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光模块
icon
搜索文档
中际旭创:公司硅光模块早已量产,且规模在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09:48
公司技术进展 - 硅光模块已实现量产且生产规模持续提升 [1] - 硅光模块BOM成本更低 对提升毛利率有积极促进作用 [1] - 硅光模块技术优势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1]
中际旭创(300308.SZ):公司硅光模块早已量产且规模在持续提升,硅光模块BOM成本更低
格隆汇· 2025-09-29 01:21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硅光模块已实现量产且生产规模持续提升 [1] - 硅光模块BOM成本更低 对毛利率和市场竞争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1]
立讯精密:摆脱“果链”标签后
是说芯语· 2025-09-11 03:12
文章核心观点 - AI硬件是前期预热 真正的增量爆发点将回归消费终端 如AI手机、AIPC、AR/VR眼镜、汽车智能化和人形机器人等新物种 这些终端承载颠覆性技术迭代和量价齐升预期 [4] - 立讯精密通过多元化布局和精准收购 正逐渐降低对苹果产业链的依赖 汽车和通信互联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公司处于价值重估前夕 [5][6][10][17] 行业趋势分析 - "AI+"政策被视为继2015年"互联网+"后新一轮国家级产业发展政策 与美国人工智能国策形成呼应 [4] - AI硬件厂商如PCB、光模块、液冷等出现成倍上涨 但市场共识认为硬件只是短期预热 [4] - 消费电子终端将驱动硬件性能跃迁 包括更多更快芯片、更灵敏传感器、更大内存和更快数据传输 倒逼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底层生态重构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扣非净利润56亿元 同比增长12.90% [7]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977.99亿元 同比增长14.32% 占总营收78.55% [7] - 通讯互联业务收入110.98亿元 同比增长48.67% 汽车互联业务收入86.58亿元 同比增长82.04% [7] - 对苹果的收入依赖从2021-2023年的75%降至2024年的70% [10] 业务转型战略 - 通过收购昆山联滔电子(2011年)、苏州美特(2016年)、惠州美律(2017年)切入苹果供应链 获得连接器和声学技术 [9] - 2020年收购纬创子公司获得iPhone代工能力 2021年收购日铠电脑获得金属结构件和显示触控模组能力 2023年收购世硕切入iPhone组装业务 [9] - 2024年3月通过闻泰科技获取安卓生态客户资源 补足安卓手机、平板、笔电等ODM系统集成能力 [10] 汽车互联业务 - 产品覆盖整车所有连接器 包括高压连接器、低压连接器和千兆以太网连接器 应用于ADAS和域控制器 [11] -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价值量:插混车型1000-2000元 纯电车型2000-3500元 整车线束价值量升至5000-6000元 [12] - 高速线束用于自动驾驶传感器和车载娱乐系统 L2级价值约500元 L4级达2000元以上 [12] - 收购德国莱尼公司(耗资3.2亿欧元)获取高低压线束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系统专用线束能力 [12] - 2024年获得多个新项目定点 2025年陆续量产 产能布局在江苏盐城、如皋和常熟 [13] - 智能底盘产品线2025年实现营收0到1突破 动力系统已批量稳定供货 [13] 通信互联业务 - 产品包括高速铜缆连接线、光互联硅光模块、散热管理模组、电源管理模组及系统集成方案 [14] - 电连接产品:224G高速线缆已量产 448G产品与多家主流客户预研 [15] - 光连接产品:800G硅光模块量产 1.6T产品进行客户验证 [15] - 5纳米产品展开布局 LRO/LPO关键技术早期探索 [16] - 热管理业务2025年预计营收和利润翻倍增长 电源管理模块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进入量产 [16] - 产能布局在江西、江苏昆山、越南和马来西亚 [16] 公司估值展望 - 当前市值3100多亿元 动态PE 23.9x 估值主要反映基本盘业务 增量业务体现不足 [11] - 毛利率和净利率明显回升 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叠加汽车和通信业务增量驱动价值重估 [17]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0908
