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

搜索文档
欧圣电气20250925
2025-09-26 02:28
公司概况与业务模式 - 公司主营小型空压机和干湿两用吸尘器,合计营收占比近90%[2] - 销售模式分为ODM和品牌授权两种:ODM模式客户包括劳氏、嘉德宝等大型渠道商,品牌授权模式毛利率较高但净利润较低[2][9] - 品牌授权模式中公司主导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和售后全流程,例如史丹利百得仅收取品牌授权费[9] 核心业务市场表现 - 小型空压机业务:2024年营收增长超过50%,占中国出口北美空压机总量的32%[3][10] - 干湿吸尘器业务:占中国出口北美吸尘器总量的10%,在关税影响下仍保持份额提升[2][11] - 全球气动工具市场规模达126亿美元(2025年),北美市场占比近一半[2][10] - 小型空压机全球市场规模约10亿美元,中国出口北美占比60%[2][10] - 美国吸尘器市场规模约110亿美元,干湿吸尘器占比约1/3(约30多亿美元)[2][11] 新业务拓展与增长驱动 - 新品类扩展:气动工具和OPE(户外动力设备)新品类占比从2024年约10%提升至2025-2026年的25%[3] - 新市场扩展:非美市场占比从2023年5%提升至2024年10%,预计2025年达15%-20%[3] - 欧洲市场通过收购德国公司Producteurs实现两到三倍增长[3][8] - 养老机器人业务获欧盟CE和美国UL认证,2025年出货量预计超1,000台,单价约2万元,毛利率超过50%[2][3][5][7] 全球布局与供应链优势 - 马来西亚工厂享受关税和税收优惠,提升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并为订单转移提供成本优势[4][5][8] - 美国设有仓储中心,供应链响应速度可在两周内反馈客户需求[14] - 在贸易战背景下受益于海外产能支持[4][13] 核心竞争力 - 稳定供应链:拥有完整研发和售后团队,国内工厂紧密联系,马来西亚工厂提升全球稳定性[14] - 强大品控能力:电机自制率高、超静音技术领先,SKU迭代速度快[14] - 深度绑定渠道关系:从渠道代工商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与百得等品牌长期合作[14] 风险与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受美国关税影响增速放缓,但整体订单情况良好[4][13] - 养老机器人业务迎来需求爆发期,受政策催化有望成为新增长点[3][4][7][13] - 公司发展逻辑坚挺,预计触底反弹[4][13]
今年底,无锡将实现街道(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扬子晚报网· 2025-09-24 23:57
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以"三中心"(社区卫生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呼叫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为 老年群体送上身边、家边、周边的医养结合服务: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能",全省率先支持具备条 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公立护理院,并纳入医保;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增效",针对老 年人"家门口看病"的现实需求,探索打造"毗邻建设型、深度融合型、辐射延伸型"等三种"养伴医"建设 模式,有效实现了家门口养、医资源的就近链接、协同供给;推进呼叫服务中心"增速",全国首创开 发"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整合民政、卫健、医保等9大类政府保障类服务(如家庭病床申请、长护 险申请、援助服务申请)及7大类紧缺性社会化服务(如陪医就诊、康复理疗、辅具租售),为老人提 供多元医养服务选择。 记者从无锡市民政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无锡全市在业养老机构共150家,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超 80%。到今年底,还将实现街道(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据介绍,无锡早于全国17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54 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9.46%,高出全省3.4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7.46个百分点,已 ...
“十四五”以来,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超500项标准中外互认,意味着什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8:52
从输出"中国制造"的产品,到输出"中国制造"乃至"中国创造"的规则,标准这种看似枯燥的技术语言, 正悄然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软基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推动500余 项标准实现中外互认,在中吉乌、中老、印尼雅万高铁等8个铁路合作项目建设中使用中国标准,启动 赞比亚等非洲国家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国标准海外影响力持续增强。 更多中国标准走向全球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群山间,一列银红相间、流线型的动车组平稳地行驶在崭新的轨道上——这是雅万 高铁每日运行的图景。对于当地居民阿里夫来说,这一展现"中国速度"的列车早已融入他的生活。"以 前从雅加达到万隆要3个多小时,现在最快只要40分钟!"他笑着比画,"我经常坐高铁去看望家人,车 厢宽敞舒适,就像在地上飞一样。" 作为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 接、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从钢轨的间距、隧道的截面,到信号系统的每一条指令、车厢接 口的每一个细节,其全套技术标准均源自中国。 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湿热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对中 ...
