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足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算力突破、大模型进深水区、机器人走入千家万户、智能终端百花齐放——四川人工智能向“新”奔腾
四川日报· 2025-09-29 00:34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 四川省发布10项算力需求 包括拟投资20亿元的绵阳经开区AI智算中心项目和拟投资3.3亿元的眉山大数据中心智算改造项目[1][2] - 算力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将降低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成本 加速机器人在业务场景落地[2] - 算力基础设施逐渐走向集群化、系统化 需强化芯片—软件—应用全链条协同[3] 人工智能产品供给 - 四川集中展示527项人工智能优质产品 覆盖先进制造、社会民生、商贸文旅等多个领域[1][4] - 产品包括帮助企业节省人力成本的产品缺陷智能检测系统 服务全国240多个城市的AI养老服务顾问 全球首创的经口手术机器人[1][4] - 120个四川造人工智能产品在成果展示区亮相 包括四足巡检机器人、水下摄影机器人和人形服务机器人[4] 算力服务平台发展 - 中国电信搭建算力超市平台 息壤异域算力服务平台四川节点提供更丰富的算力种类[3] - 企业可根据不同训练和推理场景选择不同性价比的算力方案[3] - 算力调度和使用能力成为人工智能赛道决胜关键[3] 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展 - 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从去年只能展示到今年已经能实际干活[4] - 成都兴锦人形机器人公司推出镋钯机器人 应用于安全巡逻和文旅智能导览领域[4] -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同台亮相 包括养老机器人、陪护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1] AI智能体布局 - 2025年人工智能热点转向AI智能体 具备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能力[5] - AI智能体不仅能回答问题 还能帮助执行任务 在企业重组价值链条和业务流程中发挥作用[5] - 四川发布的656项供需清单中包含多个智能体项目 涉及消防、虚拟电厂和灾害应急等领域[6] 产业应用场景 - 在电商领域 AI智能体可根据用户购买历史和浏览行为生成个性化商品推荐[6] - 在工业生产方面 AI智能体可让产能调度速度提升数倍[6] - 人工智能技术正走向细分场景 产业需求不再抽象 应用痛点愈发具象[4] 产业生态建设 - 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吸引省内外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代表等1000多人参加[1] - 四川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 邀请省内外有合作意向的企业、高校、院所积极对接洽谈[4] - 企业代表表示将投建AI智能体产业基地 推动人工智能迈向新高度[6]
10月可控核聚变大会召开,谁能受益?| 0928 张博划重点
虎嗅· 2025-09-28 14:44
市场行情 - 上证指数当日点位为3828.1点 预估成交额较上日此时未提供具体变化数据[1] - 三市成交额(沪深京)为1895.332亿元 委比为-53.88% 总笔数2.63亿[1] - 沪股通额度余额为-1723.693亿元 最新1826.287亿元 总市值涨幅0.82%[1] 海外贸易动态 - 特朗普声称日本与韩国需预付关税协议投资款 日本投资额9000亿美元 韩国投资额3500亿美元[7] - 韩国警告若照单执行恐重演1997年金融危机 日本政坛出现不排除重谈协议的声音[7] - 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若无外汇保障措施支付3500亿美元 国家将面对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的局面[7] 半导体行业 - 摩尔线程IPO成功过会 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审核周期88天创科创板最快纪录[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7.02亿元 超过前三年营收总和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8%[9] - 毛利率从2022年-70.08%提升至2024年70.71% 正在洽谈订单超20亿元 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9] - 累计研发投入43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逾75% 推出四代GPU覆盖AI训练推理等全应用场景[10] - 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先进 部分指标接近英伟达RTX 3060 集群算力效率超国际同级别[10] - 客户涵盖互联网、制造、能源、智能座舱、教育等行业 AI智算集群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11] - 