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马5系
icon
搜索文档
8月国内乘用车召回环比激增80倍 日系、德系占超九成
犀牛财经· 2025-09-14 03:12
召回规模与品牌分布 - 2025年8月国内乘用车召回总量达499,254辆 较7月大幅增加80倍 [2] - 日系和德系品牌占据召回总量超九成 其中丰田召回236,630辆(占比47.40%) 宝马召回230,503辆(占比46.17%) [3] - 涉及6个车系7个品牌 涵盖进口/合资/国产三种类型 意系品牌占比4.68% 美系品牌占比1.04% 其余车系占比均不足1% [3] 主要召回问题分类 - 电气系统问题引发多起召回 丰田因组合仪表控制程序问题召回230,476辆 Jeep因空调鼓风机连接器缺陷召回3,339辆 [4] - 新能源车专用装置问题突出 宝马因高压系统绝缘监测机制缺陷召回229,106辆 欧拉因动力电池电芯生产问题召回67辆 [4] - 发动机问题导致阿尔法·罗密欧因软件漏洞召回22,870辆 涉及燃油蒸发泄露故障代码无法清除问题 [5] 消费者反馈与实施情况 - 95.24%消费者表示未收到正式召回通知 主要通过媒体报道或他人告知获取信息 [5] - 已有50%消费者出现与召回缺陷类似故障 较上月增加10个百分点 [5]
济南花样卖车 月均开走2万辆
大众日报· 2025-09-04 07:48
汽车销售表现 - 济南市2024年1-7月乘用车销售157274辆 在全国200个城市中排名第18位 同比增长14.92% 月均销售超过2万辆[1] - 部分4S店销量显著增长 如鲁鹰丰田截至7月底销量同比增长40% 混动车型尤其受欢迎[2] - 补贴政策对销量提升作用明显 山东润华天众在推出市补后月销量提升10% 以旧换新客户比例从不到30%增至约45%[2] 补贴政策详情 - 济南市2024年推出多轮汽车消费补贴政策 1月25日率先推出3000万元市级补贴 2月25日追加3000万元政府资金[4] - 5月1日创新推出3000万元"首保消费券"活动 补贴延伸至保险环节 最高可领取3000元保险补贴 形成"购车+保险"多重补贴模式[4] - 7月1日启动下半年第一轮补贴 首次采用"险补+油补"组合模式 发放1200万元补贴 市场反应热烈 1小时被抢空[4] - 8月1日启动第二轮活动 按照"多次定量"方式释放1200万额度 避免月初火爆月中冷场问题[4] - 具体补贴案例显示 消费者可获得1100元加油储值卡加800元商业保险补贴 或4400元油卡加2000元商业保险补贴[3] 政策实施效果 - 补贴政策带动显著销售增长 3月和6月环比增速最高 分别达33.41%和22.75%[5] - 上半年市级汽车消费补贴累计带动新车销售超3万辆 拉动直接消费超70亿元[5] - 以旧换新和消费补贴共计带动汽车销售超10万辆 销售金额超170亿元[5] 消费趋势特征 - 15万-25万元价位车型最受欢迎[6]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13.6% 占限上汽车类零售额38.8%[6] - 绿色消费成为新引擎 混动车型特别受欢迎[2][6] 政策展望 - 9月1日启动2025年下半年第三轮汽车消费补贴活动 资金额度1200万元 个人或企业最高可申领8500元汽车消费礼包[6] - 商务部门表示将继续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丰富汽车消费促进活动 优化汽车消费环境 巩固消费回升势头[6]
济南|济南花样卖车 月均开走2万辆
大众日报· 2025-09-04 01:13
济南市汽车销售表现 - 2024年1-7月济南市乘用车销售157,274辆 同比增长14.92% 在全国200个城市中排名第18位 [2] - 月均销售超过2万辆 多家4S店客流量显著增长 鲁鹰丰田日均到店客户从5-6组增至15组 [2][3] - 鲁鹰丰田截至7月底销量同比增长40% 混动车型表现突出 [3] 政府补贴政策效果 - 市级补贴政策推动淡季销售增长 润华天众月销量提升10% 以旧换新客户比例从30%升至45% [3] - 补贴政策吸引跨区域消费 泰安消费者因1,100元油卡和800元保险补贴选择在济南购车 [4] - 宝马4S店客户享受"险补+油补"组合补贴 40万元车型可获得4,400元油卡和2,000元保险补贴 [4] 补贴政策演进过程 - 1月25日首推3,000万元市级补贴 2月25日追加3,000万元资金 [5] - 5月1日推出3,000万元"首保消费券" 最高提供3,000元保险补贴 [5] - 7月1日启动1,200万元"险补+油补"组合补贴 1小时内被抢完 8月采用"多次定量"发放方式 [5] 销售数据与消费结构 - 3月和6月环比增速达33.41%和22.75% [6] - 上半年市级补贴带动超3万辆新车销售 拉动直接消费超70亿元 [6] - 以旧换新和补贴政策共计带动超10万辆汽车销售 销售金额超170亿元 [6] - 15-25万元车型最受欢迎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3.6% 占限上汽车零售额38.8% [7] 政策延续与行业预期 - 9月1日启动第三轮1,200万元补贴 个人最高可申领8,500元消费礼包 [7] - 4S店希望补贴政策常态化并扩大额度 [7] - 商务部门表示将继续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消费环境 [7]
5系的摇篮,华晨宝马大东工厂产量突破350 万辆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12:00