金融活水涌动长三角 浦发银行科技金融跑出加速度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1:56
浦发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 -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超七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八成 [1] - 科技金融贷款增长超千亿元 余额突破万亿元 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1] - 通过产业链金融与并购贷款帮助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形成雨林式成长 [1] 高端制造领域金融服务模式 - 聚焦链主企业 以项目贷款 并购贷款 供应链金融等产品搭建全生命周期金融灌溉网络 [2] - 为埃斯顿提供1+N供应链金融方案 以核心信用为背书为上游供应商提供低利率贷款 [3] - 创新设计境内担保+境外放款并购贷款模式 落地2.4亿元并购贷款助力跨境并购 [8] 高科技企业风险支持体系 - 针对生物医药等高风险领域提供研发贷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为嘉晨西海提供6000万元3年期研发贷 [7] - 按产业组建专业服务团队 系统学习行业技术路线和产业特征以提升风控能力 [7] - 通过耐心资本支撑 陪伴科技型企业渡过10年以上研发周期的高风险阶段 [6] 特色产业生态圈建设 - 为梧斯源提供园区建设贷款(10-15年期) 设备采购贷款 研发贷 并探索机器人融资租赁模式 [5] - 支持养老机器人产业链聚集 通过生态园建设形成机加工 PEEK材料等企业生产基地集群 [3] - 服务覆盖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埃斯顿拥有超1000家客户和800余家供应商 [2] 组织机构与战略布局 - 构建总行工作专班+重点科技支行+百家科技特色支行的一体两翼双菱形组织结构 [6] - 科技金融版图从上海扩展至南京 杭州等长三角科创重镇 实现因地制宜探索 [1] - 深化股 债 贷 保 租 孵 撮 联全景式服务 打造科创金融雨林生态 [10]
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精准滴灌”高效协同 打造开放的创投“生态雨林”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13:45
本报记者 石英婧 厦门报道 随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澎湃活力。在创投市场动能不断释 放的当下,国资LP和政府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出资主力军。 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企业供图 "GP(普通合伙人)是冲锋在前的'耕作者';而LP(有限合伙人)则是至关重要的'灌溉者'与'赋能 者'。"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日前在接受 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家国有市场化LP,建发新兴投资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及专业的资本运作,践行"长期主义"发展 理念,打造出国有资本助力健康高效创投生态的"样本"。 日前,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六届鹭江创投论坛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召开,建发集团作为战略指 导单位连续第六届助力论坛举办。 在"圆桌论坛:科创中国的时代责任"环节,王文怀分享了其对国有资本与市场化力量融合的思考,同时 他表示,科创投资的核心是"向内求"——练就耐心、长远的视野与专业能力,坚持长期主义,陪伴创投 机构和创业企业共同成长。 建发新兴投资作为建发集团旗下专业权益类资产管理机构,从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做好创业企业的"灌溉 者"与"赋能者" ...
