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静压石墨

搜索文档
方大炭素: 方大炭素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2:1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16.90亿元,同比下降28.13%,主要因铁精粉销量减少所致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3.27万元,同比下降68.3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1亿元,同比下降190.42%,主要因营业收入下降影响回款减少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44元/股,同比下降66.74% [2] 行业与市场状况 - 2025年1-6月中国石墨电极总产量约为37.46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8.2万吨,减幅17.96% [3] - 上游原材料低硫石油焦价格波动显著,一季度上行带动市场整体趋势,二季度回落导致市场下行 [3] - 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减产、亏损状态,个别企业生产相对平稳微薄获利 [3] - 石墨电极出口市场受政策联动措施短暂阻碍,但随着关税政策逐步取消,出口量相较2024年上半年小幅增加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包括石墨电极、块状炭砖、等静压石墨、核电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应用于电弧炉炼钢、半导体、太阳能光伏、核能等领域 [3] - 在石墨烯等前沿领域研发成果显著,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止血敷料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 - 主导制定《快中子反应堆用含硼石墨棒》及《太阳能电池镀膜用等静压石墨》两项行业标准,拥有80项专利 [15] - 与兰州大学、中南大学、宁德时代、晶泰科技、华为技术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及战略合作,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 [4] 经营策略与执行 - 采用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技术领先+高端市场的战略经营模式,整合外部渠道资源实现国内外市场广域覆盖 [3] - 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成功打入多个新兴市场,出口额实现稳步增长 [4] - 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从采购源头优化大宗原材料采购,生产环节强化过程控制,主要产品产量质量稳步提升 [4] - 加快数字化转型,新研发数字平台上线,实现"数字化工厂"大跃进,引入机器人参与接头加工工序,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9] 资产与投资状况 - 总资产为20.4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5% [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投资包括股票、私募基金等,期末账面价值为15.03亿元 [12] - 使用自有资金4.5亿元购买国元证券固定收益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产品 [13]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49.15%,主要因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增加 [11] 子公司与关联交易 - 主要子公司包括上海方大投资、合肥炭素、抚顺炭素、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等,部分子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为负 [12] - 2025年上半年与关联方发生日常关联交易,包括销售炭素制品、采购原料等,实际发生销售额2,381.23万元,采购额1,668.00万元等 [21] - 为关联方方大特钢提供担保,担保金额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对外担保总额为16亿元 [23]
【突破“卡脖子”!】国产黑科技沥青焦横空出世,航空航天核工业终于用上“中国焦”!
鑫椤锂电· 2025-08-25 02:33
公司技术突破 - 成功开发出性能优异的高端沥青焦熟焦产品 应用于等静压石墨领域 [1][3] - 产品具备低CTE 高强度 优良热导率和电导率等特性 [3] - 已通过多家国内头部等静压石墨企业评测并开展合作 [3] 市场替代效应 - 打破国外原料垄断格局 实现进口替代 [3] - 大幅降低下游企业生产成本 [3] - 助力国内炭素企业高端等静压石墨应用发展 [1] 应用领域拓展 - 产品应用于精密模具 半导体 光伏热场材料领域 [3] - 覆盖核石墨与航天军工材料等高端制造领域 [3] - 等静压石墨在航空航天 核工业 军工 石油化工 电力电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行业现状 - 国内高端沥青焦熟焦主要依赖进口 [3] - 国产中温沥青焦仅能用于中低端等静压石墨生产 [3] 公司发展战略 - 充分利用现有煤系针状焦生产装置优势进行研发 [3] - 持续攻克行业尖端技术 开发前沿高端产品 [4] - 秉承开放兼容 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4]
锻造高端人才引擎 驱动炭素创新发展 ——方大炭素板块2025年硕博人才入职培训在蓉启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21:04
人才战略 - 方大集团炭素板块于7月27日在成都炭材举行2025年首期硕博高层次人才入职培训暨军训开班仪式,旨在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1] - 培训以"砺志笃行·'炭'索未来"为主题,为期一个月,涵盖军事训练、企业文化宣贯、技术研讨等模块 [2] - 培训目标是帮助新入职硕博人才深刻理解并融入方大集团"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 [2] 公司背景 - 成都炭材是方大集团炭素板块核心企业,自2004年加入方大集团 [2] - 成都炭材是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等静压石墨行业标准制定者 [2] - 公司拥有雄厚研发实力和产业转化经验 [2] 企业文化与发展理念 - 方大集团秉持"党建为魂"企业文化,恪守"五个符合"发展原则 [2] - 公司强调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大局 [2] - 鼓励员工扎根产业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实际能力 [2] 人才培养目标 - 培养新员工"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的务实精神 [3] - 通过体能锤炼与思维突破,为高质量发展征程储备人才 [3] - 勉励人才肩负推动炭素行业技术突破、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的重要使命 [2] 行业定位 - 方大集团炭素板块致力于引领世界炭素行业发展 [3] - 重点布局新能源、核级石墨等前沿领域 [2] - 强调"产业报国"初心,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3]