生产里程碑与产能 - 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累计产量突破350万辆 其中宝马5系产量超过200万辆 [1] - 大东工厂是华晨宝马首座生产基地 于2004年投产 历经2017年和2024年两次重大升级扩建 成为现代化整车智能制造基地 [1] - 工厂集冲压、车身、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于一体 最新下线车辆为宝马5系曜夜版"黑武士"车型 [1]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 工厂采用AI Quality Next质量视觉检测系统 实现全自动品质管理 生产精度达毫厘级别 [3] - AI系统在30多个生产站点共享 通过高精摄像头捕捉关键节点画面 云端AI模型自动识别缺陷并即时反馈 [3] - 车身车间AI检查白车身间隙段差 总装车间采用3支高精摄像头对9个关键部位无死角扫描 效率显著高于人工 [3] 生产效率提升 - AI仿真技术使新一代5系碰撞测试仿真时间从40小时缩短至10秒 动力电池热性能评估从24小时缩短至30秒 [4] - 第2代集成式制动系统建压时间仅150毫秒 比传统系统快4倍 制动距离最多缩减20% [2] - 采购环节借助AI工具加快沟通决策 培训环节让员工自主开发AI应用解决生产问题 [4] 产品性能优势 - 全新一代宝马5系搭载励磁同步电机 起步动力响应时间100毫秒 第9代横向动力学管理系统提升弯道性能 [2] - 纯电动i5 M60峰值扭矩达795牛·米 将运动性能提升至新高度 [2] - 车型在全球五大权威安全评测中均获最高成绩 包括中国、美国、韩国、欧盟与澳大利亚市场 [4] 数字化制造体系 - 工业大数据应用使生产体系持续自我优化 AI成为制造体系的"神经系统" 深入研发各环节并具备自我学习能力 [3] - 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把控能力与效率 增强生产灵活性 快速适配新车型及产线调整 [1][3] - 工厂通过AI技术率先响应中国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保持客户体验领先优势 [3]
谁在坚持买油车?
东吴证券· 2025-08-15 02:43
报告核心结论 - 报告基于7大品牌13款车型26名油车车主访谈,样本覆盖奥迪、宝马、奔驰、大众、丰田、日产、通用等品牌,价格带从10W以内至35W+,年龄以25-40岁为主(占比92%),54%为家庭首购[6][7][8] - 车主坚持购买油车五大原因:1)性价比高(全生命周期成本考量);2)充电条件不足(50%无专用充电桩);3)电池技术成熟度存疑;4)长途里程焦虑;5)年行驶里程不足1万公里使成本优势弱化[2][16][17] - BBA车主选择逻辑:1)社交属性(品牌认知度);2)百年车企技术沉淀;3)解释成本低(城乡通用)[26][27] - 电车吸引力排序:1)充电便利性(家充桩);2)技术稳定性验证期(5-8年);3)家庭增购场景[24][25] 车主样本特征 - 地域分布:覆盖18个城市(一线至四线),单一城市最多3个样本,上海/深圳样本量最大(各3个)[11] - 职业分布:22个细分行业,刻意避开汽车/金融从业者,IT(8%)、公务员(8%)、会计师(8%)占比较高[12] - 购车类型:首购54%(14人)、换购35%(9人)、增购8%(2人),仅1个家庭拥有电车[9] 购车决策因素 - 核心考量:品牌(提及率38%)、价格(35%)、空间(23%)、实用性(15%)[14][15] - 次要因素:安全性(12%)、动力性能(12%)、内饰(8%),智能化配置几乎未被提及[14][19] - 价格带差异:25W以上车型更看重品牌溢价(BBA占比75%),20W以下车型侧重实用性与耐用性[7][14] 电车接受度障碍 - 基础设施:42%因充电条件受限(23%无专用桩、19%物业限制),北方车主额外关注冬季续航衰减(8%)[16][17] - 技术信任度:38%质疑电池可靠性(寿命/安全/衰减),12%认为迭代过快导致贬值加速[17][22][23] - 使用场景:里程焦虑在长途驾驶场景集中体现(12%),混动系统维修复杂度被8%车主诟病[17][20] 豪华车市场洞察 - BBA认知分化:1)社交货币(农村辨识度);2)品质背书(工程积淀);3)阶层标识(35W+车主)[26] - 电车豪华属性争议:1)品牌认知需重建(华为/小米解释成本高);2)结构简化导致价值质疑;3)需先满足"尝鲜者"验证[26][27]
宝马召回超23万辆汽车 超90%为纯电动车型i系列
财经网· 2025-08-11 07:53
召回事件 - 宝马中国及华晨宝马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 以纯电动i系列车型为主[1][4] - 国产ix3车型召回10.6万辆(2020年5月-2024年12月生产) 国产i3召回9.58万辆(2021年3月-2025年1月生产) 进口i4/i7/ix等约1.6万辆[4]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和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4] 历史召回记录 - 5月9日召回80辆进口5系汽车 16813辆国产5系汽车 9953辆X5汽车[5] - 4月18日召回3736辆进口X3 M40i和X4 M40i汽车 因OBD系统标定问题可能导致排放危害[5] - 今年共进行3次摩托车召回 涉及M1000R、R18、S1000等系列车型 总计5169辆[9] 全球召回情况 - 6月在美国因驱动电机软件缺陷召回超7万辆电动车 涵盖2022-2025款i4/ix/i7/i5等车型[10]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在华销量71.45万辆 同比下滑13.4% 2025年上半年销量31.79万辆 同比降幅达15.5%[11]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地区销量16.28万辆 同比下降13.7% 亚洲地区总体销量下降10.1%[12]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集团营收339.27亿欧元 同比下降8.2% 净利润18.42亿欧元 同比下降31.9%[14][15] - 汽车业务营收294.43亿欧元 同比下降8.2% 息税前利润16.02亿欧元 同比下降40.3%[14][15] - 摩托车业务营收9.61亿欧元 同比下降2.8% 但息税前利润增长23.6%至1.36亿欧元[15] 战略调整 - 8月1日起宝思齐接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系公司首位女性CEO[16] - 2026年和2027年将推出包括新世代在内的20余款新车 2026年首款新世代车型在沈阳量产[16]
