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心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中邮证券:首予大连重工“增持”评级,业绩稳健增长,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格隆汇APP· 2025-09-28 02:59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保持正增长 各业务多点开花 [1] - 公司在手合同维持高位 国际化布局有序推进 [1]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 财务表现 - 物料搬运设备营收23.22亿元 同比增长8.51% [1] - 新能源设备营收17.34亿元 同比增长21.45% [1] - 冶金设备营收19.48亿元 同比增长21.04% [1] - 核心零部件营收10.14亿元 同比增长25.29% [1] 经营策略 - 持续推行降本控费举措 [1] - 推进制度改革提升经营效率和质量 [1]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末累计在手合同约345亿元 [1] - 主要合同将在2025-2027年交付 [1]
中邮证券:首予大连重工“增持”评级,业绩稳健增长,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新浪财经· 2025-09-28 02:59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保持正增长 各业务多点开花 [1] - 公司在手合同维持高位 国际化布局有序推进 [1]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 业务板块表现 - 物料搬运设备营收23.22亿元 同比增长8.51% [1] - 新能源设备营收17.34亿元 同比增长21.45% [1] - 冶金设备营收19.48亿元 同比增长21.04% [1] - 核心零部件营收10.14亿元 同比增长25.29% [1] 经营状况 - 公司持续推行降本控费 制度改革等举措 [1] - 经营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1] - 截至2025年8月末累计在手合同约345亿元 [1] - 主要合同将在2025-2027年交付 [1]
大连重工(002204):业绩稳健增长,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中邮证券· 2025-09-26 08:07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首次覆盖 [1][6] 核心观点 - 业绩稳健增长 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2025H1营收74.53亿元 同比+6.38%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同比+13.88% 扣非归母净利润2.65亿元 同比+14.23% [4] - 在手合同维持高位 截至2025年8月末累计在手合同约345亿元 主要将在2025-2027年交付 [5] - 国际化布局取得突破 与力拓集团签署全球框架合作伙伴协议 实现出口订货38938万美元 同比+19.2% [5] 业务表现 - 物料搬运设备营收23.22亿元 同比+8.51% [4] - 新能源设备营收17.34亿元 同比+21.45% [4] - 冶金设备营收19.48亿元 同比+21.04% [4] - 核心零部件营收10.14亿元 同比+25.29% [4] 盈利能力 - 2025H1毛利率18.46% 同比-0.30pcts 净利率4.19% 同比+0.28pcts [5] - 费用率持续优化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2%/5.85%/5.86%/-0.26% 合计-1.42pcts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47.27/157.82/167.70亿元 同比+3.12%/+7.17%/+6.26% [6][9] - 预计归母净利润6.49/7.52/8.37亿元 同比+30.35%/+15.87%/+11.27% [6][9] - 对应PE分别为18.01/15.54/13.96倍 [6][9] 估值指标 - 最新收盘价6.05元 总市值117亿元 [3] - 市盈率23.35倍 市净率1.59倍 [3][9] - 每股收益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0.34/0.39/0.43元 [9]
深科达股价涨5.01%,广发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0.83万股浮盈赚取30.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54
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01%至30.58元/股 成交额4155.78万元 换手率1.47% 总市值28.88亿元 [1] - 连续3天上涨期间累计涨幅达6.6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1] - 成立日期2004年6月14日 上市日期2021年3月9日 [1] - 主营业务为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平板显示类设备49.90% 半导体设备27.02% 核心零部件22.49% 其他(补充)0.59% [1] 基金持仓情况 - 广发百发大数据成长混合A(001734)二季度持有20.8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98% 为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30.41万元 连续3天上涨期间累计浮盈37.7万元 [2] - 基金规模4.0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0.34% 近一年收益54% 成立以来收益72.19%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叶帅累计任职时间4年11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1.56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79.31% 最差基金回报-22.82% [3]
华翔股份(603112.SH):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13.08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9-18 10:40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08亿元人民币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核心零部件产能提升及产业链延伸项目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智能家居零部件产能提升项目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汽车零部件产能提升项目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工程机械零部件产能升级项目 [1]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1]
深科达涨2.12%,成交额4220.9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50.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3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12%至27.96元/股 成交额4220.94万元 换手率1.63% 总市值26.4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50.53万元 大单买入703.81万元(占比16.67%) 卖出453.28万元(占比10.7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6.65% 近5日涨0.98% 近20日跌3.98% 近60日涨23.72% [2] - 今年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4月28日净买入435.55万元 买入总额3447.35万元(占比16.03%) 卖出总额3011.80万元(占比14.00%) [2]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平板显示类设备49.90% 半导体设备27.02% 核心零部件22.49%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0亿元 同比增长49.57% 归母净利润2060.42万元 同比增长180.87%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77.6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44.56万元 [4]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547户 较上期增加9.54% 人均流通股14427股 较上期减少8.71% [3] - 大成中证360互联网+指数A(00223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4]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 [2] - 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电子纸、折叠屏、专精特新等 [2]