董秘说|方大炭素董秘庄晓茹:炭素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聚焦五个突破口
新浪财经· 2025-07-24 07:31
公司基本情况 - 方大炭素是深耕炭素领域六十年的行业龙头企业,具备年产26万吨炭素制品和35.4万吨原料的生产能力,是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和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6] - 主营产品包括石墨电极、块状炭砖、等静压石墨、核电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炭炭复合材料及炭素制品生产用主要原料煤系针状焦、低硫煅后石油焦和煤沥青等 [6] - 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环境、下游市场需求缩减、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但炭素制品的综合竞争优势依然领先 [6] 公司竞争优势 - 拥有多家炭素生产子公司与原料生产加工公司,地理布局合理,实现资源共享、集中研发、优势互补、统筹营销的产业格局 [6] - 产品成本优势突出,产品体系完整,各种品种及规格的产品可在市场上形成互补 [6] - 资金充裕,长期保持低负债运营 [6] 资本市场表现 - 成功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西部地区首家A+G上市公司 [7] - 主导旗下子公司成都炭材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7]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在炭素行业的核心体现是通过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和智能化转型,推动行业向高效、高附加值、可持续方向发展 [4][8] -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包括高端材料研发与创新、绿色低碳工艺革新、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产业链协同升级、人才结构转型 [8][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承担3项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6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制定1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拥有77项专利 [12] - 获得40项科技成果及新产品,其中Ф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电解铝用石墨化阴极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 - 与兰州大学联合成立石墨烯新材料研究院,研发出系列石墨烯制品、石墨烯导电浆料等产品 [13] 环保与数字化转型 - 投入2亿余元实施环保技改,打造"花园式工厂",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 [14] - 投资近亿元建成行业首个"5G+炭素智造全连接工厂"项目 [14] 产业升级策略 - 通过"稳传统、拓新兴、强协同"策略,实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动态平衡和协同发展 [10] - 以传统业务现金流支撑新兴业务孵化,以技术创新反哺传统产业升级 [10] 应对风险策略 - 通过突破高端化技术、市场多元化布局、成本精细化管控、政策前瞻性协同等多维度策略应对技术瓶颈和市场不确定性 [11]
超400笔投资,VC跨越山海关
投中网· 2025-07-01 06:27
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交易分析 - 北方华创通过两次股份转让合计耗资31.35亿元收购芯源微17.87%股权(3596.47万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取得控制权[1][2][3] - 北方华创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2024年营收近300亿元(同比+35.14%),净利润56.21亿元(同比+44.17%),市值2300亿元,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排名第六[3] - 芯源微是国内唯一量产型中高端涂胶显影设备供应商,单片式湿法设备龙头,市值200亿元[4] - 双方合并可在产品、研发和供应链领域产生协同效应,提升国内半导体设备整体竞争力[5] 芯源微发展历程与国资支持 - 芯源微2002年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持股71.43%)联合韩国STL公司设立,初期通过技术引进切入半导体装备领域[12] - 沈自所持续提供科研支持,帮助公司2005年突破8英寸凸点封装设备技术,2007年推出首台国产12英寸涂胶显影机[15] - 2008年承担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获政府年均拨款3000万元(2010-2012年),缓解研发资金压力[16][17] - 2019年成为辽宁省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023年北方华创收购标志其进入新发展阶段[19][20] 辽宁科创生态与投资动态 - 2020-2025年上半年辽宁发生418笔投资事件,融资总额约1900亿元,获投事件数量逐年递增(2024年86笔)[9][42] - 沈阳盛京金控构建三支百亿母基金(市投资基金、天使基金、市场化基金),累计投资230余个项目总额220亿元[37][39][40] - 辽宁产业投资基金(200亿元)已出资26支子基金,2023年联合四大央企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集群[41] - 典型案例包括新松半导体(获国家大基金二期等投资)和国瑞新材(深创投等投资核纯级石墨企业)[43] 辽宁科研与产业基础 - 中科院沈阳分院在辽设有4个研究所和2个转制公司,沈自所孵化芯源微、新松机器人等10余家科技企业[28][33] - 沈阳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集群成为辽宁首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半导体设备和机器人产业成为转型升级标杆[32] - 2024年辽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206家、高新技术企业1625家,涌现融科储能等独角兽企业[34] - 装备制造、航天军工、石油化工领域优势显著,2024年新增沈阳航空等三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3]