六大趋势重塑银发经济格局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57
行业发展趋势 - 融合型康养模式整合医疗、养老、健康管理、文化、旅游、金融等多业态资源,推动养老服务从单点服务向平台化、生态化、一站式转变 [2] - 科技赋能下养老服务业加速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人机协作型,形成六大趋势: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结合、养老机器人、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养老科技集成创新、科技平台企业主导 [2] - 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结合形成消费新场景,包括居家安全防护(防跌倒监测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环境安全预警)、健康管理(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睡眠监测系统、用药管理服务)、生活便利(语音交互控制、智能门锁看护、清洁卫生辅助)及情感陪伴产品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养老机器人成为银发经济新基建,2025年工信部与民政部将启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试点推广,加速在家庭、社区和机构中应用 [2] - 养老机器人作为24小时高频互动服务枢纽,成为最连续、最多维度的老年数据采集源,支撑未来银发经济生态建设 [2] - 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为5G、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提供完整落地空间,集居住、生活、医疗、娱乐、社交、创业、旅游于一体 [3] 产业模式变革 - 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代表养老产业从分散化、小型化、功能单一化迈向集中化、规模化、功能复合化的高级阶段 [3] - 综合体类似养老领域的迪士尼或全域智能未来社区,在同一个地方解决老人医疗、文化、社交、居住的所有需求,避免在不同机构间奔波 [3] - 创新技术催生从硬件、软件到服务的全新产业链,涵盖安全防护、健康管理、生活便利及情感陪伴等领域 [2]
高成运:科技赋能融合型康养,六大趋势重塑银发经济新格局
北京商报· 2025-09-14 03:4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于9月14日在首钢园举办 聚焦银发经济新格局与全域康养生态圈建设 [1] - 论坛由北京商报社主办 旨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与新机制 [1] - 汇聚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各界人士 共同探讨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1] 融合型康养产业概念与特征 - 融合型康养产业以老年人全方位需求为核心 通过科技创新整合医疗、养老、健康管理、文化、旅游、金融等多业态资源 [3] - 产业模式实现从单点服务向平台化、生态化、一站式转变 改变传统养老服务碎片化现状 [3] - 作为银发经济核心消费引擎 既满足健康医疗和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 又创造和激发文旅、金融、教育等领域新消费需求 [3] 产业关联与带动效应 - 向上游拉动生物医药、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 [3] - 横向深度融合医疗、家政、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业 [3] - 向下游催生健康管理师、老年旅游规划师等新兴职业 体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 [3] 科技赋能基础设施 - 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无界的康养融合基础设施 实现数据驱动和智能决策的数字基座 [4] - 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实现健康数据实时监测 AI算法精准预警风险并定制干预方案 [4] - 远程医疗打破时空限制 机器人辅助护理缓解人力短缺 重塑康养服务提供方式 [4] 六大发展趋势 - 养老服务从劳动密集型向人机协作型转变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替代重复性劳动 提升服务效率与岗位价值 [6] - 适老化改造与智能化改造结合形成消费新场景 包括防跌倒监测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环境安全预警等居家安全防护产品 [6] -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睡眠监测系统、用药管理服务满足健康管理需求 语音交互控制、智能门锁看护提升生活便利性 [6] - 智能陪伴产品缓解老年人孤独感 催生从硬件、软件到服务的全新产业链 [6] 养老机器人发展 - 2025年工信部与民政部将共同启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试点推广 [6] - 养老机器人作为与老人24小时高频互动的服务枢纽 成为最连续、最多维度的老年数据采集源 [6] - 机器人在家庭、社区和机构中的实际应用将支撑未来银发经济生态建设 [6] 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 - 综合体类似养老领域的迪士尼或全域智能的未来社区 为5G、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提供完整落地空间 [7] - 集居住、生活、医疗、娱乐、社交、创业甚至旅游于一体 在同一个地方解决老人所有需求 [7] - 代表养老产业从分散化、小型化、功能单一化迈向集中化、规模化、功能复合化的高级阶段 [7] 养老科技集成创新 - 分散技术走向成熟和融合 实现打破孤岛协同运作 改变养老逻辑从事后响应被动照护转变为事前预警主动干预 [7] - 通过步态分析和行为监测 系统可在跌倒发生前识别高风险并发出预警 [7] - 通过连续生命体征监测和AI算法 在健康危机发作前发现异常趋势 [7] - 通过分析社交互动数据和语言模式 系统可主动推荐社交活动或认知训练课程 [7] 科技平台企业主导地位 - 未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能够以技术和数据为基石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康养产业新生态的科技平台企业 [8] - 这些企业本质是科技公司 拥有强大技术研发和迭代能力 同时是深度的服务运营者 [8] -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将尖端技术与人性化服务进行深度融合与创新的能力 [8]
以先进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我国发布先进制造国家标准4000余项