光大证券· 2025-09-08 02:0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板块资金轮动推动估值修复 但基本面改善仍存分歧 建议对高估值标的减仓 估值合理标的可继续观察[2] - 美国8月非农数据转弱但维持正增长 为美联储9月降息打开大门 预计降息25BP可能性较高[3] - A股中报盈利增速回落但保持正增长 港股非金融盈利小幅改善 科技板块保持高景气度[4] - 市场经历上涨后估值处于高位 面临获利了结压力 短期或波动加剧 悲观情形下上证指数或在3600点附近止跌[5] - REITs市场整体回调 新型基础设施类REITs成功上市[6] - 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下降55.82% 各行业信用利差整体下行[8] - 量化数据显示市场呈现小市值风格 PB-ROE组合超额收益显著[12] - 市场资金面转向分化 主题博弈活跃 后市或转向宽幅震荡[13] 电新行业 - 新能源板块大涨主因资金面推动估值修复 前期算力炒作资金转向估值较低的新能源板块[2] - 基本面略有改善但存分歧 包括AIDC、固态电池及锂电资本开支恢复 8月国内储能招标数据较好[2] - 南网科技储能业务承压 智能监测设备表现亮眼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81/6.23/7.74亿元[29] - 禾迈股份业绩短期承压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1.33% 储能产品矩阵持续完善[30] - 南网能源节能业务稳定增长 加速推进业务转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43/5.79/6.01亿元[31] - 东方电气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引领营收增长 新生效订单延续增长态势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1/47/51亿元[32] 宏观与策略 - 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虽转弱但维持正增长 失业率距离4.5%的萨姆法则标准尚有距离[3] - A股2025年中报景气度较高行业包括通信、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电力设备等行业[4] - 港股2025年中报景气度较高行业包括耐用消费品、建材、传媒、硬件设备等行业[4] - 当前上证指数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较高水平 基本面修复节奏偏缓[5] 债券与REITs市场 - 2025年8月信用债发行规模11204.93亿元 月环比减少7.94% 其中城投债发行量4996.95亿元环比增长19.14% 产业债发行量6207.98亿元环比减少22.19%[9] - REITs二级市场价格整体波动下行 2025年9月首周回报率0.63%[10] - 可转债市场经历调整后重新上涨 2025年以来中证转债涨跌幅+15.5% 低于中证全指+18.8%的涨幅[11] 房地产行业 - 8月核心30城宅地成交建面607万平 单月同比-42.1% 成交楼面均价8145元/平 单月同比+7.0%[14] - 8月TOP10房企销售额环比+12% 同比表现分化 建发房产+69%、中国金茂+47%、招商蛇口+38%[15] - 保利发展1-8月销售签约金额1812亿元 维持行业龙头地位 聚焦核心城市[17] - 中国海外宏洋结算规模下降明显 拿地补货较为积极 融资成本下降明显[18] 高端制造与汽车 - 王子新材薄膜电容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可控核聚变领域订单陆续交付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6/2.31/3.21亿元[24] - 一拖股份短期经营承压 海外销售表现亮眼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8/10.1/11.2亿元[25] - 爱柯迪2Q25毛利率表现亮眼 机器人业务有序推进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3/14.2/16.3亿元[27] - 江淮汽车2Q25业绩承压 尊界S800订单表现验证产品力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17.3/25.4亿元[28] 科技与电子 - 立讯精密汽车业务高速增长 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需求高增 消费电子迈入AI创新周期[33] - 光迅科技25H1业绩高增 硅光模块产能持续爬坡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03/15.21/17.68亿元[34] - 成都华微Q2边际改善明显 高性能ADC新品发布并已获意向订单[26] 消费与医药 - 大参林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8% 盈利能力提升 门店拓展放缓[35] - 盐津铺子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70%[36] - 周黑鸭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7.96% 门店优化接近尾声 单店表现恢复[37] - 创新药授权出海后投资策略关键点:授权非价值兑现终点 引进产品多为MNC资产布局一环 BD交易与美元潮汐相关 实际销售峰值与预期存在巨大离散度[16] 其他行业 - 协鑫科技颗粒硅现金成本持续下降 2025H1市占率提升至24.3%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53/9.01/20.13亿元[19] - 金开新能Q2业绩边际改善 探索各类商业模式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98/10.40/11.86亿元[20] - 申能股份成本下行推动燃煤机组盈利水平提升 Q2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改善显著[21] - 鲁阳节能经营承压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05/3.15/3.55亿元[22] - 中国巨石25H1量价齐升 风电发电业务利润规模逐步扩大 特种布市场受AI算力驱动[23] - 隆华科技靶材业务不断突破 隐身材料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20/2.80/3.41亿元[38] - 北玻股份上半年利润同比下滑32.31% 积极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39]
