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深耕平台沃土 推动“研发优势”转为“产业胜势”
新华日报· 2025-09-28 06:47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江苏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将持续发挥省级科研平台的策源地作用,在推动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加速构建畅通科技成果向产业高效转化渠道,为奋力培育发展海洋 新质生产力贡献"沿海智慧"。 苏海 引育并举,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聚焦重点领域,分批引进11位专职研发人员,其中博士6名、省333 人才1名,覆盖生物、化学、材料、食品工程、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洋鱼种繁育和新一代养殖技术等学科 专业。推行"导师带徒+项目历练"模式,在实战中不断提升核心能力,打造了一支专业齐全、能打硬仗 的科技创新团队。坚持价值贡献导向,完善向科研人员倾斜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建立重大科研任务奖 励机制,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融通赋能,推动成果迈向"生产线"。坚持需求导向,联合省海洋所突破银鲳鱼规模化繁养技术难题,在 省内首次实现银鲳鱼全人工批量化繁育,填补了江苏特色"一条鱼"驯养产业空白。与正大集团、宁波大 学合作并自主实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为海洋渔业板块破局提供了技术支撑。自主研发南极磷虾脆 片、微藻代餐奶昔等儿童营养、运动健康海洋食品,创设"海奇趣"品牌,在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产 业孵化"最后一公里" ...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智慧渔业引领开海季助力渔民增收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15:22
"以前卖货靠天靠运气,现在不一样了,订单提前来,价格更透明,收入也稳定多了!"一位刚结束直播 的渔民笑着说。智慧渔业不仅提升了产销效率,也拓展了渔民的销售渠道和经营思路。 祭海节是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因崇拜海洋、敬畏自然而形成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民俗文化活 动。作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节庆知名度极高的海洋文化盛事之一,即墨田横祭海节于2008年被列入第 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青岛最具吸引力的渔家文化狂欢盛典。近年来,在当地举办的祭 海节中,不仅完整保留了庄严隆重的祭海仪式,再现传统祭海场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这一古老民俗的 深厚底蕴。同时,游客可一站式游览非遗手工艺、文创产品与特色海鲜摊位,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 体验的无缝衔接。 "我们不仅要保留传统文化的仪式感,更要用现代科技让渔业生产更高效、让渔民生活更富裕。"田横岛 省级旅游度假区管委相关负责人称,"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智慧海洋+文化传承'双轮驱动,真正实现渔 业强、渔村美、渔民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通讯员 宋吉浩 9月1日12时,随着为期四个月的黄渤海休渔期正式结束,即墨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迎来了一年中最 繁忙的时刻。但 ...
百岛之城珠海:“海上新广东”的场景制胜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3:11
海洋经济并非只是"靠海吃海",而是一场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的系统竞争,将"蓝色国 土"转化为"蓝色动能"。 在被誉为"百岛之城"的珠海,一场深刻的海洋变革正上演:以场景为牵引、以创新为动 力,以"海上新基建"为基石,塑造海洋经济系统性优势。 《中国城市观》第二期,我们以珠海为样本,管窥"海上新广东"的场景制胜之道。 9月24日,"风王"桦加沙逼近珠海,掀起狂风巨浪。 被忽视。 "伶仃牧场1号",这个广东省离岸最远、养殖水体最大的深远海养殖平台,经受了一次巨大考 验。面对着16级阵风和6.4米巨浪,这座用硬科技"武装"起来的"海上堡垒"始终岿然不动。 风雨中的海洋牧场,是广东耕海牧渔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广东正逐浪 海洋经济。今年6月26日,广东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更大力度、更快行动发展 海洋经济,以新的更大成效助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 "伶仃牧场1号"所在的珠海,被誉为"百岛之城"。珠海凭借着较强的制造业基础、较好的科技 产业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海洋资源相叠加,正成为"海上新广东"的最佳场景试验地。 "伶仃牧场1号",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供图 2024年珠海实现海洋生产总 ...
