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信贷
icon
搜索文档
黑石:“私募信贷”收益率比垃圾债等“高150-200基点”,养老金、主权基金、险资等机构客户将增配
华尔街见闻· 2025-09-22 08:40
Zawadzki指出,亚洲保险公司仅将5%的资产负债表配置于私募信贷,而美国保险公司的配置比例可达 35%-40%,显示出巨大增长空间。黑石预测,私募信贷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约2万亿美元增长至30万亿美 元。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激增成为私募信贷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据摩根大通估算,仅2026-2027年美 国数据中心建设就需要约1500亿美元永久融资,为私募放贷机构创造巨大机遇。 全球最大另类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表示,私募信贷市场存在显著的收益率优势,正推动全球投资者从 公开市场转向私人市场配置。 9月19日,黑石信贷与保险集团首席投资官Michael Zawadzki在最新的彭博智库Credit Edge播客中表示, 私募信贷相比高收益债和投资级债券的收益率溢价达到150-200个基点。公司债券利差收窄至1990年代 末以来最低水平,为私人市场提供了明显的相对价值优势。 Zawadzki表示:"我们正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在投资级私募信贷和基于资产的融资领域,这些板块正 快速增长,也是资金需求最集中的方向。" 他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是推动这一浪潮的关键因素。 收益率优势推动资金流入私人市场 随着美联储降息推 ...
7大另类策略,帮你赚到“聪明钱”
搜狐财经· 2025-08-24 04:51
书籍核心内容 - 托尼·罗宾斯新书《聪明钱》详解有钱人获得超额收益的7个另类投资策略 [3][31] - 书籍为"财务自由三部曲"最终章 覆盖不同投资群体的全面方法指南 [3][31] - 基于对13位另类投资领域巨擘的深度访谈 汇聚独到策略和深刻见解 [27][31][32] GP股权投资 - 通过持有GP股权可获持续现金流和"不对称"风险回报 [4][5] - 投资亏损下行空间有限 收益上行空间更大 [6] - 高质量私募资产管理公司数量有限 GP股权通常仅限长期合作投资者获取 [6] 职业体育所有权 - NBA球队2002-2021年平均价格上涨1057% 远超标普500指数458%回报率 [8] - 迈克尔·乔丹2010年2.75亿美元收购夏洛特黄蜂队65%股权 2023年以30亿美元出售 获利约10倍 [7][9] - 球队所有权限于超级富豪 需满足联盟严格标准 [10] 私募信贷 - 非银行贷款机构收益远高于传统债券 可降低利率浮动风险 [11] - 利率上升时借款人还款额增加 贷款人收入随之增长 [12] - 资金分散投资于各私募信贷机构可获持续收入 [13] 能源投资 -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供不应求 清洁绿色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14] - 美国超半数石油钻塔获私募股权支持 优质投资机会显现 [15] - 私募信贷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创造机会 替代银行融资渠道 [15] 风险投资 - 顶尖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成功的飞轮"机制获得优异回报 [17][19] - 维诺德·科斯拉400万美元投资瞻博网络 最终获得70亿美元利润 [19] - 高风险高回报是风险投资精髓 聚集大量赢家和输家 [20] 私募房地产 - 房地产投资提供节税收入 税收递延和资本利得避税等优势 [21] - 私募信贷成为个人投资者接触房地产的新方式 [24] - 业主违约可能为贷款机构带来可观回报 [25] 私募二级市场 - 2021年私募二级市场交易额达1340亿美元 越来越受欢迎 [27] - 买方可以折扣价购买资产 同时获得信息优势 [26][27] - 瑞·达利欧提出投资"圣杯":8-12种不相关投资组合可降低风险不影响回报 [27]
华尔街的下一个雷?美国私募信贷市场违约警告激增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08:18