面向汽车智能座舱的长江SoC芯片预计2026年量产 性能目标对标高通骁龙8295[11] - 创始人张建中合计控制公司36.36%股份 股东包括红杉资本、深创投、腾讯和字节跳动等[11] - 沐曦集成科创板IPO申请已进入已问询阶段 市场预计最快2025年10月至12月登陆科创板[13] 风电设备行业 - 大金重工为全球塔桩龙头 欧洲在手订单丰富 被欧洲某客户锁产约40万吨[18] - 公司正在洽谈欧洲、日韩、美国等地多个海工项目 总需求量超过300万吨[18] - 2025-2026年欧洲海风装机增速超50% 塔桩产能紧缺 行业有望量价齐升[18] - 十五五期间欧洲海风预计总计装机43.1GW 为十四五期间16.2GW的约1.66倍[20] - 2025、2026年欧洲海风装机预测平均值达5GW和8.4GW 增速分别为60%和67%[20] - 欧洲塔桩2027年左右产能紧缺 单价有望增长 英国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给予补贴约2700万英镑[20] 核聚变产业 - 国家政策支持核聚变产业发展 《原子能法》首次明确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研发[21] - 聚变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机制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设立千亿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21] - 第30届IAEA聚变能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3日至18日在中国成都举行[22] - 中国将发布EAST装置最新实验数据 包括1.2亿摄氏度等离子体1066秒纪录[23] - HL-3装置创下百万安倍等离子体电流与高约束模式运行成果[23] - BEST装置核心设备招标启动 西部超导作为低温线材核心供应商[25] - 星火一号装置招标中 联创光电中标4180万元磁体验证订单并签订50万元合同[25] - 安泰科技全钨复合偏滤器通过ITER认证 将应用于CFETR原型件测试[25] - 安泰科技为EAST、法国WEST装置提供全套钨铜偏滤器 全球市场占有率超80%[31] - 公司钨基复合第一壁可承受5MW/m²热负荷 已应用于CFETR原型件测试[31] - 钨硼中子屏蔽材料将中子辐射剂量降至3μSv/h以下 成为EAST装置核心屏蔽材料[31] 机器人产业 - 宏润建设与矩阵超智合资成立公司 聚焦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与商业化 宏润持股60%[35] - 矩阵超智已发布人形机器人对标北美Figure 02 已有订单落地 预计2026年量产规模超千台 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35] - 宏润建设战略投资镜识科技 其四足机器人黑豹II以10.4m/s奔跑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世界纪录 负载能力达135公斤[37] - 公司联合上海大学研发盾构换刀机器人 将换刀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24分钟 效率提升15倍以上[38] - 在钢筋加工领域应用数控焊接机器人 将承台骨架片加工效率提升100% 并缩短3-4个月工期[38] - 宏润建设核心部件减速器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已实现国产化替代[39] - 计划将灵巧手成本降低至1/3 镜识科技研发的本体闭环操作系统可实现动态平衡和复杂任务执行[40] - 通过子公司投资宏思未来 聚焦AI教育机器人开发 产品服务覆盖中小学及青少年科技项目[41]
厚植北斗生态深耕全域应用 湖南擘画“智联时空”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21:34
中新网株洲9月26日电(鲁毅张雪盈)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25日在湖南株洲落幕。峰会上,一份 涵盖卫星发射服务、智慧农业以及海外场景应用的签约项目清单,勾勒出北斗产业从"天边"走向"身 边"、从"中国方案"迈向"世界共享"的发展脉络。 会场之外,作为北斗技术重要策源地与规模应用示范区的湖南,正以产业总规模突破600亿元、终端保 有量超百万台的扎实基础,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成为中国北斗服务全球的关键支点。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签约一批项目。记者鲁毅摄 这种生态优势持续催生创新能力,湖南在高端芯片、高精度定位等关键环节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截至 2025年8月,湖南省内企业研制生产的北斗产品产量达13.6万台套,覆盖北斗芯片、导航模组、抗干扰 终端等领域。 从技术策源到生态集聚 作为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的亲历者,湖南不仅是北斗一号、二号、三号系统的全程参与者,还在产业化阶 段构建起从部件研发、整星制造、星座运营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在长沙,长沙北斗研究院掌握的卫星导航信号"片上仿真"等系列核心技术,既可护航卫星发射,也能为 多场景构建低空安全保障。其无人机防控产品已为200余场国内外重大活动赛事提供 ...
