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

搜索文档
大地作证,金石为开:走进山东地矿一线的“答卷”与担当
齐鲁晚报· 2025-09-30 07:5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编者按:2022年10月,一封寄往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回信,不仅是对该队全体工作人员的嘉 勉,也是对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巨大鼓舞。这份殷切期望,关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关乎"艰苦奋斗"精神的薪火相传,也关乎"绿色发展"的时代课题。为此,山东围绕能源矿产、大宗矿产 和战略新兴矿产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交 出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资源安全"山东答卷"。金秋九月,新闻媒体记者践行"四力"要求,深入威 海、烟台、潍坊、济宁、济南、泰安、淄博七地的地质工作一线,近距离、全方位探访山东地矿队伍如 何围绕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将殷切嘱托转化为扎实行动,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服务民生中,坚定 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 近日,"践行嘱托开新局"山东地矿工作高质量发展媒体采风活动来到济宁,12家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组 成的采访团走进地处孔孟之乡的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探寻这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地质报国 主力军。 以生态环境提升推动生态价值变现 书写绿水青山画卷 媒体行记者一行,首先来到省地矿局鲁南院的曲阜市大烟山 ...
2025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国际地热论坛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29 16:38
9月28日下午,2025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国际地热论坛学术报告会在太原举行。报告会汇聚国内外地热与矿产资源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及业界同仁,共 同探讨能源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前沿科学与技术问题。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忠斌主持报告会。 摄影:张浩宇 审核:刘向荣 编辑:陕建芳 从国家地热资源战略到山西本土矿产勘探,从深部动力学理论创新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整场报告会内容覆盖多学科、多领域,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结 合产业实践。专家们的报告系统梳理各领域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地热能与矿产资源领域的跨学科交流与协同合作,为助力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专业智慧与科技力量。 撰稿:赵志强 本次学术报告会内容丰富、衔接紧凑,6位专家依次带来精彩分享。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王贵玲系统介绍了《我国地热 资源探测评价进展》,清晰勾勒我国地热领域发展蓝图;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义天在《太行山早白垩世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找矿方 向》报告中,深入揭示太行山构造带关键金属的成矿奥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蒋恕教授团队核心成 ...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署名文章!
中国能源报· 2025-09-24 00:55
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 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 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的结果。国家能源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实现从新能源大国向新 能源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新能源是推动能源转型的主力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硬任务,能源是主战场,新能源 既是先锋队,也是主力军。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突破1 6 . 9亿千 瓦,达到"十三五"末3倍以上,贡献了"十四五"以来80%的新增电力装机,风光发电量占 比以年均提高2 .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攀上新台阶。在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的背景下, 新能源作为能源消费增量替代的主力,有力支撑"十四五"以来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年 均提升约1个百分点,2024年达到1 9 . 8%,为2 0 3 0年前如期实现碳达峰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新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 ...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 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23:39
新能源发展成就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突破16.9亿千瓦 达到"十三五"末3倍以上 [2] - "十四五"以来新能源贡献80%新增电力装机 风光发电量占比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 [2]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24年达19.8% 年均提升约1个百分点 [2] - 陆上风电累计降本60%以上 光伏发电累计降本80%以上 [2] - 新能源度电成本比煤电低三成 [2] - 2024年新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1.2万亿元 占电力领域投资超50% [3] - 新能源装备制造在部分省区贡献超20%固定资产投资 [3] - 2024年中国风电光伏产品为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5亿吨 [3] 发展路径转型 - 2025年1-7月全国风电利用率93.8% 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6] - 光伏发电利用率94.7%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6] - 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 [6] - 超半数新能源电量由市场定价 [8] - 推动电与非电并重发展 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6] - 加速多能转换技术示范应用 包括绿电制氢氨醇等技术 [7] - 发展虚拟电厂 智能微电网等新型业态 [7]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推动第二 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10] - 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规划布局 [10] - 规范有序推动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发展 [10] - 加强绿氢制输储用一体化发展布局 [11] - 向绿氢冶金 绿色合成氨 绿色甲醇等方向延伸产业链 [11] - 推动老旧电站改造升级 提升运营效率 [12] - 专项整治光伏产业"内卷式"竞争 [12]
双碳研究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可再生能源已成最廉价电力来源!
