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崩坏:因缘精灵
icon
搜索文档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Wind万得· 2025-09-24 22:38
中国气候与能源政策 - 中国宣布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即36亿千瓦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3] 贸易与多边合作 - 中国在世贸组织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商务部称此举将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3] - 国务院总理李强希望欧方避免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 坚守公平正义和世贸组织规则[5] - 商务部召开在美中资企业圆桌会 涵盖金融、物流、跨境电商、新能源等十多个领域 努力稳定中美经贸合作[6] AI与科技合作 -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计划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发布七款大模型产品包括Qwen3-Max[4] - OpenAI与英伟达探讨租赁人工智能芯片可行性 德国思爱普计划在2026年推出"德国版OpenAI"[14]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央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净投放3000亿元 为连续第七个月加量续作 另开展3000亿元逆回购净投放 9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元[5] - 华瑞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活期存款年利率降至0.1% 定期存款利率下降5-20个基点[14] 产业与消费政策 - 八部门提出14项措施促进数字消费 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发展无人机运输和配送业务[6] - 九部门发布13项措施支持服务出口 优化零税率申报程序 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 便利人员跨境往来[6] - 六部门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方案 2026年绿色建材营收超3000亿元 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 重点扶持先进陶瓷、超硬材料产业[10] 金融市场表现 - A股全天成交2.35万亿元 上证指数涨0.83%报3853.64点 深证成指涨1.8% 创业板指涨2.28% 科创50涨3.49% 近4500股上涨 半导体、新能源、券商板块强势[8] - 香港恒生指数涨1.37%报26518.6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2.53% 阿里巴巴大涨9% 中芯国际涨近6% 南向资金净买入137亿港元[8] - 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跌 道指跌0.37% 标普500跌0.28% 纳指跌0.33% 中概股普遍上涨 大全新能源涨超14%[17] - 日经225指数涨0.3%报45630.31点 连续2日创新高 韩国综指跌0.45%[18] 大宗商品与资源 - 国际油价强势上扬 美油涨2.21%报64.81美元/桶 布油涨2.02%报68.32美元/桶 EIA原油库存意外减少60.7万桶[22] - LME期铜涨3.46%报10320美元/吨 Freeport印尼铜矿因泥石流暂停生产 2026年铜金产量预计下降35%[22] - COMEX黄金期货跌1.24%报3768.5美元/盎司[21] 公司动态与并购 - 恒瑞医药明星药出海 最高可获近1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10] -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收购A股自动驾驶开发商千里科技少数股权[8] - 奇瑞汽车H股发售价30.75港元 9月25日港交所挂牌[8] - 华天科技拟购买半导体功率器件公司华羿微电 股票停牌[10] - 中国巨石拟回购3000万股至4000万股[10] 全球经贸与政策 - 美国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15%关税 部分商品列入关税豁免清单[15] - 美国财长贝森特批评美联储利率政策 敦促年底前降息100-150个基点[15] - 美国8月新屋销售年化总数80万户 环比大涨20.5% 待售新房库存降至49万套[15] - 英国五年期国债认购倍数2.8 为近两年最低超额认购率[20] 行业数据与趋势 - 1-8月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1.96亿人 同比增长6.7% 货运发送量34.67亿吨增长2.6% 固定资产投资5041亿元增长5.6%[12] - 2024年我国北斗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 大众消费市场占比超七成 预计2028年新增北斗终端设备突破4亿台套[12] - 8月全球粗钢产量1.453亿吨 同比增长0.3% 1-8月累计产量同比下降1.7%[23] -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放145款国产游戏版号 11款进口游戏版号[12]
