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用服务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本体催化频出,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3:17
行业动态 - 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科技厂商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 [1][8] -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 [1][8]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商业化落地可期 [8] 公司进展 - 拓斯达发布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采用四舵轮设计、支持360度全向运动,基于公司高端伺服领域积累及与智谱共同构建的预训练具身模型COT-VLA基座,实现复杂任务自主推理与决策 [2] - 智元机器人研发的灵犀X2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高难度"韦伯斯特空翻",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该动作的人形机器人,机器人高1.3米左右,全身有28个自由度,具备完善运动、交互和作业能力 [3] - 模量科技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青橙资本独家投资,资金用于扩产线、提升交付能力及加深在机器人、智能汽车、新能源等场景的渗透 [3] - Figure完成C轮融资,新资本超过10亿美元,估值达390亿美元,此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参与者包括Nvidia、Intel Capital、LG Technology Ventures等 [4][5] - 特斯拉CEO马斯克于9月12日买入超250万股特斯拉股票,总价值约10亿美元,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授予最多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的12%,解锁万亿美元薪酬的运营目标之一是要求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 [5] - 露笑科技与开普勒机器人公司及一家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目标在未来三年内销售不少于100万台嵌入人工智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往欧洲和美国 [6] - Figure与Brookfield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涵盖Brookfield超过10万套住宅单元、5亿平方英尺商业办公空间及1.6亿平方英尺物流设施,收集人体视频数据用于训练Figure专有视觉-语言-动作模型Helix [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包括总成企业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减速器企业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电机企业鸣志电器 [9] - 赛力斯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永茂泰、隆盛科技等 [9] - 华为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拓斯达、兆威机电、中坚科技、禾川科技、埃夫特等 [9]
杭州人工智能终端企业迎新机遇
证券日报· 2025-09-16 01:28
政策规划 - 杭州市计划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3000亿元 实施重点科研项目100个 打造爆款产品30款 培育自主品牌20个 选树典型应用场景50个 [2] - 重点发展智能视觉终端 智能计算终端 智能机器人 智能可穿戴设备等10类赛道 其中智能视觉终端聚焦视频监控和多维感知融合 智能计算终端侧重国产AI芯片边缘计算服务器 [2] - 提出培育百亿级企业5家 10亿级企业20家 "新势力"企业10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 省级以上链主企业15家 [4] 产业支持措施 - 政府提供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助 优化空间供给 发展产业集群 强化数据 算力 算法等基础要素支撑 [3] - 采用"补贴变订单"模式 通过示范场景清单锁定市场 技改补贴提升毛利 数据脱敏开放降低成本 基金跟投加容错稳住估值 [3] - 企业可围绕"场景换股权 退税保利润 数据当资产"三大方向布局 通过运营场景获取长期收益 出口退税提升硬件毛利 数据产品化增强现金流 [5] 企业布局进展 - 浙江大华技术完善AI大模型终端产品矩阵 包括视觉终端AI枪机 融合感知终端雷视一体机和行业大模型服务器 [4] - 虹软科技以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推动视觉大模型落地 车载DMS系统通过欧盟ADDW认证 在岚图 吉利海外车型取得ENCAP测试优异成绩 [4] - 萤石网络完成百亿参数蓝海大模型2.0升级 嵌入全系列终端产品 带动智能锁 清洁机器人 家用服务机器人三大品类出货量同比增长46% [5]
机器人“诞生地”长啥样?
人民网· 2025-05-30 07:14
人工智能在家居领域的应用 - 科沃斯家用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然语言交互,不再局限于预设指令[1] - 依托视觉语言大模型,扫地机器人在建图、导航、避障方面表现更优,实现"万物可识别、万物可沿边"[1] - 家用机器人产品包括智慧"大厨"、清洁"助手"和空气"管家"等多样化功能[1] 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 - 三一重机研发全球首台全电无人微型挖掘机,具备远程智控操作和自动控制功能[2] - 该挖掘机应用虚拟现实、智能指引和运动建模技术,适用于矿山开采和抢险救援等场景[2] - 华东地区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2] 华东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拥有196家人工智能上市企业[2] - 上海市完成6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备案[2] - "模速空间"社区已入驻百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及研究机构,形成全链条产业生态[2]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领域[1][2] - 技术应用从预设指令向自然交互演进,赋予设备更智能的感知和决策能力[1][2] -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正从愿景变为现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