搜狐财经· 2025-08-17 19:50
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力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最廉价电力来源,新建公用事业规模项目中91%的发电成本低于化石燃料替代方案 [1][7] - 陆上风电全球加权平均平准化度电成本最低(0.034美元/千瓦时),其次为太阳能光伏(0.043美元/千瓦时)和水电(0.057美元/千瓦时) [7] - 2010-2024年太阳能光伏总安装成本下降至691美元/千瓦,陆上风电降至104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降至2852美元/千瓦 [8] 装机容量与技术发展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582吉瓦,同比增长19.8%,创历史纪录,光伏和陆上风电为主要驱动力 [4] - 电池储能成本2010-2024年下降93%(从2571美元/千瓦时至192美元/千瓦时),聚光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46%,地热能下降16% [9][10] - 部分技术成本短期上升:太阳能光伏+0.6%,陆上风电+3%,海上风电+4%,生物能源+13% [9] 区域成本差异 - 中国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0.029美元/千瓦时,巴西0.030美元/千瓦时,均低于全球均值 [12] - 中国太阳能光伏成本0.033美元/千瓦时,印度0.038美元/千瓦时,优于平均水平 [13] - 亚洲海上风电成本0.078美元/千瓦时,略低于欧洲(0.080美元/千瓦时) [14] 长期趋势与供应链影响 - 预计2029年太阳能光伏总安装成本将降至388美元/千瓦,陆上风电86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2316美元/千瓦 [15] - 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推动成本长期下降,但地缘政治风险、供应链瓶颈或导致短期波动 [15][16] - 2024年可再生能源避免4670亿美元化石燃料支出,凸显其经济与能源安全价值 [1][6]
东营|东营书写点绿成金转型答卷
大众日报· 2025-08-15 01:13
地热资源禀赋与勘查基础 - 东营市中深层地热面积565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686%水温54℃-86℃埋深1300-2200米地下热水资源量3447亿立方米热储量折合标准煤12847亿吨约占全省30%规模居全省第1位[3] - 2002年"东热1井"竣工深度1610米出水温度62℃出水量100立方米/小时标志开发利用起步2003年起实施9个地热勘查项目近年完成8个地热田可行性勘查2025年将实现生态红线外地热赋存区勘查全覆盖[5] 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 - 攻克砂岩回灌世界性难题通过创新回灌井设计实现尾水100%同层回灌一代技术回灌能力40方/小时二代提升至80方/小时三代调试阶段达150方/小时[6][7] - 成立山东鲁辰能源公司破解矿业权重叠历史难题通过划分油气开采层与地热利用层实现资源共采2022年取得首宗地热矿业权[8] 应用场景与经济效益 - 徐州路清洁供热能源站采用"取热不耗水+负压回灌"技术预计每年减少标煤22万吨减碳55万吨供暖成本每平方米节省15元[6] - 凯盛浩丰智慧农业示范园全国首例完全由地源热泵实现温控每年节约成本300万元减碳5300吨[10] - 双福华世基地利用油田污水余热为种植基地供热通威渔业公司地热技术用于养虾池加热建成全球最大循环水对虾养殖工厂[10] 政策支持与规划目标 - 2023年出台《关于支持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构建"一基地两样板"发展布局即城区清洁能源替代基地和地热与水产/种植融合样板区[11][12] - 2030年目标地热供暖(制冷)面积3500万平方米2025年计划新增1000万平方米对样板井给予最高50万元奖补2025年申报开发区块达99个[13][14] 未来发展方向 - 推进浅层地热能利用大型建筑通过"地热能+"实现零碳供暖制冷[14] - 探索4000米深部高温地热资源探测预计温度大于150℃有望填补全省高温地热勘查空白[14]
深圳再添创新平台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研发中心封顶
搜狐财经· 2025-08-12 05:43
项目进展 - 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一期)主体结构于8月8日封顶 为深圳市与中国石油集团的"双重点"工程 [2] - 项目于2024年9月26日奠基开工 历时316天完成主体结构建设 较原计划提前22天实现封顶 [2] - 项目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北京兴油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 [2] - 项目当前进入装饰装修和机电安装阶段 后续重点推进功能空间布局与科研设备配套建设 [3] 战略定位 - 研发中心聚焦氢能 储能 地热能 智慧能源 光能及风能等前沿领域 致力于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2] - 项目是中国石油落实国家"双碳"战略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2] - 将支撑中国石油到2050年实现新能源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50% [2] - 项目建成后支撑深圳院打造"五个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成为国家新能源技术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3] 行业背景 - 深圳新能源产业势头强劲 龙头企业聚集效应显著 在核能 光伏 储能 氢能等领域拥有一批知名龙头骨干企业 [2] - 深圳提出在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领先 创新驱动 融合开放的发展格局 培育壮大骨干领军企业和创新平台 [2] - 新能源产业站在风口和科技变革关键路口 深圳目标建成引领全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2]
印度推出油气新政吸引上游投资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02:57
