成为线控底盘供应商 [5] 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28.75亿元、164.41亿元和208.31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8亿元、18.67亿元和23.14亿元 [6]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49元、3.08元和3.82元,以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47.7元/股计算,PE分别为19倍、15倍和12倍 [6]
亚太股份(002284.SZ):暂未与鸿蒙智行合作
格隆汇APP· 2025-08-19 07:0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暂未与鸿蒙智行合作 [1] - 公司的线控制动系统、全向轮角模块、全线控全向轮高速滑板底盘可运用于智能驾驶 [1] -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拥有整套ADAS自主技术并率先实现量产的企业 [1] 产品布局 - 公司产品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线控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1]
伯特利 | 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助力长期成长【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01 06:51
事件概述 -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覆盖核心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总计不超过258人,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内已回购的股份,合计不超过180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30%,员工受让价格为24.97元/股,员工自筹资金总额不超过4,494.60万元 [2] 员工持股计划分析 - 激励对象覆盖广泛,包括核心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总计不超过258人,预计2025-2030年费用摊销金额分别为416/998/998/831/515/233万元,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 [3] - 员工持股计划授予价格为24.97元/股,相较现价折价47.03%,激励力度显著,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核心人员积极性 [3] - 通过阶梯式解锁与多重考核机制推动业绩增长,保障公司长期发展 [3] 业务布局 - 智能化:公司是国内首家规模化量产和交付线控制动系统的供应商,2024年公告拟建设年产100万套线控制动系统,把握窗口期机遇扩大先发优势 [4] - 电动化: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EPB量产的供应商,2024年公告拟扩产100万套,缓解产能瓶颈强化竞争优势 [4] - 全球化:公司2012年起从事轻量化制动零部件业务,2020年起开展全球化布局,2023年墨西哥年产400万套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已投产,2024年筹划摩洛哥基地 [4] 战略整合与未来发展 - 2022年收购万达45%股权完善汽车底盘领域布局(制动+转向),收购后净利率大幅提升 [5] - 2024年11月设立伯特利汽车悬架科技公司,拟新增悬架产能20万/年,目标成为线控底盘供应商,掘金千亿市场 [5]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130.75/170.89/220.4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1.6%/30.7%/29.0%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94/21.04/27.9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1.9%/32.0%/32.8% [6][7]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为2.63/3.47/4.60元,对应PE分别为18/14/10倍 [6][7]
伯特利(603596):系列点评九: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助力长期成长
