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3:37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19日在北京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十四五"期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当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李高表示,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 事件在全球范围频发广发,带来日益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进一步加 强。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李高表示,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 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我们还积极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发布甲烷和工业氧化亚氮控排方案,将氢氟碳化物纳入配 额管理,将煤矿瓦斯排放的限值从30%加严到8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新华社· 2025-09-19 13:06
全国碳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我国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 管控。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 489.61亿元。同时,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升。全国碳市场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 和的有力举措。 同时,我国牵头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定期发布全国电力 碳足迹因子数据,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壁垒,推动碳足迹规则标准实现国际衔接互认。 我国深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实施,明确我国中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深化39个气候适 应型城市试点建设。推动提升重点区域气候韧性,加强青藏高原等关键脆弱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李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 的碳市场,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经济发 ...
今年夏天不缺电|年中能源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3:51
全社会用电量创新高 - 2025年7月全社会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达到10226亿千瓦时 [2] - 2025年前七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约586万亿千瓦时 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3] - 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至6% 或超过103万亿千瓦时 [6]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高温异常天气大幅拉升城乡居民用电量 [3] - 经济回暖带动工商业用电需求增长 三次产业成为用电主力 [3] - 新能源汽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 [16] -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 [16] 电力装机容量与结构 - 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发电总装机达361亿千瓦 同比增长188% [7]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7亿千瓦 同比增长182% [13] - 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占比提升至579% 风电光伏水电新增装机约292亿千瓦 占新增装机868% [8][13] 可再生能源发电表现 - 2025年前六个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18万亿千瓦时 占全部发电量397% [14] - 2025年7月5日山东电网新能源出力达66615万千瓦 占全网负荷549% 占全网发电出力631% [14] 电力保供与系统稳定性 - 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刷新历史纪录 单日突破15亿千瓦 峰值达1508亿千瓦 [11] - 全国19个省级电网负荷46次突破历史新高 但未出现大范围停电限电情况 [11][12][13] - 储能和特高压技术共同发力 支撑火电与绿电并存的电力结构稳定运行 [14] 电力消费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占比分别为14% 65% 189% 146% [15] - 高新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 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15] - 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7%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4% [15] 能源发展目标转型 - 能源电力工作目标从"用上电"升级为"用好电" 需继续扩容输配网和加大调峰能力投入 [16] - 将以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为引领 坚持电力适度超前原则 引导合理能源消费和绿色能源消费 [17]
人民日报丨“量足价稳”,这是我国能源保障的底气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03:06
能源消费与生产规模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已达欧盟年度用电量的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 [5]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 [7] - 2024年能源生产总量约50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总量四分之一 [8] - 国内能源生产实现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22] 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 [12]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的10倍 [13][15] - 充电基础设施覆盖98%高速公路服务区 [15] - 建成川渝藏、南方、华北、华东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 [23] 可再生能源体系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18] -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呈现1亿千瓦、2亿千瓦、3亿千瓦的阶梯式跃升 [18]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为绿电 [18]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23] - 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23] 技术创新与全球贡献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19][20]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19] -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19] - 油气开发突破万米深地和千米深海 [20]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24] 重大工程成就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等重大能源项目 [19] - 建成一批省间电力互济工程和支撑性调节性电源 [23]
新华社丨向“绿”向“新”,数说“十四五”能源发展新突破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02:06
能源供应与生产能力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五分之一 [5] -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来自国内供应 [5]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 增幅达122% [10]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6]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6]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6]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配置2个充电桩 [6]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8] - 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9]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7] -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7] - 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0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8] 电力市场改革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 [8]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是2020年的5倍 [10] - 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为民营企业 [10]
供应更足 韧性更强(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6 22:55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 中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3] - 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 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 [3] - 建立完备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 建成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川渝藏、南方、华北、华东) [3][4] 能源投资发展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 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0% [5]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过20% 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元大关 [5] - 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 2024年新型储能等新业态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 [6] -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 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 [6] 新能源发展成就 - 风光合计装机从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5年7月16.8亿千瓦 年均增速28% 占新增电力装机80% [7] - 风光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9.7%提升至2024年18.6%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占比近25% [7] - "沙戈荒"地区新增装机超1.3亿千瓦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3500万千瓦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4亿千瓦(含户用光伏1.6亿千瓦) [7] - 中国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光伏装机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024年风光总装机占全球47% 新增装机占全球63% [8]
我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6 22:23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 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2]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2] - 建立完备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 建成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2][3] 能源投资发展态势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 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0% [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过20% 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元大关 [4] - 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 2024年新型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 [4] 新能源建设成就 - 风光合计装机从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4年7月底16.8亿千瓦 年均增速28%占新增电力装机80% [7] - 风光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9.7%提升至2024年18.6% 2024年上半年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占比近25% [7] - "沙戈荒"地区新增装机超1.3亿千瓦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3500万千瓦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4亿千瓦 [7] 全球市场地位 - 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光伏装机连续10年全球第一 [7] - 2024年风光合计装机规模占全球47% 新增装机占全球63% [7] -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 充电运营服务商民营企业占比超80% [5]
新华财经|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8-26 11:06
能源供应与保障 - 能源消费增量在"十四五"前四年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 [4]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五分之一 [4]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4]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车桩比达到2:5(每5辆车配2个充电桩) [4] 可再生能源发展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1][5] -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连续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 [5]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电占比达三分之一(每3度电有1度绿电) [5]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 煤炭消费占比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 [5]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累计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5]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6]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6]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全球领先工程 [6] - 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和千米深海 [6] - 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6] 能源市场化改革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 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 [7]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是2020年的5倍 [7] - 国内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为民营企业 [7] - 部分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20% [7] - 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能源法颁布实施 [7]
国家能源局: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
北京商报· 2025-08-26 02:36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配置2个充电桩 [1] - 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1] - 充电桩建设规模与电动汽车保有量形成2:5的配比关系 [1] 可再生能源增长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实现高速增长 装机占比提升20个百分点 [1] - 可再生能源体系发展速度全球最快 [1] - "十四五"期间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1]
新华社快讯: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新华社· 2025-08-26 02:12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1] - 充电桩与车辆比例达到每5辆车配备2个充电桩 [1]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