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鲑

搜索文档
商都郑州跑出开放“加速度”
郑州日报· 2025-09-22 00:53
马来西亚果园里的猫山王榴莲跨越3000多公里、历经5个小时,飘着热带气息降落在郑州新郑国际 机场;大西洋北部的大西洋鲑(即三文鱼)依托郑州的"直飞航线+便利通关",最快24小时内便 可"游"到市民餐桌;郑州生产的智能手机零部件,36小时内就能抵达全球范围内的大多数制造商手 中……紧密对接国际市场、深度辐射国内市场,这是位于中原腹地郑州"外向"的真实写照。 日前,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对外开放能级提升攻坚工作方案》,描绘出一幅斑斓的开放画卷:充 分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制度创新探索,持续提 升"枢纽+通道+平台+产业"发展,着力将郑州打造成优质商品的集聚地、重要产品的集散地、先进要 素的汇聚地,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引进来——郑州发挥区位优势、叠加产业基础,放大对外开放的"乘数效应"。今年上半年,郑州外 商投资类企业进出口779.1亿元,占外贸总额的28.4%,同比增长83.2%。同时,全市发挥展会联结内外 作用,搭建展销平台,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今年前8个月,全市共举办展览160场,可谓"好戏连台"。 细数郑州的制度性创新实践,你会发现这只是众多色彩中的一抹蔚蓝。 ...
从深海到健康,中挪产业合作迎新机遇
北京商报· 2025-09-10 14:22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 - 服务业占全球GDP比重达68% 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从2013年20.6%升至2023年25% 预计2040年突破40% [2] - 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达85.3% 实际利用外资超660亿美元占全国8.4% 吸引80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 [2][3] - 北京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80余项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近2000家中外金融机构在京设立 [2][3]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 -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规模从2013年993亿元增长至2023年328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3% 预计2027年突破8000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养保健食品贸易总额6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 其中进口额39.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4] - 挪威在华营养保健食品进口国中排名第16占比1.3% 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5616万美元同比下降8.1% [4] 中挪健康产业合作 - 2018-2024年中国进口挪威保健品从900多万美元增长至1.04亿美元 7年年均增长率达47% [4] - 挪威品牌在心脑血管鱼油磷虾油及口服美容虾青素胶原蛋白领域占据中高端市场重要地位 [5] -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达31.87%较2023年提高2.17个百分点 对DHA/EPA等成分认知度较高 [5] 蓝色经济与海洋产业 - 全球海洋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达3万亿美元 [7] - 中国路桥与挪威Pure Salmon Technology签署合作协议 将在中国建设大西洋鲑绿色水产养殖示范项目 [1][7][8] - 双方计划开发风光鱼互补海洋牧场 结合浮式海上风电与水产养殖技术 实现蓝色粮仓与绿色能源融合 [8] 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 - 北京聚集24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 核心产业营收超3500亿元人民币 [3] - 合作将推动挪威自动化投喂、人工智能鱼病诊断、网箱智能化养殖平台等技术在中国应用 [8] - 挪威国家馆9家企业参展 覆盖农业科技、医疗健康、水产养殖等传统优势领域 [8]
2025服贸会|从深海到健康,中挪产业合作迎新机遇
北京商报· 2025-09-10 14:05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 - 服务业占全球GDP比重达68% 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从2013年20.6%升至2023年25% 预计2040年突破40% [3] - 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五年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实际利用外资超660亿美元占全国8.4% 吸引8000多家外资企业 [3] - 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达85.3% 聚集24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 核心产业营收超3500亿元人民币 近2000家中外金融机构在京设立 [4]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 -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规模从2013年993亿元增长至2023年328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3% 预计2027年突破8000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养保健食品贸易总额6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 进口额39.