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纪元ES
icon
搜索文档
二十八载造车史诗:解码奇瑞从“小草房”到中国品牌出海领航的竞争密码
财经网· 2025-09-28 06:03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25日以代码9973HK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 成为今年港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企业IPO [1] - 本次IPO获得市场热烈反响 孖展超购逾238倍 并有13家知名基石投资者参与 [1] 企业文化 - 公司文化以徽商精神为基石 体现为坚韧不拔、知恩图报和尊崇知识的特质 支撑其在资金匮乏时期攻克技术难题 [2] - 公司内部实行阿米巴管理模式 通过分级核算体系激发组织活力 五大品牌精准卡位细分市场并形成良性竞合 [3] - 领导风格以温文尔雅的凝聚力为特征 倡导共学共进 在企业内部构筑起强大的向心力和信心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坚持技术立企理念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从4128亿元飙升至105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近60% [4][5] - 研发体系布局全球 拥有开阳创新联合体、瑶光实验室及多个海外研发中心 形成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迭代闭环 [4] - 截至2025年3月末 公司拥有14400名研发人员 占非生产员工半数以上 累计获得13900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超过4400项 [5] 产品与技术成果 - 在动力系统领域持续突破 199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乘用车专用发动机 当前鲲鹏天擎发动机热效率达48% 领跑全球 [1][5] - 公司实施油电并举战略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2674% 燃油车销量增长29% 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各项销量增速均超25%的车企 [5] - 通过T1X、T2X燃油平台与E0X新能源平台等模块化架构 将新车型开发周期压缩至18个月以内 零部件标准率超80% [6] - 智能化方面坚持智驾平权 2024年车辆辅助驾驶系统配备率达496% 远超356%的全球平均水平 并将功能渗透至6万元级别车型 [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营收实现三级跳 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 [4] - 产品力提升带动品牌溢价 2022年至2024年 国内和国外乘用车平均销售单价分别增长37%和194% 奇瑞和捷途两大品牌平均售价增长309%和395% [6] - 2024年公司有八款车型平均月销破万 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6] 全球化战略 - 公司连续22年保持中国乘用车出口冠军 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全球销量达1300万辆 [8] - 2024年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等关键海外市场登顶中国自主品牌销量榜首 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市场稳居第二 [8] - 通过本地化生产深化全球布局 2024年巴塞罗那工厂量产下线 使其成为首家在欧洲实现本地化生产的中国车企 [8] 未来展望 - 本次港股上市募资净额的20%将专项用于未来一至四年的海外拓展 包括在越南新建年产19万辆的工厂 在马来西亚扩建年产36万辆的产能 [10] - 公司计划在海外研发中心招聘1000-1500名研发人员 开发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以提升全球市场渗透率与品牌认知度 [10]
解析奇瑞上市基石阵容:地平线(9660.HK)成唯一智驾领域产业资本,重构投资新范式
格隆汇· 2025-09-25 07:22
9月25日,中国汽车产业版图镌刻下一个重要的坐标——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在其披露的基石投资者名单里,除了有高瓴等头部投资机构,还有颇具市场地位的产业资本,地平线作 为其中唯一的智驾科技企业,身影格外耀眼。若以全球发售最终定价30.75港元计算,地平线旗下 Horizon Together认购4000万美元。 笔者认为,地平线与高瓴等头部共同跻身基石投资者之列,不仅是看好奇瑞汽车本身的成长性,更 是"智能化重构汽车产业价值链"的一次生动注脚,长期为双方提供了更多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也为地平 线的投资逻辑带来新的参考。 其中,地平线与奇瑞自2021年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围绕征程系列展开深度联合,2022年开启辅 助驾驶领域的合作,次年正式落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星纪元ES。这让双方在资本联动前已形成了 合作默契,为地平线后续新的产品快速落地上车奠定了基础。 战略协同,资本与技术的双重共振 地平线作为产业资本深度参与,除了获得财务回报之外,也有着地平线对汽车智能化浪潮的精准判断。 奇瑞作为自主品牌"技术派",旗下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产品矩阵覆盖多个细 分市场,并且产品加速放量 ...
