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

搜索文档
全国多地正编制促进脑机接口发展实施方案,产业落地将迎更多政策支持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39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单独立项 工信部等七部门8月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后续将迎来更多政策倾斜 [1] - 浙江省以杭州为重点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构建研发制造临床一体化生态圈 遴选重点企业库支持专精特新发展 [1] - 广东省抓紧开展脑机接口科技项目建设 谋划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系列举措 [1] 区域产业规划 - 浙江省计划打造脑控机器人 灵巧手 外骨骼等外接设备系列标志性产品 [1] - 深圳市卫健委正在编制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1] - 成都高新区将开展"十五五"规划咨询 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 [1]
独家|全国多地正编制促进脑机接口发展实施方案 产业落地将迎更多政策支持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1:57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单独立项 工信部等七部门8月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后续将迎来更多政策倾斜 [1] - 全国多个经济大省正在编制脑机接口领域相关发展规划 [1] 浙江省产业布局 - 以杭州为重点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发展 打造研发制造临床一体化产业生态圈 [1] - 构建全省脑机接口重点企业库 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1] - 打造脑控机器人 灵巧手 外骨骼等外接设备系列标志性产品 [1] 广东省发展举措 - 抓紧开展脑机接口科技项目建设 谋划贯彻落实《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系列举措 [1] - 深圳市卫健委正在编制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1] 四川省规划进展 - 成都高新区脑机接口"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展咨询服务 明确重点发展方向 [1] - 确定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主要目标 重点任务和关键措施 [1]
全国多地正编制促进脑机接口发展实施方案 产业落地将迎更多政策支持
新浪财经· 2025-08-29 01:52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单独立项 工信部等七部门8月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后续将迎来更多政策倾斜 [1] - 浙江省正研究制订脑机接口产业支持方案 将构建以杭州为重点的产业集聚生态 打造研发制造临床一体化生态圈 [1] - 广东省正抓紧开展脑机接口科技项目建设 谋划贯彻落实《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系列举措 [1] 区域发展规划 - 浙江省将遴选构建全省脑机接口重点企业库 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打造脑控机器人 灵巧手 外骨骼等系列标志性产品 [1] - 深圳市卫健委正在编制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1] - 成都高新区即将开展脑机接口"十五五"规划咨询 明确重点发展方向 总体思路和关键措施 [1] 产业定位 - 脑机接口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领域 [1] - 全国多个经济大省正在编制脑机接口领域相关发展规划 [1]
荣泰健康与傲鲨智能达成战略合作 共启“人机共生”新征程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07:14
战略合作概述 - 荣泰健康与傲鲨智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正式开启健康科技与外骨骼技术深度融合 [1] - 合作是继7月10日荣泰健康2060万元注资傲鲨智能后 双方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1] - 未来计划在科技健康 行业应用及技术研发三大核心领域建立深度合作 [1] 合作具体内容 - 荣泰健康将整合健康产品制造和市场渠道优势资源 与傲鲨智能在售后服务 生产制造等多维度展开全方位协作 [1] - 合作旨在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探索"人机共生"的无限可能 [1] 技术市场前景 - 外骨骼技术正从工业领域向大众消费市场加速渗透 [1] - 合作将催生更具突破性产品 助力消费者突破身体局限 体验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1] - 进一步推动外骨骼技术向大众健康场景普及 加速消费级市场成熟与发展 [2] 公司背景优势 - 傲鲨智能是中国消费级外骨骼领域领军企业 产品线涵盖上肢 腰部 下肢及全身外骨骼 [2] - 荣泰健康深耕健康产业28年 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销售按摩椅已超过300万台 [2] - 跨界合作彰显荣泰健康布局"大健康生态"的坚定决心 [2]
