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天酱油
icon
搜索文档
海天味业以创新与品质为双翼 2025年上半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齐飞
搜狐财经· 2025-09-29 07:1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9.1亿元,同比增长13.35% [1] - 成功登陆港股后首次交出亮眼成绩单 [1][7] 产品与业务战略 - 坚持"全场景烹饪解决方案"战略定位,巩固酱油、蚝油、酱料三大核心品类优势 [3] - 推出海天凉拌汁、辣鲜露、鸡精和鸡汁等新产品,覆盖多场景调味需求 [3] - 在食醋领域推行"传统醋+特色醋"双线产品策略,开发白米醋、黑米醋、苹果醋等细分品类 [5] - 料酒领域形成基础系列、有机系列、老字号系列等多系列布局 [5] - 海天酱油与蚝油销售额双双位列全球首位 [3] 市场地位与品牌影响力 - 连续28年蝉联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 [3] - 酱油、蚝油销量多年稳居中国市场第一,调味酱、醋、料酒等产品位列市场前列 [3] - 消费者触及数达7.54亿,较上年增长2160万 [6] - 连续11年荣登"中国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榜单 [6] - 酱油、蚝油、酱连续多年行业榜首,食醋连续2年细分市场第一 [6] 供应链与生产管理 - 高明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名单,实现智能化与高效运营 [6] - 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优化资源配置 [6] - 发起行业首个全产业链减碳联盟"碳路者绿链联盟",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 [6] 营销与品牌建设 - 酱油冰淇淋快闪活动成为现象级营销案例,打破老字号刻板印象 [7] - "科普大求真"项目通过趣味科普直播深化品牌信任度 [7] - 冠名美食竞技综艺《一饭封神》,实现近50亿次品牌曝光 [7] - 推出"小粉盖"公益行动,捐赠铁强化酱油、无麸质酱油等特调产品关爱特殊人群 [7]
10年投入59亿元研发!海天上半年净利润双位数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4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3亿元 同比增长7.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 同比增长13.35% [1] - 为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后首份业绩报告 [1]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销量计连续28年蝉联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 [7] - 酱油和蚝油销量多年居中国市场第一 且销售额双双位列全球首位 [7] - 调味酱、醋、料酒位居中国市场前列 [7] - 消费者触及数达7.54亿 较上年增长2160万 [7] - 连续11年荣登中国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榜单 [7] - 酱油、蚝油、酱连续多年位列C-BPI行业榜首 食醋连续2年登顶细分市场第一 [7]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创历史新高 [8] - 10年来累计研发投入59亿元 [8] - 累计获授专利超1000项 [8] - 持续突破发酵核心技术、关键装备及配方优化等关键技术 [8] 供应链管理 - 凭借规模优势强化供应链管理 围绕质量、效率及成本打造体系 [8] - 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优化资源配置 [8] - 2025年1月高明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名单 [8] - 严控原材料品质 提升柔性生产能力 [8] 可持续发展 - 作为链主企业发起行业首个全产业链减碳联盟碳路者绿链联盟 [12] - 推动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 引领行业低碳转型 [12] - 推出小粉盖公益行动 定制研发铁强化酱油、无麸质酱油、0蔗糖酱油等特调系列产品 [12] - 配套开展营养健康科普活动 传递品牌温度与社会责任感 [12] 品牌建设 - 拥有400年历史 坚守传统酿造工艺 [12] - 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实现从传统品牌向现代品牌转型升级 [12] - 以创新表达方式持续提升品牌活力 [12] 行业趋势 - 调味品行业面临需求增长放缓、竞争加剧的挑战 [12]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投入、供应链优化和品牌升级维持市场份额 [12] - 公司需积极创新模式 提升服务全球用户能力 开拓新发展空间 [12]