【联合发布】2025成都车展展后追踪
乘联分会· 2025-09-10 08:43
车展概述 - 2025年8月29日至9月7日举办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主题为“领潮而立·向新而行”,展示汽车工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动向 [5][6] - 参展车型超过1600款,参展品牌近120个 [2][6] - 监测重点车型104款,其中首发车型33款,中系车型占比超过50%,欧系次之,新能源车占比达75% [2][7] - 从车身形式看,SUV占比62.5%,其中A级和B级最多;轿车占比33.7%,其中B级和C级合计超60% [2][7] - 从改款类型看,新产品占比46% [2][7] 产品看点 - 车身色彩设计向多元化、个性化、环保科技趋势发展,多款车型通过专属定制、东方审美或独特工艺颜色成为视觉焦点 [9][10] - 流行色趋势满足个性情感表达,例如零跑B10“匿霞粉”融入矿物光谱干涉效应,问界M7“博阳黄”灵感源自马尔代夫风光 [10] - 东方审美元素打造国风复古情怀,例如吉利中国星东方耀系列“月牙青/莫高蓝/丹青”灵感源于敦煌壁画,MG4“东来紫/清波翠”科技感十足又不失优雅 [10] - 环保工艺创新展现时尚与科技融合,例如星纪元ES“暖云杏渐变车漆”采用渐变工艺,凯迪拉克XT5“塞里木蓝”采用三层水性金属漆工艺 [10] - 多款皮卡集中亮相,新能源产品逐渐成为主角,智能化全面升级,场景化拓展创新 [11][12] - 传统皮卡品牌技术升级打造全场景适配,例如长城炮山海炮Hi4-T旅居共创版预售22.98万元,长安猎手K50增程版上市12.79-19.29万元 [12] - 新玩家通过差异化定位切入市场,例如奇瑞威麟开创智能混动皮卡新物种,雷达地平线EM-P插混版上市13.88-15.98万元 [12] 技术看点 - 厂商集中发力增程动力系统,上汽通用、智己、广汽发布最新增程系统,均搭载超40kWh电池,纯电续航超300公里 [12][13] - 别克至境L7搭载奥特能2.0增混专用电池,40.2kWh容量,302km纯电续航,油电转化率3.6kWh/L [12] - 智己换代LS6搭载宁德时代骁遥MAX增程电池,66kWh容量,450+km纯电续航,800V超高压充电 [12] - 昊铂HL增程版搭载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60kWh容量,350km纯电续航,亏电油耗低至3.3L/100km [12][13] - 座舱交互体验升级,从被动交互发展到初步主动感知,未来向多模态端到端方向发展 [14][15] - 座舱核心体验Agent化,通过长短期记忆、因果推理、强化学习实现自主思考、主动服务和情感交互 [14][15] - 例如银河M9 AI小P构建用户专属画像,蔚来NOMI Agents结合GPT大模型和情感引擎,问界M7检测到宝宝睡觉自动调高温度降低音量 [15] 重点车型介绍 - 极氪9X:D级SUV,预售47.99-56.99万元,双8295智能座舱,千里浩瀚H7/9智驾,900V混动高压架构,纯电续航288-355km [17][20] - 问界新一代M7:C级SUV,新增纯电版本,纯电续航700km,增程续航165-251km,搭载华为乾崑ADS 4,首发舱内激光方案 [19] - 岚图追光L:C级轿车,纯电续航410km,搭载岚海智混技术,华为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 [21][22] - 方程豹钛7:C级SUV,纯电续航100-130km,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和激光雷达,1.5T插混动力 [23] - 尚界H5:B级SUV,预售16.98-20.98万元,最便宜鸿蒙智行车型,增程纯电双动力,纯电续航525-640km,增程续航235km [24][25][26][28] - 蔚来新一代ES8:D级SUV,预售41.68-45.68万元,租电预售30.88万起,全域900V架构,纯电续航635km,配备3激光雷达 [30] - 奇瑞QQ3:A0级轿车,基于T12纯电平台,搭载高通8155芯片和猎鹰500智驾 [32] - 昊铂A800:C级轿车,搭载1.5T增程动力,华为鸿蒙座舱5和ADS 4 [32] - 沃尔沃XC70:C级豪华SUV,预售29.99-32.99万元,纯电续航116-212km,搭载NP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和92英寸AR-HUD [33] - 福特智趣烈马:C级SUV,纯电续航650km,增程续航220km,搭载福特福域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和城市NOA [34] - 大众凌渡L:A级轿车,售价11.99-15.59万元,升级1.5T/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18-162kW,配备AI语音助手 [36][41][42]