油气行业政策改革 - 印度政府出台新油气政策以应对上游行业波动 旨在增强投资者吸引力并优化收益分成模式 [2] - 新政策将取代1949年《石油特许条例》和1959年《石油天然气条例》 实现上游框架现代化 [2] - 核心举措包括引入稳定条款 为投资者提供法律或财税变动补偿 降低负面影响 [2] 基础设施共享与低碳发展 - 草案要求公开管道等设施闲置产能 在政府监管下按公平条款向第三方开放使用 [2] - 允许运营商在油田区块内开展可再生能源项目 包括太阳能 风能 氢能等 需符合安全标准 [2] - 公开设施共享可帮助小型民企开发新油田 减少中游设施投入和碳排放 [2] 环境监管与数据管理 - 新规细化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要求 建立碳捕集与封存监管框架 [3] - 强制设立场地恢复基金 要求项目关闭后至少开展五年监测工作 [3] - 勘探生产数据归政府所有 承租商出口或对外使用需经批准 保密期最长7年 [3] 运营优化与招标计划 - 简化租约合并 延期及跨区块油藏联合开发流程 提升运营灵活性 [3] - 印度即将启动第十轮开放式区块许可政策 涵盖25个区块总面积19.1986万平方千米 [3] - 第十轮招标包含6个浅海区块 6个陆上区块 1个深海区块和12个超深海区块 [3] 合同模式修订与行业现状 - 石油部提议修订收益分成合同模式 适配联合开发 租约合并及设施共享等新政策 [4] - 修订后的石油租约明确退出 扩展及终止条款流程 增强运营确定性 [4] - 过去10年印度油气上游产量年均下降1.1% 因老油田枯竭 商业化滞后及新发现减少 [4]
江苏新能: 江苏新能公司章程(2025年7月25日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25 16:3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系根据《公司法》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000743141824Y [2] - 公司于2018年7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18,000,000股 [2] - 公司注册名称为江苏省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Jiangsu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2] - 公司住所为南京市长江路88号2213室,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91,475,880元 [2] - 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 [3] 公司经营宗旨和范围 - 经营宗旨为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新能源开发,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4] - 经营范围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实业投资,投资管理,工程监理等 [4] 公司股份情况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每股面值1元,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集中存管 [4][5] - 公司设立时发起人共4名,以净资产出资折合股份50,000万股 [5] - 公司股份全部为普通股,共计891,475,880股 [5] - 公司不得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 [5] 股东和股东会 - 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权力机构,行使决定经营方针、选举董事、审议财务方案等职权 [9][15] - 股东享有股利分配、表决权、监督权、查阅权等权利 [9] - 股东会分为年度股东会和临时股东会,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1次 [19] - 股东会决议分为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普通决议需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需2/3以上通过 [32] 董事会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设董事长1名 [46] - 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决策主体,行使召集股东会、决定经营计划、聘任高管等职权 [46]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会议应有过半数董事出席方可举行 [50][51] - 独立董事应保持独立性,发挥监督制衡作用,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和中小股东权益 [54] 公司治理 - 公司设立党的组织机构,坚持党的领导,为党组织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2] - 公司建立董事离职管理制度,明确对未履行承诺的追责措施 [43] - 公司制定股东会议事规则和董事会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 [33][50]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依法行使权利,不得占用公司资金,保证公司独立性 [14]
河北新能源:新能源与互联网:共绘未来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7-22 23:38
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 - 能源更迭伴随生产力飞跃与生活方式剧变,当前面临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紧迫挑战 [1] - 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化石能源仍主导全球能源消费,但其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暖主因 [1] - 发展清洁、可再生、低碳新能源是缓解环境压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新能源类型与应用 - 太阳能通过光伏转换电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及公共设施 [3] - 风能利用风力发电,在沿海和开阔地区潜力巨大 [3] - 水能通过水电站转换势能或动能,高效稳定 [3] - 生物质能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燃料或电力,实现资源循环 [3] - 地热能利用地球内部热能供暖、制冷及发电 [3] - 氢能燃烧产物仅为水,是零排放社会的理想选择 [3] 互联网与新能源结合 - 互联网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支持新能源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5] - 智能电网实时监测优化调度,确保新能源发电稳定接入 [5] - 电动汽车充电桩互联网化方便用户查找使用,促进普及 [5] 行业实践案例 - 河北新能源项目借助互联网转型,以线下为基础,线上为渠道 [5] - 通过小程序搭建商城,公众号推广,社群精准营销实现互联网化营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