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复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盈康生命:公司在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始终以临床价值和长期战略为导向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0:12
战略布局 - 公司在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布局以临床价值和长期战略为导向[1] - 相关临床探索与合作基于技术成熟度和业务协同性审慎开展[1] - 公司更注重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可行性 稳步推进创新[1] 战略传递 - 公司通过定期报告、公告及投资者交流活动持续传递聚焦肿瘤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的战略路径[1] - 未来将继续依托海尔生态资源提升核心能力[1] - 积极关注符合战略的前沿合作机会[1] 团队建设 - 管理层将持续优化团队结构并广泛吸纳专业人才[1] - 共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1] 行业前景 - 医疗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和监管要求严的特点[1] - 公司对大健康行业长期前景充满信心[1] - 将通过扎实经营回报投资者信任[1]
盈康生命: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的布局始终以临床价值和长期战略为导向务实推进
财经网· 2025-09-26 04:1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布局以临床价值和长期战略为导向[1] - 相关临床探索与合作基于技术成熟度与业务协同性审慎开展[1] - 公司更注重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可行性稳步推进创新[1] 行业发展特点 - 医疗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和监管要求严的特点[1] 战略传递方式 - 公司通过定期报告、公告及投资者交流活动持续向市场传递战略路径[1] - 战略聚焦肿瘤预诊治康全产业链[1]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依托海尔生态资源稳步提升核心能力[1] - 积极关注符合战略的前沿合作机会[1] - 管理层将持续优化团队结构广泛吸纳专业人才[1]
伟思医疗(688580)9月1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517.8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20 00:36
股价及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49.55元,单日下跌2.9% [1] - 当日成交量为1.51万手,成交额达7524.59万元,换手率为1.57% [1] - 近5个交易日股价表现波动,最高收盘价为52.18元(9月16-17日),最低为49.55元(9月19日) [1] 资金流向分析 - 9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17.84万元,占成交额6.88%,而游资资金净流入534.96万元,占成交额7.11% [1] - 近5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累计净流出达1398.47万元,其中9月17日净流出占比最高达7.56% [1] - 散户资金流向相对平稳,5日内最大净流入为9月15日的433.29万元(占比8.39%) [1] 融资融券情况 - 9月19日融资买入1866.81万元,融资偿还1103.0万元,融资净买入763.8万元 [1] - 融资余额达2.16亿元,较前一日增加763.8万元 [1][2] - 融券方面无活动,融券余量及余额均为0 [1][2] 财务指标表现 - 公司总市值47.45亿元,低于行业均值119.42亿元,行业排名73/123 [4] - 2025年中报显示主营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9.85%,归母净利润6932.42万元,同比增长39.71% [4] - 毛利率达66.09%,显著高于行业均值51.85%,净利率32.94%远超行业均值10.39%,行业排名第9 [4] - 净资产收益率(ROE)为4.17%,高于行业均值1.8%,资产负债率仅8.95% [4] 业务发展及机构评级 - 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重点布局电刺激、磁刺激、康复机器人及医美能量源技术 [4] - 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5家为买入评级,1家为增持评级,目标均价60.0元 [5] - 公司在磁刺激领域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供应商,在康复和医美领域目标成为中国领先供应商 [4]
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养老机器人驶入快车道
Wind万得· 2025-09-16 22:28
以下文章来源于RimeData 来觅数据 ,作者来觅研究院 RimeData 来觅数据 . 全面的一级市场数据平台 康复机器人是目前养老机器人市场的主力产品,包括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机器人、智能轮椅等,主要通过生物力学传感与大数据分析,实现康复 训练的精准量化与个性化方案优化,助力改善用户的身体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康复机器人也在融合脑机接口、神经反馈等前沿技术,逐步从单纯 的物理康复向神经可塑性重塑拓展,为中风、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康复可能。 康复机器人技术壁垒较高,需通过医疗认证,受到政策支持、老龄化加速和科技创新等多重因素推动,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康复机器人行业 已突破单一设备制造的边界,向"硬件+软件+服务+数据"的生态化模式进化,形成覆盖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老年照护等场景的超级赛道。现阶段,康复 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清晰,国际企业如Ekso Bionics、Cyberdyne等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认证优势主导高端市场,而国内企业如傅利叶智能、大艾机器 人、新松机器人、傲鲨智能等则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崛起,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逐渐缩小与 ...
260家展商、拉动千万元消费,深圳智慧养老展成果丰硕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3:25
首届"深业健康杯"乐龄艺术节举办,181支团队近2000人参与展演,线上投票超5.8万人次。银龄消费节 与适老化补贴政策联动,受理补贴申请超1000份,带动消费超千万元。 展会还举办了20余场高水平论坛,推动中国养老解决方案走向国际。"银龄无界·全球共益"计划获十余 个国家和地区响应,多家国内企业签订国际协议,智慧养老产品将规模化进入东南亚市场。深港"双城 联展"合作机制正式启动,共同推动大湾区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展会现场,一批科技感足、贴近老人需求的产品成为焦点,涵盖康复机器人、陪伴机器人、智能护理设 备等。首届"兴业银行杯"深圳康养机器人大赛同步举办,200余款机器人同台竞技,120余名"乐龄体验 官"及50余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参与评审。 市长青老龄大学与市旅游协会各发布10条银发旅游线路,推动银发旅游发展。8家金融机构集中发布17 款养老金融产品,推动养老与金融深度融合。 9月14日,2025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落幕。展会吸引国内外260余家企 业参展,智慧养老产品超2000款,接待专业观众6.3万人次,云观展超10万人次。展会由深圳市民政局 指导,以"科技赋能,激 ...