民生证券· 2025-08-01 03:59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对应2025年7月31日47 1元/股的收盘价 PE分别为18/14/10倍 [4][6] 核心观点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258名核心技术骨干及中层管理人员 授予价24 97元/股较现价折价47 03% 2025-2030年费用摊销总额约4 000万元 [1][2] - 智能化领域国内首家量产线控制动系统 2024年拟新增100万套产能 电动化领域EPB产能同步扩产100万套 [3] - 全球化布局加速 墨西哥400万套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已投产 摩洛哥基地进入筹划阶段 [3] - 通过收购万达45%股权切入转向系统 2024年新增20万套悬架产能 目标成为线控底盘供应商 [4] 财务预测 收入与利润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0 75/170 89/220 44亿元 同比增速31 6%/30 7%/29 0% [4][5][8] - 同期归母净利润15 94/21 04/27 93亿元 对应EPS 2 63/3 47/4 60元 净利润增速31 9%/32 0%/32 8% [4][5][8]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4年21 14%增至2027年23 59% 净利率稳定在12 2%-12 7%区间 [8][9] - ROE由2024年18 44%逐年提升至2027年22 70% [8][9] 运营指标 - 2025年经营性现金流预计17 52亿元 资本开支6 83亿元 现金净流入8 39亿元 [9] - 存货周转天数稳定在66-67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30天降至125天 [8][9] 战略布局 - 产品矩阵覆盖智能电控(EPB+线控制动)+轻量化零部件+转向系统+悬架 剑指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 [3][4] - 短期驱动来自EPB渗透率提升 中长期增量来自线控底盘技术突破及海外产能爬坡 [4]
线控制动专家会议
2025-07-29 02:1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线控制动行业 - **公司**:博世、博特利、达成、比亚迪弗迪、甬亿、华生、模型、坐标系、比亚迪、吉利、东风、一汽、特斯拉、奔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线控制动技术市场现状与趋势** - **现状**:中国线控制动市场渗透率超 50%,EHB 已相对成熟,2025 年上半年渗透率达 53%以上,One Box 方案占主流,2025 年量产占比约 64%,博世占有率超 54%但有下降 [1][2] - **趋势**:预计 2025 年底 One Box 方案占比达 85%,未来十年 EHB 和 EMB 长期共存,线控制动将成主流占据 80%-90%市场份额 [1][2][7] 2. **博世应对策略与降本措施** - **应对策略**:面对国内初创企业低价竞争,博世采取提升产品更新迭代、适当降价、保持长期合作信任等措施维持市场份额 [4] - **降本措施**:通过增加订单量向上游压降成本(潜力 10%)和内部整合提升效率(潜力 5%-10%),总降本幅度预计 15%-20% [1][5] 3. **EMB 技术发展前景** - **发展阶段**:2026 年小批量交付,大规模量产或在 2028 年后,第一年以试错和实验为主 [6] - **与 EHB 共存**:未来十年 EHB 因成熟可靠和成本可控仍是主流,EMB 受限于技术成熟度和安全等级,无法全面替代 EHB [1][7][9] 4. **降本空间** - **芯片**:EHB 部件中芯片成本占比高(约 300 元/900 元),长协采购和国产替代有较大降本空间,One Box 线控制动系统中芯片利润可达 70%左右 [8] - **机构部件**:滚珠丝杠和电机等机构部件有 5%-6%降本空间 [8] 5. **EMB 与 EHB 应用情况** - **EMB 优势与局限**:响应速度快、无电磁阀和液压管路、节省内部空间,但因成本高、技术复杂、缺乏直观用户体验,推广面临挑战 [10][11] - **应用方案**:One Box 方案因成本低被广泛采用,Two Box 方案适合自动驾驶,仅高阶智驾车型使用 [9] 6. **商用车与乘用车 EMB 应用差异** - **应用顺序**:商用车可能先于乘用车采用 EMB 方案 [3][15] - **原因**:商用车气压制动系统可靠性低、建压时间长、噪音大、重量大,EMB 可提高可靠性、缩短降压时间、降低噪音、减轻重量,且商用车对自动驾驶要求更直接 [17] 7.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EHB 领域**:外资企业如博世、大陆等主导,中国本土初创公司崛起形成竞争格局 [21][23] - **EMB 领域**:中国与国外几乎同时起步,中外双方平行发展,可能出现内外资车企分别倾向选择本土或国外供应商的局面 [3][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线控底盘发展影响**:推动制动、转向等产品变化,促进滑板底盘等新兴赛道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多跨域融合需求 [25][26] 2. **滑板底盘特点与前景**:高度集成化,主要应用于初创主机厂,代表未来汽车平台发展方向,有望在特定市场获更多应用 [27] 3. **市场联合开发情况**:市场上制动与转向系统联合开发或战略联盟现象较少,大型综合性供应商如博世、大陆等跨界联系趋势增加 [28] 4. **主机厂降价情况**:2025 年比亚迪和吉利降价幅度较大,最终预计在 5%-7%之间 [29] 5. **博世在吉利份额变化**:博世在吉利客户中仍占优势,博特利作为二供分散部分供应量,今年博特利市场份额因福迪崛起下降 [30] 6. **EHB 市场竞争态势**:竞争激烈但不再有大规模价格战,价格跌幅控制在每年 3%-5% [31]