卧龙电驱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2 16:09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31亿元 同比增长0.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7亿元 同比增长36.76% [1] - 公司持续推动降本增效 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国内外同步推进 合理管控三项费用 优化资源配置 赋能企业利润增长 [1] - 公司深化对于料工费的精细化管控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为整体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全球化战略 - 公司顺应区域一体化趋势 优化全球研发和生产布局 收购多家海外知名电机及控制类产品制造企业及国内大型电机龙头企业 [2] - 公司在制造布局 营销服务网络 销售规模 技术创新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形成明显优势 [2] - 依托3个海外区域总部 5大研发中心及45家工厂的全球网络 集中优势资源 聚焦战略市场 高增长行业及核心客户 推动海外业务快速发展 [2] - 公司充分发挥海外基地辐射能力 完善北美 亚太及中东等区域销售服务网络 通过区域专业化策略实现重点市场增长 [2] - 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超过40% [3] 研发与行业布局 - 公司聚焦高能效 智能化 新材料与新结构 数字化与仿真技术四大方向持续创新 推动技术领先与产品盈利能力提升 [1] - 依托全球研发资源 深耕数据中心 半导体 生物制药 高端装备 可再生能源 页岩油气 智慧物流等高增长行业 优化解决方案组合 巩固细分行业领先地位 [2] - 公司持续技术创新 加快电动航空及具身智能研发与商业化 [3] 机器人业务 - 公司依托电驱动系统研发与制造优势 提供关节模组 灵巧手及外骨骼等高精度 高响应 高能效产品 [3]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 中科新松 联想科技等头部企业合作 [3] - 公司凭借领先的工业自动化能力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具身智能垂域模型 与生态圈伙伴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推动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化 [3] 资本运作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13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 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发行并上市的申请材料 [2] - 中国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平台能够帮助公司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提高国际形象以及综合竞争力 [3]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推进出海战略 聚焦战略市场 高增长行业及核心客户 完善海外销售网络 依托全球研发资源优化解决方案组合 加强与全球重要客户的合作 实现海外和细分市场的高速增长 [3] - 公司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 提升生产效率和整体盈利能力 [3]
卧龙电驱A股连涨后赴港IPO,新业务前景待考,研发支出数据存疑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53
公司近期市场表现 - 卧龙电驱A股机器人板块表现抢眼 连续多日上涨 8月以来收获两个涨停板 最近一个交易日飙升8% 市值达到历史新高的512亿元 [1] - 股价上涨受中期业绩大幅增长和H股IPO计划推动 [1] 业务结构与业绩贡献 - 全资子公司南阳防爆是盈利主要来源 主营防爆电机、普通电机等产品 [1] - 2022年南阳防爆营收38.55亿元 占卧龙电驱总营收27.02% 净利润5.56亿元 [2] - 2023年南阳防爆营收43.02亿元 占比27.64% 净利润7.27亿元 [2] - 2024年南阳防爆营收40.74亿元 占比25.08% 净利润4.5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南阳防爆营收22.12亿元 占比27.55% 净利润3.05亿元 [2] 盈利波动与业务挑战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36.76% 扣非净利润增长38.25% [4] - 盈利表现存在波动性 2019年上半年曾实现更高归母净利润 [4] - 新能源汽车电驱业务市场份额未能大幅提升 近年有所下滑 [4] 新业务战略布局 - 通过H股IPO募集资金 加强电动航空和机器人组件领域投资 [1] - 招股书明确将部分募集资金用于新业务发展和商业化进程 [1] - 电动航空领域已成为全球eVTOL动力系统重要供应商 确立航空电驱动系统领军地位 [5] - 具身智能领域聚焦关节模块、灵巧手、外骨骼等产品 布局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市场 [5] 营收构成分析 - 2022年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营收41.43亿元 占比29% [6] - 2023年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营收46.88亿元 占比30.1% [6] - 2022年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营收36.32亿元 占比25.5% [6] - 2023年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营收40.60亿元 占比26.1% [6] - 2022年新能源交通电驱动解决方案营收6.47亿元 占比4.5% [6] - 2023年新能源交通电驱动解决方案营收6.09亿元 占比3.9% [6] - 2022年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营收3.56亿元 占比2.5% [6] - 2023年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营收4.06亿元 占比2.6% [6] 未来发展重点 - 电动航空和机器人组件领域被视为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7] - 将继续通过资本运作和战略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并提升盈利能力 [7]
以“新”提质激活经济强劲引擎 “科技新特产”向“新”而行闯出大市场
央视网· 2025-08-03 02:57
