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压缩空气
icon
搜索文档
物产环能(603071):煤炭贸易短期承压 热电联产稳步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24 08: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84.22亿元 同比下降7.56% [1] -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 同比增长15.96% [1] - 收入减少主因煤炭价格下跌减少收入40.36亿元 部分被销售量增长增加收入25.93亿元抵消 [1] 热电联产业务 - 板块营收14.47亿元 同比下降6.72% [2] - 毛利4.31亿元 同比上升14.35% 毛利率提升5.48个百分点至29.77% [2] - 销售蒸汽425.95万吨 同比增长0.24% 压缩空气销售15.72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1.57% [2] - 处置污泥42.43万吨 同比增长9.69% 供电量7.04亿千瓦时(含光伏1542万千瓦时) [2] 煤炭流通业务 - 业务收入169.28亿元 同比下降25.52% [3] - 销售煤炭3190万吨 同比增加395万吨 增幅达14.13% [3] - 在市场需求疲软背景下实现逆市增长 凸显供应链韧性 [3] 战略收购进展 - 拟以14.573亿元完全收购南太湖科技全部股权 [4] - 标的公司拥有锅炉总容量480t/h 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8MW 蒸汽管网110公里 [4] - 收购完成后将强化能源实业领域领先地位 产生产业协同效应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36.22亿元、446.92亿元、456.92亿元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7.53亿元、9.05亿元、9.44亿元 [5] - 当前估值对应PE分别为9.9倍、8.3倍、7.9倍(2025年9月23日) [5]
物产环能(603071):煤炭贸易短期承压,热电联产稳步发展
国投证券· 2025-09-24 07:2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物产环能"买入-A"首次评级 [6] - 6个月目标价16.19元 当前股价13.42元(2025年9月23日) [6] - 基于2025年12倍PE估值 [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84.22亿元 同比下降7.56% [1] -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 同比增长15.96% [1] - 煤炭销售量增长带动收入增加25.93亿元 但价格下跌减少收入40.36亿元 [1] - 热电联产业务营收14.47亿元(同比下降6.72%) 毛利4.31亿元(同比上升14.35%) 毛利率29.77%(提升5.48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运营表现 - 煤炭流通业务收入169.28亿元(同比下降25.52%) 销售规模3190万吨(同比增加395万吨 增幅14.13%) [3] - 热电联产业务销售蒸汽425.95万吨(增长0.24%) 供电量7.04亿千瓦时(减少3.60%) 其中光伏供电1542.18万千瓦时 生物质供电1.39亿千瓦时 [2] - 压缩空气销售15.72亿立方米(增长11.57%) 污泥处置42.43万吨(增长9.69%) [2] 战略发展举措 - 拟以14.573亿元收购南太湖科技100%股权 [4] - 标的公司拥有锅炉总容量480t/h 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8MW 蒸汽管网110公里 [4] - 收购将强化在浙江省热电联产领域地位 产生产业协同效应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36.22亿元(-2.43%)、446.92亿元(+2.45%)、456.92亿元(+2.24%) [5][13]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3亿元(+1.9%)、9.05亿元(+20.2%)、9.44亿元(+4.3%) [5][13]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9.9倍、8.3倍、7.9倍 [5][12] - 总市值74.88亿元(2025年9月23日) [6] 业务分项预测 - 煤炭流通业务:2025年预计收入402.42亿元(-3%) 毛利率维持3% [13] - 热电联产业务:2025年预计收入32.91亿元(+5%) 毛利率维持25% [14] - 新能源业务:2025年预计收入0.54亿元(-5%) 毛利率维持30% [14] - 其他业务:2025年预计收入0.35亿元(+10%) 毛利率维持40% [14] 同业比较分析 - 选取联美控股(2025E市盈率24.14倍)、华光环能(20.16倍)、广州发展(10.63倍)作为可比公司 [19] - 行业平均2025年预测PE为18.31倍 [19] - 物产环能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9]
新中港: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5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下降17.74%,主要因蒸汽销量下降和价格下调所致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81万元,同比下降4.62%,降幅小于收入端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4.50%,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2] - 综合热效率达87.95%,单位供电标煤耗164.52克标煤/千瓦时,均显著优于浙江省地方标准先进值 [8] 主营业务分析 - 蒸汽销售收入2.64亿元,同比下降17.57%,销量132.82万吨同比下降7.50% [5] - 热电联产电力和压缩空气收入合计8242万元,同比下降18.30% [5] - 营业成本2.49亿元,同比下降22.00%,主要因煤炭使用量减少及价格下降 [10] - 研发费用1173万元,同比下降36.11%,因研发项目直接材料投入及设备折旧减少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 [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3] -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推进,浙江电力现货市场需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 [3] - 热电联产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符合"双碳"政策方向,采用"以热定电"生产模式 [3] 重点项目建设 - 高效化、清洁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已投入2376万元,被列入2024年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 [7] - 向嵊州经济开发区浦口片区新建供热管道项目总投资6342万元,目前累计投入240万元,工程进度3.78% [11] - 5锅炉耦合生物质、固废改造预计2025年9月完成,报告期内累计耦合生物质固废7473吨 [8] - 储能电站交流侧1.25MW光伏发电已于2025年4月并网成功 [9] 核心竞争力 - 技术装备优势显著,拥有全国同行业最高参数亚临界一次再热背压供热机组,发电量比超高压机组高25% [9] - 环保排放水平符合国家标准,是浙江省首个全厂通过超低排放验收的热电厂 [8] - 客户资源优质,现有客户包括6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绍兴弗迪电池等新用户即将接入 [9] -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2024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6] 资产与投资状况 - 货币资金1.8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9.89%,主要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增加 [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2.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61%,主要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增加 [10] - 在建工程4492万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4076.82%,主要因2机组更新改造项目投入增加 [10] - 存货4902万元,较上年末下降51.32%,主要因煤炭库存及在途数量减少、煤价下降 [10]
新中港涨2.32%,成交额1.99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2065.18万
新浪财经· 2025-08-21 08: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1日公司股价上涨2.32%,成交额1.99亿元,换手率5.38%,总市值37.1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85.38万元,占成交额比例0.05%,在行业内排名29/102 [4] - 近3日主力净流入2500.39万元,近5日净流入2065.18万元,近10日净流出269.61万元,近20日净流出4538.50万元 [5]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公司通过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采用传感器、三维建模技术实现电厂运行状态可视化监测,该项目属于内部信息系统 [2]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储能电站的建设、管理与运营 [2] - 发展目标是成为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与天然气机组媲美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3] - 减碳措施包括提效减碳(通过新机组扩建和技术改造提高热效率)和耦合减碳(通过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降低碳排放) [3] 碳排放交易情况 - 2019年和2020年合计碳排放配额264.83万吨,实际排放214.83万吨,结余50.01万吨,结余比例18.88% [2] - 2021年12月出售50万吨碳排放配额 [2] 主营业务构成 - 蒸汽业务占比71.77%,电力(热电联产)占比16.60%,压缩空气占比6.89%,煤炭占比2.48%,电力(储能电力)占比2.03% [7] - 公司采用热电联产方式进行热力产品和电力产品的生产及供应 [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减少20.46% [8]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45.37万元,同比减少39.20%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9]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13万户,较上期增加3.87% [8] - 人均流通股18801股,较上期减少3.72% [8]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 [8] - 概念板块包括储能、QFII持股、小盘、碳中和、增持回购等 [8] 技术指标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49元,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 [6] - 股价靠近支撑位8.71元 [6]
新中港涨2.21%,成交额7658.2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34.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1 05: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21%至9.26元/股 成交额7658.27万元 换手率2.09% 总市值37.0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34.39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389.07万元(占比5.08%) 大单买入995.73万元(占比13.00%)同时卖出850.41万元(占比11.1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0.0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83%/1.76%/26.50% [2] 交易活跃度与股东结构 - 年内9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17日龙虎榜净卖出5126.72万元 买入总额4983.50万元(占成交额6.65%) 