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新质生产力

搜索文档
深耕平台沃土 推动“研发优势”转为“产业胜势”
新华日报· 2025-09-28 06:47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江苏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将持续发挥省级科研平台的策源地作用,在推动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加速构建畅通科技成果向产业高效转化渠道,为奋力培育发展海洋 新质生产力贡献"沿海智慧"。 苏海 引育并举,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聚焦重点领域,分批引进11位专职研发人员,其中博士6名、省333 人才1名,覆盖生物、化学、材料、食品工程、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洋鱼种繁育和新一代养殖技术等学科 专业。推行"导师带徒+项目历练"模式,在实战中不断提升核心能力,打造了一支专业齐全、能打硬仗 的科技创新团队。坚持价值贡献导向,完善向科研人员倾斜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建立重大科研任务奖 励机制,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融通赋能,推动成果迈向"生产线"。坚持需求导向,联合省海洋所突破银鲳鱼规模化繁养技术难题,在 省内首次实现银鲳鱼全人工批量化繁育,填补了江苏特色"一条鱼"驯养产业空白。与正大集团、宁波大 学合作并自主实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为海洋渔业板块破局提供了技术支撑。自主研发南极磷虾脆 片、微藻代餐奶昔等儿童营养、运动健康海洋食品,创设"海奇趣"品牌,在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产 业孵化"最后一公里"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强省
新华社· 2025-09-27 08:23
◇2018年4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是海洋大省,要坚定走人海和 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快培育新兴海洋产业,支持海南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着 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技,加强深海科学技术研究,推进"智慧海洋"建设,把海南打 造成海洋强省。要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在总书记的嘱托和指引下,海南奋力开展海洋强省建设实践。在产业培育上,努力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在科 技创新上,努力研发装备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在生态保护上,努力加强系统防治修复守护"蓝色家 底"。 ◇当前,海南正着力推动海域管理模式从平面向立体、从二维向三维转变,创新解锁立体用海新模式。 ◇今年6月,"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 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瞄准深海能源开发这块"硬骨头",海南以推动关键装备自主制造和产业化为目标,聚焦水 下采油树等关键装备,逐步形成从实验研发、总装测试到产业化应用的 ...
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开幕杨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信长星关志鸥诺里斯·卡尔米特李金华致辞许昆林主持
新华日报· 2025-09-24 23:1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副总干事斯图尔特·马吉尼斯、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作 主题演讲。 会上发布了《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第二 批),举行了全球滨海论坛新伙伴加入仪式,并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 23日晚,许昆林会见了出席论坛的部分外宾,表示将不断完善论坛机制、提升论坛品质,打造传播 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绿色发展实践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全球滨海地区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9月24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震出席开幕 式并致辞。省委书记信长星、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瓦努阿图渔业海洋事务部部长诺里斯·卡尔米 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金华致辞。省长许昆林主持。 杨震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 径,深刻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在"两山"理念科学指引下,中国积极推进滨海地区生态保护与可持 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发展面临重要关口, 滨海生态治理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应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建立陆海一体的生态治 ...