10年投入59亿元 研发构筑坚实壁垒,海天味业上半年业绩领跑行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1: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13.35% [1] - 成功登陆港股后首次披露经营业绩 [1] 业务战略与产品布局 - 酱油、蚝油销量多年中国市场第一,调味酱、醋、料酒位居前列 [2] - 酱油和蚝油销售额双双位列全球首位 [2] - 推行"全场景烹饪解决方案"战略,推出凉拌汁、辣鲜露、鸡精等新产品 [2] - 食醋领域采用"传统醋+特色醋"双线策略,开发白米醋、黑米醋、苹果醋等品类 [2] - 料酒领域形成基础系列、有机系列、老字号系列多系列布局 [2] 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地位 - 消费者触及数达7.54亿,较上年增长2160万 [3] - 连续11年荣登"中国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榜单 [3] - 酱油、蚝油、酱连续多年C-BPI行业榜首,食醋连续2年细分市场第一 [3] 研发与供应链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创历史新高,近10年累计投入59亿元 [4] - 累计获授专利超1000项 [4] - 高明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名单 [4] - 发起行业首个全产业链减碳联盟"碳路者绿链联盟" [4]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 - 酱油冰淇淋快闪活动成为现象级营销案例 [5] - 2024年开展"科普大求真"项目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5] - 推出"小粉盖"公益行动捐赠铁强化酱油、无麸质酱油等特调产品 [6] - 冠名美食竞技综艺《一饭封神》,实现近50亿次品牌曝光 [6] - 拥有40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通过创新表达提升品牌活力 [5][6]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
长江证券· 2025-08-14 14:14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丨维持" [10] 核心观点 白酒行业 - 行业处于主动去库存磨底期,需求端受政策冲击但结构优于上轮,预计随宏观经济修复进入弱复苏态势 [5] - 2025年6月限额以上烟酒类零售额同比-0.7%,1-6月累计增长5.5%,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38% [16] - 高端酒表现稳健:茅台Q2收入增长7%,五粮液动销优于行业,泸州老窖收入承压 [17] - 次高端及地产酒分化明显,山西汾酒Q2收入预计下滑5%,古井贡酒等地产酒进入去库存通道 [17] 黄酒行业 -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CR3从2016年18%升至2023年43% [6] - 龙头进入提价周期:会稽山纯正系列提价4-5%,古越龙山部分产品提价2-12% [19] - 消费场景拓展至商务礼赠市场,气泡黄酒通过抖音渠道实现破圈 [20] 大众品行业 乳制品 - 2025年1-6月产量下滑0.3%,但6月单月增长4.1%,原奶价格企稳回升预期增强 [22]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0-3岁婴幼儿每年3600元)有望改善中长期需求 [22] 调味品 - 行业库存压力缓解,但除海天味业外多数公司Q2增长承压 [24] - 成本端进入下行通道,头部厂商盈利改善可期 [24] 啤酒 - 现饮渠道承压导致2025H1产量同比-0.3%,企业转向即时零售新渠道 [25][27] - 青岛啤酒Q2销量预计微增,重庆啤酒受高端产品拖累收入下滑2% [47] 餐饮供应链 - 2025年1-6月社零餐饮收入27480亿元(+4.3%),供应链企业发力商超/新零售渠道 [28] 重点公司业绩预测 白酒板块 - 贵州茅台:Q2收入396.5亿元(+7.26%),归母净利185.55亿元(+5.25%) [31] - 山西汾酒:Q2收入预计下滑5%,库存保持健康 [33] - 洋河股份:Q2收入/利润双位数下滑,主动控货降库存 [34] 黄酒板块 - 会稽山:Q2收入增长15%,气泡黄酒抖音渠道放量 [38] 大众品板块 - 伊利股份:Q2收入增长8%,利润增长25% [39] - 锅圈:中期收入32.4亿元(+21.6%),净利润1.9亿元(+122.5%) [42] - 安琪酵母:Q2收入增长12%,糖蜜成本下行推动利润增长13% [48] - 若羽臣:Q2收入增长50%,抗衰产品618放量 [51]
海天味业港股IPO引关注,海天酱油全球化战略成核心看点
搜狐财经· 2025-08-08 01:46
IPO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6月11日启动全球公开发售 预计6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创下今年迄今消费行业规模最大的港股IPO纪录 [1] - 公司2014年A股上市以来营收从98亿元增长至269亿元 增幅达174% 2024年营收269亿元同比增长9.53% 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增长12.75%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3.15亿元同比增长8.08% 净利润22.02亿元同比增长14.77% 增长态势持续 [3]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以4.8%市场份额领跑中国调味品行业 相当于第二名的两倍多 酱油和蚝油销量双双位居全球第一 [3] - 调味品行业具有刚需属性和高用户粘性 叠加消费升级和中餐出海双重红利 持续强化龙头企业竞争优势 [5] - 公司在A股市场长期优异表现验证其作为稀缺优质投资标的的价值 是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键因素 [3] 全球化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赴港股核心目标在于推进全球化战略 把握中餐文化全球传播带来的调味品国际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3] - 推出有机酱油和有机黄豆酱获中美欧三重认证 针对特殊人群的无麸质酱油获得SGS无麸质全球标准认证 [5] - 已在中国香港和东南亚设立办事处 为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全球研发体系建设作为募资重点 [5] 资本运作与未来发展 - "A+H"双平台架构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 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关注 为海外并购和渠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5] - 公司拥有充足现金流和稳健盈利能力 国际化布局已初见成效 [3] - 公司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5]