二手油车不太好卖,合资车高保值神话被打破
创业邦· 2025-08-11 03:14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 - 2024年7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达54%,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 [4] - 2024年前七个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645.5万辆,同比增长29.5% [4] - 新能源二手车渗透率从年初8%升至5月的9.9% [16] 燃油二手车市场现状 - 2024年6月二手车平均库存周期延长至43天,库存周期30天以上企业占比升至35.6% [5] - 2024年上半年二手车累计同比仅增长1.99%,远低于新车市场10%增速 [5] - 日系车保值率显著下滑:丰田凯美瑞2年保值率从历史13-14万元降至12.96万元(65%) [6][8] - 本田雅阁5年保值率57%,日产轩逸2年保值率仅51% [8][10] - 豪华品牌跌幅更甚:雷克萨斯NX 5年跌幅超50%,宝马5系5年售价仅为新车四折 [11][13] 保值率历史对比 - 丰田三年保值率从2021年83.24%降至2024年7月56.6% [10] - 本田三年保值率从78.19%降至56.6%,日产从67.48%降至49.1% [10] - 雷克萨斯三年保值率从86%降至60.7%,奔驰从70%降至58.3% [13] 二手车商经营策略转变 - 部分车商新能源车库存占比已超燃油车 [18] - 新能源二手车普遍车龄控制在1-2年以规避电池衰减风险 [20] - 车商采取"车况透明化"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强调价格与车况双优势 [2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汽车3.53亿辆)形成巨大存量市场 [21] - 二手车"迁限"政策取消促进异地交易流通 [21]
消除隐患保障行驶安全 五家车企宣布召回部分车辆
证券日报· 2025-08-10 16:47
召回概况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集中发布多份汽车召回公告,涉及法拉利、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宝马、斯泰兰蒂斯等车企 [1] - 召回原因包括保险丝盒短路、组合仪表黑屏、螺旋弹簧强度不足、高压系统误关闭等核心安全隐患 [1] - 车企将通过免费检修、程序升级、部件更换等方式消除隐患 [1] 宝马召回详情 - 宝马召回车辆总数超23万辆,涉及进口5系、国产X5和5系汽车,因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未按规格生产,可能导致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 [2] - 宝马i系列纯电动车型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高压系统可能误关闭,导致驱动单元失去动力,涵盖进口i4、i5、i7、iX及国产i3、i5、iX1、iX3等车型 [2] -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维修或更换相关电缆,以及免费软件升级优化监测逻辑 [2] 丰田召回详情 - 广汽丰田召回超9万辆,涉及全新第九代凯美瑞、雷凌、凌尚、锋兰达,因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仪表黑屏,或前悬架螺旋弹簧强度不足 [3] - 一汽丰田召回超9.6万辆,涉及亚洲龙、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等国产车型,以及雷克萨斯LM系列、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等进口车型,因组合仪表程序问题 [3] - 解决方案包括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检查并更换不良批次的螺旋弹簧 [3] 其他车企召回 - 斯泰兰蒂斯召回3339辆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因空调系统安全隐患 [4] - 法拉利召回381辆进口Purosangue汽车,因保险丝盒电源正极与乘客侧脚踏板支架可能接触导致短路 [4] 召回机制与行业影响 - 召回行动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开展,明确了缺陷定义、召回程序、车企责任及监管要求 [5] - 车企通过挂号信通知车主,公布官方热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供统一信息平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6] - 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电子电气架构日益复杂,"软件定义汽车"特征明显,增加了程序设定、高压系统监测等潜在风险点 [6] - 主动召回虽短期内可能产生成本压力,但长远来看是车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品牌信誉的必然选择 [6]
宝马突发!集中召回!