工行荣成支行发放山东工行系统内首笔海带养殖项目贷款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08:26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威海荣成支行发放山东省内金融机构首笔专门用于支持规模化现代化海带养殖的项目贷款 首笔资金已于7月初高效投放到位 为荣成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1] 行业动态 - 海带规模化养殖作为海洋经济新兴业态 其融资评估与风险管理存在特殊性 [2] -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提出"深耕海洋 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部署 [1] 公司行动 - 工商银行威海荣成支行主动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至特色海洋产业领域 组建专业客户经理团队第一时间上门对接企业 [1] - 支行创新服务模式 组建专项服务团队 内部紧密协作明确分工确保流程无缝衔接 [2] - 邀请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相关部门专家及风险管理人员亲赴项目现场进行深度调研 全面考察养殖技术工艺流程市场前景及风险管控措施 [2] - 专人专岗与省行保持高效沟通 及时反馈快速解决项目评估与审批中的关键问题 [2] - 联合省行力量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融资方案 从项目启动材料收集尽职调查到风险评估上报审批直至最终放款全程紧盯进度高效协同 [2] - 克服评估标准新流程磨合等挑战 仅用时两个多月便完成从对接需求到资金落地的全过程 [2] 项目影响 - 及时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关键期的融资难题 [1] - 为荣成特色海洋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3] - 开辟工商银行威海分行深耕海洋经济板块的新路径 [3] - 积累服务海洋新业态的宝贵经验 [3]
青岛国信集团与中国华电山东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海洋产业“央地合作”新模式
大众日报· 2025-09-20 03:26
9月18日,青岛国信集团与中国华电山东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 产融服务和城市运营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在重大项目投资、科技创新协同、先进试点示范上联 合打造"央地合作"新模式。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青岛市发展改革委、青岛市海洋局、青岛市国资委等相关市直部门领导出 席签约仪式。 中国华电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中央企业,连续14年进入世界500强。华电山东公司已形成 涵盖煤电、风电、光伏、供热、港口物流等完整能源产业布局,在青岛装机规模达到238万千瓦,拟在 即墨投资建设200万千瓦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到61亿度。同时配套开发海水制氢、波 浪能、漂浮式海上光伏等新型能源系统,探索建设"人工渔礁+底播+网箱"的复合型海洋牧场体系。 青岛国信集团作为青岛市唯一将海洋产业纳入主业的市直企业,紧密围绕青岛现代海洋产业"4+4+2"产 业体系,构建形成海洋产业发展"三条曲线",并在深远海养殖工船、陆基循环水养殖基地、海洋食品全 链条智能化工厂、海洋创新生物医药管线等海洋新质生产力夯实行业引领地位。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 要求,国信集团聚焦青岛海洋装备科技成果转化 ...
长三角是“一条船”,打造船舶海工集群应“一盘棋”左右逢源,南通牵手沪泰扬发力“世界级”
新华日报· 2025-09-18 23:34
"第一天就收获两份意向订单!"9月16日至18日,2025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南通)发展推进会暨船舶海工产业展举行,多凯柴油机(靖江)有限公司作为全场唯一一家生产船用 发动机的民营企业,备受各大船东关注,首次参展就收获满满。 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已连续举办六届,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此次展会云集船舶海工总 装、配套设备、配套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500多家企业,"通泰扬"三地龙头船企悉数参展,中船集团、 中交集团等多家央企现身助阵,沪上企业多达85家,还有来自法国、英国、丹麦、新加坡等20个国家和 地区的60多家境外企业,国内外参展商数量、质量均创历史之最。 9月16日举行的开幕式上,在国内外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南通市领导与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 会、上海市崇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共同签署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意味 着,一条以南通为轴心,西连扬州、泰州,东抵上海的船舶海工产业带完成"牵手"。 去年,"通泰扬"三地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3290.8亿元,船舶制造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40%,海工 装备规模占全国比重超25%;崇明区去年船舶海工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占上海全 ...
沪通携手,国企赋能 共同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扬子晚报网· 2025-09-16 12:12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朱亚运)9月16日上午,2025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发展推进会暨船舶海工产业展开幕式举行。会上,南通市 与中国船级社、中船集团708所,以及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崇明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本次活动以"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主题,围绕船舶海工、海洋产业相关领域,在技术、产教、产才、投融资等方面举办多场交 流、商务、学术会议,集中展示中国船舶海工行业创新发展成果。日韩、芬兰、丹麦、印尼、埃及等国使领馆代表、商贸机构负责人;国内外船舶海工知 名企业代表;高校、科研院所、船级社、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参加。 船舶海工是南通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多年来深耕不辍。南通成功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南通牵头泰州、扬 州,打造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的船舶制造规模约占全国1/10,海工装备规模约占全国1/4。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极地探 险邮轮、2.4万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等40多个首制装备,从南通驶向深蓝。目前,南通市已初步建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体系,在新 ...
