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机器人

搜索文档
赛象科技(002337) - 002337赛象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7
2025-09-17 14:06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机器人业务为定制化AGV智能物流装备或整体解决方案 [1] - AGV业务既作为轮胎装备整体方案组成部分 也作为独立领域提供产品 [1] - 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业务占比总体持续上升 [1] - 增资入股远山医疗基于看好高端医疗器械前景 现阶段持股较少 [8] - 生产链具备定制化服务型制造能力 可满足跨领域个性化需求 [9][10] 生产经营与成本 - 供应链采用标准化零件采购+核心自主加工+一般零件外协模式 [2] - 2025年业务状况平稳 与去年基本持平 [2] - 交货周期根据产品类型差异大:大型装备6个月以上 小型设备约2个月 [3] - 通过项目化数字化管理实现全周期成本管控 建立绩效奖励机制 [4] - 持续优化销售结构 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及海外业务占比 [6] 技术与研发 - 全钢子午线轮胎装备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5] - 掌握轮胎行业通用技术及特殊工艺装备制造技术 [12] - 研发平台包含"两站两中心+重点实验室"体系 [13] - 持续引入工业互联网/AGV智能物流/智能控制等新技术 [8][12] - 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实现从设备供应商向"设备+服务"转型 [12] 市场与客户 - 设备更新驱动因素:新工艺/新材料/智能化需求/产能扩张 [8] - 与国内外知名轮胎企业及跨国轮胎公司保持合作 [5] - 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开拓新市场新客户 [9] - 产品面向全球市场 客户存在扩产及新建工厂需求 [8] 公司治理与资本 - 2021年实施股票回购 2023年和2025年开展两期员工持股计划 [11] - 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调研等形式加强市值管理 [11] - 落实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回报机制 [11]
比亚迪电子(0285.HK):业绩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9-14 04:3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6.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97% [1]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占比75.61% 其中组装业务占58.55% 零部件业务占17.06%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占比8.94%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15.45% 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 [1][3] 业务板块分析 - 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24.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60.50% 主要受益于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产品量产交付 [3]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营收72.09亿元人民币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 [2] - 消费电子业务总营收609.47亿元人民币 其中零部件业务137.52亿元 组装业务471.95亿元 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改善盈利能力 [3]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 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出货量显著增长 [3] - 液冷服务器技术凭借高效散热与低能耗优势逐步取代风冷方案 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 [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部制造场景 提升仓储和配送效率 [2] 客户合作与市场地位 - 在海外大客户业务中整机组装份额持续提升 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增长 [3]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手机等旗舰型号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3] - 积极拓展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新赛道 新产品通过下游头部客户认证 [2]
比亚迪电子(00285):业绩超预期
中邮证券· 2025-09-12 10:06
投资评级 - 比亚迪电子(0285 HK)获得"买入"评级且评级维持不变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 营业收入达806 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58% 归母净利润17 3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 97% [5][6] - 消费电子业务稳健发展 营收占比75 61% 其中组装业务58 55% 零部件17 06% [6][8]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快速增长 营收72 09亿元人民币 占比8 94%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 [6][7] - 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突出 营收124 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60 50% 占比提升至15 45% [6][8] - 公司预计2025至2027年收入将持续增长 分别达到1874 9亿元 2061 2亿元和2348 1亿元人民币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 5亿元 62 4亿元和78 4亿元人民币 [9] 财务表现 - 公司最新收盘价42 40港币 总市值871 22亿港币 市盈率29 41 [4] - 2024年营业收入1773 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6% 预计2025年增长6%至1874 92亿元人民币 [1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2 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 预计2025年增长16%至49 48亿元人民币 [11]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2 41%提升至2027年3 34% ROE从13 16%提升至15 22% [12]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在钛金属手机 折叠手机等旗舰产品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海外客户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 [8] - 新能源汽车业务在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辅助 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已实现多产品量产交付 [8]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积极布局AI数据中心和AI机器人赛道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 [7] 增长动力 - AI服务器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技术市场增长 公司相关产品通过认证为业务注入新动能 [7] - 汽车智能化趋势加速 2025年成为智驾平权元年 带动公司智能汽车产品需求增长 [8] - 公司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 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盈利能力 [8]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00285)“买入”评级 25H1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9:36