内地合作助力 香港生物科技产业提速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0:37
中新社香港9月16日电 题:内地合作助力 香港生物科技产业提速发展 图为7月25 日拍摄的元化智能科技(香港)有限公司"锟铻"手术机器人。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摄 孟李艾俐和丈夫孟庆虎曾在加拿大工作生活。2001年,孟庆虎入职香港中文大学,夫妇俩举家回到香 港。2018年,孟李艾俐创立元化智能,专攻高端专科智能医疗装备的创新研发和精密智造,常年从事机 器人研究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庆虎担任该公司首席科学家。 数年间,元化智能依托"香港研发+深圳制造"模式,推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采血机器人等产 品,有关机器人累计完成逾5000台手术,已取得多张注册证,正开拓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同样把握香港"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实现发展的,还有香港"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抗体")。 该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梁瑞安在海外研究生物科技多年,于2000年回到香港,曾任香港生 物科技研究院院长,后致力于抗体药物研发。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8月24日,海拔4000米的西藏那曲比如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一台机器人辅助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 顺利完成。随着机械臂精准切削,人工膝关节假体被准确植入,患者恢复了康复的希望。 上 ...
2025年“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活动”在京举办|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9-12 09:01
活动概况 - 9月12日在北京举办"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活动" 主题为"科技赋能·共享福祉" [2] - 活动是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首次开设的创新产品发布平台 [2] - 旨在促进辅助器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产品发布平台 [2] 产品发布 - 52家企业首发59款创新产品 覆盖智能/多功能轮椅、智能假肢、外骨骼机器人等领域 [3] - 产品涉及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信息无障碍、VR/AR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3] - 特别设立重点联系地区专场 包括江苏省苏州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深圳市和北京市海淀区 [3] 区域合作 - 四个重点联系地区展示科技助残政策举措、活动开展与实施成果 [3] - 各地区分享在科技助残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 [3] 战略合作 -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5] - 双方将共建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充分利用各自优势 [5] - 合作范围包括科技助残、智能辅具等多层次、全方位合作 [5] 行业影响 - 活动展示科技助残创新应用成果 为企业提供展示推广平台 [7] - 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合作对接契机 激励企业投入辅助器具研发生产 [7] - 激发社会力量参与 共同构建包容可持续的科技助残产业生态 [7]
救援运输、田间地头、医疗养老……AI步入千行百业
新华网· 2025-09-12 00:30
行业活动概况 -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于9月10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 设置10000平方米科技展览和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 吸引近200家企业参展并亮相超30项科技新品 [3] - 活动包含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 聚焦工业巡检、高危作业、危境穿越、应急救援四大模拟场景 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真实场景的应用能力 [1][3] 机器人技术突破 - 机器狗在工业巡检环节完成开关门、识别按钮、拉闸报警等六大电箱操作 并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实现生命信号扫描和石块清除 成功救出仿真婴儿 [3] - 机器人完成模拟矿洞爆破任务 实现毫米级精准插入火药芯至雷管及狭窄矿洞 虽出现手滑但经调整后成功 体现精细操作技术进展 [3] - 人形机器人进入场景落地阶段 大赛聚焦"真问题"和"真场景" 解决偏远地区水电站安全检查等实际工业痛点 [3] 多元应用场景落地 - 无人机医疗样本运输在偏远地区提升时效超70% 实现"乡级采样-市级检测"当日达 空海易行智能科技已在甘肃兰州、重庆、山东德州、浙江金华等地推进业务 [5] - 农业领域应用伏羲气象大模型提供15天逐小时天气预报和60天值预测 极飞智能农场通过无人设备降低人力依赖和投入成本 助力农户增收 [5] - 康复机器人具备搀扶老人行走、协助起床功能 并通过类脑算法模拟表情和体质辨识 傅利叶智能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模拟治疗师手法实现轻便训练 [6] 创新技术展示 -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传感器接收神经电信号 AI将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 强脑科技展区演示仿生手实现弹钢琴、骑车等精密操作 使用者甚至获得驾照 [6] - 四大机器人产业组团(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开发区、合肥科大硅谷、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打造"机器人小镇" 展示无人机医疗检测、农业喷洒、医疗养老等"人机共生"生态 [5] 行业发展趋势 - AI和机器人产业已深入千行百业 多项技术具备实际商用案例 宇树科技创始人指出AI处于"大规模爆发性增长前夜" 强调技术落地的公平性和爆发潜力 [1][6]
