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玄戒芯片

搜索文档
小米17系列正面迎战苹果,雷军谈小米如何“逆天改命”
搜狐财经· 2025-09-28 08:15
"过去的5年,无论是对小米,还是对我个人,都是一场彻底的蜕变!" 9月25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举行了主题为《改变》的第六次年度演讲,分享了小 米玄戒芯片和小米造车背后的故事,复盘了小米用五年时间"逆天改命"的历程,并发布小米17系列手 机。 雷军表示:"我们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坚定地迈向了智能制造的新战场,我们从手机和消费电子出发,开 创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新局面。这一路的改变远不止于造车、造芯片和高端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用5年 脚踏实地的努力重塑了小米的骨骼与灵魂。" 作为当晚发布会的重头戏之一,小米17系列手机正式公布,全系三款机型在屏幕、影像、续航等多个领 域均取得突破。其中小米17标准版起售价为4499元,Pro版起售价为4999元,Pro Max版起售价为5999 元。新机于9月27日10点首销。 据小米手机官方微博,小米17系列机型(全系)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 销全天销量、销额纪录"。而雷军在转发该条微博时进一步确认,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也打破了今 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17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 从全面对 ...
对话雷军:小米早已放弃了速胜
商业洞察· 2025-09-27 09:24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小米正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强调技术投入和使命驱动 计划未来5年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7] - 公司提出高端化战略 全面对标苹果 通过科技引领、认知引领和审美引领三大方法论推动高端化进程[10][18][20] - 小米在手机业务上采取长跑策略 目标每年增长1%市场份额 计划5年内达到20%份额[2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小米首款SUV YU7上市后销量强劲 3分钟大定超20万辆 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6] - 公司发布首款自研3nm手机SoC芯片"玄戒O1" 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该能力的企业[6] - 小米17系列跳过16命名直接对标iPhone17 雷军称在电池技术、屏幕技术和传感器等多方面实现超越[8][11] 汽车业务发展 - 小米YU7已交付超4万台 汽车含税均价达289000元 进入高端价格区间[10][18] - 公司面临产能提升挑战 正通过工厂自动化率提升和技改提高效率[14] - 小米开放汽车IoT接口给所有车企 推动行业合作与标准开放[22] 组织与文化 - 小米内部决策文化强调民主和争论 高管经常激烈讨论以避免决策错误[2][25] - 公司鼓励试错文化 允许团队在风险可控情况下尝试新方案[25] - 小米用户结构发生变化 汽车业务女性用户占比接近半数[20] 行业竞争与定位 - 雷军承认与苹果竞争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需要全方位学习并逐步突破[13] - 小米在汽车领域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 注重底盘技术、驾控性能和设计[10][21] - 公司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激烈 六大主要玩家份额平均在15%左右[26] 研发与供应链 - 小米手机部研发人员超1万人 长期持续投入核心研发[28] - 公司采用国产材料创新 包括红色发光主材达到欧奈尔材料级别[28] - 小米推动供应链自主化 在零部件级芯片和核心零部件方面取得进展[28]
100观察|雷军第六次年度演讲:情怀之外 “硬核科技”如何转化为用户认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3:37
小米集团战略转型与研发投入 - 公司明确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战略方向 聚焦底层核心技术研发[2] - 过去5年研发投入达1020亿至1050亿元 超出原1000亿元计划 新5年研发投入规划加码至2000亿元[2] - 品牌传播需平衡情感叙事与技术成果展示 以强化硬核科技认知[2][3] 京东集团人工智能战略布局 - 发布AI全景图 未来三年持续投入构建万亿元规模人工智能生态[4] - JoyAI大模型实现全尺寸覆盖+多模态支持+算法创新 国产化算力取得进展[4] - 升级三大AI基础设施平台:数字人平台4.0 JoyAgent3.0智能体平台 JoyCode2.0代码平台[4] 理想汽车产品发布与竞争策略 - 理想纯电i6正式发布 全系售价24.98万元 首销期限时价23.98万元[5] - 标配AD Max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并永久免使用费用[5][6] - 该决策体现智能驾驶技术自信 将促进同行重新审视服务模式[6] 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产品 - 联手华为打造首款SUV尚界H5正式上市 售价15.98万元起[7] - 成为鸿蒙智行首款低于20万元车型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7] - 配备3颗4D毫米波雷达 11个摄像头 1个192线激光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7] 阿里巴巴技术创新与合作 - 通义完成安全升级 AI编码安全性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获SecCodeBench安全基准测试双榜第一[8] - 全球大模型安全事件损失从2023年85亿美元增至2024年143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235亿美元[8]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合作 集成英伟达软件栈缩短开发周期[13] 交通银行人事调整 - 选举任德奇为董事长 张宝江为副董事长[10] - 新任董事长拥有清华工学硕士背景 具备风险管理与国际化布局经验[10] 中国中车领导层连任 - 选举孙永才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11] - 作为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主持者 连任有望持续赋能技术升级[12]
50多岁还在闯,雷军硬刚iPhone 17
新浪财经· 2025-09-26 12:03
文|财天COVER 豆蔻 叶梨 编辑 | 阳一 9月25日,一年一度的雷军年度演讲如约而至。这次的年度演讲,雷军特意选择了和小米17系列发布会 同时举行,用他自己之前在微博上的话说就是"蹭小米17流量"。 小米处在发展的转折阶段,雷军讲述了自己在转型上的思考、改变的目标,并高调地再次将小米手机对 标苹果,或许正是想展示小米"逆天改命"、进一步成长的决心。 9月26日,小米集团港股开盘后持续走低。截至午间休市,小米股价报56.20港元/股,下跌5.47%。 01、10年投入500亿造芯,雷军50多岁出来闯 雷军的第六次年度演讲,把"改变"作为主题,对外解释了小米为何进行高端化转型,并阐述了在手机领 域对标苹果、在汽车领域对标特斯拉与保时捷,是必然选择。 雷军在年度演讲中,主要分享了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他说,这两次重大突破,均源于 5年前的一次"触及灵魂深处的大反思"。 2020年时,成立10年的小米已年收入超2000亿元,但在雷军看来,当时的苹果、三星、华为等头部厂 商,仍是横亘在小米面前无法逾越的高山,"几乎看不到赶超的希望"。 雷军说,更让自己感到疲惫的是,网上充斥着对小米的质疑声音,比如"小 ...