私募信贷市场违约风险 - 私募信贷市场面临违约警告激增 规模达1.7万亿美元的市场存在违约率被低估风险 真实违约率显著高于公开数据[1] - 摩根大通报告显示 计入预期损失的非应计贷款后违约率攀升至5.4% 与广义银团贷款市场违约率相当[1][2] - 标普全球分析师指出低违约率声誉建立在狭义违约定义上 若纳入实物支付等选择性违约 借款人无法履行债务比例更高[2] 违约率计算差异 - 公开违约率维持在2%-3%区间 但林肯国际计算的"影子违约率"二季度达6% 远高于2021年的2%[2] - 违约可能被修正活动掩盖 放贷机构通过调整信贷协议延缓违约认定[2] - 实物支付安排允许借款人推迟现金利息支付 导致最终面临巨额账单[3] 承销标准与资金流动 - 摩根大通分析师警告资金过快流入导致承销标准放松 经济下行时可能面临超额损失[3] - 晨星DBRS指出信用评级较弱借款人集中度更高 违约率上升表明持续面临阻力[3] - 私募信贷基金募资显著放缓 今年截至7月22日募资规模仅700亿美元 占另类资产流入10% 为2015年以来最小占比[1][3] 市场吸引力变化 - 尽管超过8%的回报率仍吸引投资 但私募信贷基金不再是昔日的资金磁铁[3] - 各机构研究在违约趋势方向上达成一致:向上[3]
私募信贷市场警报频传:官方低违约率背后,影子违约率已飙升至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3:37
私募信贷市场违约风险 - 规模达1.7万亿美元的私募信贷市场出现违约警告堆积现象 [1] - 市场违约率介于2%至3%之间 若纳入非应计贷款则升至5.4% [1] - 调整后违约率与银团贷款市场水平基本持平 [1] 市场资金流动与承销标准 - 私募信贷基金今年募资速度放缓 截至7月22日仅募集700亿美元 [1] - 募资额占另类资产流入总量十分之一 为2015年以来最小占比 [1] - 资金大量涌入导致承销标准降低 经济下行时损失将被放大 [1] 违约认定标准与隐性风险 - 通过实物支付安排允许延迟付息 避免支付违约 [4] - 宽松契约条款使机构难以及时针对早期疲软迹象采取行动 [4] - 若将选择性违约行为纳入计算 实际违约比率远高于当前水平 [4] 影子违约率与市场透明度 - 林肯国际计算的市场影子违约率在第二季度达6% 远高于2021年的2% [4] - 同期官方违约率从2.9%升至3.4% [4] - 不同机构监测的借款人群体存在显著差异 难以洞察市场全貌 [4] 信用质量与市场趋势 - 低信用评级类别借款人集中度升高 违约率呈上行趋势 [5] - 多方研究在违约方向判断上保持一致上行预期 [4] 利率环境与企业承受能力 - 利率下降缓解高负债企业压力 贷款组合利息覆盖率保持健康 [8] - 拥有强劲现金流的稳健企业能承受当前利率水平 [8]
AI基建热潮下,1.5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谁来填补?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8-07 06:51
AI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2024年科技四大巨头(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在AI数据中心建设上的资本开支超过2500亿美元[2] - 未来四年全球AI相关基础设施投资预计达2.9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全年GDP规模[2] - AI训练耗电量惊人,GPT-4单轮训练电费达百万美元级别[7] 资金缺口与融资方式 - 摩根士丹利估算全球AI投资存在1.5万亿美元资金缺口,超过美国高收益债市场规模[3] - 私募信贷市场规模从2020年1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5万亿美元,预计2029年突破2.6万亿[5] - 资产支持融资(ABF)成为数据中心主流融资工具,年化收益可达10%以上[5] 科技巨头的融资策略 - 四大科技巨头理论上可通过发债融资6000亿美元但选择控制债务规模以避免股价波动[6] - 微软与Brookfield签订10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合同,亚马逊收购退役核电厂为数据中心供电[7] - 谷歌签署全球最大可再生电力采购协议,科技公司加速布局清洁能源[7] 长线资本布局 - 英国USS养老金向黑石主导的数据中心项目投资2.5亿英镑[8] - 安大略教师养老金基金收购Compass DataCenters,新加坡GIC投资14亿欧元欧洲数据中心[8] - 机构投资者看重7-9%的年化收益及抗通胀属性,锁定期达10-20年[8] 行业挑战与约束 -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2024年达415太瓦时(占全球1.5%),2035年或超日本全年用电量[7] - 美国弗吉尼亚州因电网限制导致数据中心项目搁置,凸显基础设施瓶颈[10] - AI商业化进度直接影响融资需求,科技公司可能转向公开市场发债[10] 投资逻辑演变 - 投资者要求项目具备确定性增长、政策支持与ESG标签三重属性[9] - 私募信贷既承担资金输送功能又扮演风险调节器角色[11] - 数据中心投资需评估现金流稳定性、技术风险及能源配套完备性[12]