光迅科技(002281):Q2营收业绩高增,硅光出货量创新高
长江证券· 2025-09-07 23: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核心观点 - 25H1数通光模块需求旺盛,驱动公司营收业绩高速增长,数据与接入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均实现大幅同比提升 [2][6][11] - 25Q2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毛利率因价格竞争短期承压,公司积极备货保障交付并实施股权激励 [2][6][11] - 2025年公司硅光模块出货量创历史新高,未来伴随国内800G需求释放、硅光方案渗透,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2][11]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收52.4亿元,同比+68.6%;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78.4%;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74.1% [6] - 单25Q2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66.1%,环比+35.9%;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69.3%,环比+47.9% [6] - 25H1数据与接入业务实现营收3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9.3%,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70.9%,同比+22.9pct [11] - 25H1公司境外收入13.1亿元,同比+24.4%,占总营收比重25.0%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52亿元、12.80亿元、16.2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44%、34%、27%,对应PE 52倍、39倍、31倍 [1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5H1公司毛利率22.5%,同比持平 [11] - 数据与接入业务毛利率20.0%,同比大幅提升7.1pct;传输业务毛利率28.4%,同比-1.7pct [11] - 25Q2毛利率20.2%,同比-2.6pct,环比-5.4pct [11] - 25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1.3%/7.1%,同比+0.1pct/-0.5pct/-1.9pct [11] - 25Q2公司净利率为7.4%,同比+0.6pct [11] 运营与战略 - 期末存货达61.7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55.9%,占总资产比例提升12.2pct [11] - 25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 [11] - 资产减值损失1.65亿元,同比+102.8% [11] - 公司于2025年5月向967名核心骨干授予1325.91万股限制性股票 [11] - 公司具备"芯片—器件—模块—子系统"垂直整合能力,可实现光电子芯片部分自给 [11] 产品与技术 - 2023年公司推出硅光模块,2025年出货量已创历史新高 [11] - 硅光产品易于扩产,未来占比将持续提升 [11] - 国内需求仍以400G为主,后续随800G光模块规模出货,毛利率有望提升 [11]
海量财经|市值排创业板第二、山东上市公司榜首!中际旭创凭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59
公司市值表现 - 中际旭创股价于9月3日上涨10.99%至426.19元/股,总市值达4736亿元,位列创业板第二并超过东方财富[1] - 公司市值在不到一个月内从创业板第三跃升至第二,并于8月18日超越迈瑞医疗[1] - 公司成为山东上市企业市值榜首,市值高于第二名海尔智家与第三名万华化学的总和,9月4日市值仍达4102亿元[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3] - 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扣非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增长70.40%[3] - 毛利率达39.33%,同比提升6.20个百分点;净利率达28.69%,同比提升6.40个百分点[3]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81.15亿元,同比增长36.25%;归母净利润24.12亿元,同比增长78.80%,创历史新高[3] 行业需求驱动因素 - 