政策力挺+技术领跑!翔宇医疗脑机接口叩开千亿康复蓝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0: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59亿元 其中第二季度为1.73亿元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39.47万元 [1] 脑机接口布局 - 公司聚焦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医疗领域的应用 [2] - 与天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南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合作 [3] - 预计年内搭载脑机接口技术的新产品将陆续取得注册证并上市 [3] - 正在研发脑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 [3] - 脑电图机等脑电采集装置已于2025年上半年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5] - 2025年8月一次性推出13款脑机接口设备 [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9114.7万元 同比增长38.8% 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5.39% [4] - 新增专利117项 累计获得1933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累计190项 [5] - 新增软件著作权31项 累计230项 [5] - 新增省级科技成果55项 累计248项 [5] - 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32项 累计377项 [5] - 康复机器人在研项目20余项 规划40余项 聚焦六个研发方向 [5] 行业前景与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2030年形成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 [2] - 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服务总收入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200亿元 [7] - 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38亿元 2027年达55.8亿元 增长率20% [7] - 2040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0亿元 年复合增速26% [7] 市场关注度 - 股价从2024年9月低点21.35元最高涨至2025年8月68.98元 最大涨幅223% [2] - 2025年以来超330家机构对公司进行线上线下调研 [2] - 2025年8月初吸引5家机构现场调研 [3] - 华安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认可公司先发优势 品类全面性和品牌效应 [7]
医药板块大爆发!泓德基金操昭煦:把握创新药械出海机遇,看好医疗机器人技术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15
行业表现与趋势 - 创新药板块迎来上涨行情 A股创新药指数和香港恒生创新药指数整体上涨 多家港股创新药上市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超100% [1] - 行业从"烧钱"阶段切换至盈利驱动新周期 销售费用等刚性成本持续下探 行业收入快速放量 [1] - 政策端"鼓励创新"暖风频吹 创新药获批数量激增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舞台展现强劲竞争力与更高研发效率 [1] 投资配置策略 - 当前主要投资于创新药公司 未来长期会视情况兼顾有国际化能力的医疗器械公司 [2][4] - 创新药行业产业周期预计持续几年 估值仍具性价比 因此仍以创新药为主要配置方向 [4] 国际化与出海机遇 - 关注医药企业"出海"不仅因海外市场潜力 更因"国际化"是对企业能力的高端检验 [2][4] - 创新药行业BD商业模式体现跨国药企对中国产品的认可 例如跨国药企在中国寻找PD-1/VEGF双抗 [4][5] - 中国内镜行业是全球研发活力最旺盛区域市场 因患者检测量全球第一且医工合作紧密 预计未来3-5年快速进入欧美市场 [5] - 器械国际化赛道中 海外收入占比高、渠道建设领先的公司更具优势 海外市场提供空间 国内业务提供估值弹性 [3][7] 创新药投资逻辑 - 投资判断基于研发管线成功率的专业判断和数据佐证 包括全球同行成败记录参考 而非刻意选择是否达成License-out交易的公司 [6] - 已实现License-out交易的产品成功率相对更高 因MNC尽职调查能看到更多超前数据 [6] - 中国创新药企业研发晚期项目多为成熟靶点或机制 成功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但未来3年突破式创新进入晚期阶段后失败率将提升 [6] 医疗器械修复与机会 - 医疗设备业绩修复可能在三、四季度更早到来 因渠道去库存结束和设备以旧换新国补支持 高耗和IVD修复晚于设备 [7] - 优先关注海外收入占比高、渠道强且国内业务受集采/DRG政策影响大的公司 这类公司在设备、耗材、IVD行业均有分布 [3][7] 医疗机器人发展 - 更看好手术和康复机器人在近未来的应用 因国内手术机器人快速迭代大幅降低成本 提升经济可及性 [8] - 手术机器人驱动因素为技术进步 包括覆盖更多手术领域、更精细、更简单易学且成本更低 而非仅医保支付 [8] - 技术进步对人力成本高或缺乏专业医生的国家更具吸引力 国内头部手术机器人公司已开始布局国际市场 [8][9] - 国内医疗机器人头部企业产品在基础性能上与国际龙头无本质差距 仅在耐用性、维护性和新技术方面有差距 预计几年内赶上 [10] - 医疗机器人不要求具身智能 但要求更高操作精度、稳定性和多自由度 国内运用量不足限制进步速度 但随渗透率提升将复刻工程师红利优势 [10] 脑机接口与AI医疗 - 脑机接口行业属长期发展赛道 非侵入式技术门槛低且为远期终极追求 侵入式技术在5-10年内更现实但使用门槛高 [11][12] - AI医疗运用尚不成熟 2B、2H和2C短期均不具备好商业模式 但医疗器械企业在设备中运用AI技术或CRO在药品设计中运用AI将形成强竞争优势 [13] - 临床数据运用在短期内不会形成太多机会 [13] 技术迭代领域投资方法 - 客观评估未来可见销售曲线 用确定性和折现率对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内部回报率 [14] - 确定性评估依靠专业性研究(如创新药临床数据挖掘)和前瞻性判断(与行业从业者、国际同行及下游使用者交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