9月156个游戏版号过审 年内累计获批1275款
证券时报· 2025-09-24 18:21
版号审批情况 - 2025年9月共有145款国产网络游戏和11款进口网络游戏获得版号 [1] - 2025年累计发放1275个游戏版号 其中国产游戏1195个 进口游戏80个 [1] - 国产游戏分类:移动及移动-休闲益智类135款 客户端游戏2款 移动+网页类1款 移动+客户端双平台7款 [1] 重点游戏产品 - 网易雷火《星绘友晴天》为养成系社交游戏 [1][2] - 米哈游《崩坏:因缘精灵》为精灵养成冒险策略游戏 处于早期测试阶段 [1] - 腾讯萨罗斯网络《归环》为开放世界新游戏 [1][2] - A股公司产品:巨人网络《热血王朝:篮球》 三七互娱《无尽黑夜》 恺英网络《黑猫警长:守护》 [1] - 进口游戏包括星辉娱乐《冒险岛:枫之新篇》 创梦天地《超级洞洞乐》及《潜水员戴夫》《双影奇境》等单机游戏 [2] 行业市场表现 - 申万游戏行业指数年内涨幅达85% 在所有二级行业中排名第三 [2] - 9月24日游戏行业指数单日大涨3.63% [2] - 4家A股游戏公司涨幅超100%:ST华通涨307% 巨人网络涨260% 吉比特与恺英网络均超100% [2]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上涨56.87% 网易上涨76.42% [3]
米哈游「忍不了」,追责260人
新浪财经· 2025-09-03 10:29
打击泄密专项行动 - 公司对传播《原神》《崩坏:星穹铁道》未公开游戏内容的超过260名泄密者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诉中行为禁令 [1][3] - 泄密内容包括游戏角色、技能动画及未公开版本软件测试包与使用教程 [3] - 泄密行为可能导致竞争对手模仿创新设计 若抢先推出类似内容可能使原创公司被误认为抄袭者 [1][5] - 泄密导致官方营销效果受损 用户分流至非官方渠道增加分账成本并提前消耗内容热度 [1][5][6] 核心产品收入结构 - 《原神》自2020年上线后长期占据公司营收70%以上 [3] - 《崩坏:星穹铁道》2023年上线后成为第二大收入支柱 [3] - 公司多次跌出中国手游发行商收入前三名 被腾讯、网易及世纪华通旗下点点互动超越 [8] 游戏产品运营挑战 - 《原神》进入第五年出现老玩家退坑现象 玩家消耗内容速度远超更新节奏 [11] - 玩家反馈抽卡概率与保底机制苛刻 《星穹铁道》限定五星角色获取成本过高 [12] - 新作《绝区零》2024年上线后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首月流水仅为《崩坏:星穹铁道》三分之一 上线41天跌出iOS畅销榜TOP100 [12] 新产品布局与竞争 - 公司公布《崩坏:因缘精灵》首曝预告 尝试拓展精灵养成类冒险策略游戏赛道 [12][13] - 该领域将直面腾讯新作《洛克王国:世界》的竞争 [13] - 公司游戏设计高度依赖版本迭代和内容惊喜 角色卡池与限定角色为核心盈利模式 [3]
米哈游“忍不了”,追责260人
新浪财经· 2025-09-03 10:12
核心观点 - 米哈游打击游戏泄密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超过260名泄密者被追责 涉及《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绝区零》未公开内容[2][4] - 泄密行为对游戏运营造成多重负面影响 包括破坏内容新鲜感 扰乱营销节奏 增加分账成本 并可能引发同行模仿导致原创性争议[2][6][7] - 公司面临增长瓶颈与产品周期挑战 《原神》营收占比超70%但进入第五年出现玩家流失 新作《绝区零》首月流水仅为《崩坏:星穹铁道》1/3 开服41天跌出iOS畅销榜TOP100[3][9][12] 泄密打击行动 - 对传播未公开游戏内容的泄密者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包括角色 技能动画及软件测试包[2][4] - 对参与解包的泄密者执行诉中行为禁令 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2] - 累计追责超过260名泄密者[4] 泄密行为影响 - 破坏版本更新带来的新鲜感 导致玩家误解和社区生态恶化[6] - 创新设计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 开发周期更短者抢先推出类似内容会使原创者反被指责抄袭[2][6] - 官方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用户被引流至非官方渠道消耗内容热度 增加与发行平台的分账成本[2][6][7] 内部管理问题 - 泄密原因包括核心开发人员炫技 分包公司或测试人员外泄内容[7] - 反映公司保密管理流程存在疏漏 