卖出总额1.01亿元(占成交额13.50%) [2]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13万户 较上期增加3.87% 人均流通股18801股 较上期减少3.72%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4亿元 同比下降20.46%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1545.37万元 同比下降39.20%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方式生产热力与电力产品 蒸汽收入占比71.77% 热电联产电力占比16.60% 压缩空气占比6.89%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 概念板块涵盖储能、QFII持股、小盘、碳中和、增持回购等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 [4] - 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4]
新中港涨0.22%,成交额8639.74万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0 08:4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方式生产热力和电力产品 收入构成为蒸汽71.77% 电力(热电联产)16.60% 压缩空气6.89% 煤炭2.48% 电力(储能电力)2.03% 其他0.16% 再生能源0.06% [7] - 发展目标是成为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比天然气机组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具体通过提效减碳和耦合减碳措施实现 包括新机组扩建技术改造提高热效率 以及耦合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降低碳排放 [3] - 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管理运营储能电站项目 [2] 碳排放与交易 - 2019年和2020年合计碳排放配额264.83万吨 实际排放214.83万吨 结余50.01万吨 结余比例18.88% 2021年12月出售50万吨碳排放配额 [2] 虚拟电厂项目 - 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 通过传感器监控系统三维建模技术实时收集分析发电厂运行数据 实现运行状态可视化模拟和分析 属于内部信息系统 不同于可调度电网负荷的虚拟电厂 但为后续实现可调度虚拟电厂创造条件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4亿元 同比减少20.46% 归母净利润1545.37万元 同比减少39.20%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9]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13万户 较上期增加3.87% 人均流通股18801股 较上期减少3.72% [8] - 主力未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4241.71万元 占总成交额7.94% [5] 市场交易情况 - 8月20日股价涨0.22% 成交额8639.74万元 换手率2.39% 总市值36.29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出143.95万元 占比0.02% 行业排名46/102 无连续增减仓现象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出8.44亿元 连续3日被减仓 [4] - 近3日主力净流入908.93万元 近5日净流出58.11万元 近10日净流出1734.65万元 近20日净流出7251.46万元 [5] 技术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9.51元 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股价靠近支撑位8.73元 [6]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 概念板块包括储能 QFII持股 小盘 碳中和 增持回购等 [8]
物产环能股价微涨0.44% 中报显示热电联产业务利润贡献超煤炭板块
金融界· 2025-08-19 18:5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物产环能股价报13.7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4% [1] - 当日成交量为32031手,成交金额达0.44亿元,换手率为0.57% [1] - 公司当前总市值为76.50亿元,市盈率为12.65倍 [1]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能源贸易和能源实业两大板块 [1] - 以煤炭流通业务为基础,同时发展热电联产、新能源等能源实业项目 [1] - 2025年中报显示,热电联产业务实现净利润2.47亿元,首次超过煤炭流通板块1.46亿元的净利润水平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4.22亿元,同比下降7.56% [1] -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15.96% [1] 业务发展 - 热电联产业务表现突出,蒸汽、压缩空气等产品销量保持增长 [1] - 成功收购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进一步扩大在能源实业领域的布局 [1] 资金流向 - 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48.73万元 [2]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818.61万元 [2]