布局“九大航道”,加速驶向“深蓝”
齐鲁晚报· 2025-09-25 23:27
风起鳌山湾。以"海"为笔,即墨正在蔚蓝版图上勾勒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位于女岛片区的海上光伏设施组装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随着吊车"手臂"不停地舞动,一块块光伏板被组装 到钢平台上;此刻,位于鳌山湾的海上施工现场同样繁忙,在大型机械作业下,一块块钢平台被固定在海面 上……作为我国首个渔业融合发展海上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即墨海上光伏项目规划建设115万千瓦桩基 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引进光伏组件、系统集成等新能源产业链项目。目前,该项目一期首批已并网发电,年 底一期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可发绿电约10.7亿度,节约标准煤约3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7.1万吨。 "双碳"背景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能源市场之一。在即墨构建的"4+3+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海 洋新能源被列为四大新兴产业之一。根据《方案》,即墨围绕海洋新能源产业,将抢抓海上风电蓬勃发展 新机遇,全力支持央企、国企参与海上风电场开发,争取华能、华电等百亿级海上风电项目落地开工,提高 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度。 到2027年,全区涉海规上企业预计突破255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0家,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78亿元,年均 增速保持在7%左右……海洋,不仅是青 ...
智慧渔业引领开海季助力渔民增收
齐鲁晚报· 2025-09-25 23:23
9月1日12时,随着为期四个月的黄渤海休渔期正式结束,即墨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繁 忙的时刻。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几百艘渔船的起航,不仅拉开了新一轮捕捞季的序幕,更标志着智慧渔 业赋能传统海洋经济迈入新阶段。近年来,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以科技为抓手,推动渔业生产现代化,有 效带动渔民实现增收。 清晨,随着渔船陆续回港,码头上早已忙碌起来,通过线上,渔民可提前对接电商平台和批发市场,实现"船未 到港,鱼已订出",大大降低滞销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 宋祖锋 青岛报道 通讯员 宋吉浩 "以前卖货靠天靠运气,现在不一样了,订单提前来,价格更透明,收入也稳定多了!"一位刚结束直播的渔民 笑着说。智慧渔业不仅提升了产销效率,也拓展了渔民的销售渠道和经营思路。 祭海节是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因崇拜海洋、敬畏自然而形成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民俗文化活 动。作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节庆知名度极高的海洋文化盛事之一,即墨田横祭海节于2008年被列入第 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青岛最具吸引力的渔家文化狂欢盛典。近年来,在当地举办的祭海 节中,不仅完整保留了庄严隆重的祭海仪式,再现传统祭海场景,让游客沉浸式 ...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辽宁日报· 2025-09-24 01:02
省人大常委会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际行动,是实现全面振兴 新突破的必然要求。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作为海洋大省,具备发展海洋渔业的良 好基础和巨大潜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 部署及省委要求,高质量做好渔业"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要紧盯海洋渔业高质量发 展的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海洋生态保护、渔港渔船管理、渔业产业创新发展等突出问题,坚 持系统思维,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加快科技创新,实现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法律 法规权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辽宁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海洋强 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省政府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决 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持续推动渔业"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啃硬骨 头"的劲头破难题,坚持标本兼治,深化渔业领域改革创新,牢牢把生态保护摆在优先位置,既抓源头 治理也抓生态修复,严守渔业资源保护红线,聚焦渔民需求办好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 ...