对合作方约束力不足 员工保密意识有待加强[7] 收入结构现状 - 《原神》长期占据营收70%以上 是公司现金奶牛[4] - 《崩坏:星穹铁道》为第二大收入支柱[4] - 核心盈利模式依赖角色卡池和限定角色 玩家氪金驱动力源于对新内容的期待[4] 市场竞争地位 - 过去1年多次跌出中国手游发行商收入前三名 被腾讯 网易和点点互动超越[3][9] - Sensor Tower榜单显示公司排名第四[10] 产品生命周期挑战 - 《原神》进入第五年 老玩家因重复玩法疲劳而退坑 活跃度依赖剧情但内容消耗速度远超更新节奏[10][11] - 玩家吐槽抽卡概率和保底机制苛刻 高稀有度角色获取成本过高[11] - 有玩家停充月卡并计划卖号[11] 新作市场表现 - 《绝区零》首月流水仅为《崩坏:星穹铁道》1/3 开服41天跌出iOS畅销榜TOP100[12] - 作为动作冒险游戏深度足够但玩家广度受限[12] - 公司正尝试拓展多游戏类型领域 如新作《崩坏:因缘精灵》为精灵养成类冒险策略游戏 将与腾讯《洛克王国:世界》正面竞争[12]
多层次、系统性政策支持为游戏产业健康发展注入确定性,聚焦游戏ETF(159869)布局窗口
搜狐财经· 2025-09-02 06:37
政策支持 - 2025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促进游戏、电竞及周边衍生品消费 [1] - 2025年4月商务部发文推动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及海外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 [1] -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海南、四川等地出台系列支持游戏产业发展的政策 [1] 行业趋势 - 游戏行业仍由创新主导 长青游戏与经典IP是游戏公司的压舱石 [1] - 强化长线运营能力与加大新品供给成为企业增长双引擎 [1] - 游戏板块具备AI、内容、商业化模式变革多点催化 [2] - 游戏行业迈入景气周期 [2] 公司动态 - 腾讯《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产品持续平台化演进 提升用户参与度并支撑业绩增长 [1] - 完美世界旗下运营近20年的《完美世界经典版》端游通过技术迭代和社区建设保持活力 [1] - 网易积极拓展单机游戏领域 旗下3A游戏《归唐》预告引发市场关注 [1] - 游戏科学《黑神话:钟馗》、米哈游《崩坏:因缘精灵》等重磅新作陆续释出消息 [1] 投资机会 - 游戏ETF(159869)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 反映动漫游戏产业A股上市公司股票整体表现 [2] - 关注游戏ETF(159869)布局机会 [2]
传媒行业周观察(20250825-20250829):阿里云收入高增、谷歌推出AI图像模型NanoBanana出圈,继续看好AI应用从预期走向兑现
华创证券· 2025-09-01 0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继续看好AI应用从预期走向兑现,AI图片处理模型nano banana效果超预期,在电商、广告、设计、影视、游戏等领域有望加速落地应用[6] - 传媒板块明线为AI应用起势,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看好今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的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6] - 游戏行业中报业绩整体亮眼,持续看好板块景气度,Q3业绩高增拐点可期[6] - 互联网板块看好后续反弹优势,建议关注基本面扎实、有产业趋势的互联网权重资产[6] 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传媒(申万)指数整体上涨1.05%,同期沪深300指数整体上涨2.71%,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1.66%,位列所有板块第12位[7] - 个股方面,幸福蓝海(38.47%)、新华传媒(15.33%)、因赛集团(14.61%)、中国电影(12.96%)、ST华通(12.16%)领涨[8] - 港股科技板块,商汤-W(16.3%)、携程集团-S(14.46%)、蔚来-SW(10.58%)、中芯国际(6.68%)、同程旅行(5.68%)领涨[11] 游戏市场 - 根据七麦数据,2025年8月25日至2025年8月29日游戏iOS畅销排行显示,腾讯系产品占优,《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分别稳居榜首和第二[14] - 新游方面,下周将有两款游戏上线,包括樱桃工作室的《空洞骑士:丝之歌—PC》和汉家松鼠工作室的《对决:剑之川》[15] 电影市场 - 截至8月29日,2025年电影大盘实现票房(不含服务费)350.86亿元,观影总人次9.04亿人;2019年同期电影票房为413.32亿,观影总人次为11.84亿人,票房大盘已恢复约85%,观影人次已恢复约76%[18] - 8月25日-8月29日整体票房6.48亿元(不含服务费),观影人次共1765.3万人,平均票价36.7元(不含服务费)[19] - 