德林控股与Asseto订立认购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8-01 00:14
投资交易 - 德林控股以129.03万美元现金认购Asseto的7.74万股A类普通股 [1] - 认购股份占Asseto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3.23% [1] - 交易于2025年7月31日交易时段后通过认购协议完成 [1] 标的公司业务定位 - Asseto是专注于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金融科技公司 [2] - 公司以现金管理类RWA为切入点 拓展至基金、债券、股票、私募信贷、房地产及另类资产等产品线 [2] - 通过机构级代币化技术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深度融合打造新一代链上资产平台 [2] 市场地位与合作网络 - Asseto在亚洲代币化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2] - 作为HashKey集团战略合作伙伴 已建立强大行业合作网络 [2] - 合作方包括两家准备递交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的企业 [2] 团队与技术优势 - 核心成员来自全球领先传统金融机构及Web3项目 [2] - 团队兼具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专长 [2] - 总锁定价值预计持续增长 有望成为亚洲领先Web3企业之一 [2] 战略协同效应 - 投资使公司涉足快速增长市场并接触区块链及智能合约先进技术 [3] - 通过Asseto与HashKey集团及环球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接触有价值生态系统联系 [3] - 促进未来在亚洲及国际市场的产品共同开发和交叉市场推广项目 [3]
保德信:市场不确定性加剧 资产配置者青睐固定收益及现金配置
智通财经· 2025-07-10 06:05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逾六成亚洲基金把关人计划增持政府债券和投资级债券 [1] - 43%全球基金把关人预计固定收益收益上升 37%计划在降息周期中增加配置 [1] - 私募信贷领域净22%基金把关人计划增加配置 34%预测收益上升 [1][2] - 65%亚洲基金把关人拟增持政府债券 61%计划增加投资级债券配置 [1] 风险偏好与市场分歧 - 32%基金把关人计划增加风险敞口 40%预计减少风险敞口 [2] - 亚洲地区37%基金把关人计划增减风险敞口 与全球趋势一致 [2] - 83%基金把关人预计未来一年收益波动加剧 [2] - 39%基金把关人计划增持现金或货币市场工具 [2] 股票配置动态 - 45%资产配置者预期公募股权回报下降 34%仍计划增加配置 [3] - 近三分之二配置者预计股票表现将呈现地区性分化 [3] - 73%亚洲基金把关人计划增加对人工智能的配置 [3] - 环球股票策略仍是公募股权配置首选方向 [3] 另类投资与私募市场 - 净22%基金把关人计划增配私募信贷 净19%拟增加私募股权配置 [2] - 亚洲超三分之二基金把关人倾向直接投资私募市场 欧洲比例为56% [2] - 58%基金把关人认为中阶市场私募信贷存在持续机遇 [2] 房地产配置特点 - 超半数资产配置者预计维持房地产配置比例 20%计划增加配置 [4] - 欧洲配置者偏好发达欧洲市场 亚洲配置者倾向发达亚洲市场 [4] - 亚洲基金把关人首选工业物流设施及长者住屋 62%看好数据中心机会 [4] 行业主题与策略调整 - 固定收益资产因稳定收益与下行保护受青睐 [1] - 生成式AI被视为重塑全球经济的关键 投资者关注AI应用浪潮 [3] - 资产配置者采取选择性策略 平衡稳定收益与创新主题投资 [4]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私募信贷与私募二级市场成全球投资者“避风港”?