海天酱油港股IPO引资本热捧,“新经济”与“老字号”融合的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8-06 08:43
IPO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19日以36.3港元/股在港交所上市 募资总额超101亿港元 成为年内港股消费类IPO募资榜首 [1] - 8家顶级机构组成基石投资者阵容 合计认购近47亿港元 占发行规模的50% 包括高瓴资本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红杉中国等全球资管巨头 [1] 基石投资者阵容 - 基石投资者呈现全明星阵容 高瓴资本通过旗下HHLR ADVISORS认购3.5亿美元 GIC 瑞银资管 加拿大皇家银行等机构跟投 并出现佛山发展等地方国资平台身影 [3] 国内行业现状 - 国内酱油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面临天花板 中国人均酱油消费量从2015年7.28kg降至2023年4.86kg [3] - 行业增速从2019年16%降至2024年1% 消费市场接近饱和 主要受外卖消费普及导致家庭烹饪需求减少影响 [3] 全球市场机遇 - 全球调味品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2.9万亿元 东南亚和拉美地区增速超8% [3] - 公司当前海外收入占比不足8% 提升空间显著 [3] - 全球6000万华人及中餐普及带动酱油和蚝油需求增长 东南亚华人市场为必争之地 [3] - 欧美市场对零添加 有机调味品需求旺盛 与公司技术储备完美契合 [3] 募资用途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将用所得募资15%用于当地销售办事处及本土化供应链建设 [4] - 计划在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区拓展海外经销渠道 提供更优质产品及支持以提高市场渗透率和客户参与度 [4] -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100人以上海外销售团队 设立并优化全球电商平台业务 [4] 行业意义 - 公司上市成为新经济与老字号融合的标杆 证明传统行业拥抱创新仍能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4] - 公司全球化战略不仅体现企业成长 更是中国消费品牌走向世界的缩影 [4]
想家时,就去亚洲超市
虎嗅APP· 2025-07-01 10:42
亚洲超市行业分析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美国亚洲超市行业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2024年大中华超市以中国产品为主在全美9州拥有23家门店 年营收近10亿美元 [10] - 亚洲/民族食品销售增速达整体市场四倍 显示亚洲口味正加速进入美国主流饮食体系 [11] - 头部品牌如99大华 H Mart持续扩张 其中H Mart约30%顾客为非亚裔群体 通过试吃和教学视频培育跨族裔消费 [10][11]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亚洲超市普遍采用"多功能混合业态" 融合超市 杂货店 肉铺 面点房和简易美食广场等元素 形成高密度商品陈列 [10] - 区别于美式超市的标准化动线设计 亚洲超市以"混乱美学"为特色 形成独特的文化空间价值 [10] - 存在明显两极分化:全国连锁品牌专注跨族裔市场拓展 而本地小型亚超(如黎明 东方 华夏)则侧重维系移民社区基础需求 [11] 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 亚洲超市成为移民代际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食品选择(如酱油品牌比较)实现家庭内部的文化对话 [9] - 实际承担"新移民过渡舱"功能 超过85%的亚裔新移民将其作为落地首站 采购生活必需品并建立初步社交网络 [11] - 创造"同步异时空"体验 通过语言混杂(中英韩印多语种) 怀旧音乐(八九十年代港台歌曲)等元素缓解文化失重感 [7][13] 典型企业案例 - 大中华超市:2024年登上美国最佳杂货店榜首 年营收规模突破10亿美元 体现中国食品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10] - H Mart:通过出版《在H Mart哭泣》等文化输出 强化品牌情感联结 成为韩裔群体文化认同的象征性场所 [9][10] - 大亚洲超市:在北卡运营近30年 即将被体育娱乐综合体取代 反映传统亚超面临的商业地产升级压力 [11]
海天赴港上市破发,为何大家不爱买海天酱油了?4个原因很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6-20 23:41