核心观点 -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预计2025至2027年收入达1874 9亿至2348 1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49 5亿至78 4亿元[1] - 公司上半年营收806 06亿元同比增长2 58% 归母净利润17 30亿元同比增长13 97% 业绩超预期[1] - 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 消费电子占比75 61% 新型智能产品占8 94%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15 45%且同比提升5 58个百分点[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 06亿元同比增长2 58%[1] - 归母净利润17 30亿元同比增长13 97%[1]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609 47亿元 其中零部件业务137 52亿元 组装业务471 95亿元[4]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板块营收124 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 50%[3] - 在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辅助 智能悬架 热管理等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并实现多产品量产[3] - 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出货量显著增长[3]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营收72 09亿元[2] -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内部制造场景[2] 消费电子业务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 涵盖钛金属手机 折叠手机等旗舰产品[4] - 海外大客户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 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增长[4] - 通过自动化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 盈利能力改善[4]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液冷技术因高效散热和低能耗优势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方案[2] - 全球算力升级和AI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服务器市场加速增长[2] - 2025年为智驾平权元年 推动汽车技术革新和行业需求拉升[3]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25H1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9-12 09:33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7% [1]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874.9/2061.2/2348.1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62.4/78.4亿元人民币 [1] 业务板块构成 - 消费电子(组装业务)占比58.55%,消费电子(零部件)占比17.06%,新型智能产品占比8.94%,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15.45%(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 [1] - 消费电子业务整体实现营收609.47亿元人民币(其中零部件业务137.52亿元,组装业务471.95亿元) [4]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实现营收72.09亿元人民币 [2] - 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0.50% [3] 消费电子业务发展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持续拓展海外大客户合作 [1] -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手机等旗舰型号中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4] - 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同比增长 [4] - 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盈利能力 [4] 新型智能产品布局 - 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2] - 数据中心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下游头部客户认证 [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部制造场景 [2] - 积极布局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新赛道 [2]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 [3] - 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核心零件和系统总成,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3] - 2025年成为智驾平权元年,推动汽车技术革新和行业需求拉升 [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算力升级和AI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服务器市场加速增长 [2] - 液冷技术因高效散热与低能耗优势正逐步取代风冷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方案 [2] - 智驾平权时代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3]
比亚迪电子(00285.HK):盈利能力逐季度改善 布局AI服务器多环节
格隆汇· 2025-09-10 20:25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806.1亿元 同比增长2.6%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 同比增长14.0% 毛利率6.88% 同比提升0.03个百分点 净利率2.15% 同比提升0.24个百分点 [1] - 2Q25营收437.3亿元 同比增长3.9% 环比增长18.6%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22.1% 环比增长78.1% 毛利率7.36% 同比提升0.54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06个百分点 净利率2.53% 同比提升0.38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85个百分点 [1] - 盈利能力修复主要由于毛利率较高的汽车业务占比提升以及成都工厂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 [1] 新能源汽车业务 - 1H25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696.8万辆 同比增长41.4%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2] - 公司1H25新能源汽车销量214.60万辆 同比增长33.04% 海外市场销售超47万辆 已超去年全年的41.72万辆 [2] - 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124.5亿元 同比增长60.50% 占总营收15.45% 对应单车价值量超5000元 [2] - 比亚迪电子从智能座舱向智能驾驶域控、智能悬架、热管理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 [2] AI与数据中心业务 - 预计2025年全球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超2364亿美元 同比增长41% 其中液冷技术市场规模将增长88%至49亿美元 [3] - 液冷技术具备高效散热与低能耗优势 正逐步取代风冷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冷却方案 [3] - 公司AI服务器已批量出货 数据中心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3]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提升仓储和配送效率 [3] - 1H25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72.09亿元 营收占比8.94% [3] 消费电子业务 - 1H25消费电子业务营收609.47亿元 其中零部件收入约137.52亿元 组装收入约471.95亿元 [3] -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回暖 叠加并表影响实现营收快速增长 [3] - 公司持续优化收购的精密零部件业务 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 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3] - 安卓业务持续聚焦高端产品 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 [3]
比亚迪电子(00285.HK):1H25业绩符合预期 看好AI数据中心和AI机器人等业务加速布局
格隆汇· 2025-09-04 04:18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806.06亿元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3.97% [1] - 2Q25单季度收入437.25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18.56%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增长22.07%环比增长78.04%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72%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下降4.15%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大幅增长60.5% [1] - 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主要源于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热管理产品进入放量阶段 [1] 盈利能力变化 - 1H25毛利率同比增长0.54个百分点至7.36% 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捷普业务自动化率提升及汽车电子业务成本摊薄效应 [1] - 期间费用率整体稳中有降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4/-0.29/-0.17个百分点 [1] 研发与创新投入 - 1H25研发费用达22.31亿元 持续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与AI服务器领域 [1] - 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 多款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2] 智能化布局进展 - 大规模应用AMR智能物流机器人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显著提升仓储配送效率 [2] - 积极开发AI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 持续拓宽技术能力边界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49.35亿元 2026年61.84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18.4倍/14.5倍 目标价上调7.5%至50港元 [2]