小米三线作战,雷军十年豪赌
搜狐财经· 2025-09-26 03:41
公司战略调整 - 小米进入多线作战阶段 业务涵盖汽车 芯片和手机[2] - 公司重启造芯并承诺至少投入500亿元 周期为十年[3][7] - 造车业务同时启动 十年投入100亿美元[8][9] 芯片业务发展 - 2014年成立小米松果电子启动自研SoC芯片 2017年首代芯片搭载于小米5c销量约60万台[6] - 2018年暂停SOC芯片研发 仅保留小芯片研发团队[6] - 2021年重启造芯项目 2025年5月推出玄戒O1芯片(搭载小米15 S pro和小米Pad 7 Ultra)和玄戒T1手表芯片(搭载小米S4智能手表)[7] - 自研SOC被描述为九死一生的高难度项目[7] 汽车业务布局 - 小米SU7 Ultra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定位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8] - 2022年春节后曾暂停Ultra项目21天 5月因SU7项目进展突破而重启[8] - 内部拆解特斯拉Model Y进行对标研究[8] 手机业务竞争策略 - 小米手机跳过数字16序列 直接推出小米17以对标iPhone17[2][9] - 雷军公开喊话全面对标iPhone 强调产品力跨代升级[9] - 新机定价策略:小米17标准版起售价4499元 Pro版4999元 Pro Max版5999元[10] - 目标是在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实现突破 全面兼容苹果生态[10] 研发投入规划 - 新五年规划研发投入2000亿元[11] - 公司承认与苹果竞争是漫长过程 需逐步学习并完善细节[11] 领导者管理风格 - 雷军亲力亲为 曾赴日本解决供应链危机 日开23场会议重启研发[8] - 2021年带队走访10座城市进行85场行业访谈以确立造车路径[9]
30天变7天,WPS 365助力小米芯片突破效率“围城”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03:02
小米与金山办公合作成果 - WPS 365通过全栈私有化部署与全生命周期文档管理能力助力小米芯片团队实现高保密环境下研发流程数字化提效[1] - 小米玄戒芯片团队与金山办公合作将内网协同办公体验从传统模式提升至高效水平[2] - 合作覆盖文档存储、协同编辑与即时通讯场景支持各类文档实时协作与版本管理[3] 技术实现与效率提升 - WPS 365采用单篇文件级权限管理架构实现版本管理精细化和自动化突破传统文件夹级粗放管理模式[2] - 通过动态权限调整、短链有效期控制、全链路审计等手段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追溯的文档防护体系[2] - 技术评审周期从30天压缩至7天效率提升77%[1][2] 行业应用与创新 - 国产协同办公软件完全适配芯片设计等高端制造行业[3] - 技术评审全流程线上解决方案填补行业空白实现评审意见和文档修改无缝协同[3] - 合作探索将私有化AI引入研发内网旨在持续提高协同效率[3]
从内耗焦虑到押上家底,雷军解锁小米造车“生死时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1:31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集团2020年决定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2] - 公司同时布局芯片和汽车两条新赛道 2021年3月正式官宣造车 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计划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 [3] - 创始人雷军将造车视为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亲自带队并押上全部声誉 [3] 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2021年12月小米SU7 Ultra项目立项 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3] - 2022年春节后团队连续召开21天会议 决定暂停Ultra项目 数月后SU7取得突破性进展后重启 [3] - 2022年夏天在SU7开发关键阶段立项YU7作为备用方案 [4] - 2024年3月推出首款车型SU7标准版 售价21.59万元 2025年2月推出SU7 Ultra 2025年6月YU7正式上市 [4] 汽车销售表现 - 2025年1-8月小米汽车累计销量达22.48万辆 完成全年35万辆目标的约64% [4] - YU7自7月6日开启交付后累计交付超4万辆 [4] 产品研发策略 - YU7研发过程中以理想L9和特斯拉Model Y为参照对象 [6] - 公司2025年初购买三辆Model Y进行零部件拆解学习 [6] 面临挑战与召回事件 - 3月底智驾死亡事故使公司陷入舆论危机 [8]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19日公告因辅助驾驶系统安全隐患召回11.69万辆SU7标准版 占已售SU7总销量三成 [8] - 1月曾因泊车辅助缺陷召回3.09万辆SU7 [8]