优质赛道穿越周期,机器人转型星辰大海——零部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1: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机器人行业 - **公司**:伯特利、新泉米食、福耀季丰、拓普、智源、宇树、众擎、优选、乐剧、特斯拉、通用、宝马、大众、丰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市场策略 - **智能化领域**:激光雷达、芯片和线控制动等技术预计快速增长,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40亿增长到2028年的120亿,芯片市场可能从200亿以上增长到500亿以上,线控制动系统有望从150亿增长到260亿以上,受益于消费者购车重点转向智能化,智能化渗透率约10%,正处快速爆发期[1][3][4][5][6] - **科技化领域**:座椅、车灯和玻璃等赛道虽无爆发性增长,但配置力度提升使ASP持续上升,如座椅功能增加、车灯升级、玻璃产品应用使单车价显著增加,24 - 28年车灯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小米调光天幕价格达3000元[1][3][4][6] 海外市场策略 - **出海情况**:中国零部件厂商在欧美日韩国家出海更顺利,在墨西哥建厂接订单情况良好、利润率优异,海外市场空间约为国内三倍,部分企业海外盈利能力超国内,出海业务因贸易战影响持续增长[1][4][7] - **墨西哥设厂优势**:墨西哥零关税优势明显,2024年产量约400万辆,超75%出口美国,车企在墨投资扩建,设厂能解决美国订单问题并利用本土市场潜力[8] - **欧洲市场现状及新能源车趋势**:欧洲汽车市场总量下降,但2025年新能源车重启增长,一季度渗透率达19%,同比增约4%,受碳减排政策推动,今年需达24%渗透率,年底取消燃油车补贴将降低电动车购置成本[3][9] 机器人转型策略 - **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025年机器人行业增长超预期,产量增加、成本下降、技术迭代显著,但ToB端应用发展慢,未来关键在于大脑和减速器技术突破及灵巧手研发进展,如特斯拉G2机器人减重提升效率[2][10] - **与汽车行业协同效应**:汽车与机器人行业工业属性、零件应用和生产工艺相似,汽车零部件厂商可拓展到机器人领域,应关注特斯拉技术进步及产业供应链发展[3][11] 投资标的选择 当前应关注具有穿越周期能力的核心公司,如国内智能化赛道的伯特利、新泉米食,全球化布局的福耀季丰,机器人领域的核心供应商拓普[3][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汽车零部件行业估值方面,近三年和近十年的PTM,整个汽轮板块估值都处于50%以下,不存在估值过高风险,且通过降本增效及规模效应,盈利水平稳步提升[4] - 2019 - 2022年欧洲因补贴政策推动,信贷渗透率迅速提升至20%以上,2023 - 2024年补贴退坡,渗透率回落[9]
这一概念,狂掀涨停!
第一财经· 2025-06-25 01:57
特斯拉Robotaxi服务推出 - 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首批约10辆Model Y投入使用 [1] - 该事件带动特斯拉股价上涨8.23%,创4月25日以来最佳单日表现 [1] - A股无人驾驶概念板块迎来爆发式上涨,万马科技、三友科技、浙江世宝等十余只个股涨停 [1] 无人驾驶商业化进展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启动标志着无人驾驶规模商业化运营迈出重要一步 [4] - 今年以来自动驾驶技术初步成熟与监管边际放松趋势下,网约车平台和Robotaxi厂商明显加快落地进程 [4] - Waymo以1500辆车队规模领跑市场,服务城市包括凤凰城、旧金山、洛杉矶,计划2026年底扩展至七个美国城市 [5] - 大众汽车公布Robotaxi战略目标,2026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ID.Buzz AD,优步汽车预计成为首批采购商 [5] 中国市场发展前景 - 高盛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约50万辆Robotaxi车,美国同期仅为3.5万辆 [2] - 中国Robotaxi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约5400万美元快速增长至2030年的120亿美元,到2035年达470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96% [6] - 美国Robotaxi市场预计从2025年的约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70亿美元,增速不到中国的17% [6] 政策支持与技术储备 - 中国多部门协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去年7月公布20个试点城市 [5] - 北京、武汉、合肥等多地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支持自动驾驶或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5] - 亚太股份可提供底盘系统部件、汽车电子、线控制动以及轮毂电机等产品与技术 [9] - 浙江世宝表示线控部分项目最早预计2026年量产,线控转向作为关键执行部件前景广阔 [9] 产业链公司动态 - 万马科技车联网板块营业收入占比45.52%,已为吉利提供车辆出海联网服务 [10] - 万马科技Robotaxi业务收费主要包括产品License和运维服务等方式 [10] - 5月以来亚太股份接受9次机构调研,浙江世宝、比亚迪等产业链上市公司也频繁被调研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