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光模块需求激增,北美四大云厂商(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2025年资本支出总额预计同比增长53%至3300亿美元,2026年进一步增长至3500亿美元[5] - AI服务器对光模块需求远超传统服务器:英伟达H100需6-8个光模块,H200需18-24个,新一代GB300需30-40个光模块[5] - 公司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直接服务于英伟达GPU集群及谷歌数据中心等AI算力基础设施[5] 技术与产品优势 - 连续四年保持全球光模块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在800G高端产品领域占据超40%市场份额[6] - 800G及以上高速产品营收占比接近90%,1.6T产品于第二季度开始量产交付[7] - 基于硅光子技术的1.6T解决方案获头部云厂商认证,利润率显著优于前代产品[7] - 硅光产品出货占比预计从2025年上半年5%提升至下半年20%,2026年目标突破35%[10] 产能与供应链管理 - 上半年光模块产能达1161万只,同比增长29%,产能利用率93%创历史新高[7] - 在苏州、铜陵、泰国布局三个生产基地,合计月产能超50万只800G光模块,良率达95%(高于行业平均85%)[7] - 二季度原材料库存环比增长17%,确保全球原材料供给偏紧环境下的稳定生产[7] 公司发展历程 - 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龙口市振华电工专用设备厂,原专注电机绕组装备制造,营收长期徘徊2-3亿元[9] - 2017年以28亿元收购苏州旭创100%股权(收购溢价率114.49%),后剥离传统业务专注光模块研发[9] - 营收从2018年突破50亿元增长至2024年238.62亿元,净利润从2016年1100万元增长至2024年51.71亿元[9] 未来增长预期 - 银河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97.08亿元、140.71亿元和180.72亿元[10] - 公司已在CPO(光电共封装)领域进行技术储备,为下一代技术竞争做准备[10]
【机构调研记录】汇添富基金调研炬光科技、宁波精达等6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3 00:11
调研公司业务亮点 - 炬光科技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激光光学元器件、汽车应用模块、泛半导体制程模块与系统、医疗健康模块 研发的光纤放大器增益值从20-25dB提高到突破性的40-50dB 深度布局存储芯片晶圆退火模块业务 [1] - 宁波精达专注于生产换热器装备和精密压力机装备 包括4680电池壳体、电机壳体冲压成形装备 上半年订单同比双位数增长 通过收购无锡微研100%股权 其上半年出口订单增长约70% 北美订单达去年全年水平 合资成立德国精达肖拉引进高频制管、滚带机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装备应用于汽车热管理、数据中心、氢能等领域 客户包括比亚迪、法雷奥、三花等 正拓展EV、机器人、eVTOL轻量化、氢能等新方向 [1] - 金发科技改性塑料板块过去两年销量增速接近20% 辽宁金发20万吨改性ABS项目部分投产 宁波金发15万吨PP改性项目预计年底建成 LCP产品应用于224Gbps服务器高速连接器 LCP薄膜和纤维级树脂已实现批量供应 PL材料用于3D打印 海外市场2024年销量增长近30% 投资产业基金布局人形机器人、AI等方向 [2] 财务与业绩表现 - 科华数据2025年上半年营收37.33亿元 同比增长0.06% 归母净利润2.44亿元 同比增长7.94%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13.98亿元 同比增长16.77% 智慧电能和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2] - 宁波精达上半年业绩受国际贸易等因素影响略有下滑 但二季度起同比环比好转 应收账款增加系无锡微研并表所致 [1] - 光迅科技上半年需求同比增长较多 下半年总体保持稳定 二季度毛利率下滑因产品结构变化及竞争加剧 预计下半年将回升 [3] 技术与产品进展 - 江波龙在中国企业级ST SSD总容量排名中位列第三 国产品牌第一 企业级PCIe SSD与RDIMM产品已批量导入国内头部企业 与闪迪合作推出定制化UFS产品 TCM模式正加速导入多家Tier1客户 主控芯片累计部署超8000万颗 UFS4.1性能领先 正研发下一代主控 推出UFS4.1、QLC eMMC等产品 已规模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终端 SOCMM产品已点亮 尚未形成收入 [3] - 光迅科技2023年推出硅光模块 今年出货量达历史高峰 后续比例将逐步增加 2025年国内以400G为主 明年800G占比将增加 OCS布局基于MEMS技术 技术成熟且出货量占比较大 50G PON技术已通过认证 目前处于小批量试点 商用时间取决于试点效果 [3] - 科华数据聚焦"技术创新"与"算力布局" 智算中心业务发展迅速 发布算力平台V2.0 打造"1+4+X"算力服务新范式 液冷技术持续推进 已推出全生命周期服务 新能源推出2000V450kW逆变器和460kW液冷PCS 服务众多央国企 [2] 市场与战略布局 - 金发科技新管理层履职以来 降低融资成本与负债率 提升现金流与市值 坚持"强化中间 夯实两端"战略 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工、机器人等带来新机遇 [2] - 科华数据海外业务加速布局 以核心产品为切入点推进"出海"战略 [2] - 宁波精达通过收购和合资方式推进进口替代和技术引进 拓展新业务方向包括机器人成形专机开发 [1] 行业趋势与需求 - 光迅科技国内主要资讯商资本开支同比去年均出现增长 预计明年国内市场总体仍将延续增长态势 当前产能利用率较高 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 物料价格由供需决定 公司将提前备货缓解压力 [3] - 企业级存储和高速连接器需求增长 推动LCP产品和企业级SSD的应用扩展 [2][3] - 数据中心、汽车热管理、氢能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装备需求持续增加 [1][2]