海天酱油赴港上市表现 - 公司赴港上市吸引20万人参与打新 获超918倍认购 [1] - 上市首日股价破发 打新投资者收益不及预期 [1]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变化 - 作为酱油行业龙头 近年业绩持续下滑 消费者流失明显 [3] - 厨师群体减少酱油用量 反映产品需求端萎缩 [3] - 中低端市场份额受消费升级冲击 高端产品布局滞后 [12] 产品品质问题分析 - 配方调整导致口感变淡 消费者认可度下降 [5] - 使用脱脂大豆替代完整大豆 缩短传统发酵周期以降低成本 [7] - 2022年"双标门"事件曝光 国内产品含苯甲酸钠等添加剂 海外市场为零添加配方 [9]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趋势 - 零添加/有机/古法酿造酱油成为市场新宠 [12] - 社交媒体加速负面口碑传播 添加剂争议直接影响购买决策 [14] - 传统产品风味改变 被消费者认为"科技味浓郁" [14]
盘中破发!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秀遇冷,业绩仍不及四年前水平
搜狐财经· 2025-06-19 05:14
港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H股上市首日开盘报37.5港元/股,较发行价36.3港元/股涨3.3%,但随后回落至36.150港元/股,跌0.41% [1] - H股发行认购火爆,超额认购逾930倍,引入高瓴、GIC、瑞银资管等8家豪华基石投资者阵容 [4] - A股同日盘中跌超4%,截至发稿跌2.88%,H/A溢价率为-15.42% [2][4] 资金用途规划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占净额1/3)、技术研发、供应链数字化升级 [4] - 20%净额用于建立全球品牌形象、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及提升国际供应链能力 [4] 行业地位与历史业绩 - 连续28年保持国内调味品销量第一,2024年收入全球排名第五 [6] - 2014-2022年为高速发展期,营收从98.17亿元增至256.1亿元,2021年A股市值曾突破7000亿元 [6] - 2022年归母净利润首次下滑7.09%,2023年营收出现近十年首次负增长 [7][9] 近期业绩复苏 - 2024年营收269.01亿元(同比+9.53%),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12.75%) [9] - 2025年Q1营收83.15亿元(同比+8.08%),净利润22.02亿元(同比+14.77%) [9] 市场争议事件 - 2022年"双标门"风波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国内产品含添加剂而日本版零添加引发消费者质疑 [7]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结构分化,聚焦景气
东莞证券· 2025-06-13 09:2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1 - 5月SW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整体下跌1.52%,跑赢沪深300指数约0.89个百分点,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 [6] - 白酒板块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大,内部业绩分化,今年以消化库存为主,建议关注高端、次高端与区域白酒中动销好的标的 [6] - 大众品板块业绩分化,建议关注餐饮链、高成长高景气、有生育政策催化的板块及新消费相关板块,关注青岛啤酒等标的 [6] 2025年1 - 5月食品饮料行业市场走势 食品饮料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 - 2025年1 - 5月SW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整体下跌1.52%,涨幅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居第二十一位,跑赢沪深300指数约0.89个百分点 [15] - 细分板块中多数跑赢沪深300指数,软饮料板块涨幅最大为21.52%,白酒板块跌幅最大为4.67% [16] 行业估值回落 - 截至2025年5月31日,SW食品饮料行业整体PE约21倍,低于近五年均值34倍;相对沪深300 PE为1.82倍,低于近五年相对估值中枢2.80倍 [20] 消费政策定调积极 - 2024年9月24日以来国家出台重磅政策组合拳,2025年多项政策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8方面30项任务部署,消费有望稳步复苏 [24] 白酒板块:需求平淡,内部延续分化 白酒动销平淡,内部延续分化 - 五一婚宴市场回暖但白酒消费量同比下降,端午动销延续淡季下滑趋势,受非旺季、礼赠选择多和政策约束政务用酒影响 [28] - 目前是消费淡季,酒企控货挺价,后续关注中秋旺季备货及动销、库存指标 [28] 酒企控货挺价 - 五粮液等多家酒企在春节前后对部分产品控货,缓解供需矛盾,为旺季做准备 [29][31] - 6月10日散瓶飞天、普五、国窖1573批价较6月1日有下降,批价波动受需求疲软、线上活动冲击和政策限制影响 [31] 酒企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 - 贵州茅台等公司出台回购股份方案,五粮液等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提升市场信心 [34] - 贵州茅台等多家白酒公司发布分红回报规划,彰显经营信心,反馈投资者 [40] 酒企经营目标务实理性 - 今年白酒需求弱复苏,酒企经营目标更务实,茅台、五粮液等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理性降速 [42] 政务用酒强化,市场结构性分化 - 