蹲点调查|海上山东
搜狐财经· 2025-09-15 02:53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准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需要深入一线的 真调研;切实转变记者作风文风,更需要沉到现场的实功夫。大众新闻·大众日报依托"众观智库"平台,着眼国情看省情,立足省情看国情,沉到 一线、解剖麻雀,切实提升深度报道内容质量和专业水准,以"有用信息"促"有效传播",用扎实的调研察实情、出实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 支撑。站在刘公岛,海风习习,历史的烟云与时代的浪潮在此交汇。 1895年2月,刘公岛东部海域。北洋水师的桅杆在硝烟里折断,定远舰沉入这片山东人世代凝望的深蓝。 那一刻,中国的近代海洋梦被炮火击碎,又在血与盐中埋下向海图强的种子。 百余年来,这枚种子被潮水反复冲刷,在岁月中蓄力苏醒。 今天,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山东就有多大的码头。港口群跻身"世界第一梯队","耕海1号""国信1号"等海上大国重器从山东交付。 当年被炮火撕开的海面上,正升起无人观测浮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还是这片海,正变成海洋经济的起跑线。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向海图强不仅关乎山东,更关乎全局 海洋经济离我们并不远,餐桌上的海鲜可能来自深远海养殖工船,家 ...
山东:产业集聚支撑“蓝色经济”动能澎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1:17
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 - 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是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1] - 山东聚力推进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 山东已培育13个集聚区涉海规上企业总产值超1400亿元产业集聚度达78% [3] - 规划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数量达20个左右产值超100亿元的集聚区达10个左右 [3] 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发展 - 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2024年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 [2] - 金雷新能源重装公司为国内风机主轴制造龙头企业订单已排至2026年 [1] - 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精准布局形成"临港制造便捷交付"高效模式运输成本低廉 [1] - 园区新建两个1万吨级海上风电专用泊位总投资6亿元年设计能力65万吨满足风电大件每年150台套运输需求 [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 青岛西海岸新区现代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汇集80余家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包括聚大洋藻业明月海藻等 [3] - 聚大洋藻业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克海藻多糖胶囊溶胶配方和干燥技术实现产品从工业级到医药级升级 [2] - 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原料天然生物安全性好替代传统明胶胶囊避免重金属残留风险 [2] - 食品级海藻胶价格约10万元/吨医药级海藻胶价格达100万至300万元/吨 [3] 产业链招商与营商环境 - 东营广利临港产业园按装备制造基础建设施工运维三大板块精准招商国内排名前5头部企业 [1] - 全链条帮办代办服务为金雷公司厂房建设抢出两个多月时间 [1] - 园区吸引多家主轴轮毂桩机塔筒等风电全链条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聚 [1]
洋口港成功迎靠第800艘LNG船舶 清洁能源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扬子晚报网· 2025-09-10 13:25
行业地位 - 洋口港作为长三角重要清洁能源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码头投运以来累计靠泊800艘LNG船舶[1] - 江苏LNG接收站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 保障能力最强的清洁能源枢纽基地[3] - 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聚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LNG接卸基地 储备基地 供应基地和销售中心[7] 运营数据 - 戴蒙德轮本次载运7.25万吨液化天然气 可满足约1.9亿户家庭一天用气量[3] - 接收站现有6座LNG储罐 总罐容108万立方米[3] - 累计接卸LNG总量超6700万吨 外输天然气超900亿立方米[3] 基础设施 - 阳光岛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 已引入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 江苏省液化天然气储运调峰工程 协鑫汇东LNG接收站及如东洋口港LNG接收站等多个重大能源项目[7] - LNG运输需保持零下163℃低温环境 具有低温 可燃性 快速变相性特征[5] 运营保障 - 南通海事局实施"一船一策"保障服务 通过绿色通道 信息化实时监控 科学组织交通提升船舶周转效率[5] - 海事部门为清洁能源运输提供坚实保障 支持双碳目标实现和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