院线上映电影TOP5分别为《捕风捉影》(18,200万)、《浪浪山小妖怪》(10,796万)、《南京照相馆》(9,997万)、《死神来了:血脉诅咒》(4,567万)、《7天》(3.732万),当周票房比例分别为31.3%、18.6%、17.2%、7.9%、6.4%[23] 行业重要新闻 - 国务院于2025年8月21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27] - 谷歌正式推出文生图模型nano banana,该模型在图像编辑实测中效果惊艳,核心特点包括人物/物品一致性强、理解世界逻辑、可对话式多图多轮修图、生成速度快且成本低(单张生成需约0.3元人民币)[28] - OpenAI推出GPT-Realtime语音模型,采用单一模型直接处理和生成音频,显著降低延迟问题[29] - 阿里巴巴发布首个数据分析Agent,Quick BI里的"智能小Q"升级为"超级数据分析师"[29] - 8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国产游戏版号166个,以申报类别划分:其中"移动"类别163款(含"移动-休闲益智"类别39款)、"客户端"类别19款、"游戏机"类别1款[30] - 截至8月24日19时30分,2025年电影暑期档票房已达110.02亿元,2025年全年电影总票房已达383.28亿元,观影人次为8.87亿,国产影片市场份额为89.20%[30] 公司公告 - 美团2025年二季度实现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11.7%;调整后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89%[31] - 阿里巴巴2025年二季度实现收入2477亿元,同比增长2%;经调整EBITA 388亿元,同比下降14%;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长76%[32]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扣非后净利润135.99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汽车及汽车相关产品收入3025亿元(同比增长32%),占总收入的81.5%,海外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1.3倍[33][34]
昔日顶流《原神》遇瓶颈,推付费UGC新玩法突围?
36氪· 2025-08-07 23:35
游戏生命周期与收入表现 - 《原神》已运营近五年 正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微妙节点 面临长线运营挑战 [1] - iOS端预估收入在2022年达到峰值后 2023年初开始下滑 2024年下半年下滑趋势更为显著 [2] 新版本内容更新 - 推出"空月之歌"大版本更新 将持续一整年 围绕挪德卡莱地区展开剧情 [5] - 版本采用多势力叙事模式 汇集11方活跃势力 包括霜月之子、愚人众等五大关键势力 [5] - 先导PV在B站播放量突破900万 为一年内最高 官方账号粉丝量突破2000万 [5] UGC玩法创新 - 开发全新UGC玩法"千星奇域" 由米哈游新加坡团队研发 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 [1][7] - 玩法内置独立游戏界面 包含独立好友系统、等级成就系统和奖章系统 [9] - 配套推出"千星沙箱"关卡编辑器 构成完整UGC创作体系 [9] - 官方招募测试获得6万点赞 玩家关注度与版本前瞻相当 [7] 商业化模式拓展 - "千星奇域"可能成为首个需要充值的独立玩法 采用换皮抽卡机制 [9] - 参考《王者荣耀》皮肤售卖模式 有望成为继角色抽卡、月卡后的新营收来源 [9] - 2023年推出常驻卡牌玩法《七圣召唤》 融入元素反应机制但反响平淡 [10] - 2024年推出"幻想真境剧诗"玩法 要求玩家拥有足够角色数量才能开启高难度模式 [11] - 2025年推出"幽境危战"常驻玩法 被玩家质疑为"抽卡模拟器" 需要抽取新角色才能通关 [13][14] 玩家反馈与矛盾 - 玩家抱怨《七圣召唤》单局时长10-15分钟 不符合碎片化游戏需求 [11] - "幻想真境剧诗"被批评对角色池深度要求过高 对应充钱力度 [12] - 中重度氪金玩家反映即使充值数万仍难以获得最高奖励 老角色因数值落后无法发挥作用 [14][17] - 玩法设计被指破坏游戏公平性和趣味性 消解玩家自主养成成就感 [14] 公司战略调整 - 米哈游开始将精力投向新游戏研发 拓展增长空间 [17] - 《星布谷地》于2024年7月取得版号 主打动物拟人生活模拟 但近一年未开展测试 [17] - 《崩坏:因缘精灵》属崩坏IP延伸作品 可能包含回合制战斗或自走棋元素 计划全球同步上线 [18] - 开发都市开放世界"下一代旗舰"项目 采用UE5引擎和AI工作流技术 目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 [18] - 筹备二次元自走战棋游戏 强调策略深度和智能角色AI [18] - "原神之父"蔡浩宇已回国内并每日到公司工作 引发业内对新游研发关注 [1][18] 行业发展趋势 - 游戏行业面临老IP破局与新赛道突围的双重挑战 [19] - 内容更新逐渐成为氪金诱导 如何在玩法拓展中守住玩家信任成为关键挑战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