正帆科技(688596):OPEX占比提升,外延并购接力成长
长江证券· 2025-09-16 15:1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5x、11x、9x [7][10] 核心观点 - OPEX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升至37.3% 较2024年31.0%增长6.3个百分点 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7% [10] - 通过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切入高精密石英和先进陶瓷材料领域 拓展核心零组件业务 [10] - CAPEX业务保持稳健 OPEX业务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预计2025-2027年营收达69.9/87.8/108.5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7.0/9.3/11.5亿元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0.17亿元(+8.88% YoY) 归母净利润0.94亿元(-10.20% YoY) 毛利率23.71%(-3.2pct YoY) [1][5] - 2025Q2营业收入13.40亿元(+6.06% YoY) 归母净利润0.60亿元(-25.27% YoY) 毛利率22.35%(-4.3pct YoY) [1][5] - 鸿舸半导体实现营收3.05亿元(-10.6% YoY) 汉京半导体2024年营收4.61亿元 净利润0.87亿元 [10] 业务结构 - OPEX业务(气体/核心零部件/MRO)占比提升至37.3% 新兴市场(新能源/新材料)占比增长至18.5% [10] - 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57% 较2024年50.0%提升7个百分点 [10] - MRO市场受益于国内FAB厂投产后的消耗性零部件替换需求 [10] 发展战略 - 通过建设气体及先进材料制造基地、兼并收购等方式聚焦OPEX业务发展 [10] - 收购汉京半导体延伸至高耗零部件领域 突破技术壁垒和国产替代瓶颈 [10] - CAPEX业务依托集成电路领域订单保持稳健 规模效应有望增强整体盈利能力 [10]
大连重工(002204) - 002204大连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1:0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6.3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3.88% [3]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物料搬运设备板块毛利增长,新能源设备板块毛利同比下降 [13] - 大重宾馆资产转让收益将体现在2025年三季度 [3]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设备板块毛利率仅4.42%,核心零部件板块毛利率达27.93% [3] - 新能源设备毛利率低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3] - 物料搬运设备、冶金设备、新能源设备、核心零部件、工程总包项目构成公司主营收入 [3] 战略布局与发展规划 - 聚焦"四核"专业化聚合: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顾客 [3] - 推进"五化"战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服务化 [3][6] - 物料搬运机械板块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方向发展 [3] - 核心部件板块依托齿轮传动、电气控制、液压控制系统、风电塔筒和船用曲轴 [3] - 大型铸造板块以大型化、批量化、高附加值为发展方向 [3] - 新兴产业板块培育节能环保、智能物流装备等新增长点 [3] 成本管控措施 - 通过"集成供应链变革""集成产品研发""精益管理""数智化转型"完善成本管控 [3][13] - 提升产品自制能力,减少外协加工,推动国产化替代 [3][13] - 建立成本管控长效机制 [3][13] 海工装备布局 - 具备海上起重设备和单点系泊系统供货能力 [4] - 自主设计研发液滑环、气滑环、电滑环等配套设备 [4] - 相关产品已取得船级社认证,但尚未形成批量化生产 [4] 股权激励计划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未获得股东会审议通过 [6] - 公司正结合股东反馈和发展战略审慎评估后续方案 [6][7] - 计划旨在建立与市场接轨的长效激励机制 [7][8]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专注于提升经营质量与长期价值 [5][6] - 2024年股份回购方案已完成,目前暂无新回购计划 [14] - 通过业绩预告、快报等形式及时向投资者传递经营成果 [10][11]
从默默无闻到智能一哥,宇树科技做对了什么?
36氪· 2025-09-11 04:06
公司IPO与资本表现 - 宇树科技IPO进程进入实质阶段 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和C轮融资 估值达120亿元[7] - 公司历经10轮融资 累计吸金超15亿元 投资方包括红杉 美团 腾讯 阿里等30余家顶级机构[7] - 若在国内上市 市值可能不低于500亿元 创始人王兴兴身价有望突破百亿 早期投资方将获数十亿回报[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毛利率稳定在50%以上 2025年Q1营收32.7亿元 净利润4.8亿元[7] - 公司自2020年起连续5年保持盈利 机构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4.15亿 18.56亿 22.87亿元[7] - 2024年产品销售额结构:四足机器人占65% 人形机器人占30% 零部件产品占5%[3] 产品与市场地位 - 四足机器人Go1全球销量超5万台 占据消费级足式机器人60%以上市场份额[8] - 人形机器人G1定价9.9万元 仅为国际同类产品1/10 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5000台[8] - 通过技术创新将四足机器人价格拉低至万元级 人形机器人R1起售价3.99万元[9] 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 - 采用电机直驱技术路线 相比液压驱动成本更低 开发周期更短 控制精度更高[10] - 实现90%核心零部件全栈自研 包括电机 减速器 控制器 激光雷达等关键部件[11] - 自研M107系列无刷电机扭矩密度达120Nm/kg 超波士顿动力Spot的90Nm/kg 成本仅为进口电机50%[11] - 通过全链条自研将整机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1/3[12] 商业化路径与场景应用 - 产品矩阵覆盖四足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 应用场景从科研教育延伸至消费 工业领域[8] - 四足机器人市场策略:先聚焦科研教育 再拓展消费市场 最后渗透工业检测 消防等场景[13] - 人形机器人市场策略:先以表演破圈 再以低价吸引教育 企业展览等场景规模化采购[13] - 与美团 腾讯 阿里形成技术+场景协同:美团押注末端配送 腾讯拓展家庭场景 阿里布局无人仓储[8] 行业前景与战略规划 -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以63%年增速扩张 2030年存量达25.2万台 2050年或增至3.02亿台[16] - 四足机器人方面 宇树已占据全球近70%市场份额 工业巡检 消防等场景增长空间可观[16] - 未来将通过定义机器人接口标准 通信协议 推动租赁共享服务 进行产业链整合等方式制定行业规则[20] - 公司计划加速技术迭代创新 研发人形机器人和灵巧机械臂 并深耕教育 工业等刚性需求场景[16]
阿尔特:2023年以来,“技术+供应链”出海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之一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0 08:09
公司战略 - 2023年以来"技术+供应链"出海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之一 [1] - 持续为国际客户提供研发设计、产线设计、技术授权、核心零部件等多种产品和服务 [1] - 未来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研发、制造、销售等全链条服务 [1] 市场拓展 - 已在日本以及东欧等多个海外市场逐步实现业务落地 [1] - 业务生态逐步完善 [1] - 赋能全球客户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