研判2025!中国特种石墨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需求量扩容至25万吨,高端市场有待进一步突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3 01:04
特种石墨行业概述 - 特种石墨是碳质量分数大于99.99%的石墨,具有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化学稳定性高、导热导电率高、耐高温、耐辐射、润滑性强和易加工等特点 [3] - 按材料组织结构可分为粗颗粒、细颗粒和特细颗粒结构三种,按成型方法可分为震动成型、模压成型、挤压成型和等静压成型四类,按用途可分为电火花加工用、模具用、各向同性用和核能用等 [3] - 主要理化指标包括体积密度(g/cm³)、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电阻率(μΩ·m)和灰份(%),不同应用领域有不同国家标准要求 [5][6] 政策环境 - 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直径600毫米及以上超高功率电极、高炉用微孔和超微孔碳砖、特种石墨(高强、高密、高纯、高模量)列入鼓励类 [7] - 2022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石墨的高端应用和精深加工列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7] - 2023年黑龙江省政策鼓励企业承接和转化解决制约石墨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 [7] - 2023年《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加快先进陶瓷、人工晶体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项目和具有区域优势的石墨、萤石等非金属矿高效利用项目建设 [7] - 2023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将高性能航空航天石墨密封材料及制品列入指导目录 [7] - 2024年《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石油焦、沥青焦和煤沥青等,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 [9] - 中游特种石墨生产商是产业链核心环节,负责将上游原材料加工成特种石墨产品 [9] - 下游终端应用主要包括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光伏、新能源、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 [9] 供需现状 - 2019-2023年中国特种石墨行业产量从6万吨增长至13.41万吨,2024年产量达到12.13万吨,同比下降9.5% [11] - 2024年细结构石墨产量为111616吨,同比下降9.33%,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粗结构石墨产量为9680吨,同比下降11.37%,主要受市场需求下降影响 [11] - 2019-2024年中国特种石墨行业需求量从11.5万吨增长至2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6.80% [13] - 特种石墨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新能源电池、人造金刚石、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是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 [13] 等静压石墨市场 - 等静压石墨是一种高品质特种石墨,具有高纯度、高密度和高强度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电子、机械、核能等领域 [15] - 国产等静压石墨制品在强度、品质、纯度、功能、规格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高端需求仍依赖进口 [15] - 2024年中国等静压石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4.8亿元,同比上涨8.1%;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66.5亿元 [15] - 国产厂商如成都炭材、海成远创、中钢新型等企业崛起,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华垄断局面,部分产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15] 竞争格局 - 中国特种石墨行业起步较晚,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有五星新材、成都炭材、宁新新材、新成新材、赛迈科等,数量相对较少 [17] - 特种石墨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恒圣石墨是为数不多的能做到材料利用率行业第一,成本管控能力强,具备规模效应的深加工企业 [17] - 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等静压石墨等新型碳材料产品研发、生产、经营,拥有等静压石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等静压石墨研发、制造龙头企业,荣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19] - 2024年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实现营业收入5.71亿元,同比下降44.09%;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75.17% [19] - 江西宁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特种石墨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特种石墨行业生产规模较大企业之一,拥有从磨粉、混捏、焙烧、浸渍和石墨化处理到深加工的一体化生产加工能力 [21] - 2024年公司特种石墨营业收入达到1.68亿元,同比下降55.73%,主要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光伏、锂电行业产能过剩,对特种石墨产品需求下降 [21]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特种石墨成行业趋势,大规格细颗粒高端产品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存在国产替代空间,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等静压石墨、核石墨等高端产品技术攻关 [23] - 环保政策出台将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特种石墨行业将面临更高环保要求和更严格能耗限制,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转型 [24] - 未来需求进一步扩容,新兴领域成增长极,特种石墨在光伏、半导体、锂电池、氢能等领域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5] - 光伏行业对特种石墨需求量预计将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锂电池负极材料中人造石墨负极渗透率已突破85%,进一步拉动特种石墨需求 [26] - 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用超薄石墨板、核能领域高温气冷堆用核级石墨等新兴市场将为行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26]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宁新新材(839719)、东方碳素(832175)、成都炭材(874035)、新成新材(430493)、ST中泰(002092)、中钢国际(000928)、华锦股份(000059)、远兴能源(000683)、上海石化(600688)、恒力石化(600346)等 [1] - 非上市企业包括河南五星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天宝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博翔碳素有限公司、赛迈科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开元特种石墨有限公司、宝丰县洁石碳素材料有限公司、亳州市亚珠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2]
小米,投了家半导体材料企业 | 融中投融资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6-01 03:09
舜景医药融资与研发进展 - 舜景医药完成3亿元A轮融资,由松禾基金、达晨基金、创景康润、创景舜泽、丽水巧达、热景生物共同出资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全球首款急性心梗抗体药SGC001的Ⅱ期临床试验和其它核心管线的IND申报及临床研究 [1] - SGC001已获美国FDA及中国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并于2025年3月获FDA快速通道认证,目前正在全国开展Ib期临床试验 [1] - 公司聚焦开发同类首创(FIC)和同类最佳(BIC)潜力药物,差异化布局高临床价值和商业价值产品管线 [1] 热景生物战略布局 - 此次增资与公司"从诊断到治疗"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有利于深化战略布局 [1] - 通过技术反哺与资源整合,公司将持续夯实从疾病筛查、诊断到精准治疗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1] 地瓜机器人融资与业务发展 - 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由高瓴资本、五源资本、线性资本等多家机构参投 [2] - 公司构建软硬一体、端云协同的全链路开发基础设施,推动机器人智能进化与规模化落地 [2] - 已形成覆盖芯片、算法到软件的完整产品体系,满足人形机器人、轮足机器人等多种场景需求 [3] - 旭日系列智能计算芯片已搭载于科沃斯、云鲸等头部客户产品,出货量超500万片 [5] 地瓜机器人产品与生态 - 将于6月发售RDK S100机器人开发套件,具备百TOPS级算力,已获多家行业顶级合作伙伴搭载 [5] - 已赋能200家中小创客,孵化近百种智能机器人新兴品类,拥有近10万名开发者用户 [5] - 合作高校从20家拓展至超200家,构建完整具身智能人才培养生态 [6] 凯瑞医疗融资与产品 - 凯瑞医疗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泸州双港 [6] - 公司专注于医疗机器人及智能成像技术,核心产品为智能采血机器人 [6] 坦途科技融资与业务 - 坦途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追创创投 [7] - 公司专注于智能短途出行场景,已布局电动滑板车、高尔夫球包车等品类 [7] - 2022-2024年营收实现连续翻倍增长(CAGR达100%),产品遍及30多个国家 [7] 国瑞新材融资与技术 - 国瑞新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深创投、华映资本等共同投资 [7] - 公司实现等静压石墨"一焙一化"技术突破,生产周期比国内主流工艺缩短2-3个月 [8] - 产品应用于光伏、半导体、高温气冷堆三大领域,客户包括隆基、中环等光伏龙头企业 [8] 浩博医药融资与研发 - 浩博医药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全球知名产业投资机构领投 [8] - 资金将用于支持创新反义寡核苷酸药物AHB-137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的临床开发 [8] 芯源新材料融资与产品 - 芯源新材料完成C轮融资,由小米智造基金独家投资 [8] - 公司成为中国唯一实现车规级烧结材料量产上车企业,每日产品上车量超5000辆 [9] - 开发的低压力烧结银膏可兼容裸铜AMB界面,降低成本同时提升客户产品良率 [9] 享道出行融资与战略 - 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或将加速公司港股IPO [10] - 公司已启动港股IPO计划,将个人出行、企业出行、未来出行三大主线并行 [10] - 计划2026年内Robotaxi车队规模达200台,推进L4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 [10] 鹿明机器人融资进展 - 鹿明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锐正、德马科技和吴中金控 [11] - 半年内完成三轮融资,天使轮累计融资近2亿元 [11] 杉禾航空融资与技术 - 杉禾航空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北京市某重点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11] - 公司自主研发的eVTOL原型机年底将在深圳完成首次试飞 [11] - 第二代复合翼eVTOL设计航程达300公里,预计2027年完成适航认证 [12]