【机构调研记录】民生加银基金调研华峰测控、中微半导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3 00:06
行业趋势 - 半导体行业2025年延续2024年复苏趋势 [1] - 数据中心和碳化硅、氮化镓功率器件需求下半年将放量 [1] - 国内主要资讯商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预计明年国内市场延续增长态势 [2] - 2025年国内光模块以400G为主 明年800G占比将增加 [2] 华峰测控经营表现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约41% 扣非净利润增长约37.6% 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 [1] - 订单结构中功率器件、电源芯片和消费电子出货稳健 印度市场突破 美国市场受实体清单影响放缓 [1] -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在PMIC、功率等领域份额上升 [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40% 占营收超20% 聚焦8600平台和自研TE芯片项目 [1] 华峰测控产品进展 - STS8600测试机在核心客户验证中 具备供电、向量深度和水冷散热优势 [1] 中微半导经营数据 - 上半年营收5.04亿元 消费电子占40% 小家电31% 工业控制25% 车规4% [1] - 库存从7亿元降至3亿多元 周转率2-4 [1] - 毛利率约33% 有望提升 [1] - 上半年出货17亿颗 其中8位机14亿颗 32位机1.3亿颗 [1] 中微半导业务展望 - 产品价格已触底 未来可能上升 若上游成本上涨将传导至售价 [1] - 下半年32位机年出货有望超3亿颗 [1] - 消费电子持续迭代产品 拓展新客户 [1] - 电机驱动芯片已用于机器人关节控制 [1] - 白电主控仍由国外主导 公司正推进国产替代 [1] - 晶圆主要来自华虹 月采购8000-10000片八寸片 [1] - H股旨在融资、提升国际知名度、推进国际化 [1] 光迅科技行业态势 - 产能利用率较高 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 [2] - 上半年需求同比增长较多 下半年总体保持稳定 [2] - 物料价格由供需决定 公司将提前备货缓解压力 [2] 光迅科技产品动态 - 2023年推出硅光模块 今年出货量达历史高峰 后续比例将逐步增加 [2] - OCS布局基于MEMS技术 技术成熟且出货量占比较大 [2] - 50G PON技术已通过认证 目前处于小批量试点 商用时间取决于试点效果 [2] 光迅科技财务表现 - 二季度毛利率下滑因产品结构变化及竞争加剧 预计下半年将回升 [2]
【机构调研记录】新华基金调研源杰科技、华峰测控等8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3 00:06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数通领域需求呈现季度环比向上趋势,400G/800G光模块需求增长显著,预计下半年大幅增长 [1] - 半导体行业延续复苏趋势,数据中心和碳化硅、氮化镓功率器件需求将于下半年放量 [2] - 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导致产能和供应链资源储备不足 [3] - 国内主要资讯商资本开支同比增长,预计明年国内市场总体延续增长态势 [8] - 微通道换热器装备应用于汽车热管理、数据中心、氢能等领域 [5] 公司财务表现 - 华峰测控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约41%,扣非净利润增长约37.6%,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 [2] - 科博达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加11.10%,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加21.34% [4] - 金博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19.69%,交通和锂电领域收入合计同比增长305.35% [6] - 心脉医疗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净利润3.15亿元,拟每10股派现13.00元(含税) [7] - 宁波精达二季度起业绩同比环比好转,订单同比双位数增长 [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源杰科技100mW产品客户验证符合预期,100G PM4EML通过客户验证,200G PM4EML处于客户推广阶段 [1] - 华峰测控STS8600测试机在核心客户验证中,具备供电、向量深度和水冷散热优势 [2] - 