5月18日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新增公务接待限制,预计对白酒政务消费有冲击,但因目前政务消费占比小,冲击幅度小于2013年,市场结构或进一步分化 [45] 业绩表现分化 - 2024年白酒业绩降速,今年一季度低个位数增长,2025Q1营业总收入1534.2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633.9亿元,同比增长2.3% [46] - 高端白酒业绩稳健,次高端商务宴席弱复苏,区域白酒内部分化加剧,预计今年消化库存,部分酒企动销有压力 [48] 啤酒板块:稳健开局,期待边际改善 2024年需求弱复苏,期待2025年边际改善 - 2024年受需求弱复苏和雨水天气影响,仅燕京啤酒销量同比单个位数增长,其他公司销量下滑 [52] - 今年1 - 2月消化库存,3月后进入低基数阶段,部分地区消费券带动餐饮复苏,4月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同比增长4.8%,消费旺季销量或边际改善 [53][56] 啤酒高端化系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 消费者对啤酒品质要求提高,次高档和高档啤酒占比上升,2022 - 2024年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26.05%,预计2030年达2000亿元 [58] 酒企成本节奏相对温和 - 2024年以来大麦等原材料价格下降,酒企年初锁定成本,对美国大麦依赖度低,预计成本节奏温和 [63] 重视分红,积极反馈投资者 - 啤酒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头部企业市场份额集中,青岛啤酒等公司近五年分红比例总体呈增长态势 [65] 2025Q1多数酒企实现开门红 - 2024年啤酒销量承压,去年四季度去库存后今年轻装上阵,消费积极定调和消费券催化下,餐饮场景复苏,啤酒动销良性,旺季销量或改善 [67] 调味品板块:餐饮复苏有望带动调味品需求增长 餐饮复苏有望带动调味品需求增长 - 2014 - 2023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9.6%,需求结构以餐饮为主,占比约50% [72][73] - 今年消费稳步复苏,4月餐饮收入增长5.2%,部分企业去库存和改革后产品动销好转,餐饮复苏有望带动需求增加 [74][77] - 2020 - 2024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从15%提升至23%,连锁餐饮扩张将增加调味品需求 [81] 我国调味品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2023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为10.9%,低于美国和日本,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提升空间 [82] 调味品企业成本整体可控 - 去年以来大豆等原材料价格下降,近期大豆价格短期上涨,但企业有提前锁价能力,采用国内非转基因大豆,成本影响相对可控 [85] 调味品板块2025Q1表现平稳 - 2024年SW调味品板块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5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2025Q1动销平稳 [89] - 海天改革成效明显,千禾受舆论冲击业绩承压,涪陵榨菜需求平淡,安琪酵母海外增长 [89] 乳品板块:生育政策提振需求,原奶供需结构有望改善 原奶供需结构有望改善 - 2024年以来乳品产量边际去化,2025年1 - 4月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1.8% [93] - 2024年9月政策促进牛肉牛奶消费,2025年政策加大生育补贴,多地实施生育补贴制度,乳品需求有望改善 [93] 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凸显 - 2022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份额前三为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与光明乳业,伊利与蒙牛市占率达45%左右,品牌壁垒强,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有望提升 [98] 2025Q1乳品板块营收微增,龙头率先调整 - 2025Q1乳品板块营收微增0.08%至501.0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30% [100] - 伊利股份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19%,小微企业业绩有压力,需关注供需格局 [100] 零食板块:多渠道多品类渗透,打造市场竞争力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 2020 - 2024年我国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从280亿元增加至104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38.83% [105] 多渠道渗透,提高品牌影响力 - 2023年零食量贩市场加速整合,三只松鼠等公司入驻量贩渠道提高渗透率和影响力 [106] - 2022 - 2024年休闲零食在抖音销售收入从326.86亿元增加到598.81亿元,三只松鼠等公司打入抖音平台 [110] - 有友食品、盐津铺子等公司产品在山姆会员店形成消费者群体,提升销售和知名度 [112] 零食板块业绩表现分化 - 报告未明确提及业绩分化具体表现,但从各渠道发展情况看,不同企业在不同渠道表现或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