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珠海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0:09
论坛背景与意义 - 中国铁建主办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 汇聚中国海洋大学 东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近2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1] - 论坛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旨在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动能[1] - 广东省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论坛在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双重驱动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 核心议题与技术突破 - 深入探讨海洋能源综合利用 海上通用混凝土浮体 海洋资源开发 渔业开发及装备制造等核心议题[3] - 重点讨论漂浮式风电发展及海工通用UHPC浮体设计建造关键技术 通过政产学研平台加速技术转化[3] -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浮体技术可显著降低浮体造价 突破成本瓶颈 加速商业化应用 技术路线成熟且经济性优势显著[4] - 混凝土收缩控制与超高性能化技术体系已应用于智能化养殖工船和深海采矿装备等重大工程[6] 战略布局与产业生态 - 中国铁建成立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 将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策优势 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技研发平台[6] - 构建"3+5"海洋经济产业技术生态体系:3大支柱产业包括海工通用UHPC浮体 海洋牧场 海底光电缆 5大潜力领域包括海岸带绿色采矿 海洋深层水高值开发 深海矿产开发 海岛经济圈 海洋工程装备[6] - 集中攻坚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 破解海洋产业发展瓶颈[6] - 中国铁建港航局作为研究院运营单位 将发挥海洋工程全产业链能力 提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解决方案[7]
场景创新,双向赋能,广湛联合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凤凰网财经· 2025-09-23 07:37
近年来,国家、省高度重视应用场景创新相关工作。《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广东省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印发的《广东省加快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行动方案》提出,要围绕海洋经济等20个领域开展应用场 景创新。广湛园作为广州-湛江对口帮扶协作和产业合作关键平台,联合长城战略咨询等专业机构,积极谋划应用场景创新工作,围绕两市协作效应最强的 海洋经济领域,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应用场景为纽带,推动对口帮扶向双向赋能升级的有效路径。 海洋牧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图:全球首例全潜悬浮定深高抗台养殖平台"海塔一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支持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国家农业农村部等部门 围绕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着力推动海洋牧场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海洋 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耕海牧渔丰实粤海粮仓,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根据林鸣院士等专家研究,未来全球渔业产量还需要增加约2.7亿吨。农业农村部渔 ...
海鲜专区+试吃专区,还有两天!“蓝色经济”盛会正在大连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19 15:15
"大国重器"、机甲"萌兽" 产自俄罗斯远东海域的帝王蟹 长海县出口做刺身的真海鞘 还有各类海鲜美食免费品尝 …… 一场以"海洋"为主题的 "蓝色经济"盛会 正在大连世博广场举行 9月19日, 主题为"共筑海洋产业链、激发创新增长力"的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海洋商贸博览会在大连开幕。此次海博会设置展览面积2万平方 米,400多家海洋产业上下游企业参展, 船舶与海工展区、海洋牧场展区、深远海养殖和海洋装备展区、海洋商贸服务展区、海洋科技展区、海 洋文化美食展区等纷纷亮相,各参展商、科研机构展开交流洽谈,项目签约、投融资路演助力企业融资,共助大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国重器"+机甲萌兽 长兴岛的另一面 在长兴岛展区,中心位置展出的龙门吊模型颇为吸睛。 期待在磷虾捕捞船方面有一个提升,期待在今年年底达成合作意向。 鹿林说。 海鲜专区+试吃专区 这是恒力重工的2000吨龙门吊,为世界最大的龙门吊。目前恒力重工有4台,该龙门吊能够有效实现造船大工法、大总段施工,有效缩短船坞建造 周期,是高效总段建造的关键。 现场负责人介绍。 与"大国重器"相呼应, 长兴岛展区内的机甲海豹萌兽或站或卧,或威风凛凛或憨态可掬,引来参观者 ...
面向东盟蓝色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丨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局长谢瑾瑜:为共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提供支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7 07:28
9月8日~12日,以"创新、绿色、智能,中国—东盟蓝色新未来"为主题的面向东盟蓝色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论 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国 家的海洋管理部门500多人次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注重创新驱动,培育蓝色发展新动能;注重产业更新,探索蓝色发展新路径;注 重人海和谐,打造蓝色发展新格局,展开深入研讨。本版编发部分嘉宾发言,以飨读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地处开放合作前沿。北部湾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枢纽,更是双方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纽 带。 广西依托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等平台,在政策、科技、人才等方面形成合力,持续推进双方在海洋产业、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 的机制化合作,可为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提供坚实支撑。 共拓海洋产业蓝图 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 0 1 蓝色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广西海洋资源丰富,海港条件优越,涉海产业众多,依托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平台,海洋旅游、海洋渔业、海 洋交通运输业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电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