德科立OCS产品已有千万元级样机订单,正联合探索应用 [3] - 光迅科技2023年推出硅光模块,今年出货量达历史高峰,后续比例将逐步增加 [8] - 50G PON技术已通过认证,目前处于小批量试点阶段 [8] 市场拓展与客户发展 - 华峰测控印度市场实现突破,美国市场受实体清单影响放缓 [2] - 科博达新获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超70亿元,获国际知名整车厂中央域控产品定点 [4] - 心脉医疗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95%,占比达17%,覆盖45个国家,计划明年达60国 [7] - 宁波精达通过收购无锡微研100%股权,其上半年出口订单增长约70%,北美订单达去年全年水平 [5] - 德科立泰国自有厂区预计2026年春节后投产,部分客户已完成认证 [3]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华峰测控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40%,占营收超20%,聚焦8600平台和自研TE芯片项目 [2] - 科博达研发费用2.07亿元占营收6.81% [4] - 源杰科技在大功率CW光源、高速EML方面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1] - 心脉医疗研发投入预计今年约10%,未来维持在10%-15% [7] - 金博股份已完成碳陶制动盘定点,推进多孔碳产品客户验证,光伏热场产品全系开发完成 [6] 产能布局与供应链管理 - 源杰科技美国工厂推进厂房改造、设备采购与团队搭建,已提前采购设备保障扩产 [1] - 德科立下半年新厂房投入使用,预期好转 [3] - 光迅科技当前产能利用率较高,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 [8] - 宁波精达合资成立德国精达肖拉,引进高频制管、滚带机等领先技术 [5] - 科博达捷克IMI公司已完成交割,更名为KEBOD Czech Republic s.r.o [4] 产品结构变化 - 金博股份交通领域收入1.02亿元,锂电领域收入1.99亿元,两大新业务收入合计占公司总营收比超70% [6] - 光伏领域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59.87%下降至30%以下 [6] - 德科立数通类产品增长较快,接入和数据类产品营收占比升至近四成 [3] - 科博达能源管理产品销售收入3.8亿元,域控产品占82% [4] - 光迅科技二季度毛利率下滑因产品结构变化及竞争加剧,预计下半年将回升 [8] 技术发展路线 - 2025年国内以400G光模块为主,明年800G占比将增加 [8] - OCS布局基于MEMS技术,技术成熟且出货量占比较大 [8] - 公司正拓展EV、机器人、eVTOL轻量化、氢能等新方向,关注机器人成形专机开发 [5] - Talos、Cratos、Fontus等高毛利产品将陆续出海 [7] - Cratos于3月国内上市,挂网价低于10万元,推广进度超预期 [7]
【私募调研记录】健顺投资调研源杰科技、科华数据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3 00:04
源杰科技调研要点 - 2025年上半年数通领域收入大幅增长 400G/800G光模块需求呈现季度环比向上趋势 预计下半年大幅增长 [1] - 100mW产品客户验证与测试符合预期 100G PM4 EML通过客户验证 200G PM4 EML处于客户推广阶段 [1] - 大功率CW光源和高速EML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美国工厂推进厂房改造设备采购与团队搭建 [1] - 已提前采购设备保障扩产 持续投入研发优化工艺 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 [1] 科华数据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33亿元同比增长0.06% 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7.94% [2]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13.98亿元同比增长16.77% 智慧电能和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2] - 聚焦技术创新与算力布局 智算中心业务发展迅速 发布算力平台V2.0 打造1+4+X算力服务新范式 [2] 科华数据技术进展 - 液冷技术持续推进 推出全生命周期服务 打造多个行业标杆项目 [2] - 新能源推出2000V 450kW逆变器和460kW液冷PCS 服务众多央国企 [2] - 海外业务加速布局 以核心产品为切入点推进出海战略 [2] 光迅科技市场展望 - 国内主要资讯商资本开支同比出现增长 预计明年国内市场总体延续增长态势 [3] - 2023年推出硅光模块 今年出货量达历史高峰 后续比例逐步增加 [3] - 当前产能利用率较高 未来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 [3] 光迅科技产品结构 - 二季度毛利率下滑因产品结构变化及竞争加剧 预计下半年回升 [3] - 2025年国内以400G为主 明年800G占比增加 [3] - OCS布局基于MEMS技术 技术成熟且出货量占比较大 [3] 光迅科技业务动态 - 上半年需求同比增长较多 下半年总体保持稳定 [3] - 50G PON技术已通过认证 处于小批量试点 商用时间取决于试点效果 [3] - 物料价格由供需决定 公司提前备货缓解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