比亚迪电子(285.HK)2025年半年报点评:新能源汽车业务驱动增长 盈利韧性凸显
格隆汇· 2025-09-04 04:1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盈利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1]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60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其中零部件收入137.5亿元(同比下降9.8%),组装收入472.0亿元(同比下降1.8%) [1] - 全球智能手机上半年出货量仅增长0.1%,但公司聚焦高端机型领域,在钛金属手机和折叠屏手机中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1] - 海外大客户组装业务市场份额提升带动出货量增长,自动化技术优化推动精密零部件业务运营效率改善 [1] - 中国折叠屏手机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2.6%,端侧AI技术普及有望带来下半年结构性机会 [1]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1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5%,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5.5% [2] - 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热管理产品出货量持续攀升 [2] - 智能座舱产品覆盖多维度交互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出货量领跑国内市场,智能悬架系统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2]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7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但AI服务器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2] - 全球AI基础设施需求爆发推动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客户认证,公司已建立液冷系统、电源系统及AI服务器设计的专利储备 [2] 智能物流与制造优化 - 自主开发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提升仓储配送效率和生产良率 [3] - 智能物流实践强化制造端竞争力,为未来业务拓展或技术输出提供基础 [3] 业务协同与发展前景 - 消费电子龙头地位稳固,新能源汽车业务高速增长,新型智能产品潜力巨大,形成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格局 [3] - 下半年有望受益于国内促消费政策、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及AI算力需求释放 [3]
比亚迪股份(01211):新能源汽车业务驱动增长,盈利韧性凸显
国证国际· 2025-09-03 11: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2.0港元 较当前股价43.26港元有20.2%预期涨幅 [5][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6.1亿元 同比增长2.6%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7.3亿元 同比增长14.0% 盈利增速显著快于营收 [1] - 盈利韧性凸显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实现营收与盈利双增长 [1] 业务板块分析 消费电子业务 - 收入609.5亿元 同比下降3.7% 其中零部件收入137.5亿元(yoy-9.8%) 组装收入472.0亿元(yoy-1.8%) [2] - 受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承压影响 全球智能手机上半年出货量仅增0.1% [2] - 聚焦高端产品领域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屏手机等高端机型中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2] - 海外大客户业务表现亮眼 组装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通过自动化技术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 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改善 [2] - 受益于端侧AI技术普及和折叠屏手机市场拓展 中国折叠屏手机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12.6% [2]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收入124.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0.5%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5.5% 成为增长最快业务板块 [3] - 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上半年销量693.7万辆 同比增40.3% [3] - 智能座舱产品线覆盖中控、仪表、HUD等多维度交互系统 [3]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出货量领跑国内市场 新推出的智能悬架系统已开始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3]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收入72.1亿元 同比下降4.15% [4] - AI服务器业务增长强劲 实现跨越式成长 [4] - 多款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客户认证 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 [4] - 围绕液冷系统、电源系统、AI服务器系统设计等方面建立丰富专利储备 [4]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提升仓储和配送效率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估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7.4亿/59.5亿元 [5] - 参考同业估值按照2025/2026年的22.6x/18.0x市盈率 [5] - 总市值99,366.3百万港元 流通市值99,366.3百万港元 [7] - 总股本2,253.2百万股 流通股本2,253.2百万股 [7] 增长前景与投资逻辑 - 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格局形成 消费电子领域龙头地位稳固 新能源汽车业务高速增长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潜力巨大 [5] - 下半年有望受益于国内促消费政策、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以及AI算力需求持续释放 [5] - 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多元业务布局和全球化客户资源 在高端制造与智能化升级浪潮中持续领跑 [5]
比亚迪电子(00285):2025年半年报点评:增长稳定,汽车与新型智能培育新动能
东吴证券· 2025-09-02 14: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1亿元同比+2.6%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14.0% 25Q2营收437.3亿元同比+3.9%环比+18.6%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22.0%环比+77.0% [7] - 消费电子业务结构优化 新型智能产品AI数据中心跃升式发展 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60.50% [7]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53.0/63.3/73.8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总收入194,202百万元同比+9.53% 2026E 222,464百万元同比+14.55% [1] - 2025E归母净利润5,300百万元同比+24.26% 2026E 6,333百万元同比+19.48% [1] - 2025E每股收益2.35元 对应PE 17.59倍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2025H1收入609.47亿元同比-3.7% 其中零部件137.52亿元同比-9.8% 组装业务471.95亿元同比-1.8%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与自动化效率提升 [7]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2025H1收入72.09亿元 AI服务器出货大幅增长 液冷与电源产品获行业认证 IDC预测2025年嵌入式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46.7% 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同比+40.9%达2364亿美元 [7] -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5H1收入124.50亿元同比+60.50% 占比15.45% 智能座舱/智驾/热管理产品驱动增长 智能悬架实现量产供货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4.10港元 市净率2.76倍 港股流通市值90,602.21百万港元 [5] - 2025E ROE 14.74% 毛利率7.41% 销售净利率2.73% [8] - 2025E EV/EBITDA 10.37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