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5] - 进口跨境保健品形成心脑血管 口服美容 基础营养素 骨关节 胃肠道五大核心赛道 [6] 中挪健康产业合作 - 2025年上半年挪威在华营养保健食品进口国别排名第16占比1.3% 两国贸易总额5616万美元同比下降8.1% [5] - 2018-2024年中国进口挪威保健品额度从900多万美元增长至1.04亿美元 7年年均增长率达47% [5] - 挪威品牌在心脑血管领域鱼油 磷虾油 海豹油及口服美容领域虾青素 胶原蛋白产品占据中高端市场重要地位 [6] 蓝色经济与水产养殖合作 - 中国路桥与挪威Pure Salmon Technology签署合作协议 将在中国本土打造专注于大西洋鲑的绿色水产养殖示范项目 [7][8] - 全球海洋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达3万亿美元 双方计划开辟风光鱼互补的海上牧场和海上田园 [7][8] - 合作推动挪威浮式海上风电 海洋能源转换 水产养殖技术进入中国海域 包括自动化投喂 人工智能鱼病诊断 网箱智能化养殖平台等技术 [8] 居民健康消费基础 - 2024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达31.87% 较2023年提高2.17个百分点 对DHA EPA等原料成分认知度较高 [6]
全国推广!深圳海关冰鲜水产验放提速90%
深圳商报· 2025-07-27 16:32
进口冰鲜水产品监管模式改革 - 深圳海关在全国率先落地进口冰鲜水产品监管模式改革试点,打造"空中快线",加速通关流程 [1] - 采用"企业白名单+风险监测"模式,通过白名单企业准入机制和全程风险检测,产品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即可上市销售 [1] - 通关时长压缩90%以上,同时制定试点标准,严格确保产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 高效通关与温控措施 - 推出"提前申报+机边分流"监管模式,货物落地后实现"机边直提",需查验货物通过冷藏车点对点直运至海关冷链监管场 [1] - 全程确保冰鲜水产品在2℃—8℃黄金温控区内,满足时效与温控的极致要求 [1] - 深圳市逸安达供应链有限公司案例显示,大西洋鲑从国外捕捞到投放国内市场全程仅用不到48小时 [2] 市场表现与推广 - 今年上半年深圳口岸进口冰鲜水产品货值达7.2亿元,同比增长53.5% [2] - 海关总署已将深圳海关的监管模式改革试点推广至全国10个直属海关 [3]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渔光一体 万亩水域“点绿成金”
央广网· 2025-07-16 13:43
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南部,占地9238亩,紧邻西太湖,充分利用当地鱼塘资源,实现现代化渔业与光伏技术结合[1] - 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模式,预计2025年底全面并网,年均提供绿色电能7.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4.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56万吨[1] - 目前已投入建设1400亩高标准苗种环育区,养殖品种包括鲈鱼、鳜鱼、河蟹、青虾及大西洋鲑、进口锦鲤等高端鱼种[1] 经济效益 - 项目实现"一亩地两份收益",通过光伏发电与生态养殖双重创收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1] - 项目建成后预计创造200个就业岗位,目前已雇佣周边居民40余人从事水产养殖和环境养护工作[2] 技术模式 - 采用低密度生态养殖技术,虽然亩产较低但养殖周期长,产品品质优于高密度养殖[1] - 项目被描述为"光伏板下的智能鱼工厂",结合高科技育苗养鱼与光伏发电技术[2] 产业延伸 - 规划开发休闲农旅板块,利用西太湖区位优势及"光伏矩阵+生态鱼塘"景观,打造集垂钓、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农旅目的地[2] - 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渔光旅"复合型产业生态[2]
山西左权:“链式思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6-13 09:35
农业产业链重塑 - 左权县以"链式思维"推动农业从传统"输血式"帮扶转向全产业链"造血"体系,聚焦核桃、连翘、羊三大特色产业[1] - 核桃产业实施"三步走"战略:托管面积达14万亩,年产量1.8万吨;推进品种改良;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高附加值中药材[1] - 连翘产业实现"产加销"链式发展,年销售收入510余万元,获"中国生态连翘之都"区域公用品牌称号[1] - 左权羊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市场持续拓展[1] 标志性工程项目 - 智慧渔业产业园总投资5.5亿元,预计年产大西洋鲑3000吨,年产值1.96亿元[2] - 核桃仁精深加工项目获中东、欧洲4000吨出口订单,预计年营收突破1.5亿元[2] - 文旅融合项目"左权会客厅"采用"贡天下+非遗文创"模式,销售额达42万元[2] 营销网络建设 - 开展直播带货127场,五大系列农产品销售733万余元[2] - 通过多地展会展示非遗、文创及农产品,提升区域知名度[2] - 与光合绿化公司共建核桃油品牌,推出融合地域文化的"红色左权"系列文创产品[2] 产业赋能成效 - "链式思维"激活乡土资源,创造显著经济价值[3] - 产业赋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径,推动老区共同富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