雷军:押上家底,造车造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5:2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2020年启动触及灵魂深处的大反思 推动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3] - 造车与造芯决策几乎同时进行 将公司前十年积累资源全部投入 [5] - 认知变化催生战略升级 形成手机 汽车 芯片相互关联协同促进的业务布局 [7]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达48.6% [5] - 人才短板是快速成长中的挑战 通过内部提拔加外部招募双管齐下 [11] - 造车与造芯业务对高端人才有刚性需求 包括半导体研发专家和汽车工程技术人才 [11] 高端化战略成果 - 小米SU7 Ultra售价五六十万元 市场热度超出预期 [9] - 小米17系列展现高端化路径 Pro与ProMax版本定位继续上探冲击高端市场 [9] -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以第三代3nm工艺与4.6GHz主频刷新性能纪录 [9] 生态协同布局 - 澎湃OS3系统实现手机 平板 家电等产品无缝协同 [13] - 高端音箱等家电新品完善科技家电产品序列 [13] - 产品布局延续生态优势 通过高端化提升生态整体价值 [13] 经营基础保障 - 2020年公司已跻身世界500强 年收入超两千亿元 [3] - 应对转型需厉害的人足够多和攒钱足够多 这是生存密码 [11] - 面对造车与造芯的烧钱属性 公司积累雄厚资源但仍需精打细算 [11]
雷军:押上家底,造车造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4:46
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通过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坚定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核心突破体现在汽车与芯片领域[3] - 公司采取"手机×AIoT"生态协同战略 通过硬件、软件与服务深度融合构建竞争护城河[8][14] - 高端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产品价格带突破与技术创新共同推动品牌价值重构[10][11] 战略转型 - 2020年启动"触及灵魂深处的大反思" 决定押注造车和造芯两大核心领域[3][5] - 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达48.6% 绝大部分流向芯片与汽车领域[6] - 战略升级体现为手机、汽车、芯片三大业务协同:芯片提供底层算力 汽车反哺智能座舱技术 手机串联智能生活场景[8] 业务突破 - 小米SU7 Ultra售价达50-60万元级别 市场热度超预期 成为高端化战略标志性产品[10] - 小米17系列采用"加量不加价"与"定位上探"双路径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与4.6GHz主频[10] - 澎湃OS3系统实现与平板、家电等产品的无缝协同 智能工厂投产扭转"组装厂"刻板印象[11][14] 资源管理 - 核心策略为"找人和攒钱":通过内部提拔与外部招募解决高端人才短缺 聚焦半导体研发与汽车工程技术人才[13] - 将资源积累比喻为"集中精力办大事" 以应对造车与造芯的长期投入需求[13] - 强调复盘机制的重要性 通过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优化决策流程[13] 生态布局 - 产品矩阵包括小米17系列、平板8系列及高端家电新品 跳过"小米16"命名直接对标iPhone17系列[14] - 生态协同逻辑借鉴苹果模式:硬件、软件与服务深度融合构建护城河[8] - 高端音箱等家电新品完善"科技家电"序列 提升生态整体价值[14]
雷军年度演讲坦言“内心充满焦虑”,小米17正式发布
金十数据· 2025-09-25 13:03
小米17系列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正式发布 定位为小米史上最强小尺寸全能旗舰 配备6.3英寸机身和1.18毫米四等边屏幕 [1] - 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主频达4.6GHz 采用小米3D环形冷泵散热技术 [3] - 搭载7000mAh金沙江电池 支持100W有线与50W无线快充 配备徕卡三摄和IP69级防水 [3] - 起售价定为4499元 公司强调加量不加价策略 [3] 芯片战略布局 - 公司认定自研手机SoC是成功必由之路 计划坚持投入至少十年和五百亿资金 [4] - 反思松果芯片路线错误 指出中低端切入完全没机会 必须从最高端切入才有一线生机 [4] - 借鉴苹果和华为高端切入模式 强调没有手机公司从低端成功研发SoC的先例 [4] 汽车业务发展 - 汽车业务快速进展源于聚集大量热爱汽车且野心勃勃的工程师团队 [4] - YU7车型被定位为战略底牌 承担小米汽车业务力挽狂澜的使命 [4] - SU7 Ultra通过纽北认证过程曲折 向官方连发21封邮件争取机会 [4] 行业竞争态势 - 公司公开认可特斯拉Model Y产品竞争力 建议消费者作为备选方案 [5] - 提及理想汽车即将发布的i6车型 同时称赞理想L9的产品设计取向 [5] 企业战略反思 - 公司承认面临外界"组装厂缺乏技术"的质疑 坦言存在难以言说的焦虑感 [3] - 强调正视失败的重要性 认为克服内心恐惧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