第一财经· 2025-06-17 03:36
IPO市场现状 - 特朗普宣布加征大规模关税后,IPO市场几乎陷入停滞 [1][6] - 2024年迄今欧美市场仅完成9宗私募支持的IPO,较2021年同期的116宗断崖式下跌 [5] - 2023年和2024年IPO退出分别产生1100亿美元和1300亿美元资金,远低于2021年6000亿美元水平 [5] - 大型私募基金公司推迟多个IPO计划,包括软件公司Genesys和德国药企Stada [6] 另类投资趋势 - 投资者加速转向另类投资领域寻求收益,私募信贷是最受青睐的资产类别 [2][3] - 45%的投资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配私募信贷资产,较半年前的37%显著提升 [3] - 37%的投资者拟增加私募二级市场策略配置,较此前的29%明显增长 [3] - 对冲基金的配置意愿从半年前的8%大幅提升至22% [3] - 亚太地区在另类投资领域的配置意愿最为强劲,67%的投资者计划增加投资 [4] 私募市场发展 - 贝莱德计划到2030年将私募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30%以上,去年末为15% [2] - 贝莱德为其私募投资业务设定4000亿美元的募资目标 [2] - 全球80%的顶级基金管理者已进入接续基金市场 [6] - 47%的单一资产接续基金回报达到或超过预期,多资产接续基金的这一比例为36% [6] 地缘政治风险影响 - 44%的投资者在决策时加大了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关注 [3] - 区域冲突(88%)和贸易战(86%)被视为主要威胁 [3] - 高资产价格、监管变化以及科技带来的挑战被59%的投资者列为显著风险 [3] AI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 - 90%的美国投资者计划利用AI为投资组合增值 [4] - 投资者关注AI在简化流程、提升生产力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价值 [4] 传统退出渠道遇冷 - 54%的全球投资者以及58%的亚太投资者表示未来两年内可能在私募二级市场交易私募股权资产 [5] - 私募股权高管普遍表示分拆出售和接续基金已成为优先退出策略 [6] - 利率上升和市场动荡导致企业上市和以理想价格出售的难度加大 [6]
美债将迎“最终清算”!“新债王”预警:美债崩盘将触发美元资产逃离潮
智通财经· 2025-06-11 23:24
美国债务与美元资产风险 - 全球资管巨头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杰弗里·冈拉克警告美国债务负担和利息支出已"难以为继",可能导致投资者撤离美元资产 [1] - 长期国债不再被视为合格避险资产,"清算时刻即将到来" [1] - 公司正开始将外汇纳入基金投资组合,建议增加非美元资产配置 [1] 市场环境类比与私募信贷风险 - 当前市场环境被比作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和2006-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前 [1] - 私募信贷市场与2000年代中期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市场相似,存在"发行量惊人,市场接纳度极高"现象 [1] - 私募市场存在"过度投资"和被迫抛售风险,超额回报已远不如从前 [1] 机构投资者动向 - 哈佛大学等美国机构可能抛售私募资产,考虑减持捐赠基金中的私募股权持仓 [2] - DoubleLine Capital管理资产达930亿美元,员工超250人 [2] 美债前景与投资策略 - 长期债券收益率可能继续攀升,若触及6%或迫使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 [3] - 双线资本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TCW集团等规避最长期限美债,青睐短期品种 [3]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月触及5.15%的近二十年高位,周三报4.91% [4] 黄金与印度投资机会 - 冈拉克愈发看好黄金,强调其作为"真实资产类别"的地位 [7] - 预言金价可能从现价3350美元飙升至4000美元/盎司 [7] - 将印度列为"最具投资价值"的长期机遇之一,认为其经济特征与35年前的中国相似 [7]
香港金发局:建议设立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及私募信贷专属发牌制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3:59
香港金融发展局研究报告核心观点 - 香港金发局发布报告旨在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领先资产与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重点推动另类投资基金发展以支持初创企业生态 [1] - 另类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私募信贷)在分散风险、填补资金缺口及推动产业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香港具备独特优势连结全球资本与区域创新,需深化另类投资市场以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经济体 [2] 香港另类投资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香港私募基金、创投基金及私募债权领域管理资产规模达2400亿美元,位列亚洲第二、全球第五 [3] - 香港成熟的私募市场形成资本与企业创投的协同效应,成为亚太地区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3] - 当前存在早期项目融资缺口、科研成果商业化瓶颈及监管框架待优化等问题 [3] 政策建议方向 - 制定战略政策愿景将香港打造为全球另类投资基金枢纽 [2] - 设立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及私募信贷专属发牌制度 [2] - 优化税务与监管框架支持另类投资发展 [2] - 引导公共资金推动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及私募信贷领域 [2] - 通过创新融资模式与技术转移加速企业成长 [2] - 将特定另类投资纳入强积金计划以提升投资组合多元化 [2] 香港金融生态发展机遇 - 另类投资工具已被家族办公室及超高净值人士广泛采用,成为实用财富管理工具 [1] - 香港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弥合资金缺口,提升私募市场领导地位 [3] - 强化公私营合作能突破瓶颈,为包容性经济增长与社会价值奠定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