宝通科技:公司自研的智能清扫机器人系统和巡检机器人系统,已在港口、钢厂等关键工业场景中实现了落地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9:03
公司机器人业务发展现状 - 自研智能清扫机器人系统和巡检机器人系统已在港口、钢厂等工业场景实现落地应用 [1] - 二次开发的四足机器人已取得海外客户订单 [1] - 正结合客户需求优化产品以推广至更多客户和应用场景 [1] 技术研发与业务推进特点 - 机器人业务聚焦工业场景应用 [1] - 技术开发采用"自研+二次开发"双路径模式 [1] - 业务推进处于持续优化和拓展阶段 [1]
宇树科技王兴兴:引领智能机器人向更实用安全的方向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6:36
公司发展现状 -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 现为全球知名机器人公司 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居全球前列 [1][2] - 公司2023年半年内开发首款人形机器人H1 并于当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2] - H1机器人于2024年8月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 400米及4×100米冠军 金牌数与奖牌数均排名第一 [2] 技术发展路径 - 第一阶段(当前):机器人可理解复杂指令并执行丝滑流畅动作 但仅限固定动作 尚未实现自主交互 [3] - 第二阶段(近期目标):实现响应实时指令并完成能力范围内任意动作 预计最快2025年底最迟2026年上半年达成 [3] - 第三阶段(中长期):实现陌生环境自主理解指令并与物理世界任意交互 预计2026-2027年实现 [5] 行业机遇与方向 - 智能机器人行业2024年呈现爆发性增长 受国家政策持续支持 [2] - 数字驱动的AI与机器人被视为新时代最大机遇 重点发展文娱与实用双领域 [2] - 人形机器人将加速渗透体育赛事 商业服务及工厂落地场景 [2]
人形机器人竞逐资本市场:一边冲刺IPO 一边扩“朋友圈”
机器人圈· 2025-09-25 03:29
9月23日。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当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人形机器人在演示操作技 艺。图/ic 人形机器人,叩响二级市场的大门。 9月23日,智元机器人正式入主上纬新材。上纬新材公告表示,公司已于9月23日收到股东 SWANCORIND.CO.,LTD.(Samoa)(以下简称SWANCOR萨摩亚)、Strategic Capital Holding Limited(Samoa)(以下简称 STRATEGIC萨摩亚)及金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投控)的通知,其协议转让公司股份事宜已完成过户登 记手续。 在赛场上奔跑跳跃,到校园里互动教学,到工厂中参与劳动……人形机器人已走出蓝图跨越想象,成为可应用于 多场景的现实存在。 相应地,人形机器人企业也正在从初创公司迈向成熟。在智元机器人正式入主上纬新材的同时,智元机器人在官 网上架了"合伙人"栏目。在该栏目中,智元披露了公司的合伙人团队,包括智元创始人、董事长、CEO邓泰华; 联合创始人、总裁、CTO彭志辉;合伙人、高级副总裁、营销服总裁姜青松;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具身业务部 总裁姚卯青;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通用 ...
具身智能IPO热潮涌动:资本狂欢背后,规模商用仍任重道远
机器人圈· 2025-09-25 03:29
过去两年,国内机器人赛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向资本市场。从"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到"协作机器人第一 股"越疆科技,再到正筹备IPO的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登陆港股或A股,试图在资本舞台 上赢得先机。 这一轮IPO热潮背后,既有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叠加效应推动,也有地方政府产业政策与投资基金的推波助澜。 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纷纷成立机器人产业基金、加速培育产业集群,使得赛道热度持续攀升。仅2024年,深圳 就有34家机器人企业成功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 。 但融资与商用之间依旧存在落差。据IT桔子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国内机器人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额已达约 386.24亿元,约为2024年全年212.54亿元的1.8倍。其中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相关融资超过50起。然而,大多 数人形机器人仍停留在展演与示范阶段,协作机器人在工厂普及有限,家庭场景需求不足。资本热潮与产业落地 之间的矛盾,正在成为赛道发展的难题和挑战。 01 IPO热潮涌动:机器人赛道成资本宠儿 紧随其后,越疆科技于2024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协作机器人强调人机协 作、安全轻便,适用 ...