物产环能(603071):热电成长可期,股息价值凸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9 06: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4.22亿元(同比-7.56%),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15.96%),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因煤炭价格下跌 [4]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84.73亿元(同比-10.50%),归母净利1.48亿元(同比+23.33%),环比跌幅收窄 [4] - 热电联产板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新嘉爱斯和桐乡泰爱斯电厂贡献净利润1.6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55.53%) [7] - 拟14.57亿元收购南太湖电力科技100%股权,预计新增480t/h产热能力与48MW装机容量,提升热电板块盈利 [7] - 承诺2024-2026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40%,2025年预计股息率5.01% [7] 财务数据 - 2025H1营业总收入18,422百万元(同比-7.6%),归母净利润302百万元(同比-16.0%) [6]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940/1,058/1,113百万元,对应PE 8/7/7倍 [6][7] - 2025H1毛利率5.7%(同比+1.5pct),ROE 5.5% [6] - 2025E营业总收入预测44,994百万元(同比+0.6%),2026E-2027E增速1.7%/0.7% [6] 业务亮点 - 煤炭销量3,190万吨(同比+395万吨,+14.13%),热电联产业务稳健增长 [7] - 蒸汽销量425.95万吨(同比+0.24%),压缩空气销售157,178万m³(同比+11.57%) [7] - 光伏供电1,542.18万千瓦时,生物质供电13,872.26万千瓦时 [7] - 污泥处置42.43万吨(同比+9.69%),固废协同处置能力行业领先 [7]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3.65元,市净率1.3倍,股息率4.40% [1] - 一年内股价区间10.35-14.40元,流通A股市值7,616百万元 [1] - 2025年8月18日上证指数3,728.03,深证成指11,835.57 [1]
物产环能:煤炭销售量逆市增长 热电联产业务表现亮眼
中证网· 2025-08-19 04:28
公司业绩概览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84.22亿元,同比下降7.56% [1] -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15.96% [1] - 能源实业板块表现亮眼,核心业务指标逆势增长 [1] - 公司坚持"环保、能源"两大主题,深化"能源贸易+能源实业"双轮驱动 [1] 热电联产业务表现 - 热电联产业务营业收入14.47亿元,净利润2.47亿元 [2] - 热电联产业务利润贡献超过煤炭流通板块(净利润1.46亿元) [2] - 累计销售蒸汽425.95万吨,同比增长0.24% [2] - 销售压缩空气15717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57% [2] - 处置污泥42.43万吨,同比增长9.69% [2] - 完成收购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新增锅炉容量480t/h,发电机组48MW [2] 煤炭流通业务表现 - 煤炭流通业务营业收入169.28亿元,净利润1.46亿元 [3] - 煤炭销售量3190万吨,同比增长14.13% [3] - 业务深化供应链布局,推动煤炭贸易产业化 [3]
物产环能: 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09:15
根据提供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内容,以下是基于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视角的详细总结: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4.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99.29亿元下降7.56% [2] - 利润总额为4.81亿元,同比下降9.5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2亿元,同比下降15.96%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下降15.63%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72亿元大幅改善,增加18.27亿元 [2] 业务运营分析 - 煤炭流通业务销售量达3,190万吨,同比增加395万吨,增幅14.13% [7] - 热电联产业务销售蒸汽425.95万吨,同比增长0.24% [7] - 供电量同比下降3.60%,销售压缩空气157,17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57% [7] - 固废处置量42.43万吨,同比增长9.69% [7] - 研发投入6,527.81万元,同比增长1.70% [9]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市场总体平衡偏宽松 [3] - 煤炭进口量2.22亿吨,同比减少2,778万吨,下降11.1% [4] -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新增装机91.5% [6] - 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21.6亿千瓦,同比增长30.6%,占总装机59.2% [6] - 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比例超过40% [6] 战略发展举措 - 成功收购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交易金额14.57亿元 [8][17] - 南太湖科技现有锅炉容量480t/h,发电装机48MW,蒸汽管网110公里 [8] - 新能源业务聚焦储能、光伏、风电领域,构建"制造-开发-运营-服务"一体化模式 [7] - 牵头参与熔盐储能、废轮胎热解等行业标准制定,积极推进海外业务拓展 [7] - "废轮胎热解"示范项目建成投产,获浙江省青工创新创效大赛银奖 [9] 技术创新成果 - 新增国家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专利1项 [12] - 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12] - "热电框架下的节能环保低热值固废综合利用一体化技术"入选全球环境基金示范项目 [9] - 与浙江工业大学、浙大嘉兴研究院共建的清洁能源实验室获浙江省重点实验室认定 [12] - 新嘉爱斯热电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2] 市场布局优化 - 战略性开拓新疆及华中两大核心区域,深化供应链两端延伸 [8] - 在新疆地区强化资源储备与源头供应能力 [8] - 在华中地区建设高效能源输送与保障网络,提升终端客户服务能力 [8] - 通过纵向产业合作生态化和横向集成服务一体化强化行业合作 [7]