多家私募大回撤,最高跌超30%!刘煜辉:每次剧烈博弈都是中国资产倒车接人的良机!太盟、腾讯等组团收购48家万达广场;华安证券原董事长被开除党籍| 私募透视镜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31
私募行业业绩表现 - 管理规模超50亿元的私募产品中,19只产品近3个月净值回撤超10%,7只回撤超15% [1] - 玖鹏资产旗下"玖鹏星辰成长8号"净值从2.935高点回撤34%至1.937 [1] - 磐泽资产"磐泽扬帆阳光3号A类"近3个月回撤超20%,趣时资产多只产品亏损率超14% [1] - 银叶投资"渤海信托2021银叶1号"从1.2733高点回撤16.68%至1.0609 [1] 私募行业动态 - 百亿级私募仓位突破80%,连续两周加仓 [2] - 年内近30家私募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获配金额近20亿元 [2] - 私募基金总规模达20.22万亿元,其中证券投资基金5.51万亿元,股权投资基金10.96万亿元 [5] - 4月新备案私募基金1606只,规模643.72亿元 [5] 私募违规行为 - 深圳证监局通报私募机构从事"通道"业务,包括出借私募基金证券账户等违规行为 [3] - 天问时代私募因违规"挂靠"、刚性兑付、代持基金份额等行为被暂停产品备案24个月 [14][16] 投资策略观点 - 刘煜辉建议长期定投黄金,认为中国资产每次剧烈博弈都是投资良机 [6] - 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35%且加速上升,建议做多中国核心资产 [6] - 吴蕊预计二季度GDP增速或达4.8%,出口增速约8%,A股不存在大幅调整风险 [7] 企业资本运作 - 念空科技成立AI公司全频思维,与上海交大合作发表LLM相关论文 [8] - 启明、元禾等机构组成的苏州启辰将取得天迈科技26.1%股份,邝子平将成为实控人 [9] - 国瑞新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资金用于扩产和研发,产品应用于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10] - 太盟投资牵头500亿基金收购万达48家广场,交易获无条件批准 [11] 金融机构人事变动 - 招商证券聘任张兴、王治鉴为副总裁,二人分别有风险管理、投行背景 [12] - 华安证券原董事长李工被开除党籍,涉嫌违规持股、收受巨额财物等多项违纪 [18][19]
园区资讯丨园区基金——德鸿资本参与「国瑞新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27 09:51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德鸿资本 深创投 华映资本 国泰君安创新投 众行资本 中天辽创 深智城产投 梧桐树资本等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大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 巩固技术优势 [1] 公司背景与主营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主营业务为生产特种石墨 主要产品包括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 重点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 高温气冷堆三大领域 [3] 光伏领域技术突破 - 等静压石墨是光伏产业重要耗材 主要用于单晶生长 电池片生产PECVD涂层 多晶硅料生产环节 [3] - 公司实现等静压石墨"一焙一化"技术突破 生产周期比国内主流工艺缩短2-3个月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3] - 产品直接或间接被隆基 中环 晶澳 协鑫等国内光伏龙头企业使用 累计向上百家光伏客户完成产品销售 [3] 核能领域技术突破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6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石墨粉生产技术研究"课题 与清华大学核研院合作实现核纯级石墨技术突破 [5] - 公司作为中核集团核心供应商 已打通核石墨产品全部生产环节 形成批量化供应能力 [5] - 随着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稳步推进 核纯级石墨产品将迎来市场放量阶段 [5] 半导体领域进展 - 高端等静压石墨在半导体离子刻蚀 粉体合成 衬底外延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产化率较低 [5] - 公司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相关石墨产品已通过头部关键客户试用 进入批量合同订单阶段 [5]
“一焙一化”技术突破,「国瑞新材」B轮融资数亿元加速产能扩张
搜狐财经· 2025-05-27 08:39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深创投 华映资本 国泰君安创新投 众行资本 中天辽创 德鸿资本 深智城产投和梧桐树资本等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产能 加大研发投入 巩固技术优势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特种石墨生产 产品包括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 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和高温气冷堆三大领域 [1] 光伏领域 - 等静压石墨产品具有高强度 高纯度 高导热性特点 已成为隆基 中环 晶澳 协鑫等光伏龙头企业的重要耗材 [1] - 突破"一焙一化"核心工艺 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成本 [1] 核能领域 - 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6专项课题 突破核纯级石墨技术 2016年成为中核集团核燃料元件合格供应商 [2] - 产品通过清华大学和华能山东石岛湾等四方评审 将受益于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进 [2] 半导体领域 - 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石墨需求 已研发适用于离子刻蚀 粉体合成 衬底外延等环节的等静压石墨产品 [2] - 计划加大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 应对AI技术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 [2] 发展规划 - 计划2027年形成1.5万吨级规模化生产能力 [4] - 战略转型方向包括直接对接核能 半导体 光伏终端企业 强化技术地位 [4] 投资机构评价 - 华映资本认为公司"一焙一化"工艺突破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 打破国外垄断 [4] - 国泰君安创新投看好公司在等静压及核纯级石墨技术的领先地位和一体化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