浙海德曼20250923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高端精密制造、人形及四足机器人整机OEM制造[2] - 公司为浙海德曼,主营高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专用设备研发与制造[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机器人业务战略与进展** - 提前1至2年布局机器人产业,从专机研发切入整机制造[3] - 已形成硬件零部件生产、核心关节研发到组装的完整体系,为整机厂提供降本增效服务[2][3] - 已接到多个主机厂商订单,正布置设备并装修组装线,计划明年人形机器人出货约5000台、四足机器人约1万台[4][13][14] - 人形机器人硬件价值占比60%-65%[4][15] **技术优势与设备研发** - 专机设备覆盖车铣复合、车磨一体、车齿、滚齿及纳米印车,以车代模技术显著提升效率[2][3][6] - 开发斜坡减速器柔轮、丝杆等关键零部件专用设备,解决“卡脖子”问题[6] - 技术壁垒高,依赖数十年积累的核心技术,部分设备已对外销售(如柔轮专机)[6][7][8] **传统机床业务表现** - 2025年机床业务(车铣刨磨)实现略有增长,高端产品替代进口设备需求强劲[2][11] - 订单增长显著远超行业平均,因国内达到高精度标准的企业较少,制造业向高精端发展[2][12] **产能与扩产计划** - 专业设备产能优先满足内部机器人制造需求,暂未全面对外销售或扩产[10] - 根据主机厂商订单动态调整产能,未来可能扩产以满足OEM需求[13][14] **市场前景与信心** - 看好机器人市场与高端精密制造的协同效应,认为未来市场潜力巨大[2][4][16] - 公司具备OEM平台化能力,通过技术、精度及售后服务优势吸引整机厂商合作[17] **其他重要细节** - 四足机器人已有4至5家整机应用客户,人形机器人有1至2家客户持续增加[13] - 业务拓展依托主营业务能力,合规执行并接受资本市场检阅[17]
与均胜电子战略合作的机器人公司RIVR什么来头?贝索斯为何看上它
凤凰网财经· 2025-09-24 07:20
战略合作概述 - 均胜电子旗下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与贝索斯投资的瑞士机器人公司RIVR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远期将应用于物流和城市服务场景 [1][2] - 合作内容涵盖机器人域控制器 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全球化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服务 均胜电子将支持RIVR实现规模化量产 [6] RIVR公司背景与技术定位 - RIVR为瑞士苏黎世初创企业 专注开发四足机器人 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 创始人Marko Bjelonic被华盛顿邮报称为机器人领域"超级碗" [3] - 贝索斯通过Bezos Expeditions投资RIVR 该投资是其AI机器人领域重点布局之一 其他投资仅包括Figure AI Physical Intelligence和Skild AI等少数企业 [3] - RIVR已与美国递送平台Veho合作 在奥斯汀街道部署机器人 改变电子商务包裹速达方式 Veho运营网络覆盖美国50多个都会区 [5] 均胜电子机器人业务布局 - 均胜电子定位调整为"汽车+机器人 Tier1" 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拥有全球研发和高端产能设施 [7] - 公司提供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 能源管理模块 高性能机身材料及头部 胸腔总成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已与海外国内厂商签署协议 [7] - 专门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 研发团队来自清华 北大 慕尼黑工业大学等院校 发布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控制器及新一代能源管理产品 [8] 行业协同与应用前景 - 亚马逊产业创新基金认为RIVR技术具增长潜力 其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可推动亚马逊物流转型 [4] - 贝索斯视AI机器人为"技术浪潮早期曲线" 类似智能手机爆发前夜 目标是将AI应用于零售 云 广告和医疗等领域 [5] - 中国机器人企业如宇树科技推出四足机器狗Go系列 A系列和B系列 小鹏 小米等公司亦布局该领域 [5][6] - RIVR目标部署100万台城市配送机器人 均胜电子通过技术同源和汽车级精密制造能力支持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7][9]
人形机器人竞逐资本市场:一边冲刺IPO 一边扩“朋友圈”
贝壳财经· 2025-09-24 04:53
公司资本运作 - 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获得上纬新材29.99%股份及表决权 成为控股股东 邓泰华成为实际控制人[3][4] - 股份转让完成后上纬新材股价跳空高开 报106.7元/股 单日上涨16.32%[5] 行业IPO进程 - 宇树科技计划2025年10-12月提交上市申请 2024年产品销售额分布为四足机器人65% 人形机器人30% 组件产品5%[6][10] - 傅利叶智能与乐聚机器人相继完成股改 乐聚更名为乐聚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傅利叶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6][13] - 2024年已有10余家机器人及产业链企业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 包括乐动机器人和卧安机器人[16] - 优必选2023年12月29日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越疆科技2024年12月23日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17] 企业战略合作 - 特斯联与优必选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动智能体机器人全面落地[18] - 众擎机器人与多伦科技签署战略协议 获3年内不低于2000台人形机器人采购计划[18] - 智平方与慧智物联达成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人形智能全面战略合作 未来三年提供超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19] 产业融资动态 - 银河通用机器人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 由宁德时代及溥泉资本领投[22] - 松延动力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北汽产投等机构[22] - 宇树科技C轮融资出现中国移动旗下基金及吉利资本等产业投资方[22] 商业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物流分拣 道路安全 车检数据采集 半导体显示等领域[18][19][24] - 智元机器人展示物流分拣场景"叠衣服"应用案例 德马科技提出需要具备自主判断能力的下一代产品[24] - 2025年下半年被视作场景落地能力的关键比拼点 企业通过B端合作降低研发成本并验证技术可行性[20] 行业生态建设 - 智元机器人召开首届合作伙伴大会 强调生态共建是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化的核心驱动力[24] - 产业投资方数量增加 企业更倾向选择能提供真实订单的投资方[21][23] - 行业从讲故事阶段转向商业化落地阶段 真实订单成为支撑估值的关键因素[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