Model 3上市不足月“闪降”1万元
每日商报· 2025-09-03 22:20
特斯拉降价事件 - 特斯拉中国于9月1日将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下调1万元至25.95万元 距离新车上市不足一个月 并同步提供已下订未提车用户自动享受新价格及叠加5年免息和8000元保险补贴等优惠 [1] - 此次降价是特斯拉在华新车最快的一次官方降价 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并预示2025年"金九银十"价格战提前开启 [1] 降价原因与市场背景 - Model 3长续航版上市首周订单仅约8000辆 为同期Model Y改款初期订单量的60% 第二周跌出周榜前30名 [2] - 特斯拉8月国产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 前7个月累计零售43.24万辆 同比下滑13.7% [2] - 25万-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竞争加剧 小米SU7连续六个月月销超2.2万辆 极氪007改款后麒麟电池入门价压至26.99万元 小鹏P7i等竞品将800V高压等技术下放至25万元区间 [2] 特斯拉竞争优势与策略 - 特斯拉二季度整车毛利率保持在17.2% 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 为降价提供缓冲空间 [3] - 公司采用价格手段应对品牌溢价被中国品牌"性价比+生态"组合拳削弱的挑战 [3] - 选择在成都车展期间公布降价 虽未参展但通过"场外抢镜"方式成功吸引市场关注 [4] 市场格局演变 - Model 3从2020年国产初期的35.58万元售价和三个月提车周期 转变为2024年12月被小米SU7以单月销量超越(当月仅售1.46万辆) [4] - 2023年至今Model 3官方指导价历经八次变动 累计最大降幅超7万元 一年期保值率从2022年78%跌至2025年63% 低于同级燃油豪华车平均水平 [4] - 新能源赛道续航、加速、成本已趋同 此次降价预计加剧20万-30万元区间市场竞争 [5] 行业影响与展望 - 特斯拉通过降价在"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前抢占市场份额 有望刺激短期销量增长 [5] - 长期需应对品牌老化和产品迭代挑战 其他品牌是否跟进降价及特斯拉下一步市场策略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5]
玛莎拉蒂和阿尔法·罗密欧或将采用奇瑞E0X电动平台
巨潮资讯· 2025-08-06 10:02
平台技术合作 - 欧洲多个豪华品牌将采用奇瑞E0X高性能电动平台开发新能源车型 包括玛莎拉蒂和阿尔法·罗密欧[2] - E0X平台涵盖高性能物理架构与高智能电子电器架构 支持高度拓展性、高安全性及1000TOPS AI算力[2] - 平台支持15分钟完成整车系统升级 并满足50多个国家法规与全球化语音语言适配[2] - 星途品牌首款基于E0X平台的车型星纪元ES已正式推出[2] 销售业绩表现 - 公司7月销售汽车224,439辆 同比增长14.7% 其中奇瑞汽车股份销量210,066辆[3] - 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65,357辆 同比增长44.1% 出口汽车119,090辆 同比增长31.9%[3] - 1-7月累计销量1,484,563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4.5% 出口总量669,360辆[3] - 公司成为中国首个汽车出口突破500万辆的品牌车企[3]
智界抢滩鸿蒙首款MPV,原奇瑞星纪元E08停止开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22:58
产品战略调整 - 智界正在开发代号EHV的MPV车型 基于E0X-L平台打造 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 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 预计2025年上半年上市[1] - 奇瑞将豪华MPV首发机会从星纪元E08转移至智界 星纪元E08项目已停止开发 部分员工转岗至智界MPV项目组[1] - 智界EHV定位50万元级豪华MPV 星纪元E08原定位30万元级 形成错位竞争策略[6]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智界与星纪元均为高端新能源品牌 价格区间存在重叠:智界S7定价22.98-34.98万元 星纪元ES定价15.28-31.98万元[3][10] - 智界过去7个月累计销售6.43万辆 超过星纪元的4.42万辆 其中智界R7单月峰值达15,903辆[10] - 星纪元系列起售价17.28万元 承担奇瑞品牌冲高使命 但智界车型单价更高且更走量[1][10] 产能与交付状况 - 