中国基金报· 2025-08-09 11:27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 [1] - 召回车型以i系为主,包括国产i3、iX1、i5及进口i4、i7、iX等 [2] - 召回原因涉及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 [2] 召回详情 - 召回编号S2025M0120V:召回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 [3] - 召回编号S2025M0121V:召回379辆国产X5汽车和1012辆国产5系汽车,因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烧蚀起火 [3] - 召回编号S2025M0122V:召回4609辆进口i4、91辆进口i5、3244辆进口i7系、7730辆进口iX [4] - 召回编号S2025M0123V:召回95753辆国产i3、5657辆国产i5、6022辆国产iX1、106000辆国产iX3,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高压系统误关闭 [4] - 公司将免费检查或更换起动器发电机及相关电缆,或进行软件升级以消除安全隐患 [3][5] 近期召回历史 - 5月9日曾召回80辆进口5系、16813辆国产5系、9953辆X5 [6] - 4月18日召回3736辆进口X3 M40i和X4 M40i,因车载诊断软件标定问题 [6] - 6月在美国召回逾7万辆电动车,涉及i4、iX、i7、i5等车型 [7] 销售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1207388辆,同比微降0.5% [7] - 欧洲市场销量近50万辆,同比增长8.2%;北美市场同比增长3.4% [7] - 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317900辆,同比下滑15.5% [7] 战略调整 - 2025年8月1日起将任命宝思齐为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7] - 3月26日与阿里巴巴深化合作,基于通义AI大模型开发AI引擎 [8] - 7月15日与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8]
宝马突发!集中召回!
中国基金报· 2025-08-09 11:20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i3、iX1、i5、i4、i7、iX等多款车型 [2][4][5] - 召回原因包括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可能导致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以及高压系统误关闭可能造成动力丢失 [4][7][9] 具体召回情况 进口车型 - 召回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 [7] - 召回4609辆进口i4(2020年12月2日-2023年12月12日生产) [8] - 召回91辆进口i5(2023年8月2日-2023年12月13日生产) [8] - 召回3244辆进口i7(2021年9月13日-2024年1月11日生产) [8] - 召回7730辆进口iX(2020年8月20日-2023年12月18日生产) [8] 国产车型 - 召回379辆国产X5(2024年7月20日-2024年12月19日生产) [7] - 召回1012辆国产5系(2024年7月18日-2025年1月6日生产) [7] - 召回95753辆国产i3(2021年3月12日-2025年1月4日生产) [9] - 召回5657辆国产i5(2023年8月3日-2024年12月18日生产) [9] - 召回6022辆国产iX1(2022年4月15日-2025年5月17日生产) [9] - 召回106000辆国产iX3(2020年5月26日-2024年12月5日生产) [9] 解决方案 - 针对起动器发电机问题,将免费检查并更换相关部件 [7] - 针对高压系统问题,将通过软件升级解决 [10] 公司近期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1207388辆,同比微降0.5% [13] - 中国市场销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15.5%,远低于欧洲8.2%和北美3.4%的增长 [13] - 任命宝思齐为华晨宝马新任CEO,将于2025年8月1日上任 [14] - 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AI引擎,与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14] 历史召回记录 - 2024年5月召回80辆进口5系、16813辆国产5系、9953辆X5 [12] - 2024年4月召回3736辆进口X3 M40i和X4 M40i [12] - 2024年6月在美国召回逾7万辆电动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