浙江科创企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浙江科创企业成为全球焦点 科技创新成为拉动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1] - 杭州"科技新特产"市集展出包括宇树科技机器人、哈浮飞行相机、强脑科技外骨骼等入选首批十大"科技新特产" [3] - 杭州"六小龙"在国内外火爆"出圈" 创新产品成为杭州向世界递出的新名片 [7] 浙江外贸与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浙江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19.8% 居全国首位 [4][6] - 高端装备出口675.1亿元 增长19.9% 新兴产业引擎强劲 [6] - 浙江外贸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展现企业向"新"而行、以"新"提质的活力 [9] 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速可能达50%到100% [7] - 宇树科技等企业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7] 零零科技产品表现 - 飞行相机入选杭州"科技新特产" 在大众投票中热度第一 [11] - 产品聚集近200项发明专利 包括自研AI算法、视觉传感器等核心部件 [13] - 问世半年来月均销售额保持10%增长 6月单月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 [13] - 公司团队370人中研发人员占一半 正筹备颠覆性新品 [14] 零零科技新产品研发 - 研发全球首创双旋翼无人机 仅重249克 气动效率高 续航超长 加速极快 [16] - 产品在全球没有同类竞品 [16] - 公司使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19]
杭州有了机器人电工
快讯· 2025-07-28 05:10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采用"外骨骼搬运+无人机挂载+机械臂检修"的创新技术组合,实现电力铁塔检修作业的高效协同 [1] - 该技术方案使检修耗时缩短50%,作业时间从传统人工的2小时降至1小时以内 [1] - 载重无人机可携带50公斤重的机械臂升至70米高空,完成防振锤更换等精细操作 [1] 运营效率提升 - "机器代人"的数智运检体系已在杭州电网全面落地,显著提升高空高危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1] - 新技术成功克服高温与高空双重作业挑战,为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提供智能保障 [1] 未来发展 - 公司计划将该技术拓展应用于导地线修补、间隔棒更换等更复杂的高空作业场景 [1] - 机器人电工首次在杭州电网实现商业化应用,标志着电力运维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1]
具身数采方案一览!遥操作和动捕的方式、难点和挑战(2w字干货分享)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0 12:40
遥操作概念与历史 - 遥操作起源于太空探索和军事领域,已有几十年历史,早期应用于手术机器人和远程挖掘机等场景[8][10] - 传统定义为通过设备远距离操控机器人,需具备空间隔离特性[10] - 具身智能兴起使遥操作重要性提升,因数据驱动范式需要真机采集实际场景数据[15][17] 当前遥操作技术方案 - 主流方案包括同构臂控制、VR操控和纯视觉IK解算[21][28] - 纯视觉IK方案因操作自由度高而受青睐,但存在遮挡问题[23][30] - 动捕系统面临精度挑战,需解决不同体型操作者与标准机器人的映射问题[73][78] 技术挑战与创新 - 系统延迟是关键瓶颈,整体需控制在40毫秒以内以避免眩晕[33][117] - 异构手部控制是难点,需设计新型映射算法解决结构差异[82] - 移动平台与机械臂协同控制尚未形成稳定技术路径[96][97] 行业应用与案例 - ALOHA系统创新性地整合移动操作最小配置与端到端算法框架[102] - 手术机器人采用主从臂设计实现精准控制,但存在视野遮挡问题[8][106] - 挖掘机遥操作通过1:1驾驶舱复刻实现85%现场操作效率[123] 未来发展方向 - 可能演进路径包括纯虚(无穿戴)和纯实(力反馈外骨骼)两种方案[37][45] - 需建立智能辅助系统,类似汽车ESP提供自动补偿功能[124][125] - 终极解决方案可能是脑机接口,直接传递运动意图[36][144] 人机交互设计 - 优秀系统应充分调动人手眼协调能力,建立自然操作直觉[53] - 3D显示技术(VR/裸眼)可提升操作沉浸感但面临眩晕挑战[113][114] - 语言、手势等多模态输入将共同构成未来交互方式[142][143] 机器人操作系统 - 当前ROS系统以功能模块为核心,未来需转向以人为中心设计[145][146] - 可能出现类似安卓的标准化平台,统一硬件接口和开发工具[146] - 行业存在封闭化趋势,各厂商开发私有中间件导致生态碎片化[154][155]
硬核科技助力极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
科技日报· 2025-06-25 09:35
演习概况 - 演习名称为"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河南省濮阳市等地举行 [1] - 演习由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办 [1] - 演习围绕断路断网断电应急救援、原始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四个专题展开 [1] 装备与技术应用 - 演习中使用了高低空无人机集群、耐高温机器人、机器狗等先进装备 [2] - 投入大流量远程供水供液系统、大跨距举高喷射消防车、大流量拖车炮等5大类80余台(套)装备 [2] - 运用应急指挥"一张图"和"久安"大模型激活大数据分析系统监测灾害 [3] - 采用卫星电话、北斗终端报送灾情,无人机集群侦察,外骨骼深入灾区 [3] - 使用无人艇、水下机器人测绘河道数据,自扶正舟艇转移群众,浮箱式动力舟桥开辟水上通道 [4] 战术与能力提升 - 重点演练智能化态势侦检和决策指挥、快速远程供水供液、全方位冷却防护等7个科目 [2] - 无人化、信息化、智能化设备解决了火场态势获取难、信息集成难、指挥协调难等问题 [2]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指挥网络,无人化装备架设通信节点,遥控履带式侦察机器人和信号中继基站保障指挥 [3] - 实现小型水电站"黑启动"、"光伏+储能"协同供电,保障重点区域电力 [4] - 演习检验了一批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战法,初步形成应对"三断"极端灾害新质救援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