智界S7上市初期遭遇产能困局 交付周期从承诺的4-6周延长至12周以上 而星纪元ES交付顺畅 最快15天可提车[4][5] - 奇瑞将智界S7生产从超二工厂转移至超一工厂 后者原生产瑞虎8/9及星纪元ES等车型 产能吃紧[4] - 超二工厂于2024年正式启用为智界专属工厂 解决与其他子品牌资源分配问题[13] 渠道建设进展 - 智界目前通过鸿蒙智行体验中心销售 品牌形象模糊且存在展示资源限制[13] - 计划新增智界品牌专属用户中心 5月已举办专网经销商招商大会 正在筛选经销商资质[14] 市场竞争格局 - 新能源MPV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6月中国新能源MPV销量4.51万台 同比增长53.3% 上半年累计销量21.41万台 同比增长49.7% 市场份额3.9%[7] - 鸿蒙智行首款MPV竞争激烈 享界和尊界也有MPV计划 但智界EHV若如期上市可能成为首款[7] - 奇瑞较晚进入MPV市场 竞争对手极氪009和腾势D9已率先布局[15] 合作模式特征 - 智界为奇瑞与华为合作项目 内部代号EH事业部 是鸿蒙智行旗下"第二界"[3]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多次强调智界为第一优先战略项目 承认"听华为的就更顺利"[5] - 品牌整合背景下 奇瑞成立"新四大"事业部以优化资源配置 减少内部竞争[3]
21独家|智界抢滩鸿蒙首款MPV,原奇瑞星纪元E08停止开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6:01
智界MPV项目背景 - 智界正在开发代号"EHV"的MPV,基于E0X-L平台打造,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预计明年上半年上市 [1] - 奇瑞将首发豪华MPV机会交给智界,而非原计划的星纪元E08,后者已停止开发,部分员工转岗至智界项目组 [1][6] - 智界与星纪元定位相似,均为高端新能源品牌,价格区间有重叠,星纪元最低17.28万元起售,最高31.98万元 [1][3] 奇瑞品牌战略调整 - 奇瑞进行品牌整合,成立"新四大"事业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冗余 [2] - 公司高层决定星纪元与智界"错位竞争",智界EHV定位50万元级,星纪元E08原计划定位30万元级 [6] - 智界被列为奇瑞第一优先战略项目,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多次强调与华为合作的重要性 [6]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新能源MPV市场呈现增长态势,今年6月销量4.51万台,同比增长53.3%,上半年累计销售21.41万台,同比增长49.7% [7] - 多家厂商进入MPV市场,包括传祺、江淮、奥德赛等,鸿蒙智行也计划推出首款MPV [7] - 自主品牌如极氪009、腾势D9已在MPV市场取得进展,奇瑞相对较晚进入该领域 [11] 智界销售与产能情况 - 智界过去七个月累计销售6.43万辆,超过星纪元的4.42万辆,其中智界R7去年12月销量达15903台 [8] - 智界S7上市初期订单超2万台,但遭遇产能问题,交付延期至12周以上,影响用户体验 [3][5] - 奇瑞为智界启用专属的"超二工厂",解决资源分配问题 [8] 渠道与未来发展 - 智界目前通过鸿蒙智行体验中心销售,未来将新增专属用户中心,已开始筛选经销商资质 [8][9] - 智界6月销量下滑明显,全系仅3685辆,其中S7为491辆,R7为3194辆 [10] - 若智界EHV成为鸿蒙智行首款MPV,有望成为品牌新的增长点 [3][10]
21独家|智界抢滩鸿蒙首款MPV 原奇瑞星纪元E08停止开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6:00
智界MPV项目 - 智界正在开发基于E0X-L平台的MPV,代号"EHV",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预计2025年上半年上市 [1] - 奇瑞原计划由星纪元E08首发豪华MPV,但项目已停止开发,部分团队转至智界MPV项目组 [1] - 智界EHV定位50万元级豪华MPV,星纪元E08原计划定位30万元级,两者形成差异化 [5] 奇瑞品牌战略调整 - 奇瑞将首发豪华MPV机会交给智界而非星纪元,旨在减少资源冗余和内部竞争 [1][2] - 奇瑞2023年7月启动品牌整合,成立"新四大"事业部以优化资源配置 [2] - 智界被明确为奇瑞第一优先战略项目,公司高层多次强调与华为合作的重要性 [5] 智界与星纪元竞争关系 - 智界S7与星纪元ES价格区间重叠(24.98万-34.98万元 vs 22.58万-31.98万元),星纪元后续将起售价下调至19.88万元以错位竞争 [3][4] - 智界过去7个月累计销量6.43万辆,超过星纪元的4.42万辆,其中智界R7单月峰值销量达15,903台 [10] - 智界车型平均单价更高(S7起售价22.98万元 