经济日报· 2025-09-07 01:42
先进制造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十四五"以来发布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国家标准4000余项[1]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1] - 智能制造领域标准支撑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增强产业链协同并降低生产成本[1] 智能工厂建设成效与标准引领 - 制定智能工厂建设导则、通用技术要求及安全控制要求等国家标准[2] - 累计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万余家、先进级1200余家、卓越级230余家[2] - 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研发周期缩短28.4%、生产效率提升22.3%、不良品率下降50.2%、碳排放减少20.4%[2] 未来产业标准化布局 - 成立合成生物、无人机等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3] - 牵头制定《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碳化硅外延片》等国家标准[3] - 江苏计划到2027年新制定未来产业标准100项以上[3] 国际标准制定与转化成果 - "十四五"期间新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26个 新担任机构主席30个 新担任工作组召集人486个[4] - 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4] - 4210项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90%[4] 国际标准应用与市场拓展 - 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等领域国际标准为高端装备进入国际市场提供质量背书[4] - 牵头制定脑机接口术语及数据格式系列国际标准[4] - 制定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4] 标准化工作未来重点方向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5] - 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循环利用、能耗能效、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制修订国家标准4000余项[5] - 加强标准实施监测 推动标准与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5]
“人工智能+”不断上新 如何迈向更高水平发展?
央视网· 2025-09-05 16:42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9月5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聚焦人工智能+主题 集中发布行业新标准 新产品 新技术 [1][2] - 展会设置AI数字导游 AI+车展区 AI+家居展区 AI+机器人展区等专项体验区 [2][4] - 人工智能全方位改变生活和学习方式 产品已从研究阶段走向实际应用 [2][5] 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 深圳多家养老院引入功能各异的智能机器人 包括健康检测机器人 娱乐机器人 巡逻机器人 洗发机器人和理疗机器人 [5][7][9] - 健康检测机器人实现每日血压监测并自动传输数据至后台 帮助医生精准配药 [7] - 理疗机器人能够精准定位穴位并进行自动艾灸 无烟设计提升体验 [9][11] - 养老机构自2024年下半年推动智慧养老场景验证 产业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9][11] 国家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9月4日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1][12] - 方案提出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12][14]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鼓励各地推动创新应用 [14] - 支持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XR)设备 推动5G/6G关键器件 芯片 模块技术攻关 加强6G技术储备 [14] 地方举措与基础设施 - 全国首个市级人工智能局在浙江温州成立 统筹推进算力 语料 算法等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15] - 该局牵头推进全市人工智能+行动 开展企业及人才引育服务 [15]
洗头、艾灸、巡逻……机器人来“敲门”! 养老机器人成养老产业智慧化转型关键力量
央视网· 2025-09-05 07:14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导致传统养老服务供不应求 同时为智慧养老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1] - 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预计2025年达到500亿元规模 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16] 产品应用场景与功能 - 健康检测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和语音提醒功能 可协助老人测量血压 [3] - 娱乐机器人能够跟随音乐节拍带领老人进行舞蹈活动 [4] - 巡逻机器人执行院内安全巡查任务 洗发机器人提供自动化洗发服务 [9] - 理疗机器人通过机械臂实现精准穴位定位和艾灸治疗功能 [9] 政策支持与产业进展 - 工信部与民政部2025年6月联合印发通知 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应用试点 [11] - 养老机器人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多地养老院开始场景验证 [9][1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企业研发聚焦老人安全监护痛点 开展安全巡查机器人技术攻关 [12] -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使机器人具备语音识别和理解能力 可执行自动命令 [14] 行业发展挑战 - 大规模推广面临技术限制 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需要提升 [12] - 零部件成本较高制约产品普及 目前仍存在成本控制难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