vs 星纪元ES 15.28万元) [10] 产能与交付问题 - 智界S7上市初期遭遇产能瓶颈,奇瑞将生产从超二工厂转移至产能吃紧的超一工厂 [4] - 智界S7交付周期从承诺的4-6周延长至12周以上,而星纪元ES最快15天可提车 [5] - 2024年奇瑞超二工厂正式启用为智界专属工厂,解决资源分配问题 [13] MPV市场机遇 - 2024年6月中国新能源MPV销量4.51万台,同比增长53.3%,上半年累计销量21.41万台,占比3.9% [7] - 鸿蒙智行首款MPV若由智界EHV实现,将成为体系新增长点 [7][15] - 极氪009、腾势D9等案例证明自主品牌在高端MPV市场存在机会 [15] 渠道与品牌建设 - 智界目前通过鸿蒙智行体验中心销售,存在品牌形象模糊问题 [13] - 计划新增智界专属用户中心,2024年5月已启动经销商招商 [14]
风云独立,星途入列,奇瑞IPO前夕架构“大调整”
华夏时报· 2025-07-11 22:43
公司战略调整 - 奇瑞集团近期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并组建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强化战略聚焦与资源整合 [1][2] - 风云序列升级为独立品牌,定位新能源市场,风云A9L作为品牌升级后的首款车型上市 [3][4] - 星途品牌定位不变,仍为高端品牌,其国内业务事业部纳入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管理 [2][3] 品牌与事业部定位 - 星途事业部聚焦高端市场,2023年销量达12.6万辆,2024年上半年销量6.3万辆(同比+15.1%) [3][6] - 艾虎事业部整合艾瑞泽与瑞虎系列,覆盖5-15万级燃油与混动市场 [6] - 风云事业部主攻新能源,风云A9L承担品牌升级使命 [3][4] - QQ事业部整合微型/小型车产品线,包括QQ、冰淇淋等车型 [6] 其他品牌动态 - 捷途、智界、iCAR保持独立运营:捷途2024年上半年销量近30万辆(同比+33.9%),智界为奇瑞与华为合作品牌,iCAR为2023年推出的新能源品牌 [7] - 奇瑞智能化中心整合雄狮科技、大卓智能等子公司资源,推动智能化协同 [7] 财务与IPO进展 - 2023年公司营收1632.05亿元(同比+76.2%),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21.54亿元(同比+67.66%) [8] - 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119.5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112.22亿元 [8] - 2024年累计销量260.39万辆(同比+38.4%),2024年上半年销量126万辆(同比+14.5%) [8] - 架构调整后券商上调IPO定价12%,摩根士丹利报告肯定风云独立运营效率 [8]
奇瑞大变阵:风云升级 星途降级
经济观察报· 2025-07-10 10:08
奇瑞品牌架构调整 - 公司将新能源序列风云升级为独立品牌 定位为"锚定新能源赛道打造的豪华独立品牌" 并向其投入更多资源 [2] - 风云A9L作为独立品牌首款车型上市 推出4个版型 置换抢购价13.99万至19.79万元 预售12天内大定超2万辆 [2][4] - 将星途品牌整合至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 保留其高端定位但取消独立运营 与艾虎事业部共享供应链和制造资源 [5][7] 风云品牌发展历程 - 风云是公司造车起点 1997年启动项目 2001年首款车型上市 首年销量2.8万辆 销售额20亿元 2002年销量突破5万辆 [2] - 2006年风云与旗云整合为新旗云 2009年重新推出风云2车型 2016年停产 2023年11月作为新能源序列重生 [3] - 重生后推出多款插电混动车型 2024年风云T9销量71,934辆表现最佳 2025年1-5月三款主力车型合计销量22,080辆 [4] 星途品牌现状 - 2019年推出的高端品牌 2022年销量37,166辆 2023年增长至125,521辆 2024年增速放缓至12.3% 销量140,959辆 [6] - 2024年高端新能源序列星纪元销量仅2.7万辆 占品牌总量不足20% 主力车型售价集中在15-20万元区间 [6] - 整合后可借助奇瑞超2000家渠道资源 解决此前渠道覆盖不足问题 同时降低研发和供应链成本 [7] 战略调整背景 - 公司已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新架构向资本市场传递清晰战略 突出各板块协同性 提升管理效率可信度 [7] - 风云作为新能源转型抓手需要资源倾斜 星途面临与奇瑞品牌和智界品牌内部竞争需作出让步 [7] - 调整后形成四大事业部结构:星途事业部 艾虎事业部 风云事业部 QQ事业部 实现战略聚焦和资源整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